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借題發揮
安陵容重生:從碎玉軒開始改命 作者:魚阿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帝在這個時候造訪壽康宮,顯然並非是為了單純給太後請安。
而太後亦是知道這一點,可是卻唯獨找借口支開甄嬛,反倒把安陵容與沈眉莊給留了下來,其中用意自然是耐人尋味。
或許,在太後心中,依舊對甄嬛存有顧慮?
安陵容將目光投向太後,隻見其神色沉靜,顯露出一股不怒自威的感覺,讓人難以揣度其心中真實想法。
安陵容見狀,立即就把目光收了迴來。
罷了,且不管太後到底是什麽打算,反正甄嬛總是有機會的!
就在這時,皇帝也是來到了主殿。
“兒子給皇額娘請安!”
皇帝一進來,就先是給太後行禮。
“皇帝不必多禮。”太後微微一笑,抬手虛扶了一下。
“嬪妾參見皇上,皇上萬福金安!”
與此同時,安陵容和沈眉莊亦是第一時間就給雍正見禮。
“怎麽,沈貴人和安常在也在這裏?”
雍正見到隻有安陵容二人,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失望。
太後似乎並未察覺到這一點,笑著道:“沈貴人頗有孝心,這些日子,時常來壽康宮陪伴哀家,哀家身子不適,她更是親手侍奉湯藥,這不,今天就帶了安常在她們前來看望哀家。”
太後一邊說著,就讓讓皇帝先坐下,然後再說話。
畢竟是自己生的兒子,太後如何不知道皇帝心思?
雍正會在這個時候跑到壽康宮來,除去要與自己商議華妃之事外。
另一方麵怕就是得到了甄嬛她們亦在此處的消息,這才會急急趕來!
好在太後早有先見之明,故意讓孫竹息把甄嬛帶到庫房之中,說是去取硯台,其實就是為了隔開她與皇帝見麵!
雖然太後心中也有過想要扶持甄嬛的想法,但這也是因為知道皇帝絕對不會放棄其,所以順水推舟。
在那之前,太後還打算把甄嬛放在眼皮子底下,先好好看一看其秉性,然後再決定。
“沈貴人有心了。”
雍正對沈眉莊的觀感不錯,要不然也不會多次翻她的牌子,此時聽太後言語之中不乏對於沈眉莊的讚揚,他亦是附和了兩句。
“多謝皇上誇獎,能夠侍奉太後,是嬪妾的福氣。”
沈眉莊心中記掛著遲遲沒有迴來的甄嬛,表麵上還得大方得體地迴話,額間卻是也沁出了點點細密的汗珠,可見其壓力不小。
安陵容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裏,心中無奈。
太後是擺明了不會讓甄嬛在這個時候就接觸到皇帝的,所以,無論沈眉莊心裏有多麽著急,都沒有用!
“安常在也是好的,還為哀家抄寫了經書。”
太後誇完了沈眉莊,就把安陵容也拎出來了。
說完這句話,太後就拿起了被自己擱在一邊的書冊,示意皇帝看看。
沈眉莊瞧見太後隻把安陵容寫的經書給皇帝,而略過甄嬛所寫的那本,目光不由一暗。
“嗯,這字寫的確實不錯。”
皇帝翻看了兩頁,點了點頭,“正如皇額娘所說,朕也看得出來,安常在確實是在這方麵下了心思的。”
雍正本就喜歡具有才情的女子,不過原本他對於安陵容也未曾抱有什麽期待。
畢竟之前翻安陵容牌子,讓她侍寢的時候,其雖然表現出了不少讓自己喜歡的地方,可雍正卻並不知道安陵容還能寫出這樣一手好字。
這字既然練的好,想必學問也不會差的!
一想到這裏,雍正就起了一點興趣,“你平日裏可曾讀什麽書?”
安陵容答道:“嬪妾讀《女訓》、《女則》,此外也會請教莞姐姐她們關於詩詞方麵的學問,再有就是一些佛經。”
聽到安陵容平日裏經常讀《女訓》,這讓太後很滿意。
可是安陵容隨即又提到了甄嬛,這使得她心中一緊,不自覺就皺起了眉頭。
“不錯,這些書都是好的,你能有這些想法,當真很好!”
雍正對安陵容的迴答感到十分滿意,正打算和安陵容細聊一下,太後卻是突然打斷了她們。
“好了好了,皇帝如果想要和安常在聊這些的話,晚上大可以慢慢聊,也不必當著哀家的麵說這些了,咳咳咳……”
太後說著,便咳嗽了起來。
“太後,您喝點水!”
沈眉莊在太後爆發咳嗽的時候,就立即上前撫背順氣,隨即又給其倒來了茶水。
“朕來吧!”
