第110章 詩詞魁首任平生
從迎娶毀容公主開始修行 作者:我不是趙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11章 詩詞魁首任平生
話音落下。
眾人皆是用期盼的眼神,看向任平生。
他們是武夫,也是勳貴,雖不參加科舉,卻也從小讀書,詩詞歌賦自然懂得。
心裏明白。
今日宴會,若是能誕生出像行路難那樣足以流傳千古的佳作。
他們這些人也算是跟著一塊沾光。
後世人隻要想起詩詞,便會記得,當年有一批武勳子弟,放棄京師的安逸日子,請纓南下,與妖族廝殺。
光是想想,就令人興奮。
晉王聞言,同樣看向了任平生,臉上沒什麽表情。
在他眼裏。
那首行路難未必就是任平生所作。
畢竟,任平生已經及冠,此前二十年從未聽說他會作詩,突然之間就冒出這麽一首佳作,難說不是他買來的。
權貴向書生購買詩詞,署上自己的名字,這種事情並不少見。
鎮北王府在北境一手遮天,買來絕佳的詩詞,給自己臉上貼金,未必沒有可能。
二樓。
左都禦史許汝賢聞言,眉梢一挑,看向程祭酒,笑道:“今日說不準你我又要見證一首傳世佳作誕生。”
程祭酒心裏想的都是任平生的話本帶壞了自己的學生,對他略有不滿,淡淡道:“許多詩詞大家究其一生,也隻有那麽一兩首能流傳下來,能有一首行路難,已是不易,豈能像你所說,隨隨便便就做出第二首。”
許汝賢眉梢一挑:“不如打個賭?”
“賭什麽?”
“他今日若能做出佳作,你珍藏的極品雲霧,送我一兩。”
極品雲霧是茶葉的名字,含有靈氣,能夠靜心,極為珍貴,年產量不足一兩。
即便是大儒程祭酒手上也隻有三兩,平日裏壓根舍不得喝。
程祭酒道:“他若是做不出來?”
許汝賢一臉認真地道:“我請伱三頓酒,地點你定。”
聽見這話,程祭酒有點兒詫異。
要知道,許汝賢可是出了名的鐵公雞,為官二十年,從未請人喝過一口酒,吃過一頓飯,省下的銀子,除了日常生活,全都施舍給了窮苦人家。
他願意請酒,還真是破天荒了。
不過由此可見,他方才的賭約並非玩笑話,而是實打實的打算賭一場。
“我方才說的是傳世佳作。”程祭酒開口提醒。
“說的就是傳世佳作。”
這一下,程祭酒是真的搞不明白:“你為何篤定他能做出傳世佳作?”
許汝賢捋了捋胡子,露出神秘的笑容:“直覺……你若是心中沒譜,那就不賭。”
聽見這話,程祭酒麵露思索。
他還是不信,任平生能在短短半年的時間,創作出兩首傳世詩詞。
贏了,能見到鐵公雞拔毛。
輸了,無非就是一兩的極品雲霧,多喝這一兩雲霧,也突破不了二品,給他也就給了。
一念至此。
程祭酒點了點頭:“好,就依你說的。”
許汝賢眼眸一亮,似是怕他反悔,開口道:“君子一言……”
話還沒說完,程祭酒就接著道:“駟馬難追。”
賭約達成。
許汝賢撫須笑了起來,一副勝券在握的模樣。
程祭酒見到這一幕,立刻意識不對勁:“現在總能告訴我,你為何篤定鎮北王世子今日能做出傳世佳作?”
許汝賢道:“你可記得我上次同你說的那首詞?”
程祭酒想了想,問道:“你說的可是……驀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正是。”
許汝賢眉梢上挑,略顯粗糙的老臉滿是笑意:“那首詞是任平生所作,起舞是他的雅號。”
“這……”
程祭酒聽見這話,懵了。
前段時間,閑暇時,他還跟國子監的學子聊到這首詞。
無論是他自己,還是國子監的學子,對這首詞的評價都是極高,一致認為這首詞必將流傳千古。
當時還疑惑,為何以前從未聽過起舞此人,原來竟是任平生的雅號。
“任平生精通詩詞之道,又久居邊關,為我大周把守國門,今日送別南下征戰的王孫,正契合了他的心境,十之八九能做出佳作。”
一旁,許汝賢好似已經贏下了這場賭局,臉上滿是笑意。
程祭酒心裏也認同他的說法。
畢竟,任平生能在短短兩三個月的時間,做出行路難和青玉案,可見其詩詞天賦極高。
單單憑借這一首詩,一首詞,稱之為詩詞大家都不為過。
做出一首佳作,並非難事。
但……傳世佳作,卻未必能做的出來。
他要真能做出來,也就意味大周又多出一位絕世才子。
如此一來,輸掉一場賭約,又算得了什麽?
