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大殿,太子舍人郭珇奉詔入殿奏事,他上前拜見道:“太子殿下。”


    此刻穆晟正在研讀文章,見郭珇到了,便抬首問道:“事情辦的怎麽樣了?”


    郭珇道:“啟稟太子殿下,已經快馬加鞭派人去往聿城送信,相信留守聿城的夫人們很快就會受到殿下您的傳召,到時夫人們將會隨山傀特使一同前來慶陽,殿下請放心。”


    穆晟微微頷首道:“嗯,你辦事,我放心。”


    “先前孤繼太子位,心中時常不安,不敢貿然讓夫人們來此地與我團聚,如今大局已定,再過幾天,大朝會後擇日宣讀先帝遺詔,孤很快就會繼皇帝位。”


    郭珇聞言,內心巨震,說道:“什麽?陛下龍禦歸天了?”


    穆晟表情沉痛,頷首道:“是的,霍相國親自領著孤去內宮見過先帝的遺體了,孤也沒想到先帝竟然……唉!”


    郭珇麵色凝重,心中不知是該悲還是喜,喜的是自己的主子要正位了,悲的是老皇帝駕崩了,此刻他也不敢稍露喜色傷了太子殿下的心。


    郭珇麵露沉痛之色,說道:“太子殿下請節哀。”


    “太子殿下,從山傀極南之地至中原,最快也至少需要三個多月的路程,可能夫人們恐怕是趕不上殿下您的登基大典了。”


    穆晟聞言默默點頭。


    郭珇想起先前穆晟交代他的事情,進言道:“太子殿下先前吩咐微臣去書山傀,讓博爾宗畢等人調集三百山傀精銳甲士混入使節團來訪可是為了此次繼位大典?殿下繼位大典如有兇險,要不微臣在去書山傀在多調些人手過來?”


    穆晟搖了搖頭,說道:“不必了,人太多,反而引起有心人的注意,孤也是未雨綢繆,你也知道如今霍相專權,經過安國君一案的清洗,他的門生故吏早就遍布朝野,禁中兵權皆由霍家掌控,拱衛慶陽城的三萬中尉軍也是其從弟霍啟擔任統帥,恐怕我繼位以後也是徒有虛名。”


    郭珇聞言,心知肚明,但是太子一日不扶正,便無號令天下之權威。


    郭珇道:“太子殿下,隻要您能夠順利繼皇帝位,兵符玉璽在手可有調集天下兵馬之權,霍相國文官出身,不通武略,如今拱衛慶陽城的禁軍為其所掌控,可是離慶陽城不過十幾裏的北軍數萬精銳隻有見到皇帝親授虎符才可調用,真要有不測,殿下到時您自可暗中調集北軍將士前來勤王,危局自解。”


    穆晟微微頷首道:“嗯,還是先抓緊準備登基大典吧,孤也不覺得霍相國真會冒天下之大不韙,也許他隻是想最大限度的保住自己的地位而已。”


    郭珇微微頷首道:“太子殿下所言甚是。”


    穆晟心中也知道郭珇隻是在安慰他,如今衛尉高重掌控的南軍衛士就在眼皮子底下,所謂南軍衛士就是守衛宮城的警衛部隊,九卿衛尉之下,設衛尉丞,巴士司馬令,衛士令,各宮門司馬等等,就是皇帝武裝保衛團的團長,現在卻是左丞相霍錚的親信在擔任。


    這個時代的皇宮相當於城內城,也是有城牆、護城河和城門守衛的,與後世紫荊城是差不多的規格,這衛尉管理的南軍就是就是守衛宮城的***。


    還有最為關鍵的宮中侍衛,也就是郎衛,是皇帝身邊的親衛隊,長官郎中令是左丞相霍錚的從弟霍俊擔任,郎中令屬於內朝官,郎中令與衛尉的區別就是,衛尉負責守衛外宮,郎中令麾下的郎衛就是守衛內宮,兩支禁軍,互為表裏,互相牽製。


    還有守衛整個慶陽城的三萬中尉軍,慶陽東南西北各個城門,城池治安、駐守、巡邏、都是中尉軍在負責,由中尉統領,所以也叫中尉軍,中尉軍統帥霍啟也是左丞相的從弟。可以說,京師內外的兵權已經全部都被霍家兄弟牢牢控製在手中,真要發生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恐怕北軍還沒收到詔令,自己就先涼透了,尤其一個國家權力核心的兵權是最為重要的,朝廷重臣的家眷,皇宮,都在都城禁軍的掌控之中,皇帝如果無法掌握禁中,那就意味著有名無實,就是一個空頭皇帝。


    就跟當年雍正王朝裏雍正帝正式繼位前,掌握了最為關鍵的西山健銳營的兵權,又得到了九門提督的效忠,這才順利繼位,如果雍正不能及時掌握禁中兵權,即便他有皇帝遺詔,在名正言順,篡位者都當能著他的麵撕了繼位詔書,另立新君。


    穆晟思來想去,眼下自己並未正式上位,一切等正式登基後再說吧。


    太子舍人郭珇告退,穆晟後仰坐在軟塌上思考他今後繼位以後所麵臨的困難。


    他倒不覺得左丞相霍錚有篡奪江山社稷的野心,最多就是效仿厲公朝的權相仲孫明,當一個專權的丞相而已。


    霍錚想學後世曹操篡漢,他沒那個基礎,因為這個天下不是他霍家打下來的,天下是靠晉國薑姓的曆代先王一代又一代努力的結果,霍家最多是依附在這個國家係統裏的高管,想篡奪江山?是嚴重缺乏法理基礎的。


