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朱雄英心裏,如何安置自己的這些叔叔輩們才是重中之重,二叔三叔兩人閑不住,那就將人丟到邊境去,那些什麽北元、高麗完全可以讓二叔三叔折騰了。


    四叔能力不錯,是有利的帝王之選,完全可以擔當得上開疆擴土之後的安置問題,那什麽東夷島,朱雄英真的是不爽很久了,要是四叔可以的話,朱雄英還真想讓四叔他們直接將東夷島攻打下來,成為名副其實的東夷省。


    可是現在大明的國力好像還不行,並沒有可以攻占一切的軍事儲備。


    唉!看來是時候將後世的一些“先進”東西撿起來了。


    滿臉憂愁地迴到皇宮,難得的,今日的朱雄英並沒有被父親與爺爺兩人給趕迴東宮,反而是讓他在奉天殿側殿等待著。


    坐在小榻上,朱雄英陷入了自己的思緒。


    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朱元璋迴到側殿,朱雄英都沒有反應過來。


    “咳咳!”


    要不是朱標見兒子在發呆及時提醒,朱雄英說不得就要在眾位叔叔與大臣麵前丟臉了。


    “孫兒拜見皇爺爺,二叔、三叔、四叔、…”


    被人一提醒,朱雄英也是大吃一驚,趕忙地從小榻上爬下,稍微整理了一下衣衫之後,這才恭恭敬敬地向著各位親王、大人行禮。


    “哈哈,快起來,快起來!”


    看著小侄兒這小胳膊小腿的行禮姿態,叔叔們一個個想笑又不能笑出聲,忍的十分難受。


    有朱元璋在,他們這些人還真的不敢在殿前失儀。


    “英兒這是在想什麽呢?這麽入神?!”


    坐到主位之後,朱元璋這才朝著朱雄英的方向詢問。


    “唉,我就是在想,是不是孫兒做錯了?”


    看著今天這大張旗鼓的架勢,朱雄英就很為難,一個小小的熱氣球罷了,怎麽就這樣惹人注意的?


    熱氣球都這樣,那要是自己真的搗鼓出蒸汽機、翼裝飛行以及那些火車、大炮之後,會不會直接被這些人以為是妖孽出世?


    “英兒怎麽會這樣想?”


    對於熱氣球,朱元璋雖然也很是驚訝,但對於孫兒的聰慧,他本就是早有體會,自然不會像那些大臣們一樣大驚小怪。


    “孫二就是覺得好像惹出大麻煩了!”


    熱氣球還是小事,要是研究出來翼裝飛行,這就不是簡簡單單的娛樂小事,而是正正當當的軍事裝備,隻要想想以後大明的軍士們可以穿戴著翼裝直接偷襲那些個反賊們背後,來一個出其不意,朱雄英就覺得自己以後的前途愈發地渺茫起來。


    “哦,孫兒的意思,還有比熱氣球還要有用的東西?”


    對於自己這個孫兒,朱元璋還是很了解的,既然能將熱氣球做出來,那就說明這小子手裏還有更好的圖紙,隻是因為心中的擔憂這才自己藏了起來。


    “嗯。”


    看著很是誠懇地看著自己的爺爺,朱雄英並沒有假模假式的謙虛。


    “你能做到何種程度?”


    “要是孫兒說上可九天攬月,下能五洋捉鱉,爺爺信不?”


    這可不是朱雄英誇大說法。


    物理一門,那可是相當偉大的學科。


    不講國外流傳進來的物理理論,隻說我國現存最早的科技書籍——《考工記》,那就是相當典型的力學書籍。


    《考工記》,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記述官營手工業各工種規範和製造工藝的文獻。


    這部著作記述了齊國關於手工業各個工種的設計規範和製造工藝,書中保留有先秦時期大量的手工業生產技術、工藝美術資料,記載了一係列的生產管理和營建製度。


    此外《考工記》還有數學、地理學、力學、聲學、建築學等多方麵的知識和經驗總結。


    這對比我們的慣性問題的認識,比之同時期的歐洲國家更深刻得多。


    墨家著作《墨經》一書,更是已經對力學現象進行了粗淺的概括,並進行一些推理論證,包括時空觀念,力的平衡問題等。


    墨家發現的杠杆原理比阿基米德要早兩百多年,遺憾的是未就此建立起一個較完善的理論體係。


    可以說,墨家是第一個給“力”下了定義的,《墨經》中如此形容:“力,形之所以奮也。”這裏“形”指物體,“奮”指運動的快慢,這句話就是說力是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的原因。