一念至此,程祭酒沉默下來,安靜的等待任平生作詩。
…………
一樓。
眾人的目光全都聚集在任平生的身上。
任平生略作思考,大手一揮:
“紙筆!”
“好!快去拿紙筆!”
眾人見他答應,熱烈的歡唿起來。
僅僅片刻。
掌櫃就拿來了紙筆,擺在任平生的麵前。
任平生提筆蘸墨,開始書寫。
不到半炷香的時間。
落筆。
詩成。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一旁。
陳誌明大聲的念了出來。
念完。
大堂內安靜下來。
眾人都在細細品味這首詩。
很快,有人分析起來。
前四句,世子是在借燒不盡的野火,比喻我大周奮勇殺敵的將士。
後四句,借南邊古道荒城之景,表達與他們這些王孫的依依惜別之情。
在送別詩中確實算得上是佳作,但……總覺得差了點意思。
眾人心裏這麽想,嘴上卻沒這麽說,隻是笑著稱讚。
“世子好文采!”
旁桌。
晉王細細品味了這首詩,輕輕的搖了搖頭:“這首詩確實不錯,但與今日宴會的氣氛並不相符,終究差了點兒意思。”
二樓。
兩位大儒對這首詩的感覺和晉王如出一轍。
這首詩單拎出來,作為送別詩,可以說近十年無人能與之相比,但放在今日的宴會上就差了些。
周人野火燒不盡的韌性,與好友的依依惜別之情,這首詩都有,卻沒有南下征戰殺敵的豪邁氣勢。
簡而言之。
算是佳作,卻非傳世佳作。
最起碼,程祭酒是這麽認為的。
他看向許汝賢,臉上露出溫和的笑容:“剛峰兄以為這首詩能否稱得上是傳世佳作?”
許汝賢聞言,陷入沉默。
在他眼裏,這首詩流傳開來,必定能傳於後世。
但……與行路難相比,還是差了一些。
硬要說是傳世佳作,倒也不是不行,但這樣顯得他好像輸不起。
一時間,他不知該如何迴答。
糾結了許久,在心裏歎了口氣,悠悠道:“這首詩與我心中所想的,差了一些,所以……”
本想說,這場賭約算我輸了。
話還沒來得及出口,就聽樓下再次響起念詩的聲音。
“烽火照京師,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天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話音落下。
許汝賢和程祭酒全都愣在了原地。
“他還在作詩?”
聽到詩的內容。
許汝賢不由精神一振,竟是不自覺的複誦了一遍。
“烽火照京師,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天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好詩!
雄渾剛健,慷慨激昂,短短幾句就描述了我大周兒郎舍棄安逸,從戎保邊衛國的壯誌豪情,實乃不可多得之佳作!”
一旁。
程祭酒臉上同樣露出讚賞之色:“相比剛才那首詩,這首詩更應和他們今日宴會的氣氛,筆力雄勁,氣壯山河,讀來有一往無前之氣勢,很好。”
與此同時。
一樓。
原先略顯失望的武勳子弟們聽到這首詩,一個個全都振奮了起來。
“烽火照京師,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這說的不正是我等?”
“還是這首詩好,氣勢磅礴,讓人恨不得立刻提著刀去南疆殺妖!”
眾人議論紛紛,臉色紅潤,不知是因為喝的酒太多,還是受到氣氛的熏染,心中澎湃,熱血上湧。
就在此時。
陳誌明的聲音再次響起,為了壓住喧鬧的雜音,扯著嗓子念詩。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話音落下。
整個醉花閣陷入寂靜。
幾秒鍾後,爆發出更加熱烈的議論聲。
二樓。
兩位大儒還沒來得及分析這第三首詩,就聽熟悉的聲音再次響起。
“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
突營射殺妖族將,獨領殘兵千騎歸。”
話音落下。
醉花閣再次陷入寂靜。
即便不去品鑒這首詩的內容,光是誦讀一遍,都能體會到磅礴的氣勢,衝天的豪氣!
短短一炷香的時間。
世子竟是一連作了四首詩,每一首都如此豪邁,讓人氣血翻湧。
如此文采,哪裏像是武夫?
就算是京師最有才學的讀書人,也未必能比得上世子吧。
不!
