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願為主公效犬馬之勞!”荀彧終於答應了。
讓李清喜出望外。
荀彧走出,他還想跪倒。
但李清搶先一步,已經拉住了荀彧,不讓他跪拜。
“能得文若這樣的大才,是百姓的福分,我李清,替百姓謝謝文若了。”李清十分的激動,他的聲音都變了,有些顫抖了。
“主公言過其實了。”荀彧卻比較謙虛。
“並非言過其實,文若,你的才能有目共睹,你就是有經天緯地之才。”
荀彧的智謀不低,他的政治力更高,是漢末三國,頂尖的存在。
是能做丞相的材料。
李清得了荀彧,李清內政方麵,更加的得心應手了。
而陳群、鍾繇等人的壓力,也小了不少,能讓荀彧分擔一部分了。
那麽有荀彧的加盟,李清意氣風發,他要大展宏圖,大幹一場了。
“我要擴大屯田。”李清屯田數十萬畝,他收獲多多,嚐到了甜頭,他又得一望二的。
要加大屯田的力度。
“月盈則虧,日中則昃,主公,適可而止。”見李清太貪心,荀彧不得不提醒他。
不要貪得無厭。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文若所言甚是。”李清從諫如流。
而且李清一想,他就不得不搖頭了。
是李清太貪心了。
洛陽等幾座城,周邊的好地,都已經開墾了。
而流民一年屯田後,就要轉為平民,要分給田地,讓他們安居樂業。
大部分良田,都已經分給百姓了。
李清的手中,良田的數量不多。
而且流民來的也少了。
這一部分是因為,流民的總數就少。
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周邊的勢力,也不想李清實力大增。
不是阻止流民來河南,就是勵精圖治,試圖把流民,留在自己的地盤上。
而且,李清奪了南陽郡,於是自荊州北來的流民,大部分停在了南陽郡。
那麽河南尹接收的流民就明顯不足了。
要屯田,尤其是民屯,李清缺人啊。
聽了荀彧的勸告,李清不得不減少屯田。
但也要繼續開墾荒地。
尤其東去春來,萬物複蘇,冰雪融化,又到了備耕的季節。
如今已經來到一九四年了。
是李清穿越的第三個年頭。
但李清來到漢末,也隻過去不到兩年。
一年多的時間,李清就實力大漲!
人才也與日俱增。
用各種方法,李清得了諸多的大才。
甚至李清無恥的,把荀彧劫來了。
但李清有誘功刀,荀彧被多次誘惑,對李清死心塌地,忠心耿耿。
可李清得一望二,他沒有滿足,他又派出了李典。
讓李典前往冀州。
李典不虛此行,他劫來了沮授!
乘人不備,袁紹毫不知曉。
待得知沮授不見了,袁紹也沒有引起注意。
但沮授人間蒸發,甚至找不到沮授了,袁紹這才警覺!
是不是李清這個無賴,把沮授劫走了?
因為李清有前科,李清劫了荀彧,那麽沮授不見多日,袁紹不得不懷疑李清。
於是袁紹不淡定了,他派出人手,去追擊。
但沒有什麽卵用。
此時的沮授,已經在前往洛陽的路上了。
“卑鄙無恥!”
“小人行徑!”
……
沮授隻要嘴不被堵,他就不停的罵。
“先生,你這樣喋喋不休,那隻有得罪了。”本來好心好意,李典讓沮授喘口氣,把沮授嘴中的布拿了出來。
但沮授不停的罵,李典一是生氣,二是他怕隔牆有耳,被路人聽到。
於是李典不得不,給沮授塞一塊布在嘴裏。
沮授沒法再罵了,他氣得不行,但他是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隻能一路的向河南而行。
終於到了河南地界。
這一下,李典放心了。
“給先生鬆綁,不用慢待先生。”李典一聲令下。
沮授被放開了。
但十分的意外。
這一次,沮授沒罵。
沮授十分聰明,如今到了李清的地界,一切都完了。
而且李典帶了數騎,沮授還有逃的想法。
可一到河南,李典的人多了十倍不止,幾十人,沮授想逃是比登天!
