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斯娜·娃吉原是一個女神,長得很漂亮。她同父親一起住在天上,但她向往地球上的生活。她看到地麵上川流不息的人們,時常歎息,說:“要是我當個凡人多好!”
當父親到地麵同風神打仗時,她要求帶她一起去。但父親——巴打拉·古魯從來沒有答應過。吉斯娜·娃吉對父親的這種態度很不滿,在父親結束戰爭迴家時,她便噘著嘴,不跟他說話。巴打拉·古魯看著老是生氣的女兒,也生氣了。
“吉斯娜·娃吉,我已經無法忍受你的任性胡鬧了!我可以讓你到地麵上去過一個凡人的生活。但遺憾的是,這又不可能,因為你已經喝了長生酒,所以你隻能嫁給一個神,讓他來關心你的命運。”
“父親!”吉斯娜·娃吉激動地說,“我自己已經找到丈夫了!”
“是誰?”巴打拉·古魯問,“我不希望是風神的兒子。你去找我敵人的兒子做丈夫,我是無法忍受的!”
“父親,不是他,根本不是他!我的丈夫不在天上,在地上。你隻要往下看,就能看見他。他正在那山坡上播種稻穀。”
“但這是人!”巴打拉·古魯狂怒了,“這是凡人!你是神仙的女兒,不能嫁給他!”
“但是我想當他的妻子!”吉斯娜·娃吉不甘示弱,“我不願嫁第二個,隻有他才是我的丈夫,不管我以後要永遠離開天堂,永遠當凡人,我都認定了。”
“我再說一遍,你不能嫁給凡人!”巴打拉·古魯兇狠地說,“如果你不聽,我要把你變成一棵稻,你懂嗎?”
吉斯娜·娃吉有些害怕了。她的父親從來沒有這樣對她生氣過。過去他總是滿足女兒的要求的。她想到自己的命運要象維濕奴神的妻子捷維·濕麗一樣,更是不安。捷維·濕麗就是因為不聽丈夫的話,才被丈夫變成一棵稻的。不過吉斯娜·娃吉不象捷維,濕麗那麽軟弱,她不想使自己成為一棵稻,也不想嫁給神,她隻是要做在山坡上播種稻穀的人的妻子!
第二天,當巴打拉·古魯準備為吉斯娜·娃吉去找丈夫時,傳來消息說,風神又來挑釁尋事了。巴打拉·古魯隻得去同風神打仗。出發前,他對吉斯娃·娃吉說:
“我迴來時,給你帶來冰的丈夫。”
吉斯娃·娃吉恭恭敬敬迴答說:“好的,父親。”
但是她不等父親迴家,就從天上飛下去了。風很高興地幫助她,一直把她送到那個山坡上。
“現在我可以很好地仔細看看他了。”吉斯娜·娃吉這麽想,也希望青年來看看她。
青年農民看見吉斯娜·娃吉了,馬上朝她走過去,他當然不知道這姑娘是神的女兒,便問道:
“美麗的姑娘,你在這兒找什麽?”
“我在找丈夫。”吉斯娜·娃吉微笑著說。
農民聽到這神奇的迴答也微笑了一下。
愛情給他們無限的力量,兩人抑製不住心頭的喜悅,開懷大笑。
這笑聲卻給吉斯娜·娃吉招來災難。她的愉快爽朗的聲音傳到了正在同風神作戰的父親的耳朵裏。盡管仗打得異常激烈,巴打拉·古魯還是聽到了,他看見女兒下到地麵,同一個凡人在一起高興地笑,笑得越來越響。
巴打拉·古魯對女兒的行為大為惱火,他馬上停止戰鬥,飛到那塊山坡上,吼叫:“迴到天上去,快點!”但是女兒根本不想迴到天上,她感到同青年農民在一起才是幸福。她的愛情超過了巴打拉·古魯的意誌。
她說:“不迴去,我不願迴到天上去!我寧願當凡人,同我丈夫一起勞動生活。”
“好,你留在地麵上。但是你再也不能是神,也再不能是女人。你得變成稻束,讓靈魂永遠留在這兒,在這塊山坡上。”
巴打拉·古魯說完,吉斯娜·娃吉就變成了一株細細的稻束。
“捷維·濕麗的命運降落到我身上了。”吉斯娜·娃吉深深地歎息,憂傷地低下頭去。青年農民沒說一句話,隻是親切地撫摸著自己的情人——稻束。
這時,巴打拉·古魯可憐起青年農民來了。
”為什麽不讓他們在一起呢?雖然吉斯娜·娃吉永遠成了稻束,她的靈魂留在這山坡上,何不把青年農民也變成稻束……”
青年農民變成了稻束。兩株稻束互相彎腰,好象表明,它們之間的愛情多麽深厚。
一勸
年輕的楚莊王1繼承王位後,當上了楚國的國君。可是莊王從繼承王位那天起,就沒有管理過國家大事,外族人侵擾楚國的邊境他不管,國內連年發生災荒他不問,每天不是出遊打獵,就是飲酒作樂。看到這種情景,滿朝的文武群臣都十分焦急,但誰也不敢勸諫一句,因為莊王有令,勸諫者斬。
樊妃對莊王隻顧尋歡作樂,長年不理朝政也深為優慮,幾次想規勸,總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
這一天早晨,莊王正準備出遊打獵,因為連日來在宮飲酒作樂有些膩煩了,想換一換口味。樊妃見莊王準備出獵,便立即上前對莊王說:
“我有幾句話要稟大王。”
莊王一邊往身上穿護甲一邊說:
“等我迴來再說吧,怎麽樣?”
