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是優秀的民間表演技藝,是雜技的一種。


    起源上古時期,人們用於狩獵,模仿動物的聲音,來騙取獵物獲得食物。據曆史文字記載,戰國時期《孟嚐君夜闖函穀關》的故事中,“雞鳴狗盜”是最早將口技運用到了軍事。


    到了宋代口技已成為相當成熟的表演藝術,俗稱“隔壁戲”。


    從宋代到民國時期在杭州盛為流行,表演者用口、齒、唇、舌、喉、鼻等發聲器官模仿大自然各種聲音,如飛禽猛獸,風雨雷電等等。


    能使聽的人達到身臨其境。這種技藝,清代屬“百戲”之一種。


    京城裏有個擅長口技的人。一天正趕上有一家大擺酒席,宴請賓客,在客廳的東北角,安放了一座八尺高的圍幕,表演口技的藝人坐在圍幕裏麵,裏麵隻放了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塊醒木罷了。


    客人們一起圍坐在圍幕前麵。過了一會兒,隻聽到圍幕裏麵醒木一拍,全場安靜下來,沒有敢大聲說話的。


    遠遠地聽到深深的小巷中有狗叫聲,接著就有婦女驚醒後打嗬欠和伸懶腰的聲音,她搖著丈夫說起夫妻之間的事。


    丈夫說著夢話,開頭不怎麽答應她,婦女把他搖個不停,於是兩人的說話聲逐漸間隔混雜,床又從中發出“戛戛”的響聲。過了一會兒孩子醒了,大聲哭著。


    丈夫叫妻子撫慰孩子喂奶,孩子含著奶頭哭,婦女又哼著唱著哄他。丈夫起來小便,婦女也抱著孩子起來小便。


    床上另一個大孩子醒了,大聲嘮叨個沒完。在這時候,婦女用手拍孩子的聲音,口裏哼著哄孩子的聲音,孩子含著奶頭的哭聲,大孩子剛醒過來的聲音,床發出的聲音,丈夫責罵大孩子的聲音,小便解入瓶中的聲音,解入桶中的聲音,同時響起,各種絕妙的效果都有了。


    滿座的賓客沒有一個不伸長脖子,斜著眼睛,微微笑著,默默讚歎,認為奇妙極了。


    過了一會兒,丈夫打唿嚕聲響起來了,婦女拍孩子的聲音也漸漸停下。


    隱隱聽到有老鼠活動的聲音,盆子、器皿歪倒了,婦女在夢中發出了咳嗽聲。


    賓客們的心情稍微鬆弛下來,逐漸端正了坐姿。


    忽然有一個人大聲唿叫:“起火啦,”丈夫起來大聲唿叫,婦人也起來大聲唿叫。


    兩個小孩子一齊哭了起來。一會兒,有成百上千人大聲唿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條狗汪汪地叫。


    中間夾雜著劈裏啪啦房屋倒塌的聲音,烈火燃燒發出爆裂的聲音,唿唿的風聲,千百種聲音一齊響了起來;又夾雜著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聲音,救火的人們拉倒燃燒著的房屋時一齊用力的唿喊聲,搶救東西的聲音,潑水的聲音。


    凡是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有的聲音,沒有一樣沒有的。


    即使一個人有上百隻手,每隻手有上百個指頭,也不能指出其中的哪一種聲音來;即使一個人有上百張嘴,每張嘴裏有上百條舌頭,也不能說出其中的一個地方來啊。


    在這種情況下,客人們沒有不嚇得變了臉色,離開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兩條大腿哆嗦打抖,幾乎想要搶先跑掉。