    當年的曹丞相,直至曹魏二代目曹丕能夠篡漢成功,原因在於,曹魏的天下都是他們曹家真刀真槍多年浴血奮戰的結果,整個國家係統,政府班子,都是他們曹家一磚一瓦搭建好的,漢獻帝說實話就是一塊徒有其表的金字招牌而已,所以曹魏代漢才很順利。


    就這,曹丞相在掌握絕對權力的時候,還是沒能下定決心正式**篡漢,原因在於他當年做過漢臣,真要公開篡漢,他承擔不起那個罵名,而且曹操一直是扛著匡正漢室的名頭在打天下,不能說眼看曹魏集團即將上市,便毫無緣由的馬上踢掉匡扶漢室的金字招牌,可以說,匡扶漢室,是曹丞相奪天下,爭取人心的捷徑,也同時是套在他頭上的緊箍咒,不是想脫就能輕易脫下來的。


    曆史上那些憑赫赫武功建立的強大王朝,外姓篡位奪權,幾乎沒有成功的先例,唯一的例外就是王莽篡漢,司馬家篡奪曹魏江山。


    司馬家之所以能成功,在於曹魏後期的君王普遍短壽,這才讓司馬家抓住了機會,哪怕魏明帝曹睿在多活十年,都不至於讓司馬家得了勢。


    即便是後來司馬家掌權,也經曆了三代人才最終成功,中間隻要有一步環節出錯,司馬家馬上就萬劫不複,可見篡奪江山是多麽艱難,就那還是三國亂世時期,在大一統王朝時期篡位成功的,隻有王莽那一個例子。


    霍錚如果有異心,還有一個大問題是他背後的家族聲望不行,在列國時代,霍錚不過是一個底層小吏出身,靠著先帝賞識,才位列丞相之尊,出身很卑賤,他背後的家族底蘊是靠他這一代基因變異,才雞窩裏飛出個金鳳凰,整個家族的血統與聲望都是極大的短板,靠他這一代人想謀朝篡位,無異於癡人說夢。


    曆史上能夠在王朝內部完成篡位的權臣,基本都出自名門世家,其背後的家族勢力可以給權臣賦能,這才是關鍵,就跟後世的人追捧名牌產品是一個道理,名門世家在社會上,朋黨故交遍布朝野,本身就有著極強的號召力,這也是曆代帝王都小心防備名門世家出生的大臣掌權的重要原因,因為他們是最有可能顛覆王朝的一幫人。


    穆晟又想到自己身負老怪修士的實力,或許直接找機會發難,把霍錚給一劍封喉,隨後他搖了搖頭,覺得不靠譜,好像這麽做有些太掉價,也太幼稚了。


    直接殺權臣奪迴權力的隱患太大,權臣之所以叫權臣,是因為他不僅僅隻是代表他自己,他身後還有培養了很多年的門生故吏,支持他的利益集團,要想奪權,先破其勢,在殺人,千萬不能把順序搞反了。


    當年漢獻帝其實就有一次機會是可以直接殺權相曹操的,因為當時大臣麵君,是要皇帝身邊的金吾衛護衛左右的,金吾衛雖然人少,但恰好不在曹操的掌控之中。


    當時曹操見漢獻帝,漢獻帝直接就當著他的麵攤牌了,問曹操是否有代漢的野心?曹操當時嚇得一身白毛汗,怕皇帝直接命令金吾衛直接幹掉他,他趕緊矢口否認,表忠心,聲稱自己絕沒有代漢之心,漢獻帝就放過了他,曹操迴去以後,就再也沒有單獨麵君,隨後又撤換掉了皇帝身邊的金吾衛。


    其實雙方都是聰明人,是漢獻帝不想殺曹嗎?他能問出這個話,就表明漢獻帝對曹操專權很不滿,但是他又不敢動手,一旦魚死網破,靠自己身邊那點金吾衛,根本左右不了局勢。


    假設漢獻帝敢下令殺曹,曹操手下的數萬驕兵悍將馬上就會衝進宮裏把漢獻帝給剁成肉醬,最後結果就是曹操的兒子曹丕在曹操舊臣的擁護下,提前上位,繼續曹魏集團的事業。


    漢獻帝在沒來許昌之前,就有過前車之鑒,當年王允王司徒計殺專橫跋扈的董卓,結果怎樣?沒安撫好董卓背後的西涼勢力,結果引發董卓舊部李傕、郭汜叛亂,數十萬西涼軍攻入長安,王允身死族滅,漢獻帝卻又繼續做了李郭二人的傀儡,大漢最後一次複興的機會付諸東流,殺權臣的結果不可謂不慘烈。


    剪除權臣,最大的難題就是得有把握控製住權臣背後的勢力,才能動手,而不是頭腦發熱,直接拚刺刀。


    穆晟利用自己前世的一些曆史知識積累,分析思索了良久,才稍微鬆了一口氣,隻要自己上去別是漢獻帝就行了,那真是孫猴子坐在漢獻帝的位置上,都翻不了天。


    晉國薑姓天子的號召力還是很強的,尤其是上一代天子還是掃平天下諸侯的強大帝王,隻要自己不作,別瞎搞事,慢慢就能積累起君王的威望,還是有一定機會奪迴權力的,隻不過那需要長時間積累,的徐徐圖之。


    epzww3366xs80wxxsxs</p>


    yjxs3jwx8pzwxiaohongshu</p>


    kanshubahmxswtbiquhe</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異世界之君臨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臨城的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臨城的雪並收藏重生異世界之君臨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