樊妃見莊王連自己說幾句話都不肯聽,心裏很委屈,鼻子一酸就哭了起來:
“看來大王是有意疏遠我,不知我什麽時候得罪了大王!”
莊王很喜愛樊妃,因為樊妃不僅生得美貌,而且十分賢德,王公貴族和滿朝文武也都很尊敬她。莊王見樊妃真的哭了,馬上脫掉護甲,向樊妃說:
“愛妃有什麽話盡管說,就是說一天我也不嫌多。”
說完哈哈笑了起來,引逗得樊妃也破涕為笑了。她揩掉淚痕,對莊王說:
“大王這些天一直不和我在一起,一定是我對大王服侍不周,所以大王才冷落我。今天我備了一點薄酒,要向大王謝罪呢!”
莊王一聽心裏格外高興,連忙說:
“你不要多心。今天難得你一片心意,別說一天,就是喝上三天我也高興。”
樊妃馬上拜謝莊王,並立即傳出話去,大王要在後宮飲酒三天。
前麵兩天樊妃在酒席宴上剛要開口勸諫,莊王就假意喝醉了酒,樊妃隻好作罷。第三天,樊妃和莊王入席以後,她替莊王斟滿杯中的酒,對莊王說:
“我知道我的話大王不願意聽,今天我不再勸了,我彈一支曲子給大王助助酒興吧。”
樊妃操起琴來,邊彈邊唱,曲調是那樣的淒涼,唱詞是那樣的哀婉,樊妃淚流滿麵。莊王看著樊妃的淚眼,聽著這感人的歌聲,心裏明白不該辜負愛妃的一片好心。不等樊妃唱完,莊王就拉過她的手說:“本王明白你的心意,從明天起我就上朝理事。”
第二天楚莊王果然上朝理事了。
二勸
樊妃苦苦勸了三天,莊王隻上朝理了一天的事,以後又舊病複發了。他為了擺脫樊妃的勸諫,幹脆出遊打獵去了。
莊王出獵到今天已經十二天了,這些天天氣很不好,不是起北風,就是下大雨。樊妃正在擔心莊王衣服穿得單薄會不會生病的時候,就聽門衛報告:“大王迴宮了。”
楚莊王是被衛士們抬進宮來的。樊妃擔心得一點不錯,莊王生病了。因為連日來天氣不好,莊王不慎夜間在野外受了風寒,發著高燒,病情很重。樊妃把莊王安頓在床上以後,馬上命令衛士去請太醫。經過太醫的治療和樊妃的精心照料,莊王不久就病愈了。
樊妃心裏暗暗盤算,這次他總該接受教訓了,便來到莊王床前:
“大王覺得好些嗎?”
