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可愛的禾苗!”一陣的騎行,風餐露宿,李清和樊嬋終於來到洛陽。
在洛陽城外,樊嬋看到了綠油油的禾苗,她喜不自勝。
“土豆,這就是土豆。”李清瞪大了眼睛。
“這是土豆?”樊嬋一臉的驚訝。
“對這就是土豆,土豆新出土,就長這樣。”
“喔。”
“這邊是地瓜。”李清馬上看到,不遠處地瓜也發芽了,也已經破土而出了。
“地瓜秧就長這樣,嬋兒,你記下來。”
“小妹記下了。”樊嬋冰雪聰明,她也十分的有心,她默默地,已經記住了地瓜秧的模樣。
“還有玉米,這是玉米苗。”李清看到了玉米苗,他又興奮又激動。
“玉米……”樊嬋仔細的查看起來:“和高粱有些像。”
“是的,玉米和高粱很像,尤其是幼苗階段,不過,玉米的葉子寬,高粱的葉子窄,要是能比一下,你就能看出差別了。”
“可惜,附近沒有高粱。”樊嬋掃視了一眼,她沒有發現高粱。
“你記下就行了,等看到高粱苗,你再用心比較吧。”
“好的。”
“這邊還有水稻,這附近沒有水渠,離河流不是太遠,怎麽沒人修建水渠呢?”
水稻是水田作物,被陳群種在了旱田,李清一皺眉。
而黃河離此地不遠。
但沒有修水渠,這讓李清不解。
“洛陽北麵是芒山,也許是山高,不適於修水渠,也或者河水少,修水渠也無法修到這裏。”樊嬋思索之後,她找到了原因。
“或許吧。”李清不置可否。
李清是穿越人,他穿越前沒有來過洛陽。
穿越後,李清是路過洛陽,但李清的心,都在其他事情上,他沒有留心洛陽周邊的地形。
居然沒發現,洛陽北部還有大山。
不過,樊嬋提醒之後,李清向遠處張望,他隱隱約約看到了,綿延起伏的山巒。
有大山,要引來黃河水,難度就很大了。
但也不是沒有可能。
李清就想著,實地考察一下,若是有引水的可能,李清就要修水渠。
利國利民的好事,而且一勞永逸,李清必須做。
但修水渠是以後的事情了。
眼前要做的事,是保證水稻茁壯成長。
不過,很小一塊水稻田,拉水澆灌也可以。
李清記下後,他要囑咐陳群。
“主公,你怎麽這樣快就來了?”李清在查看禾苗,卻沒有注意,陳群騎馬趕來。
“是文長啊。”李清笑望陳群:“我們一樣,都關心禾苗。”
“這些禾苗,有沒有不穩妥的地方?”陳群飯來張口,他對種莊稼外行,他即便來查看,也沒有看出子午卯酉。
“大部分不錯,但有個別的,是有些欠妥,如這水稻,是喜水作物,要泡在水裏才長的好,你安排一下,給這些水稻苗,一個好的生長條件。”
“這,很容易辦到。”陳群點頭。
“很容易?不容易!”
“為什麽?”
“因為水稻的旁邊就是土豆,土豆可沒有那麽喜水,不能泡在水裏,否則土豆就會腐爛。”
“喔,這樣啊!”
“難度不小吧。”
“是有些難度,不過,這難不倒我。”
“這點小事,怎麽會難倒文長?”李清笑了起來。
陳群也跟著在笑。
不過陳群笑了笑,他馬上想到了一個問題:“這土豆、地瓜、玉米種子,是絕無僅有的,但水稻種子,十分的平常啊。”
陳群想不通,李清為什麽,把這些水稻,也如獲至寶。
“水稻產量多少?”
