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的被公孫弘攪擾了一番,楊川的心情不是很好,所以,便幹脆充分發揚了長安城紈絝惡少們的風尚,直接一頓粗話懟迴去。
果然,聽說自己殺了府中仆婦之事竟然泄露,不僅長寧侯楊川知曉,更為糟糕的是大長門崔九竟然也知曉此事……
公孫弘登時便臉色難看起來。
“老夫打殺一名府上偷東西的仆婦,有什麽問題嗎?”公孫弘冷笑道,“就是不知道,給丞相府中安排眼線,皇帝聽說後會不會給你賞賜點什麽?”
不愧是老賊,輕描淡寫的便將此事一筆帶過,還不輕不重的反咬一口。
楊川輕笑一聲,不置可否的說一句:“那你可以去未央宮問一聲,在這大農令裏你耍什麽威風?
這裏麵的屬官、吏員都是伱公孫弘一手提拔上來的,沒人敢動你。
可你公孫丞相別忘了,論官職你公孫弘是老大,論身份,你給我楊川提鞋都不配,怎麽,今日非要撕破麵皮的幹一場?”
公孫弘目光閃動,突然問道:“你真能給皇帝籌備足夠的錢糧?”
楊川轉首,頗有意味的瞅著這位大漢朝的丞相:“公孫丞相是希望本侯籌集不到錢糧呢,還是希望能籌到?”
公孫弘道:“皇帝要橫掃漠北,此乃大漢國策,老夫身為丞相,自然希望能籌集到足夠的錢糧。”
楊川搖頭:“不盡然吧?”
“本侯看公孫丞相的臉色不太好,印堂發暗,麵色發灰,雙目之中顯得有些許疲憊,還帶著明顯的黑眼圈,昨夜跟小妾玩耍過度了?”
公孫弘皺眉:“長寧侯,老夫與你談論國事呢。”
楊川擺手笑罵:“別跟我談什麽國事,本侯念書少,不懂。”
公孫弘卻自顧自的繼續說道:“前段日子,你通過南宮錢莊收攏了大筆錢財、良田等,給北軍、羽林軍的兵械換了一茬新的,老夫看了都覺得佩服;以賺錢的手段來看,你遠勝桑弘羊。”
“同時,身為皇親國戚,你長寧侯除了平日嘴上不饒人喜歡說髒話,老夫對你其實頗為敬重,故而,就算你以惡言惡語對老夫,老夫卻不過就當你是子侄小輩罷了,生氣歸生氣,給提點幫扶的,卻是絲毫都不會落下。”
楊川直接在繡榻上躺平了。
看看,漢帝國的這些大讀書人,一個比一個的臉皮厚,剛才他二人之間劍拔弩張,眼看著就是一場生死搏殺,可轉眼間,便能和顏悅色的跟你掏心窩子。
真特娘的都是人才。
楊川心中腹誹不已,麵上卻不露痕跡,有氣無力的呻吟道:“有話就說,有那個你也放出來。”
對楊川的這般無禮,公孫弘似乎不以為意,繼續說道:“如今,你長寧侯楊川不僅在身份爵位上超過平陽侯曹襄,因為你才華橫溢,心思敏捷,偏生又十分的謹小慎微,在朝堂之上,如此少年俊傑,老夫平生未見啊。”
“不過,有一件事情,你做錯了。”
楊川懶洋洋的問道:“哪一件事?”
公孫弘沉吟幾聲,道:“聽說你打了太子劉據?”
楊川一聽此話,心下猛的一個激靈,瞬間便明白過來,這老賊有事沒事的跑到大農令來,卻原來是為了此事……
他的整個心神都拉滿了狀態,表麵看上去卻沒什麽變化,依然一副渾不在意的樣子,活脫脫就一少年得誌的二逼犯。
這是楊川最近給自己新樹立的人設。
不是他喜歡這樣。
而是,劉徹喜歡他這樣沒心沒肺、無所事事、二不拉幾的樣子,在給他聚斂大量錢糧的同時,得罪朝堂上更多的人。
用後世古裝影視劇裏一句常用台詞,那便是劉徹希望楊川成為一位‘孤臣’。
孤獨的,孤單的,孤立無援的、臣子。
楊川很清楚劉徹在擔心什麽,眼看著衛皇後、太子劉據這一派漸成氣候,有大將軍衛青、冠軍侯霍去病、平陽侯曹襄,若再加上如今的長寧侯楊川,等到劉據登基後,衛家、霍家、楊家、曹家,恐怕早就成了龐然大物。
權衡利弊,戳一刀子塞一粒糖果的小把戲罷了……
“你是說劉據那小子啊?”