莊王微笑著點頭道:
“好些了。不是什麽大病,不要緊。”
樊妃苦笑笑:
“這個病可不輕呀,太醫說是傷寒病,如果不是治療得快,大王就……”
莊王搖搖頭,沒有說什麽。
樊妃見莊王不說話,就又對他苦苦勸了一番:一個國君就應該以國事為重,就應該率領群臣治理國家,隻有這樣才能對得起死去的列祖列宗,才能不辜負群臣和百姓們的擁戴,也才能不受別的國家的欺侮和恥笑。
樊妃坐在床邊滔滔不絕地勸著,莊王躺在床上安安靜靜地聽著,不知什麽時候莊王打起了鼾聲,樊妃聽到鼾聲,不禁長歎一聲,停止了勸說,心裏十分苦惱。
三勸
楚莊王病好以後在宮中調養,樊妃既不準他喝酒又不準他外出,關在宮中心裏煩悶得不知如何是好。
有一天,趁樊妃不注意,莊王悄悄溜出王宮,帶上幾名衛士又騎馬打獵去了。樊妃知道後,又氣又急,一時沒有了主張。莊王出宮以後心裏也很不踏實,走出城外心裏更覺不安,後悔不該偷著出來。半路上莊王忽然掉轉馬頭,命令衛士們迴宮,當莊王走進宮門時,樊妃正坐在宮中垂淚。聽說莊王迴來了,她想:我今天就是死了,也要勸他懸崖勒馬,迴心轉意,楚國的盛衰就在此一舉了。於是,她打開滿頭的青絲,一剪刀將長長的一縷頭發剪了下來。
楚莊王推門進來,恰好看到樊妃跪在他麵前,雙手捧著斬斷的頭發,眼淚順著臉頰流下來。看到這個情景莊王怔住了。
樊妃哭訴著:
“大王如果再不迴心轉意,我就將和這斷發一樣,以死勸諫大王!”
說完已經泣不成聲了。莊王深深地歎了一口氣,感到自責和內疚,接過樊妃手中的斷發,沉痛地說:
“愛妃對楚國的一片赤誠是不會白費的,本王如果再不勵精圖治,就枉為一國之君了。”
樊妃這才破涕為笑,說:“大王,但願您能說到做到啊!”1楚莊王(?一前591)春秋時楚國君。■(mi)姓,名旅(—作呂、侶)。公元前613一前591年在位。
43、民間故事真龍寶藏
1、初露端倪
明朝末年,宦官魏忠賢當道,殺害了許多忠臣良將,明思宗朱由檢即位以後,大行改革之風,除掉了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為許多名士平反。但是明朝小朝廷也處於內憂外患,風雨飄搖的境地。
這一天,朱由檢在禦花園踱步,思索著如何整頓朝綱,突然門口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朱由檢不由得警覺起來,“啟奏皇上,臣在外不辱使命,終於探聽到了有關於真龍寶藏的消息,看樣子是祖宗佑我大明,不絕我主啊。”說話的正是自己的親信,禦前侍衛華如風,朱由檢一聽這話,皺著的眉頭也舒展開來了,心想,有望壯大我明朝了,原來,魏忠賢死了以後,抄家的官員前去搜查魏忠賢的錢財時,竟發現九千歲府隻有區區的幾箱子黃金白銀,而派去搜查家宅的是自己的親信,不可能欺騙自己,那麽魏忠賢搜刮的那麽多的金銀珠寶藏在了那裏,這讓朱由檢,百思不得其解,就在這時,民間的各種關於魏忠賢財寶的傳說也紛紛出來了,有的說是魏忠賢把寶藏轉移到了外麵,等到自己出事的時候跑到轉移財寶的那個地方,也有的說魏忠賢的財寶被自己的仆人丫鬟分了,也有的說根本沒那麽多財寶,總之是眾說紛紜,朱由檢剛繼位,內憂外患並存,國庫已經空虛,根本拿不出錢財來充當軍餉,沒有軍餉,誰會給你賣命,原以為魏忠賢搜刮的民脂民膏足夠軍費開支,沒想到是空歡喜一場。正當自己擔憂的時候,崇禎皇帝想起來那筆財富,他斷定不會空穴來風,於是派自己的親信華如風去民間暗中調查,拿到那筆不義之財。
2、神奇卷軸
當然他也不是那種無故聽信民間傳言的主,是親信去搜查九千歲府的時候,一副不起眼的畫軸,被朱由檢重視了,那副卷軸表麵粗糙,畫工很差,而且也不是什麽名家之筆,隻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卒,上麵畫的是一副龍吟虎嘯圖,一條龍和一隻虎相互搏鬥於山野之間,圖畫上還有幾句題詞,真龍來時萬世靜,龍騰虎躍嘯天地,寶物一時觀不透,藏於山林田野間,這幅畫引起來朱由檢的好奇之心,魏忠賢素來有錢,為何將一副不值錢的畫掛在家中,朱由檢望著這幅畫許久,突然一驚,原來這是一首藏頭詩,這幾句連起來就是真龍寶藏,“看樣子,真是祖宗保佑,真的有寶藏,看樣子,朝廷有救了啊。”朱由檢高興的大叫起來,但是隨後他有冷靜了下來,因為這幅圖看來看去也隻是一副普通的圖畫,沒什麽特別,就算知道了有這寶藏,也不知道藏於何處,此時,朱由檢有憂傷了起來,不經連連歎氣。