“二、三百斤,這已經是良田的產量了。”陳群不會種莊稼,但他管錢糧,他還是知道,水稻畝產是多少的。
“隻二三百斤,還是太少了,而眼前這水稻,畝產量一定更高。”李清也不能確定,但他隱隱的感覺,他特別種的水稻,產量會不一般。
“這水稻,畝產會更高?”陳群瞪大了眼睛。
“應該是這樣,我們拭目以待吧,要精心培育,若是良種,那我們就牛了!”李清很是期待。
其實,水稻的畝產不高,李清也不怕。
因為玉米的產量高,能畝產兩千斤。
就是不用化肥,那玉米畝產,怎麽也得有五百斤以上。
而土豆的畝產,能到三四千斤,不施化肥的土豆,超過一千斤,李清也感覺能做到。
地瓜就更牛了,比土豆還高產,不用化肥,地瓜妥妥的過千斤。
李清是得到寶貝了。
若是這些良種,能精心培育,下一年就能小範圍種植了。
再等上一兩年,大麵積種植,也不是難事,李清的糧食,就能吃不了了。
可以徹底解決溫飽!
甚至很快步入小康的水平。
想到步入小康社會,李清馬上想到了劉山。
劉山是養殖場的負責人,他中規中矩,把洛溪村的養殖場,經營的有條不紊。
賺錢是一定的了。
但李清不滿足,李清要建更大的養殖場。
而且要建在洛陽城外。
供給洛陽城的百姓吃肉。
那麽劉山就被委以重任。
在李清打仗的期間,劉山就忙碌起來,一邊建養殖場,一邊賣家禽家畜。
而洛陽周邊人少。
大多的人,都是李清遷過來的流民。
流民隻能解決溫飽,也就沒多少人搞養殖。
因為沒有需求。
那麽洛陽的周邊,沒有多少仔豬,牛犢,羊羔……
隻能從虎牢關以東買,然後運過來。
但這些事情,劉山都辦的不錯,他抓住打仗的機遇期,價格不高就吃進了家禽家畜的幼崽。
甚至半大的家禽家畜,也買了不少。
大多因為人心惶惶,買的價都不高。
新的養殖場,也就初具規模了。
“很好!”李清來看一下,他對劉山比較認可。
但看到豬牛羊都不大。
大多都沒長成。
就算長成的家禽家畜,也不是太大。
比如豬吧,後世的豬,因為人工培育,品種優良,長個三四百斤平平常常。
就是養豬場急於出欄,急功近利,也能長到二百多斤。
但李清的養殖場,長成的豬,也才一百多斤,十分的小,李清無奈啊!
“李太守,不滿意嗎?”劉山看出了端倪,他有些戰戰兢兢了。
在洛陽城外,樊嬋看到了綠油油的禾苗,她喜不自勝。
“土豆,這就是土豆。”李清瞪大了眼睛。
“這是土豆?”樊嬋一臉的驚訝。
“對這就是土豆,土豆新出土,就長這樣。”
“喔。”
“這邊是地瓜。”李清馬上看到,不遠處地瓜也發芽了,也已經破土而出了。
“地瓜秧就長這樣,嬋兒,你記下來。”
“小妹記下了。”樊嬋冰雪聰明,她也十分的有心,她默默地,已經記住了地瓜秧的模樣。
“還有玉米,這是玉米苗。”李清看到了玉米苗,他又興奮又激動。
“玉米……”樊嬋仔細的查看起來:“和高粱有些像。”
“是的,玉米和高粱很像,尤其是幼苗階段,不過,玉米的葉子寬,高粱的葉子窄,要是能比一下,你就能看出差別了。”
“可惜,附近沒有高粱。”樊嬋掃視了一眼,她沒有發現高粱。
“你記下就行了,等看到高粱苗,你再用心比較吧。”
“好的。”
“這邊還有水稻,這附近沒有水渠,離河流不是太遠,怎麽沒人修建水渠呢?”
