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溫走後,謝安不時邀約曲氏姐妹,特別是妹妹曲飛謠,參加他的宴遊活動。


    他慢慢了解到曲氏姐妹的身世,她們本是常山人,跟著父母族人一起逃難到揚州。父母在途中染病身死,姐妹二人被堂兄賣到一個大戶人家,給夫人做侍女,那時曲飛謠還小,尚未解事,所以雖經離喪,仍是天真爛漫,生得又好看,很得夫人喜歡。曲淩雲13歲,豆蔻年華,卻眉間常蹙,每念及父母,常自悲傷難抑,隻是不敢在夫人麵前流露出來,她是夫人的貼身侍女,伏侍夫人日常起居。


    這家主人姓顧,是江南大族顧氏的一個遙遠分支。這位顧公子也是個雅人,守著家產,不肯出去作官,每日隻是讀書,吹蕭,家裏養了不少歌舞伎,不時舉辦家庭舞會,後來又選了8個聰慧美麗的女孩,教她們樂器,曲氏姐妹同時入選,從此曲淩雲忙時伺候夫人,閑時學習音樂,曲淩雲好琵琶,曲飛謠喜歡吹笛,二人頗有天賦,很快就在這些女孩中脫穎而出。


    隨著二人慢慢長大,曲淩雲出落得膚如凝脂,眼若星辰,豐滿的身體像成熟的蘋果,主人抵不住這夏娃的誘惑,強行將曲淩雲收入房中。家主十分寵愛曲淩雲,正房夫人妒恨,趁家主出門辦事,汙蔑曲淩雲和一位男仆私通,將曲淩雲痛打一頓。家主迴家後,替曲淩雲出氣,又將夫人痛打了一頓。夫人大怒,迴娘家告狀,又到顧氏族長處告老公寵妾滅妻。妻族和宗族同時發難,強烈要求將曲淩雲驅逐出顧家,否則,顧氏這一支將被永遠踢出宗族。


    顧公子很愛曲淩雲,但沒愛到願意舍棄一切和她私奔的程度。他將曲淩雲姐妹暫時安置在一位李姓朋友家中。開始還好,可是不久,那個朋友也看上了曲淩雲,對她展開了日益瘋狂的追求,曲淩雲堅決不從。一天,他趁曲淩雲姐妹午睡,溜進房中,意欲用強,曲淩雲拚死反抗,卻被他死死按住,曲飛謠情急之下,拿起桌上花瓶狠命砸了下去,李公子頭破血流,暈了過去。


    曲飛謠以為打死了人,嚇得渾身顫抖,曲淩雲飛速收拾了一些金珠細軟,拉著曲飛謠逃走了。


    誰知剛離狼窩,又入虎口,渡河時恰上了賊船,被一路轉賣到會稽,進了梅花塢。二人從普通員工做起,逐漸成為行業佼佼者,後來梅花塢在揚州開分號,原老鴇被調去主持工作,這裏就交給曲淩雲打理。


    當時,為了把曲氏姐妹培養成優秀從業者,老鴇不惜本錢,給他們請了專業教習,教授音樂、書法,還有讀書,曲飛謠尤喜讀書,一有時間就待在書房裏,好在,老鴇對她讀書十分支持,並不急著讓她接客。何以故?在那個時代,對普通女子來說,女子無才便是德,對貴族女子來說,讀書是為了興趣,或者博一個才女的名聲;對妓女,特別是藝妓,讀書就是一項基本功,這樣,男人說什麽你才聽得懂,想什麽,你才猜得出,在那個貴族公子個個風雅,或者假裝風雅的時代,沒有這點基本功,就沒法在風月場混。


    謝安很同情曲氏姐妹,對曲飛謠尤其愛憐,二人常相往來,在謝安心裏,已逐漸將她視為紅顏知己,經常帶她一起出遊,在那東山頂上,侍者擺上美酒食盒,眾賓據山石而坐,把酒談玄,清風徐來,笛聲幽咽,人生至此,歡娛何極。


    謝安私下問曲飛謠,可願他替她們二人贖身。


    “贖得自由身,又有哪裏可去?”


    “可以在我家,也可以自立門戶,都隨你。”


    曲飛謠冷笑一聲,“自立門戶?我們姐妹隻會彈琴理曲,不會種田,也不會織布,難道學習卓文君,當壚賣酒?一對弱女子,隻怕酒也賣不安生。”


    “那就到我家,我會像妹妹一樣照顧你們。”


    曲飛謠心下一陣感動,這些年來,想納她們姐妹為妾的人層出不窮,頭一迴,有人要將她們贖出做妹妹,可見,這是真正的善意。隻是,這太天真了,男女之間難得容許真正的友情存在,何況是一個貴族青年和一對名妓,而且是在士族禮法最為嚴苛的時代。


    曲飛謠道:“明媒正娶,我就去。”


    這樣當頭將一軍,謝安頭嗡地一聲,他沒想到曲飛謠向來羞怯,竟能如此說得出。借他兩個膽,他也不敢娶一個妓女做正妻,納妾,隻怕都要經過一番家族苦鬥。再說,他並無意結婚,這世上,他隻對劉小甲動情過。


    對曲飛謠,他隻是憐其才悅其色,視她為紅塵知己,若說全無愛意,這話連自己都騙不過,但是他很明白,這不是愛情,至少不是全心投入的愛情,他完全沒有在劉小甲身邊的那種激動和幸福。


    謝安說:“男女相處,一定得是夫妻嗎?親人、朋友不行嗎?”


    曲飛謠搖搖頭,果斷地說:“不行。”


    她也有她的道理,在這個世上,沒有名分,如何在一個大家族裏待得下去,姐姐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那顧公子,對姐姐何嚐不是真心實意,隻是一個人的好意,在世俗冷眼的圍攻中,往往不堪一擊。何況謝安於她們姐妹,不過是同情罷了,如何安住?他現在一人獨大,一切還好說,將來有了妻室,萬一不容她們姐妹,是該淪落街頭,還是再次淪落煙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苻堅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南某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南某甲並收藏苻堅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