拿那些苦讀聖賢書的讀書人與世子比較,未免太欺負他們。
畢竟很多讀書人並不擅長詩詞。
應該說,大周所有的詩詞大家,加在一起也未必能比得上世子。
二樓。
兩位大儒同樣被這接連不斷的佳作給鎮住了。
相比樓下的武勳。
他們很快就能體會四首詩的深意,心中十分清楚,這四首詩,哪一首拿出來都堪稱近些年最佳的邊塞詩。
若是由儒生念誦出來,在唇槍舌劍的加持下,便是威力不小的殺敵詩!
鎮北王世子的這幾首詩詞,已經不僅僅是佳作那麽簡單,而是實打實的能提升儒生的實戰能力。
一名武夫,竟能做出氣勢磅礴的殺敵詩,實在是……匪夷所思!
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
醉花閣裏,沒人發出一點兒聲音。
所有人的目光全都放在任平生的身上。
他……還在寫詩!
二樓,兩位大儒雖然看不到任平生作詩的畫麵,但聽到落筆的聲音,便明白,任平生還未結束,心中震驚的同時,已經開始期待起來。
這四首詩已是佳作,他還能做出怎樣的詩詞。
片刻後。
陳誌明壓抑著激動與興奮的聲音再次響起。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迴。”
話音落下。
眾人仿佛置身沙場,身子因為激動和興奮微微戰栗。
與此同時。
任平生還未放下手中筆杆,肆意揮灑。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十裏一走馬,五裏一揚鞭……”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馬妖騎……”
“邊城暮雨雁飛低,蘆筍初生漸欲齊……”
“京師少年遊俠客,夜上戍樓看太白……”
“……”
“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醉花閣裏無比寂靜。
除了揮灑筆墨的響聲,就隻有陳誌明略顯嘶啞的聲音。
“竟是一連作出幾十首佳作,內容還都是戍邊殺敵,這等詩才……真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兩位大儒聽著聽著,再也無法克製內心的震撼與激動。
互相對視一眼,不約而同的離開了座位。
迫不及待地來到任平生的身後,利用能力隱藏自己,靜靜的看他作詩。
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
不知過了多久。
任平生終於放下了筆,長長的吐出一口氣,環視一周,語氣平靜:“謹以詩詞,贈別諸君。”
此話一出。
即將南下的勳貴子弟,眸中迸發出亮光,身子因為激動微微顫抖。
張嘴想要說些什麽,卻發現喉嚨發幹,發不出聲音。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們心中明白。
今日之事,用不了多久,必將流傳天下,流芳千古。
而他們的名字,也會因為世子今日的舉動,而被記錄下來,為後世之人傳頌。
無數人窮其一生追求的名聲,他們如此輕而易舉就獲得了。
一時間,竟是不知該說些什麽。
就在此時。
一旁的陳誌明終於反應過來,端端正正的站好,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用沙啞的聲音道:“拜謝世子!”
其餘即將南下的勳貴子弟見到這一幕,也都反應過來,有樣學樣,恭敬地行禮,由衷道:“我等……拜謝世子!”
今日參加宴會的人,打算南下的隻有不到三成。
那七成打算留在京師的武勳子弟,見到這一幕,臉上滿是豔羨之色。
羨慕他們能得到世子的臨別贈詩,也羨慕他們能南下殺妖。
任平生方才的那些詩詞,已經將他們骨子裏的血性完全激發出來。
毫不誇張的說,此時此刻,他們腦子裏沒有別的,隻有豪邁壯闊的邊塞城關,以及奮勇殺敵的磅礴氣勢。
不知是誰喊了一句:“今日過後,我便向聖上請纓,與諸君一同南下,不破青巒終不還!”
青巒是南疆的一處山脈,靈氣濃鬱,故而被四大妖族霸占。
攻破青巒,等於戰勝妖族。
緊接著。
有人大喊:“我也要南下殺妖!如世子所說,壯誌饑餐虎狼肉,笑談渴飲豺狐血!”
於是乎。
眾人紛紛響應,請纓南下。
豪邁的氣勢,壯闊的氣氛,讓幾名皇子都眼冒亮光,熱血上湧,跟著一起大喊:“壯誌饑餐虎狼肉,笑談渴飲豺狐血!”