3、因禍得福
真當朱由檢在思索寶藏的秘密時,闖王李自成的義軍已經勢如破竹的殺退明軍,戰報連連傳來,都是敗績,這更讓朱由檢堅定了尋找寶藏的心,這一天,朱由檢又拿著畫,對著發呆,旁邊的太監一看時間都已經是二更時分了,便讓禦膳房去準備崇禎皇帝的夜宵,清清淡淡的一晚茶和一碟花卷,很快放到了崇禎皇帝的龍書案上,此時的崇禎皇帝那裏還有心思吃飯,滿腦子都是寶藏的事情,便不耐煩的說,“還吃什麽,再吃人家都打過來了,拿走拿走。”旁邊的小太監也不好違背皇上的意思,便走過去準備端走,不料那小太監一個踉蹌,碰翻了茶杯,將茶水倒在了畫上,“你怎麽迴事,還嫌不夠亂嘛,來人呐,給我拖出去斬了。”那個小太監馬上跪倒在地,磕頭如搗蒜,“皇上饒命,小的這不是故意的。”說話的空檔,崇禎轉眼望畫軸望去,看看畫的損壞程度,不料,畫軸上的龍虎圖消失了,漸漸顯出了一副地圖,地圖有個紅色的標記叉叉,上麵寫著真龍門,崇禎皇帝因禍得福那裏還記得那個小太監,當即命他喊來自己的親信華如風,命他拿著這幅圖畫尋找地址,取出寶藏。
4、一波三折
過了3天,華如風求見朱由檢,說找到了地上的位置,可是,那裏什麽都沒有隻有一塊石碑,朱由檢當即又失落了起來,過了一會,他命令華如風帶領一隊親信,自己和他兩個人出發去了這所謂的真龍門,去了那裏,朱由檢不由倒吸一口涼氣,這裏四處都是崇山峻嶺,隻有一塊石碑,寫著真龍門,旁邊還有一行小子,因為雨水的衝刷,看起來模糊不清,依稀可以辯解,但是很奇怪,上麵的字,一行橫著,一行豎著,而且都是些不著邊際的話,橫著哪行寫著文王始當馬車夫,豎著哪行的字,字數不多,但是卻從石碑上麵寫到了下麵,寫著,始皇統一度量衡。正當朱由檢百思不得解這兩句話的時候,中間有一位文臣站了出來說:“陛下,臣有一言,不知當不當說。”此時朱由檢那還有什麽禮數,“但說無妨”,“大王,這文王拉車,將薑子牙置於車上,拉的是200步,而這始皇統一度量衡,看那個石碑的長度,老臣估計是一仗,臣以為,這藏寶之地,就是往前200,往下1丈處。”朱由檢一聽,不由得大喜,這說的的確有道理,於是命人在往前200步,往下一丈處開挖,果然,挖到了一處石板,掀開石碑,華如風帶著火把先進去,在地道地下,是越走越黑,走了一段路,隻見有一塊大石門,推開石門,朱由檢不由驚呆了。
4、轉眼為空
裏麵到處都是金燦燦的黃金,地上到處都是奇珍異寶,最邊上有一處龍壁,還在往外吐著金沙,眼前的珠寶足夠軍費了,朱由檢心裏不由得開心起來,於是命人馬上搬運珠寶,將這些充實國庫,用作軍餉,正當他們一夥人在搬運的時候,奇怪的事情發生了,牆上的龍壁,瞬間塌了下來,華如風馬上前去查看,就見幾行小字刻在了龍壁的後麵,華如風迴來,將此事稟報了朱由檢,朱由檢呆立了許久,久久說不出話來,原來這並不是什麽魏忠賢的寶藏,而是太祖朱元璋留給朱允文以備不時之需的,朱元璋斷定朱棣會造反,於是留了許多錢財給朱允文讓他招兵買馬,東山再起,隻是後來朱允文出家做了和尚,才沒有去挖,而後輾轉,魏忠賢得到了有藏寶圖的畫,私心去挖寶藏,沒想到,沒挖寶藏,人就死了,朱由檢望著國庫的錢財,隻是仰天大笑,可笑自己挖了祖宗的產業,此時,外麵的喊殺聲已經很近了……
epzww3366xs80wxxsxs</p>
yjxs3jwx8pzwxiaohongshu</p>
kanshubahmxswtbiquhe</p>
當父親到地麵同風神打仗時,她要求帶她一起去。但父親——巴打拉·古魯從來沒有答應過。吉斯娜·娃吉對父親的這種態度很不滿,在父親結束戰爭迴家時,她便噘著嘴,不跟他說話。巴打拉·古魯看著老是生氣的女兒,也生氣了。
“吉斯娜·娃吉,我已經無法忍受你的任性胡鬧了!我可以讓你到地麵上去過一個凡人的生活。但遺憾的是,這又不可能,因為你已經喝了長生酒,所以你隻能嫁給一個神,讓他來關心你的命運。”
“父親!”吉斯娜·娃吉激動地說,“我自己已經找到丈夫了!”