沮授反而不鬧了,他老老實實的。
甚至還和李典閑聊。
“沮先生,看,咱們的河南尹,是不是比袁本初的冀州要好?”見沮授變了一個人似的,李典也高興,他借機讓沮授多看一看。
了解一下河南尹。
為說服沮授做準備。
沮授聞言一皺眉。
什麽咱們的河南尹?
沮授十分的不高興,但他還是一笑:“平平常常。”
這迴輪到李典不快了。
因為李清實行德政,百姓安居樂業。
到了春耕時節,百姓都在忙碌。
比起冀州的百姓,河南尹的田間地頭,人明顯要多。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
就是冀州的緯度更大,河南尹的緯度小,河南尹的春天來的早。
要早種地,當然比冀州人動的早。
地裏的人也就多了。
但沮授不管政務,他隻為袁紹出謀劃策,他對農事不聞不問,也就沒有洞悉這一點。
讓李典蒙住了。
但沮授不屑一顧,李典卻很氣。
“沮先生,你睜大眼睛,好好看一看,咱們的河南,越來越富饒了,你好好看看。”
“看我們河南的百姓,一個個都精神煥發,幹勁十足,而且比較壯實。而其他地方的百姓,麵黃肌瘦的不少,也包括冀州,你一路也應該看到了。”
“這就是差距,咱們河南的百姓,還有南陽的百姓,吃的都好不少,挨餓的沒幾個人了。”
“而其他地方的百姓,挨餓的比比皆是。”
“沮先生,你看到了吧。”
……
即便沮授不承認,但李典還是不停的說。
而沮授也不是笨蛋,有目共睹,他看得清清楚楚。
和李典說得一樣,隻有河南尹的百姓,壯實的人多。
那麽,河南尹的百姓能吃飽飯,這不是謠言,眼見為實,這都是真事。
沮授不淡定了。
而且隨著一路向西,沮授越來越吃驚。
尤其是過了虎牢關!
本來應該赤地千裏的。
但沒有。
反而是欣欣向榮,一片的生機盎然!
“李清真的不同尋常!”沮授心中感慨起來。
讓李清喜出望外。
荀彧走出,他還想跪倒。
但李清搶先一步,已經拉住了荀彧,不讓他跪拜。
“能得文若這樣的大才,是百姓的福分,我李清,替百姓謝謝文若了。”李清十分的激動,他的聲音都變了,有些顫抖了。
“主公言過其實了。”荀彧卻比較謙虛。
“並非言過其實,文若,你的才能有目共睹,你就是有經天緯地之才。”
荀彧的智謀不低,他的政治力更高,是漢末三國,頂尖的存在。
是能做丞相的材料。
李清得了荀彧,李清內政方麵,更加的得心應手了。
而陳群、鍾繇等人的壓力,也小了不少,能讓荀彧分擔一部分了。
那麽有荀彧的加盟,李清意氣風發,他要大展宏圖,大幹一場了。
“我要擴大屯田。”李清屯田數十萬畝,他收獲多多,嚐到了甜頭,他又得一望二的。
要加大屯田的力度。
“月盈則虧,日中則昃,主公,適可而止。”見李清太貪心,荀彧不得不提醒他。
不要貪得無厭。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文若所言甚是。”李清從諫如流。
而且李清一想,他就不得不搖頭了。
是李清太貪心了。
洛陽等幾座城,周邊的好地,都已經開墾了。
而流民一年屯田後,就要轉為平民,要分給田地,讓他們安居樂業。
大部分良田,都已經分給百姓了。
李清的手中,良田的數量不多。
而且流民來的也少了。
這一部分是因為,流民的總數就少。
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周邊的勢力,也不想李清實力大增。
不是阻止流民來河南,就是勵精圖治,試圖把流民,留在自己的地盤上。
而且,李清奪了南陽郡,於是自荊州北來的流民,大部分停在了南陽郡。
那麽河南尹接收的流民就明顯不足了。
要屯田,尤其是民屯,李清缺人啊。
聽了荀彧的勸告,李清不得不減少屯田。
但也要繼續開墾荒地。
尤其東去春來,萬物複蘇,冰雪融化,又到了備耕的季節。
如今已經來到一九四年了。
是李清穿越的第三個年頭。
但李清來到漢末,也隻過去不到兩年。
一年多的時間,李清就實力大漲!