一旁。
晉王見到這一幕,眼角抽動。
心中鬱悶到了極致。
本想借這次宴會收買人心,誰能想到最後竟這樣的結果。
今日之事流傳出去,任平生必將揚名天下,而他,堂堂的三賢王,隻是陪襯,自始至終都沒一點兒存在感。
像個無人問津的笑話。
一念至此。
他臉色越發陰沉,端起酒杯,喝起了悶酒。
另一邊。
眾人抒發胸臆後,又開始推杯換盞,一個個排著隊找任平生敬酒。
那副模樣,仿佛能跟他喝上一杯酒,就是莫大的榮耀。
他們沒注意到的是。
就在任平生身後不遠處。
京師內僅有的兩名大儒,超凡境的強者,正看著任平生的背影,傳音入耳進行交談。
“如此才華,堪稱當世詩詞魁首。”
程祭酒發出這樣的感歎。
一旁。
許汝賢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好一會忽然道:“他若是讀書,僅憑詩詞,便能有大成就,踏入超凡,未嚐不可。
更何況,他僅展示出詩詞方麵的才華,不代表他隻擅長詩詞,說不準他在文章方麵也有天賦,甚至……四書五經,也未必沒有見解。”
話音落下。
程祭酒心頭一跳,眸中迸發出一道精光:“你說的不錯,他若是改修儒道,刻苦讀書,未必不能憑借詩詞,踏入超凡!”
說到這,他果斷地做出決定:“我要收他為徒,教導他聖賢之道。”
一旁。
許汝賢看了他一眼,淡淡道:“你別忘了二十年前,聖上是如何針對的鎮北王,鎮北王又是如何屠戮的北境官員,先不論他願不願意改修儒道,就說你要是收他為徒,與鎮北王有血海深仇的官員會如何看你?”
聽見這話,程祭酒臉上露出糾結之色,片刻後,悠悠的歎了口氣,無奈的道:“如今看來,聖上當年的決定……確實有失公允。”
這麽多年。
許汝賢還是第一次聽程祭酒對二十年前那件事做出評價,眸中露出一抹詫異。
這家夥竟然因為無法收任平生為徒而埋怨陛下。
看來他是真心認為,任平生拜在他的門下,能夠踏入超凡。
隻可惜……因為二十年前的隔閡,身為鎮北王世子的任平生,幾乎不可能改修儒道。
一念至此。
許汝賢不由在心中歎了口氣,陷入沉默。
好一會,他忽然想起什麽,看向程祭酒,眉梢上挑:“你我之前的賭約可還算數?”
無法收任平生為徒,程祭酒心情不佳,語氣低沉:“一兩的極品雲霧,明日奉上。”
許汝賢聞言,捋了捋胡須,滿臉笑容,想要說些什麽。
還未開口,忽然發現,不遠處的任平生竟是轉頭看向自己的方向,眸中還帶著點疑惑。
“難道……他察覺到了我的存在?
一個小小的七品武夫,怎麽可能。”
許汝賢麵露詫異,轉頭看向身旁的程祭酒:“他方才察覺到了咱倆?”
程祭酒道:“或許隻是巧合。”
倒也是,七品武夫,元神本就弱小,怎麽可能做到這種地步。
許汝賢想到這,收迴目光,開口道:“收徒一事就別惦記了,迴去喝酒,那一桌的八怪宴,可不能浪費。”
程祭酒聞言,在心裏歎了口氣,不再多想,微微頷首。
“好。”
…………
“奇怪,怎麽總感覺有人站在我後麵?難道隻是錯覺?”
任平生收迴目光,眉頭微微皺起。
就在此時。
又有人上來敬酒。
任平生猶豫了一下,不再多想,舉杯迴酒。
時間流逝。
轉眼間一兩個時辰過去了。
包括任平生在內,眾人都已經喝的醉醺醺的。
宴會到此也就結束。
在幾人的攙扶下。
任平生走出了醉花閣。
“咱,咱們幾個,把世子送,送迴府。”陳誌明自己都快迷糊了,還在指揮別人。
任平生被兩個人架著,看著迷糊,實際意識還算清醒,正要拒絕,忽地聽見不遠處傳來一道陌生又熟悉的聲音。
“殿下。”
短短的兩個字。
讓任平生精神一振,酒瞬間醒了大半。
“這是……沐府那個刀疤臉的聲音?!”
任平生心中震驚,臉上卻沒什麽表情,仍舊一副醉酒的模樣,斜眼望去。
不遠處,一名身穿黑袍,帶著麵具的帶刀侍衛,正對著晉王拱手行禮。
身形和記憶中的刀疤臉一模一樣!