“是誰?”巴打拉·古魯問,“我不希望是風神的兒子。你去找我敵人的兒子做丈夫,我是無法忍受的!”
“父親,不是他,根本不是他!我的丈夫不在天上,在地上。你隻要往下看,就能看見他。他正在那山坡上播種稻穀。”
“但這是人!”巴打拉·古魯狂怒了,“這是凡人!你是神仙的女兒,不能嫁給他!”
“但是我想當他的妻子!”吉斯娜·娃吉不甘示弱,“我不願嫁第二個,隻有他才是我的丈夫,不管我以後要永遠離開天堂,永遠當凡人,我都認定了。”
“我再說一遍,你不能嫁給凡人!”巴打拉·古魯兇狠地說,“如果你不聽,我要把你變成一棵稻,你懂嗎?”
吉斯娜·娃吉有些害怕了。她的父親從來沒有這樣對她生氣過。過去他總是滿足女兒的要求的。她想到自己的命運要象維濕奴神的妻子捷維·濕麗一樣,更是不安。捷維·濕麗就是因為不聽丈夫的話,才被丈夫變成一棵稻的。不過吉斯娜·娃吉不象捷維,濕麗那麽軟弱,她不想使自己成為一棵稻,也不想嫁給神,她隻是要做在山坡上播種稻穀的人的妻子!
第二天,當巴打拉·古魯準備為吉斯娜·娃吉去找丈夫時,傳來消息說,風神又來挑釁尋事了。巴打拉·古魯隻得去同風神打仗。出發前,他對吉斯娃·娃吉說:
“我迴來時,給你帶來冰的丈夫。”
吉斯娃·娃吉恭恭敬敬迴答說:“好的,父親。”
但是她不等父親迴家,就從天上飛下去了。風很高興地幫助她,一直把她送到那個山坡上。
“現在我可以很好地仔細看看他了。”吉斯娜·娃吉這麽想,也希望青年來看看她。
青年農民看見吉斯娜·娃吉了,馬上朝她走過去,他當然不知道這姑娘是神的女兒,便問道:
“美麗的姑娘,你在這兒找什麽?”
“我在找丈夫。”吉斯娜·娃吉微笑著說。
農民聽到這神奇的迴答也微笑了一下。
愛情給他們無限的力量,兩人抑製不住心頭的喜悅,開懷大笑。
這笑聲卻給吉斯娜·娃吉招來災難。她的愉快爽朗的聲音傳到了正在同風神作戰的父親的耳朵裏。盡管仗打得異常激烈,巴打拉·古魯還是聽到了,他看見女兒下到地麵,同一個凡人在一起高興地笑,笑得越來越響。
巴打拉·古魯對女兒的行為大為惱火,他馬上停止戰鬥,飛到那塊山坡上,吼叫:“迴到天上去,快點!”但是女兒根本不想迴到天上,她感到同青年農民在一起才是幸福。她的愛情超過了巴打拉·古魯的意誌。
她說:“不迴去,我不願迴到天上去!我寧願當凡人,同我丈夫一起勞動生活。”
“好,你留在地麵上。但是你再也不能是神,也再不能是女人。你得變成稻束,讓靈魂永遠留在這兒,在這塊山坡上。”
巴打拉·古魯說完,吉斯娜·娃吉就變成了一株細細的稻束。
“捷維·濕麗的命運降落到我身上了。”吉斯娜·娃吉深深地歎息,憂傷地低下頭去。青年農民沒說一句話,隻是親切地撫摸著自己的情人——稻束。
這時,巴打拉·古魯可憐起青年農民來了。
”為什麽不讓他們在一起呢?雖然吉斯娜·娃吉永遠成了稻束,她的靈魂留在這山坡上,何不把青年農民也變成稻束……”
青年農民變成了稻束。兩株稻束互相彎腰,好象表明,它們之間的愛情多麽深厚。
一勸
年輕的楚莊王1繼承王位後,當上了楚國的國君。可是莊王從繼承王位那天起,就沒有管理過國家大事,外族人侵擾楚國的邊境他不管,國內連年發生災荒他不問,每天不是出遊打獵,就是飲酒作樂。看到這種情景,滿朝的文武群臣都十分焦急,但誰也不敢勸諫一句,因為莊王有令,勸諫者斬。
樊妃對莊王隻顧尋歡作樂,長年不理朝政也深為優慮,幾次想規勸,總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
這一天早晨,莊王正準備出遊打獵,因為連日來在宮飲酒作樂有些膩煩了,想換一換口味。樊妃見莊王準備出獵,便立即上前對莊王說:
“我有幾句話要稟大王。”
莊王一邊往身上穿護甲一邊說:
“等我迴來再說吧,怎麽樣?”