水稻是水田作物,被陳群種在了旱田,李清一皺眉。
而黃河離此地不遠。
但沒有修水渠,這讓李清不解。
“洛陽北麵是芒山,也許是山高,不適於修水渠,也或者河水少,修水渠也無法修到這裏。”樊嬋思索之後,她找到了原因。
“或許吧。”李清不置可否。
李清是穿越人,他穿越前沒有來過洛陽。
穿越後,李清是路過洛陽,但李清的心,都在其他事情上,他沒有留心洛陽周邊的地形。
居然沒發現,洛陽北部還有大山。
不過,樊嬋提醒之後,李清向遠處張望,他隱隱約約看到了,綿延起伏的山巒。
有大山,要引來黃河水,難度就很大了。
但也不是沒有可能。
李清就想著,實地考察一下,若是有引水的可能,李清就要修水渠。
利國利民的好事,而且一勞永逸,李清必須做。
但修水渠是以後的事情了。
眼前要做的事,是保證水稻茁壯成長。
不過,很小一塊水稻田,拉水澆灌也可以。
李清記下後,他要囑咐陳群。
“主公,你怎麽這樣快就來了?”李清在查看禾苗,卻沒有注意,陳群騎馬趕來。
“是文長啊。”李清笑望陳群:“我們一樣,都關心禾苗。”
“這些禾苗,有沒有不穩妥的地方?”陳群飯來張口,他對種莊稼外行,他即便來查看,也沒有看出子午卯酉。
“大部分不錯,但有個別的,是有些欠妥,如這水稻,是喜水作物,要泡在水裏才長的好,你安排一下,給這些水稻苗,一個好的生長條件。”
“這,很容易辦到。”陳群點頭。
“很容易?不容易!”
“為什麽?”
“因為水稻的旁邊就是土豆,土豆可沒有那麽喜水,不能泡在水裏,否則土豆就會腐爛。”
“喔,這樣啊!”
“難度不小吧。”
“是有些難度,不過,這難不倒我。”
“這點小事,怎麽會難倒文長?”李清笑了起來。
陳群也跟著在笑。
不過陳群笑了笑,他馬上想到了一個問題:“這土豆、地瓜、玉米種子,是絕無僅有的,但水稻種子,十分的平常啊。”
陳群想不通,李清為什麽,把這些水稻,也如獲至寶。
“水稻產量多少?”
“二、三百斤,這已經是良田的產量了。”陳群不會種莊稼,但他管錢糧,他還是知道,水稻畝產是多少的。
“隻二三百斤,還是太少了,而眼前這水稻,畝產量一定更高。”李清也不能確定,但他隱隱的感覺,他特別種的水稻,產量會不一般。
“這水稻,畝產會更高?”陳群瞪大了眼睛。
“應該是這樣,我們拭目以待吧,要精心培育,若是良種,那我們就牛了!”李清很是期待。
其實,水稻的畝產不高,李清也不怕。
因為玉米的產量高,能畝產兩千斤。
就是不用化肥,那玉米畝產,怎麽也得有五百斤以上。
而土豆的畝產,能到三四千斤,不施化肥的土豆,超過一千斤,李清也感覺能做到。
地瓜就更牛了,比土豆還高產,不用化肥,地瓜妥妥的過千斤。
李清是得到寶貝了。
若是這些良種,能精心培育,下一年就能小範圍種植了。
再等上一兩年,大麵積種植,也不是難事,李清的糧食,就能吃不了了。
可以徹底解決溫飽!
甚至很快步入小康的水平。
想到步入小康社會,李清馬上想到了劉山。
劉山是養殖場的負責人,他中規中矩,把洛溪村的養殖場,經營的有條不紊。
賺錢是一定的了。
但李清不滿足,李清要建更大的養殖場。
而且要建在洛陽城外。
供給洛陽城的百姓吃肉。
那麽劉山就被委以重任。
在李清打仗的期間,劉山就忙碌起來,一邊建養殖場,一邊賣家禽家畜。
而洛陽周邊人少。
大多的人,都是李清遷過來的流民。
流民隻能解決溫飽,也就沒多少人搞養殖。
因為沒有需求。
那麽洛陽的周邊,沒有多少仔豬,牛犢,羊羔……
隻能從虎牢關以東買,然後運過來。
但這些事情,劉山都辦的不錯,他抓住打仗的機遇期,價格不高就吃進了家禽家畜的幼崽。
甚至半大的家禽家畜,也買了不少。
大多因為人心惶惶,買的價都不高。
新的養殖場,也就初具規模了。
“很好!”李清來看一下,他對劉山比較認可。
但看到豬牛羊都不大。
大多都沒長成。
就算長成的家禽家畜,也不是太大。
比如豬吧,後世的豬,因為人工培育,品種優良,長個三四百斤平平常常。
就是養豬場急於出欄,急功近利,也能長到二百多斤。
但李清的養殖場,長成的豬,也才一百多斤,十分的小,李清無奈啊!
“李太守,不滿意嗎?”劉山看出了端倪,他有些戰戰兢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