“他是晉王府的人。”
任平生眼眸一凝,將此事記在心中。
與此同時。
耳畔傳來熟悉的聲音。
“世子,奴婢來接你了呢。”
轉頭望去。
說話的是小綠茶江初月。
話音落下。
眾人皆是用期盼的眼神,看向任平生。
他們是武夫,也是勳貴,雖不參加科舉,卻也從小讀書,詩詞歌賦自然懂得。
心裏明白。
今日宴會,若是能誕生出像行路難那樣足以流傳千古的佳作。
他們這些人也算是跟著一塊沾光。
後世人隻要想起詩詞,便會記得,當年有一批武勳子弟,放棄京師的安逸日子,請纓南下,與妖族廝殺。
光是想想,就令人興奮。
晉王聞言,同樣看向了任平生,臉上沒什麽表情。
在他眼裏。
那首行路難未必就是任平生所作。
畢竟,任平生已經及冠,此前二十年從未聽說他會作詩,突然之間就冒出這麽一首佳作,難說不是他買來的。
權貴向書生購買詩詞,署上自己的名字,這種事情並不少見。
鎮北王府在北境一手遮天,買來絕佳的詩詞,給自己臉上貼金,未必沒有可能。
二樓。
左都禦史許汝賢聞言,眉梢一挑,看向程祭酒,笑道:“今日說不準你我又要見證一首傳世佳作誕生。”
程祭酒心裏想的都是任平生的話本帶壞了自己的學生,對他略有不滿,淡淡道:“許多詩詞大家究其一生,也隻有那麽一兩首能流傳下來,能有一首行路難,已是不易,豈能像你所說,隨隨便便就做出第二首。”
許汝賢眉梢一挑:“不如打個賭?”
“賭什麽?”
“他今日若能做出佳作,你珍藏的極品雲霧,送我一兩。”
極品雲霧是茶葉的名字,含有靈氣,能夠靜心,極為珍貴,年產量不足一兩。
即便是大儒程祭酒手上也隻有三兩,平日裏壓根舍不得喝。
程祭酒道:“他若是做不出來?”
許汝賢一臉認真地道:“我請伱三頓酒,地點你定。”
聽見這話,程祭酒有點兒詫異。
要知道,許汝賢可是出了名的鐵公雞,為官二十年,從未請人喝過一口酒,吃過一頓飯,省下的銀子,除了日常生活,全都施舍給了窮苦人家。
他願意請酒,還真是破天荒了。
不過由此可見,他方才的賭約並非玩笑話,而是實打實的打算賭一場。
“我方才說的是傳世佳作。”程祭酒開口提醒。
“說的就是傳世佳作。”
這一下,程祭酒是真的搞不明白:“你為何篤定他能做出傳世佳作?”
許汝賢捋了捋胡子,露出神秘的笑容:“直覺……你若是心中沒譜,那就不賭。”
聽見這話,程祭酒麵露思索。
他還是不信,任平生能在短短半年的時間,創作出兩首傳世詩詞。
贏了,能見到鐵公雞拔毛。
輸了,無非就是一兩的極品雲霧,多喝這一兩雲霧,也突破不了二品,給他也就給了。
一念至此。
程祭酒點了點頭:“好,就依你說的。”
許汝賢眼眸一亮,似是怕他反悔,開口道:“君子一言……”
話還沒說完,程祭酒就接著道:“駟馬難追。”
賭約達成。
許汝賢撫須笑了起來,一副勝券在握的模樣。
程祭酒見到這一幕,立刻意識不對勁:“現在總能告訴我,你為何篤定鎮北王世子今日能做出傳世佳作?”
許汝賢道:“你可記得我上次同你說的那首詞?”
程祭酒想了想,問道:“你說的可是……驀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正是。”
許汝賢眉梢上挑,略顯粗糙的老臉滿是笑意:“那首詞是任平生所作,起舞是他的雅號。”
“這……”
程祭酒聽見這話,懵了。
前段時間,閑暇時,他還跟國子監的學子聊到這首詞。
無論是他自己,還是國子監的學子,對這首詞的評價都是極高,一致認為這首詞必將流傳千古。
當時還疑惑,為何以前從未聽過起舞此人,原來竟是任平生的雅號。
“任平生精通詩詞之道,又久居邊關,為我大周把守國門,今日送別南下征戰的王孫,正契合了他的心境,十之八九能做出佳作。”
一旁,許汝賢好似已經贏下了這場賭局,臉上滿是笑意。
程祭酒心裏也認同他的說法。
畢竟,任平生能在短短兩三個月的時間,做出行路難和青玉案,可見其詩詞天賦極高。
單單憑借這一首詩,一首詞,稱之為詩詞大家都不為過。
做出一首佳作,並非難事。
但……傳世佳作,卻未必能做的出來。
他要真能做出來,也就意味大周又多出一位絕世才子。
如此一來,輸掉一場賭約,又算得了什麽?