樊妃見莊王連自己說幾句話都不肯聽,心裏很委屈,鼻子一酸就哭了起來:
“看來大王是有意疏遠我,不知我什麽時候得罪了大王!”
莊王很喜愛樊妃,因為樊妃不僅生得美貌,而且十分賢德,王公貴族和滿朝文武也都很尊敬她。莊王見樊妃真的哭了,馬上脫掉護甲,向樊妃說:
“愛妃有什麽話盡管說,就是說一天我也不嫌多。”
說完哈哈笑了起來,引逗得樊妃也破涕為笑了。她揩掉淚痕,對莊王說:
“大王這些天一直不和我在一起,一定是我對大王服侍不周,所以大王才冷落我。今天我備了一點薄酒,要向大王謝罪呢!”
莊王一聽心裏格外高興,連忙說:
“你不要多心。今天難得你一片心意,別說一天,就是喝上三天我也高興。”
樊妃馬上拜謝莊王,並立即傳出話去,大王要在後宮飲酒三天。
前麵兩天樊妃在酒席宴上剛要開口勸諫,莊王就假意喝醉了酒,樊妃隻好作罷。第三天,樊妃和莊王入席以後,她替莊王斟滿杯中的酒,對莊王說:
“我知道我的話大王不願意聽,今天我不再勸了,我彈一支曲子給大王助助酒興吧。”
樊妃操起琴來,邊彈邊唱,曲調是那樣的淒涼,唱詞是那樣的哀婉,樊妃淚流滿麵。莊王看著樊妃的淚眼,聽著這感人的歌聲,心裏明白不該辜負愛妃的一片好心。不等樊妃唱完,莊王就拉過她的手說:“本王明白你的心意,從明天起我就上朝理事。”
第二天楚莊王果然上朝理事了。
二勸
樊妃苦苦勸了三天,莊王隻上朝理了一天的事,以後又舊病複發了。他為了擺脫樊妃的勸諫,幹脆出遊打獵去了。
莊王出獵到今天已經十二天了,這些天天氣很不好,不是起北風,就是下大雨。樊妃正在擔心莊王衣服穿得單薄會不會生病的時候,就聽門衛報告:“大王迴宮了。”
楚莊王是被衛士們抬進宮來的。樊妃擔心得一點不錯,莊王生病了。因為連日來天氣不好,莊王不慎夜間在野外受了風寒,發著高燒,病情很重。樊妃把莊王安頓在床上以後,馬上命令衛士去請太醫。經過太醫的治療和樊妃的精心照料,莊王不久就病愈了。
樊妃心裏暗暗盤算,這次他總該接受教訓了,便來到莊王床前:
“大王覺得好些嗎?”