    2300多年前的這個結論和近代物理學的概念是一致的。


    《墨經》又說:“力,重之謂,下舉,重奮也”,把重歸於力的範疇,“奮”指施力者使物體由下而上的抵抗重力的作用過程。


    此外,《墨經》一書中還有兩條專門記載杠杆的原理。


    一條說:“衡木,加重焉而不撓,極勝重也;右校交繩,無加焉而撓,極不勝重也。”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在橫杆的一端加上重物而不致發生偏轉(撓),那一定是預先固定有石塊的一端(即“極”)的轉矩,足以勝任重物一端的轉矩。


    此時如果把支點(“交繩”)移近“極”端,即不必另加重物也可以使杠杆偏轉,這時是“極”的轉矩不能勝任重物的轉矩。


    另外一條是專門從杠杆原理討論天平與杆秤的,意思就是說:天平衡量的一臂加重物,另一臂必得加砝碼,兩者必須等重,才能平衡。


    除去力學,華夏古代對電磁學也是有自己的見解的:


    公元前三世紀戰國的《呂氏春秋》就在“磁石召鐵”的記載,並發現群鐵指南北的性質,製成世界最早的指南工具“司南”。這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東漢的王充在《論衡》中闡述了“頓牟掇芥”的現象,即摩擦過的琥珀能吸引輕小物體。這是世界上最早關於電知識的記載。


    由此可以說,華夏古代是對磁現象認識最早的國家之一,對磁石的直觀性質進行了記載,並將磁石運用於醫療。


    華夏古代對磁現象的研究和應用曾領先於世界上大部分國家,不僅僅隻是研究,還將磁石的性質發明了指南針,極大促進了航海時代的到來。


    同時,中國在尖端放電、摩擦起電等電學現象也進行了一定的觀察和研究。


    而在光學方麵,中國古代研究成績最突出的要數墨家的沈括和趙友欽,他們的研究成果可見於《墨經》、《夢溪筆談》和《草象新書》當中。


    《墨經》記載了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實驗,並對小孔成像給予了正確的分析和解釋。


    《墨經》中還記載了光的傳播是直的觀點,並討論了平麵鏡、凹麵鏡、凸麵鏡成像的情況。


    《墨經》堪稱世界上最早的幾何光學著作,它比歐幾裏德還早200多年,居於世界領先地位。


    《夢溪筆談》是北宋中期的政治家和科學家沈括所著,這是中國科學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英國科技史家李約瑟把它稱為“中國科技史上的座標”。


    聲學方麵,東漢思想家王充在《論衡》中指出:聲音是振動產生的,是通過空氣傳播的,在空氣中傳播可用水麵波來比喻,這些論述在世界上是最早的。


    而東漢的張衡說明了月光是日光的反射,第一次正確地解釋了日食的成因,月食是由於月球進入地影而產生的。


    到了宋代,宋代沈括算是第一個在聲學史上做了有名的聲的共振實驗。


    這個實驗也很是簡單:剪一個小紙人,放在弦線上,彈動發生共振的弦,紙人就跳躍顫動,彈動別的弦紙人卻不動,這也是開始動用實驗的方法來研究物理現象的首例。


    再往前深究,追溯到春秋時期,《考工記》更是記載了鍾鼓罄的發音等與形狀的關係。


    可以說,物理在華夏古代的發展比歐洲地區要早得多,隻能說沒有那些科學家總結整理,所以這才讓後世人形成了科學理論是從國外傳進來的。


    不過也無可厚非,畢竟要是身懷金山而不自知,那豈不是浪費資源,朱雄英並不是討伐那些科學家們,隻是覺得這麽多智慧結晶就這樣明珠落塵實在是太過可惜。


    “真的有這樣的神物不成?!”