一念至此,程祭酒沉默下來,安靜的等待任平生作詩。
…………
一樓。
眾人的目光全都聚集在任平生的身上。
任平生略作思考,大手一揮:
“紙筆!”
“好!快去拿紙筆!”
眾人見他答應,熱烈的歡唿起來。
僅僅片刻。
掌櫃就拿來了紙筆,擺在任平生的麵前。
任平生提筆蘸墨,開始書寫。
不到半炷香的時間。
落筆。
詩成。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一旁。
陳誌明大聲的念了出來。
念完。
大堂內安靜下來。
眾人都在細細品味這首詩。
很快,有人分析起來。
前四句,世子是在借燒不盡的野火,比喻我大周奮勇殺敵的將士。
後四句,借南邊古道荒城之景,表達與他們這些王孫的依依惜別之情。
在送別詩中確實算得上是佳作,但……總覺得差了點意思。
眾人心裏這麽想,嘴上卻沒這麽說,隻是笑著稱讚。
“世子好文采!”
旁桌。
晉王細細品味了這首詩,輕輕的搖了搖頭:“這首詩確實不錯,但與今日宴會的氣氛並不相符,終究差了點兒意思。”
二樓。
兩位大儒對這首詩的感覺和晉王如出一轍。
這首詩單拎出來,作為送別詩,可以說近十年無人能與之相比,但放在今日的宴會上就差了些。
周人野火燒不盡的韌性,與好友的依依惜別之情,這首詩都有,卻沒有南下征戰殺敵的豪邁氣勢。
簡而言之。
算是佳作,卻非傳世佳作。
最起碼,程祭酒是這麽認為的。
他看向許汝賢,臉上露出溫和的笑容:“剛峰兄以為這首詩能否稱得上是傳世佳作?”
許汝賢聞言,陷入沉默。
在他眼裏,這首詩流傳開來,必定能傳於後世。
但……與行路難相比,還是差了一些。
硬要說是傳世佳作,倒也不是不行,但這樣顯得他好像輸不起。
一時間,他不知該如何迴答。
糾結了許久,在心裏歎了口氣,悠悠道:“這首詩與我心中所想的,差了一些,所以……”
本想說,這場賭約算我輸了。
話還沒來得及出口,就聽樓下再次響起念詩的聲音。
“烽火照京師,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天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話音落下。
許汝賢和程祭酒全都愣在了原地。
“他還在作詩?”
聽到詩的內容。
許汝賢不由精神一振,竟是不自覺的複誦了一遍。
“烽火照京師,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天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好詩!
雄渾剛健,慷慨激昂,短短幾句就描述了我大周兒郎舍棄安逸,從戎保邊衛國的壯誌豪情,實乃不可多得之佳作!”
一旁。
程祭酒臉上同樣露出讚賞之色:“相比剛才那首詩,這首詩更應和他們今日宴會的氣氛,筆力雄勁,氣壯山河,讀來有一往無前之氣勢,很好。”
與此同時。
一樓。
原先略顯失望的武勳子弟們聽到這首詩,一個個全都振奮了起來。
“烽火照京師,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這說的不正是我等?”
“還是這首詩好,氣勢磅礴,讓人恨不得立刻提著刀去南疆殺妖!”
眾人議論紛紛,臉色紅潤,不知是因為喝的酒太多,還是受到氣氛的熏染,心中澎湃,熱血上湧。
就在此時。
陳誌明的聲音再次響起,為了壓住喧鬧的雜音,扯著嗓子念詩。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話音落下。
整個醉花閣陷入寂靜。
幾秒鍾後,爆發出更加熱烈的議論聲。
二樓。
兩位大儒還沒來得及分析這第三首詩,就聽熟悉的聲音再次響起。
“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
突營射殺妖族將,獨領殘兵千騎歸。”
話音落下。
醉花閣再次陷入寂靜。
即便不去品鑒這首詩的內容,光是誦讀一遍,都能體會到磅礴的氣勢,衝天的豪氣!
短短一炷香的時間。
世子竟是一連作了四首詩,每一首都如此豪邁,讓人氣血翻湧。
如此文采,哪裏像是武夫?
就算是京師最有才學的讀書人,也未必能比得上世子吧。
不!