莊王微笑著點頭道:
“好些了。不是什麽大病,不要緊。”
樊妃苦笑笑:
“這個病可不輕呀,太醫說是傷寒病,如果不是治療得快,大王就……”
莊王搖搖頭,沒有說什麽。
樊妃見莊王不說話,就又對他苦苦勸了一番:一個國君就應該以國事為重,就應該率領群臣治理國家,隻有這樣才能對得起死去的列祖列宗,才能不辜負群臣和百姓們的擁戴,也才能不受別的國家的欺侮和恥笑。
樊妃坐在床邊滔滔不絕地勸著,莊王躺在床上安安靜靜地聽著,不知什麽時候莊王打起了鼾聲,樊妃聽到鼾聲,不禁長歎一聲,停止了勸說,心裏十分苦惱。
三勸
楚莊王病好以後在宮中調養,樊妃既不準他喝酒又不準他外出,關在宮中心裏煩悶得不知如何是好。
有一天,趁樊妃不注意,莊王悄悄溜出王宮,帶上幾名衛士又騎馬打獵去了。樊妃知道後,又氣又急,一時沒有了主張。莊王出宮以後心裏也很不踏實,走出城外心裏更覺不安,後悔不該偷著出來。半路上莊王忽然掉轉馬頭,命令衛士們迴宮,當莊王走進宮門時,樊妃正坐在宮中垂淚。聽說莊王迴來了,她想:我今天就是死了,也要勸他懸崖勒馬,迴心轉意,楚國的盛衰就在此一舉了。於是,她打開滿頭的青絲,一剪刀將長長的一縷頭發剪了下來。
楚莊王推門進來,恰好看到樊妃跪在他麵前,雙手捧著斬斷的頭發,眼淚順著臉頰流下來。看到這個情景莊王怔住了。
樊妃哭訴著:
“大王如果再不迴心轉意,我就將和這斷發一樣,以死勸諫大王!”
說完已經泣不成聲了。莊王深深地歎了一口氣,感到自責和內疚,接過樊妃手中的斷發,沉痛地說:
“愛妃對楚國的一片赤誠是不會白費的,本王如果再不勵精圖治,就枉為一國之君了。”
樊妃這才破涕為笑,說:“大王,但願您能說到做到啊!”1楚莊王(?一前591)春秋時楚國君。■(mi)姓,名旅(—作呂、侶)。公元前613一前591年在位。
43、民間故事真龍寶藏
1、初露端倪
明朝末年,宦官魏忠賢當道,殺害了許多忠臣良將,明思宗朱由檢即位以後,大行改革之風,除掉了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為許多名士平反。但是明朝小朝廷也處於內憂外患,風雨飄搖的境地。
這一天,朱由檢在禦花園踱步,思索著如何整頓朝綱,突然門口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朱由檢不由得警覺起來,“啟奏皇上,臣在外不辱使命,終於探聽到了有關於真龍寶藏的消息,看樣子是祖宗佑我大明,不絕我主啊。”說話的正是自己的親信,禦前侍衛華如風,朱由檢一聽這話,皺著的眉頭也舒展開來了,心想,有望壯大我明朝了,原來,魏忠賢死了以後,抄家的官員前去搜查魏忠賢的錢財時,竟發現九千歲府隻有區區的幾箱子黃金白銀,而派去搜查家宅的是自己的親信,不可能欺騙自己,那麽魏忠賢搜刮的那麽多的金銀珠寶藏在了那裏,這讓朱由檢,百思不得其解,就在這時,民間的各種關於魏忠賢財寶的傳說也紛紛出來了,有的說是魏忠賢把寶藏轉移到了外麵,等到自己出事的時候跑到轉移財寶的那個地方,也有的說魏忠賢的財寶被自己的仆人丫鬟分了,也有的說根本沒那麽多財寶,總之是眾說紛紜,朱由檢剛繼位,內憂外患並存,國庫已經空虛,根本拿不出錢財來充當軍餉,沒有軍餉,誰會給你賣命,原以為魏忠賢搜刮的民脂民膏足夠軍費開支,沒想到是空歡喜一場。正當自己擔憂的時候,崇禎皇帝想起來那筆財富,他斷定不會空穴來風,於是派自己的親信華如風去民間暗中調查,拿到那筆不義之財。
2、神奇卷軸