雍正被太後這麽一打岔,也是反應過來,太後素來就不喜歡女子有太多學問,因為這樣她們就容易幹政,所以便也不再和安陵容繼續聊那些東西,轉而從沈眉莊手中接過了茶盞,親自侍奉太後喝水。
“唉,哀家老了,能見到你們如此有心,當真無憾。”
太後咳嗽了一會兒,好不容易才止住,隨後就對沈眉莊說道:“哀家有話要和皇帝說,你和安常在先跪安吧。”
“是……”
沈眉莊愣了一下,卻是默默點頭。
“嬪妾告退!”
安陵容亦是起身,與沈眉莊一同退出了大殿。
……
“皇額娘,好端端的,為何要說這種傷心的話?”
雍正把茶盞擱到一旁的小幾上,同時關切地看著太後,“額娘不過隻是一些小病,可是太醫們不盡心麽?”
“不關太醫們的事,他們侍奉哀家很是盡心盡責,哀家的身子,哀家自己心中有數。”
太後抿了抿嘴角,沉聲道:“皇帝這一次著急趕到哀家這裏,想是有什麽要緊的事情吧,那究竟是為了哪一件呢?”
太後沒有詢問皇帝是為何而來,隻問他是為哪一件事而來。
雍正聽到這裏,就明白太後已經猜到了自己的想法。
“額娘,果然了解兒子。”
雍正閉了閉眼,說道:“華妃近日行事越發沒有章法了。”
“所以,你就奪了華妃的協理六宮之權?”
太後道:“你當初能順利登基,除卻有你舅舅扶持之外,年羹堯同樣功不可沒……隻是他如今在軍中威望太高,難免功高震主,你若是突然冷待華妃,難免會影響到這些呀。”
年羹堯乃川陝總督,又是朝廷大將軍,凡是調動糧餉等事情都由其辦理,論及權柄,比起身為步軍統領的隆科多還要更勝一籌。
太後雖然退居深宮,但對朝政之事也是洞若觀火。
她清楚皇帝對華妃有情,可之所以如此寵愛華妃,一方麵也是為了穩住年家。
所以,華妃縱然無法無天,行事荒唐,皇帝以往也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個時候,皇帝借著齊妃這件事情作為借口,突然奪了華妃的宮權,背後原因耐人尋味啊!
“皇額娘應該也知道,華妃囂張,除卻秉性之外,與年家愈發勢大也脫不開關係。”
雍正看著太後,冷聲道:“朕不想忍了!”
太後感受到皇帝語氣中的寒意與決絕,亦是一陣沉默,隨後說道:“兒大不由娘啊,哀家已老,罷了,那你就按自己的想法來吧。”
而太後亦是知道這一點,可是卻唯獨找借口支開甄嬛,反倒把安陵容與沈眉莊給留了下來,其中用意自然是耐人尋味。
或許,在太後心中,依舊對甄嬛存有顧慮?
安陵容將目光投向太後,隻見其神色沉靜,顯露出一股不怒自威的感覺,讓人難以揣度其心中真實想法。
安陵容見狀,立即就把目光收了迴來。
罷了,且不管太後到底是什麽打算,反正甄嬛總是有機會的!
就在這時,皇帝也是來到了主殿。
“兒子給皇額娘請安!”
皇帝一進來,就先是給太後行禮。
“皇帝不必多禮。”太後微微一笑,抬手虛扶了一下。
“嬪妾參見皇上,皇上萬福金安!”
與此同時,安陵容和沈眉莊亦是第一時間就給雍正見禮。
“怎麽,沈貴人和安常在也在這裏?”
雍正見到隻有安陵容二人,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失望。
太後似乎並未察覺到這一點,笑著道:“沈貴人頗有孝心,這些日子,時常來壽康宮陪伴哀家,哀家身子不適,她更是親手侍奉湯藥,這不,今天就帶了安常在她們前來看望哀家。”
太後一邊說著,就讓讓皇帝先坐下,然後再說話。
畢竟是自己生的兒子,太後如何不知道皇帝心思?
雍正會在這個時候跑到壽康宮來,除去要與自己商議華妃之事外。
另一方麵怕就是得到了甄嬛她們亦在此處的消息,這才會急急趕來!
好在太後早有先見之明,故意讓孫竹息把甄嬛帶到庫房之中,說是去取硯台,其實就是為了隔開她與皇帝見麵!
雖然太後心中也有過想要扶持甄嬛的想法,但這也是因為知道皇帝絕對不會放棄其,所以順水推舟。
在那之前,太後還打算把甄嬛放在眼皮子底下,先好好看一看其秉性,然後再決定。
“沈貴人有心了。”
雍正對沈眉莊的觀感不錯,要不然也不會多次翻她的牌子,此時聽太後言語之中不乏對於沈眉莊的讚揚,他亦是附和了兩句。
“多謝皇上誇獎,能夠侍奉太後,是嬪妾的福氣。”
沈眉莊心中記掛著遲遲沒有迴來的甄嬛,表麵上還得大方得體地迴話,額間卻是也沁出了點點細密的汗珠,可見其壓力不小。
安陵容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裏,心中無奈。
太後是擺明了不會讓甄嬛在這個時候就接觸到皇帝的,所以,無論沈眉莊心裏有多麽著急,都沒有用!