拿那些苦讀聖賢書的讀書人與世子比較,未免太欺負他們。
畢竟很多讀書人並不擅長詩詞。
應該說,大周所有的詩詞大家,加在一起也未必能比得上世子。
二樓。
兩位大儒同樣被這接連不斷的佳作給鎮住了。
相比樓下的武勳。
他們很快就能體會四首詩的深意,心中十分清楚,這四首詩,哪一首拿出來都堪稱近些年最佳的邊塞詩。
若是由儒生念誦出來,在唇槍舌劍的加持下,便是威力不小的殺敵詩!
鎮北王世子的這幾首詩詞,已經不僅僅是佳作那麽簡單,而是實打實的能提升儒生的實戰能力。
一名武夫,竟能做出氣勢磅礴的殺敵詩,實在是……匪夷所思!
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
醉花閣裏,沒人發出一點兒聲音。
所有人的目光全都放在任平生的身上。
他……還在寫詩!
二樓,兩位大儒雖然看不到任平生作詩的畫麵,但聽到落筆的聲音,便明白,任平生還未結束,心中震驚的同時,已經開始期待起來。
這四首詩已是佳作,他還能做出怎樣的詩詞。
片刻後。
陳誌明壓抑著激動與興奮的聲音再次響起。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迴。”
話音落下。
眾人仿佛置身沙場,身子因為激動和興奮微微戰栗。
與此同時。
任平生還未放下手中筆杆,肆意揮灑。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十裏一走馬,五裏一揚鞭……”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馬妖騎……”
“邊城暮雨雁飛低,蘆筍初生漸欲齊……”
“京師少年遊俠客,夜上戍樓看太白……”
“……”
“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醉花閣裏無比寂靜。
除了揮灑筆墨的響聲,就隻有陳誌明略顯嘶啞的聲音。
“竟是一連作出幾十首佳作,內容還都是戍邊殺敵,這等詩才……真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兩位大儒聽著聽著,再也無法克製內心的震撼與激動。
互相對視一眼,不約而同的離開了座位。
迫不及待地來到任平生的身後,利用能力隱藏自己,靜靜的看他作詩。
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
不知過了多久。
任平生終於放下了筆,長長的吐出一口氣,環視一周,語氣平靜:“謹以詩詞,贈別諸君。”
此話一出。
即將南下的勳貴子弟,眸中迸發出亮光,身子因為激動微微顫抖。
張嘴想要說些什麽,卻發現喉嚨發幹,發不出聲音。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們心中明白。
今日之事,用不了多久,必將流傳天下,流芳千古。
而他們的名字,也會因為世子今日的舉動,而被記錄下來,為後世之人傳頌。
無數人窮其一生追求的名聲,他們如此輕而易舉就獲得了。
一時間,竟是不知該說些什麽。
就在此時。
一旁的陳誌明終於反應過來,端端正正的站好,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用沙啞的聲音道:“拜謝世子!”
其餘即將南下的勳貴子弟見到這一幕,也都反應過來,有樣學樣,恭敬地行禮,由衷道:“我等……拜謝世子!”
今日參加宴會的人,打算南下的隻有不到三成。
那七成打算留在京師的武勳子弟,見到這一幕,臉上滿是豔羨之色。
羨慕他們能得到世子的臨別贈詩,也羨慕他們能南下殺妖。
任平生方才的那些詩詞,已經將他們骨子裏的血性完全激發出來。
毫不誇張的說,此時此刻,他們腦子裏沒有別的,隻有豪邁壯闊的邊塞城關,以及奮勇殺敵的磅礴氣勢。
不知是誰喊了一句:“今日過後,我便向聖上請纓,與諸君一同南下,不破青巒終不還!”
青巒是南疆的一處山脈,靈氣濃鬱,故而被四大妖族霸占。
攻破青巒,等於戰勝妖族。
緊接著。
有人大喊:“我也要南下殺妖!如世子所說,壯誌饑餐虎狼肉,笑談渴飲豺狐血!”
於是乎。
眾人紛紛響應,請纓南下。
豪邁的氣勢,壯闊的氣氛,讓幾名皇子都眼冒亮光,熱血上湧,跟著一起大喊:“壯誌饑餐虎狼肉,笑談渴飲豺狐血!”