當然他也不是那種無故聽信民間傳言的主,是親信去搜查九千歲府的時候,一副不起眼的畫軸,被朱由檢重視了,那副卷軸表麵粗糙,畫工很差,而且也不是什麽名家之筆,隻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卒,上麵畫的是一副龍吟虎嘯圖,一條龍和一隻虎相互搏鬥於山野之間,圖畫上還有幾句題詞,真龍來時萬世靜,龍騰虎躍嘯天地,寶物一時觀不透,藏於山林田野間,這幅畫引起來朱由檢的好奇之心,魏忠賢素來有錢,為何將一副不值錢的畫掛在家中,朱由檢望著這幅畫許久,突然一驚,原來這是一首藏頭詩,這幾句連起來就是真龍寶藏,“看樣子,真是祖宗保佑,真的有寶藏,看樣子,朝廷有救了啊。”朱由檢高興的大叫起來,但是隨後他有冷靜了下來,因為這幅圖看來看去也隻是一副普通的圖畫,沒什麽特別,就算知道了有這寶藏,也不知道藏於何處,此時,朱由檢有憂傷了起來,不經連連歎氣。
3、因禍得福
真當朱由檢在思索寶藏的秘密時,闖王李自成的義軍已經勢如破竹的殺退明軍,戰報連連傳來,都是敗績,這更讓朱由檢堅定了尋找寶藏的心,這一天,朱由檢又拿著畫,對著發呆,旁邊的太監一看時間都已經是二更時分了,便讓禦膳房去準備崇禎皇帝的夜宵,清清淡淡的一晚茶和一碟花卷,很快放到了崇禎皇帝的龍書案上,此時的崇禎皇帝那裏還有心思吃飯,滿腦子都是寶藏的事情,便不耐煩的說,“還吃什麽,再吃人家都打過來了,拿走拿走。”旁邊的小太監也不好違背皇上的意思,便走過去準備端走,不料那小太監一個踉蹌,碰翻了茶杯,將茶水倒在了畫上,“你怎麽迴事,還嫌不夠亂嘛,來人呐,給我拖出去斬了。”那個小太監馬上跪倒在地,磕頭如搗蒜,“皇上饒命,小的這不是故意的。”說話的空檔,崇禎轉眼望畫軸望去,看看畫的損壞程度,不料,畫軸上的龍虎圖消失了,漸漸顯出了一副地圖,地圖有個紅色的標記叉叉,上麵寫著真龍門,崇禎皇帝因禍得福那裏還記得那個小太監,當即命他喊來自己的親信華如風,命他拿著這幅圖畫尋找地址,取出寶藏。
4、一波三折
過了3天,華如風求見朱由檢,說找到了地上的位置,可是,那裏什麽都沒有隻有一塊石碑,朱由檢當即又失落了起來,過了一會,他命令華如風帶領一隊親信,自己和他兩個人出發去了這所謂的真龍門,去了那裏,朱由檢不由倒吸一口涼氣,這裏四處都是崇山峻嶺,隻有一塊石碑,寫著真龍門,旁邊還有一行小子,因為雨水的衝刷,看起來模糊不清,依稀可以辯解,但是很奇怪,上麵的字,一行橫著,一行豎著,而且都是些不著邊際的話,橫著哪行寫著文王始當馬車夫,豎著哪行的字,字數不多,但是卻從石碑上麵寫到了下麵,寫著,始皇統一度量衡。正當朱由檢百思不得解這兩句話的時候,中間有一位文臣站了出來說:“陛下,臣有一言,不知當不當說。”此時朱由檢那還有什麽禮數,“但說無妨”,“大王,這文王拉車,將薑子牙置於車上,拉的是200步,而這始皇統一度量衡,看那個石碑的長度,老臣估計是一仗,臣以為,這藏寶之地,就是往前200,往下1丈處。”朱由檢一聽,不由得大喜,這說的的確有道理,於是命人在往前200步,往下一丈處開挖,果然,挖到了一處石板,掀開石碑,華如風帶著火把先進去,在地道地下,是越走越黑,走了一段路,隻見有一塊大石門,推開石門,朱由檢不由驚呆了。
4、轉眼為空
裏麵到處都是金燦燦的黃金,地上到處都是奇珍異寶,最邊上有一處龍壁,還在往外吐著金沙,眼前的珠寶足夠軍費了,朱由檢心裏不由得開心起來,於是命人馬上搬運珠寶,將這些充實國庫,用作軍餉,正當他們一夥人在搬運的時候,奇怪的事情發生了,牆上的龍壁,瞬間塌了下來,華如風馬上前去查看,就見幾行小字刻在了龍壁的後麵,華如風迴來,將此事稟報了朱由檢,朱由檢呆立了許久,久久說不出話來,原來這並不是什麽魏忠賢的寶藏,而是太祖朱元璋留給朱允文以備不時之需的,朱元璋斷定朱棣會造反,於是留了許多錢財給朱允文讓他招兵買馬,東山再起,隻是後來朱允文出家做了和尚,才沒有去挖,而後輾轉,魏忠賢得到了有藏寶圖的畫,私心去挖寶藏,沒想到,沒挖寶藏,人就死了,朱由檢望著國庫的錢財,隻是仰天大笑,可笑自己挖了祖宗的產業,此時,外麵的喊殺聲已經很近了……
epzww3366xs80wxxsxs</p>
yjxs3jwx8pzwxiaohongshu</p>
kanshubahmxswtbiquh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