“安常在也是好的,還為哀家抄寫了經書。”
太後誇完了沈眉莊,就把安陵容也拎出來了。
說完這句話,太後就拿起了被自己擱在一邊的書冊,示意皇帝看看。
沈眉莊瞧見太後隻把安陵容寫的經書給皇帝,而略過甄嬛所寫的那本,目光不由一暗。
“嗯,這字寫的確實不錯。”
皇帝翻看了兩頁,點了點頭,“正如皇額娘所說,朕也看得出來,安常在確實是在這方麵下了心思的。”
雍正本就喜歡具有才情的女子,不過原本他對於安陵容也未曾抱有什麽期待。
畢竟之前翻安陵容牌子,讓她侍寢的時候,其雖然表現出了不少讓自己喜歡的地方,可雍正卻並不知道安陵容還能寫出這樣一手好字。
這字既然練的好,想必學問也不會差的!
一想到這裏,雍正就起了一點興趣,“你平日裏可曾讀什麽書?”
安陵容答道:“嬪妾讀《女訓》、《女則》,此外也會請教莞姐姐她們關於詩詞方麵的學問,再有就是一些佛經。”
聽到安陵容平日裏經常讀《女訓》,這讓太後很滿意。
可是安陵容隨即又提到了甄嬛,這使得她心中一緊,不自覺就皺起了眉頭。
“不錯,這些書都是好的,你能有這些想法,當真很好!”
雍正對安陵容的迴答感到十分滿意,正打算和安陵容細聊一下,太後卻是突然打斷了她們。
“好了好了,皇帝如果想要和安常在聊這些的話,晚上大可以慢慢聊,也不必當著哀家的麵說這些了,咳咳咳……”
太後說著,便咳嗽了起來。
“太後,您喝點水!”
沈眉莊在太後爆發咳嗽的時候,就立即上前撫背順氣,隨即又給其倒來了茶水。
“朕來吧!”
雍正被太後這麽一打岔,也是反應過來,太後素來就不喜歡女子有太多學問,因為這樣她們就容易幹政,所以便也不再和安陵容繼續聊那些東西,轉而從沈眉莊手中接過了茶盞,親自侍奉太後喝水。
“唉,哀家老了,能見到你們如此有心,當真無憾。”
太後咳嗽了一會兒,好不容易才止住,隨後就對沈眉莊說道:“哀家有話要和皇帝說,你和安常在先跪安吧。”
“是……”
沈眉莊愣了一下,卻是默默點頭。
“嬪妾告退!”
安陵容亦是起身,與沈眉莊一同退出了大殿。
……
“皇額娘,好端端的,為何要說這種傷心的話?”
雍正把茶盞擱到一旁的小幾上,同時關切地看著太後,“額娘不過隻是一些小病,可是太醫們不盡心麽?”
“不關太醫們的事,他們侍奉哀家很是盡心盡責,哀家的身子,哀家自己心中有數。”
太後抿了抿嘴角,沉聲道:“皇帝這一次著急趕到哀家這裏,想是有什麽要緊的事情吧,那究竟是為了哪一件呢?”
太後沒有詢問皇帝是為何而來,隻問他是為哪一件事而來。
雍正聽到這裏,就明白太後已經猜到了自己的想法。
“額娘,果然了解兒子。”
雍正閉了閉眼,說道:“華妃近日行事越發沒有章法了。”
“所以,你就奪了華妃的協理六宮之權?”
太後道:“你當初能順利登基,除卻有你舅舅扶持之外,年羹堯同樣功不可沒……隻是他如今在軍中威望太高,難免功高震主,你若是突然冷待華妃,難免會影響到這些呀。”
年羹堯乃川陝總督,又是朝廷大將軍,凡是調動糧餉等事情都由其辦理,論及權柄,比起身為步軍統領的隆科多還要更勝一籌。
太後雖然退居深宮,但對朝政之事也是洞若觀火。
她清楚皇帝對華妃有情,可之所以如此寵愛華妃,一方麵也是為了穩住年家。
所以,華妃縱然無法無天,行事荒唐,皇帝以往也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個時候,皇帝借著齊妃這件事情作為借口,突然奪了華妃的宮權,背後原因耐人尋味啊!
“皇額娘應該也知道,華妃囂張,除卻秉性之外,與年家愈發勢大也脫不開關係。”
雍正看著太後,冷聲道:“朕不想忍了!”
太後感受到皇帝語氣中的寒意與決絕,亦是一陣沉默,隨後說道:“兒大不由娘啊,哀家已老,罷了,那你就按自己的想法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