一旁。
晉王見到這一幕,眼角抽動。
心中鬱悶到了極致。
本想借這次宴會收買人心,誰能想到最後竟這樣的結果。
今日之事流傳出去,任平生必將揚名天下,而他,堂堂的三賢王,隻是陪襯,自始至終都沒一點兒存在感。
像個無人問津的笑話。
一念至此。
他臉色越發陰沉,端起酒杯,喝起了悶酒。
另一邊。
眾人抒發胸臆後,又開始推杯換盞,一個個排著隊找任平生敬酒。
那副模樣,仿佛能跟他喝上一杯酒,就是莫大的榮耀。
他們沒注意到的是。
就在任平生身後不遠處。
京師內僅有的兩名大儒,超凡境的強者,正看著任平生的背影,傳音入耳進行交談。
“如此才華,堪稱當世詩詞魁首。”
程祭酒發出這樣的感歎。
一旁。
許汝賢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好一會忽然道:“他若是讀書,僅憑詩詞,便能有大成就,踏入超凡,未嚐不可。
更何況,他僅展示出詩詞方麵的才華,不代表他隻擅長詩詞,說不準他在文章方麵也有天賦,甚至……四書五經,也未必沒有見解。”
話音落下。
程祭酒心頭一跳,眸中迸發出一道精光:“你說的不錯,他若是改修儒道,刻苦讀書,未必不能憑借詩詞,踏入超凡!”
說到這,他果斷地做出決定:“我要收他為徒,教導他聖賢之道。”
一旁。
許汝賢看了他一眼,淡淡道:“你別忘了二十年前,聖上是如何針對的鎮北王,鎮北王又是如何屠戮的北境官員,先不論他願不願意改修儒道,就說你要是收他為徒,與鎮北王有血海深仇的官員會如何看你?”
聽見這話,程祭酒臉上露出糾結之色,片刻後,悠悠的歎了口氣,無奈的道:“如今看來,聖上當年的決定……確實有失公允。”
這麽多年。
許汝賢還是第一次聽程祭酒對二十年前那件事做出評價,眸中露出一抹詫異。
這家夥竟然因為無法收任平生為徒而埋怨陛下。
看來他是真心認為,任平生拜在他的門下,能夠踏入超凡。
隻可惜……因為二十年前的隔閡,身為鎮北王世子的任平生,幾乎不可能改修儒道。
一念至此。
許汝賢不由在心中歎了口氣,陷入沉默。
好一會,他忽然想起什麽,看向程祭酒,眉梢上挑:“你我之前的賭約可還算數?”
無法收任平生為徒,程祭酒心情不佳,語氣低沉:“一兩的極品雲霧,明日奉上。”
許汝賢聞言,捋了捋胡須,滿臉笑容,想要說些什麽。
還未開口,忽然發現,不遠處的任平生竟是轉頭看向自己的方向,眸中還帶著點疑惑。
“難道……他察覺到了我的存在?
一個小小的七品武夫,怎麽可能。”
許汝賢麵露詫異,轉頭看向身旁的程祭酒:“他方才察覺到了咱倆?”
程祭酒道:“或許隻是巧合。”
倒也是,七品武夫,元神本就弱小,怎麽可能做到這種地步。
許汝賢想到這,收迴目光,開口道:“收徒一事就別惦記了,迴去喝酒,那一桌的八怪宴,可不能浪費。”
程祭酒聞言,在心裏歎了口氣,不再多想,微微頷首。
“好。”
…………
“奇怪,怎麽總感覺有人站在我後麵?難道隻是錯覺?”
任平生收迴目光,眉頭微微皺起。
就在此時。
又有人上來敬酒。
任平生猶豫了一下,不再多想,舉杯迴酒。
時間流逝。
轉眼間一兩個時辰過去了。
包括任平生在內,眾人都已經喝的醉醺醺的。
宴會到此也就結束。
在幾人的攙扶下。
任平生走出了醉花閣。
“咱,咱們幾個,把世子送,送迴府。”陳誌明自己都快迷糊了,還在指揮別人。
任平生被兩個人架著,看著迷糊,實際意識還算清醒,正要拒絕,忽地聽見不遠處傳來一道陌生又熟悉的聲音。
“殿下。”
短短的兩個字。
讓任平生精神一振,酒瞬間醒了大半。
“這是……沐府那個刀疤臉的聲音?!”
任平生心中震驚,臉上卻沒什麽表情,仍舊一副醉酒的模樣,斜眼望去。
不遠處,一名身穿黑袍,帶著麵具的帶刀侍衛,正對著晉王拱手行禮。
身形和記憶中的刀疤臉一模一樣!
“他是晉王府的人。”
任平生眼眸一凝,將此事記在心中。
與此同時。
耳畔傳來熟悉的聲音。
“世子,奴婢來接你了呢。”
轉頭望去。
說話的是小綠茶江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