人才也與日俱增。
用各種方法,李清得了諸多的大才。
甚至李清無恥的,把荀彧劫來了。
但李清有誘功刀,荀彧被多次誘惑,對李清死心塌地,忠心耿耿。
可李清得一望二,他沒有滿足,他又派出了李典。
讓李典前往冀州。
李典不虛此行,他劫來了沮授!
乘人不備,袁紹毫不知曉。
待得知沮授不見了,袁紹也沒有引起注意。
但沮授人間蒸發,甚至找不到沮授了,袁紹這才警覺!
是不是李清這個無賴,把沮授劫走了?
因為李清有前科,李清劫了荀彧,那麽沮授不見多日,袁紹不得不懷疑李清。
於是袁紹不淡定了,他派出人手,去追擊。
但沒有什麽卵用。
此時的沮授,已經在前往洛陽的路上了。
“卑鄙無恥!”
“小人行徑!”
……
沮授隻要嘴不被堵,他就不停的罵。
“先生,你這樣喋喋不休,那隻有得罪了。”本來好心好意,李典讓沮授喘口氣,把沮授嘴中的布拿了出來。
但沮授不停的罵,李典一是生氣,二是他怕隔牆有耳,被路人聽到。
於是李典不得不,給沮授塞一塊布在嘴裏。
沮授沒法再罵了,他氣得不行,但他是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隻能一路的向河南而行。
終於到了河南地界。
這一下,李典放心了。
“給先生鬆綁,不用慢待先生。”李典一聲令下。
沮授被放開了。
但十分的意外。
這一次,沮授沒罵。
沮授十分聰明,如今到了李清的地界,一切都完了。
而且李典帶了數騎,沮授還有逃的想法。
可一到河南,李典的人多了十倍不止,幾十人,沮授想逃是比登天!
沮授反而不鬧了,他老老實實的。
甚至還和李典閑聊。
“沮先生,看,咱們的河南尹,是不是比袁本初的冀州要好?”見沮授變了一個人似的,李典也高興,他借機讓沮授多看一看。
了解一下河南尹。
為說服沮授做準備。
沮授聞言一皺眉。
什麽咱們的河南尹?
沮授十分的不高興,但他還是一笑:“平平常常。”
這迴輪到李典不快了。
因為李清實行德政,百姓安居樂業。
到了春耕時節,百姓都在忙碌。
比起冀州的百姓,河南尹的田間地頭,人明顯要多。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
就是冀州的緯度更大,河南尹的緯度小,河南尹的春天來的早。
要早種地,當然比冀州人動的早。
地裏的人也就多了。
但沮授不管政務,他隻為袁紹出謀劃策,他對農事不聞不問,也就沒有洞悉這一點。
讓李典蒙住了。
但沮授不屑一顧,李典卻很氣。
“沮先生,你睜大眼睛,好好看一看,咱們的河南,越來越富饒了,你好好看看。”
“看我們河南的百姓,一個個都精神煥發,幹勁十足,而且比較壯實。而其他地方的百姓,麵黃肌瘦的不少,也包括冀州,你一路也應該看到了。”
“這就是差距,咱們河南的百姓,還有南陽的百姓,吃的都好不少,挨餓的沒幾個人了。”
“而其他地方的百姓,挨餓的比比皆是。”
“沮先生,你看到了吧。”
……
即便沮授不承認,但李典還是不停的說。
而沮授也不是笨蛋,有目共睹,他看得清清楚楚。
和李典說得一樣,隻有河南尹的百姓,壯實的人多。
那麽,河南尹的百姓能吃飽飯,這不是謠言,眼見為實,這都是真事。
沮授不淡定了。
而且隨著一路向西,沮授越來越吃驚。
尤其是過了虎牢關!
本來應該赤地千裏的。
但沒有。
反而是欣欣向榮,一片的生機盎然!
“李清真的不同尋常!”沮授心中感慨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