    揚州藝人郭貓兒擅長口技,當地的權貴豪紳都很喜歡他。庚申年我(原作者)在揚州,一個朋友帶著郭貓兒前來做客。酒席中,郭貓兒給大家表演了一段。


    他躲到酒席旁的屏風後,好一會兒沒有聲息。忽然聽到兩個人在途中相遇,互相寒暄,聲音是一老一少。


    老者拉著年輕人去自家飲酒,片刻後,少者醉,辭歸,老者又勸一杯,年輕人一飲而盡,道謝而去。


    隻聽主人關門,年輕人腳步踉蹌越去越遠。忽然出現跌倒的聲音,再就沒了動靜。


    又片刻,一個路人唿喊,原來是年輕人不勝酒力摔倒了,路過的是熟人,把他送迴了家。


    敲門時犬吠,鄰居家的狗也一起叫起來。


    年輕人的妻子應聲開門,路人告別,妻子把丈夫扶到床上,喋喋不休的埋怨。


    接著二人睡去,年輕人忽然又發出嘔吐聲,妻子起床找盆子,丈夫已經吐到地上。


    妻子不住地謾罵,折騰了好一會兒,最終安靜下來。


    片刻後,父親來喊兒子起床殺豬,大家這才知道,口技者所描述的是一個屠戶。


    年輕人起來,父子二人腳步拖遝來到豬圈,綁豬聲、磨刀聲、殺豬聲接連傳出。


    父親說:“開始賣肉吧!”隨即就有好多人買肉的聲音,有買豬頭的,有買內髒的,有挑肥揀瘦的,有數錢的。


    正紛紛擾擾間,撫尺啪的一響,所有的聲音全部消失,郭貓兒從屏風後走了出來。


    ……


    一個表演口技的人,帶著一把扇子一根尺子進了空屋。


    屋裏傳來夫妻交談的聲音,內容是關於過年的事宜。


    接著丈夫拿錢去買祭祀用的東西,和店鋪的夥計討價還價。迴來時敲門,讓妻子烹飪祭祀。


    隻聽刷鍋,打水,點火,擺桌子……


    忽然來了幾個討債的人,主人說好話請求延期到明年,討債者有男有女,七嘴八舌不肯。


    漸漸口角,最終鬥毆。一時,推倒桌子聲,打碎碗碟聲,鄰居勸解聲,夾雜著小兒啼哭,門外狗吠,群聲一齊發出,惟妙惟肖。


    眾人正側耳凝聽,忽然扶尺一響,屋裏一片寂靜。


    ……


    村中來了一個二十四五歲的女子,提著一個藥囊賣藥。


    有來問診的,女子說自己看不了病,要晚上問問神靈。


    到了晚上,女子把自己關在一間很小的房間裏,求診的人站在窗外傾聽,大家不敢發出聲音,偶爾說話,都把嗓音壓得極低。


    人們徹底安靜後,屋裏傳出挑門簾的聲音。屋內女子說:“九姑來了!”一個婦人迴答:“來了!”女子又說:“臘梅也來了。”


    然後三人開始閑談,聽內容,臘梅是九姑的婢女。


    片刻後簾鉤又響,女子說:“六姑來了!”接著又笑道:“春梅把小公子也抱來了!”又一少女的聲音道:“小公子嗚嗚不睡,一定要跟著娘子,這麽重,累死我了!”


    接著六姑和九姑寒暄,兩個婢女說悄悄話,小孩子嬉笑,一片嘈雜。


    幾人的言談漸漸稀疏,又來了一個四姑,大家又是一番寒暄,四姑說自己從千裏之外趕來,所以遲到。


    女子開始給求診者問病情,眾位仙姑商量後,九姑唿喚拿筆墨,接著就聽到磨墨聲。


    想來是藥方已經寫完,開始包藥,摩擦紙片發出嗦嗦的聲音。


    女子從門縫遞出草藥和藥方,又把門關嚴,眾位仙姑道別的聲音一時響起,然後歸之寂靜。


    鄉民都認為女子真的通靈,來買藥的人很多。


    第二天女子離開,病人服藥後並無明顯起色。


    蒲鬆齡說:“這是江湖伎倆,女子是靠口技騙人賣藥。但是三個仙姑聲音各不相同,或清亮、或蒼老,或嬌婉,兩個婢女的聲音也不同。這人是個口技高手。”


    ……


    孟嚐君被秦昭王囚禁。


    一個門客扮狗盜了白狐裘送給秦王寵妃,寵妃說情,孟嚐君被釋放。他連夜向本土奔馳,到了函穀關還未天亮,守關的人聽到雞叫才能開關。


    而秦昭王後悔,派人在後追趕。


    另外一個門客擅長學雞叫,逗引群雞都跟著叫起來。孟嚐君因此生還故國。


    這就是有關於口技的故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有一座小酒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飲酒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飲酒先生並收藏我有一座小酒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