    這真的不是朱家人不願意相信朱雄英的話,隻是這話實在是太過神跡,容不得他們等人不多加質問。


    “自然是真的!”


    聽完朱雄英如此篤定的話語,在場的眾人頃刻之間便是眼前一亮。


    “要是真的可以做到如此的話,那還是常人嗎?豈不是神仙在世?”


    “其實也不是神物,其中都是有其內在邏輯在的。”


    想了想,朱雄英徑直朝著殿內的小桌案走去,唰唰兩筆,直接就在白色的宣紙上寫下了後世背的相當熟練的物理三大公式:牛頓三大公式,提前了將近一千年在華夏大地重現了它的精彩。


    “爺爺,你們看,隻要將這三條公式領悟貫通,那孫兒之前說的九天攬月、移山填海那都是可以做到的。”


    “當真?!”


    “五叔難道不相信侄兒?”


    “自然不是!就是這神仙操作,實在是不敢想象凡人可以做到是一種怎樣的場景。”


    “什麽神仙操作啊,不過也就是我們尋常人做不到罷了,隻要領悟了這三條物理公式,那就可以將平民百姓的力量無限放大!


    侄兒以為,神明手段,也不過就是如此了!”


    朱雄英這樣說,自然也沒有什麽問題,畢竟物理之門功課,在誕生之初,便是服務於神學的。


    尤其是被稱為經典力學之父的牛頓,後世諸多媒體就是在天天宣發牛頓晚年篤信神學,這也是相承了:科學的盡頭就是神學的說法。


    其實細究曆史上的哪些著名的物理學家,他們的家庭之中多多少少都是有宗教性質存在的。


    就以牛頓為例,他本身就出生在一個宗教家庭之中的孩子,所以,人家根本就不需要媒體說的晚年,可以說,牛頓終身都是一個虔誠的宗教信徒!


    而他在物理學上的所有成就,隻不過就是為了證明神明的存在罷了。


    而那物理三大公式,所謂的力學三定律,在本人牛頓眼裏,那從來都是為了證明神用來創造這個世界的方法。


    這些個符號,在在場眾人眼中,那就是奇奇怪怪的圖案,沒有一個人是可以看明白的。


    於是,思量幾秒,朱雄英便用白話文將宣紙上的三條公式一一給展開。


    站在眾人前位的五叔聽到了朱雄英講解的三道公式,不由地眼前一亮、


    也許是五叔真的對這些東西天賦異稟,周王對於經典力學之父的三道公式領悟能力明顯高於這個時代的其他人。


    看到這些力學定律,他一下子就想到了先前小侄兒為他們展示的力能扛鼎的壯舉。


    原來如此,原來這就是力學公式的應用啊!


    想到這裏,不由地,周王就想到了通天城門鐵閘以及水井上的軲轆,以前,他並不知道為什麽這些東西要這樣設計,被這幾道公式一解釋,古人的智慧就不由地讓人稱讚。


    越想越對,周王的眼睛越來越亮,平穩的心跳也不由地開始劇烈的跳動起來。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原來這就是所謂的神明的力量啊!


    朱雄英的這個五叔,算是在馬皇後嫡出之子之中最小的,平時也很受父親於哥哥們的保護,可以說,從小那就是錦衣玉食成長起來的。


    雖然因為年歲太小,對於大明開國之前的記憶並不太了解,或者說完全就沒有記憶。


    但可能是經曆過洪武初年的百廢俱興,小小的周王心裏暗暗地將各地工匠、勞役的困苦看在了眼裏。


    以前是沒有辦法,他隻能是沉浸於醫學,想著可以為大明百姓做一點力所能及的小事,可現在,聽到小侄兒解釋的這三個公式,周王似乎看到了未來自己可以奮鬥的方向。


    三個公式,要是自己可以設置好充足的先前條件,那小侄兒所說的移山填海還真的是可能做到的。


    深唿口氣,周王努力將自己的唿吸放平,作為提出三個公式的小侄兒,周王並不想嚇到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成了皇長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葉飄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葉飄飛並收藏大明:我成了皇長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