楊川輕輕抹去心頭雜念,一臉無所謂的罵道:“本侯又沒有求著讓他來我楊氏門下當學生,是皇帝硬塞過來的,我能拒絕?”
“可既然來當學生,難道要讓本侯跪著侍奉他?”
“這一次,隻是三十戒尺,下一次若還犯錯,本侯不打出他的屎尿,你公孫弘生的兒子就沒屁眼!”
公孫弘眼皮猛烈顫動一下,旋即恢複冷淡神情,悠然說道:“太子乃國之重器,是儲君,是未來的皇帝,你得罪太兇,恐怕今後很難在朝堂上有立足之地。
長寧侯,老夫有幾句肺腑之言,要不要聽聽?”
楊川直接了當的說道:“不聽。”
公孫弘深吸一口氣,憋了好一陣子方才緩緩吐出:“長寧侯,你今日是吃錯什麽藥了,怎的如此粗糙?再怎麽說,老夫也是這大漢朝的丞相。”
楊川:“若你是皇帝,本侯自然換一張臉……”
……
好不容易將公孫弘打發出門,楊川一屁股坐下來:“跟老賊打交道,咋就這般心累呢。”
鬆木書架後悄然出現一個人,卻赫然是大長門崔九。
老賊逕直走過來,就在楊川對麵的蒲團上坐下,沉默兩三個唿吸後,陰森森的問道:“今天中午吃什麽飯?”
“這大冷天的,除了涮羊肉就是小火鍋,還能吃什麽?”楊川沒好氣的說道:“下次你再這般像鬼一樣悄無聲息的摸進來,可別怪我不客氣!”
崔九對楊川的話語不理不睬,而是側頭想了想:“為什麽每次我來蹭飯,你都要吃涮羊肉?就不能換一頓酸爛肉?”
楊川嘿然失笑:“酸爛肉的秘方不是都給你了麽?長安城裏賣的豬肉,一半以上都是我莊子上運過來的,你是沒酸菜呢,還是沒大廚?”
崔九歎一口氣:“宮裏的廚子手藝不行,而且,還是個江南人,吃慣了魚蝦蓮子竹筍,死活做不出你楊川家飯食味道,這不,我最近都快吃出毛病來了。”
楊川翻身爬起來,很仔細的瞅著崔九陰森慘白的老臉,臉色變得有些凝重起來:“崔九大叔,是不是有什麽事情?”
崔九沒有直接開口,而是雙手攏於袖中,嘟囔一句:“人常說,入鄉隨俗,到什麽地方吃什麽飯,這簡直是一句屁話。”
楊川目光閃動,微微點頭:“好,今日便吃一頓地道的酸爛肉……”
……
次日一大早,楊川便帶著一疊‘賬本’來到未央宮,求見劉徹。
劉徹昨夜宿醉未醒,一名眉清目秀、體態風流的少年人走出寢宮,一邊打著哈欠,一邊甚為靦腆的拱手笑道:“長寧侯,陛下昨夜宿醉,如今尚未醒來,可有什麽要緊話轉告?”
楊川上下打量這少年人,心下嘀咕:‘莫非,這便是李廣利?’
看這少年容貌,果然頗有七八分姿色,麵上肌膚柔滑潤澤,兩隻丹鳳眼裏看上去水汪汪的,比平常小婦人還要水靈好幾分。
“你是何人?”楊川問道。
“好教長寧侯知曉,我叫李廣利,我姐姐是李美人,如今整日嘔血不止,聽說快死了。我哥哥叫李延年,你們應該認識。”
李廣利看上去甚為疲倦,話語雖軟綿綿的,卻總有點綿裏藏針的意思,讓楊川忍不住打了一個寒戰,起了一層雞皮疙瘩。
他上下打量著李廣利,對這貨的屁股,尤其多看了幾眼,笑道:“聽司馬遷說過,你是協律郎李延年的兄長,如今見了麵,咋還成了弟弟了?”
這一句話,楊川其實已經憋了一兩年了。
他清楚記得自己看過的某本曆史書上記載,李廣利乃李延年、李美人的兄長,後來,衛青、霍去病先後離世,漢帝國再沒什麽能拿得出手的將軍,李廣利這貨水漲船高,竟然成了大漢名將。
對了,好像被封為什麽狗屁‘貳師將軍’。
幾十萬大軍帶出去,屢敗屢戰,屢戰屢敗,損兵折將也就罷了,這狗日的最後竟然還投降了匈奴人……
早飯吃的羊肉泡饃,楊川本來就覺得有點油膩,此刻見了李廣利,登時便覺得好特娘的倒胃口,忍不住一口便射了出來。
嘔!
“不好意思啊,本侯早上吃的不合胃口,讓我想吐幾口。”
“放心,吐著吐著就習慣了。”
“你若覺得惡心,也一起過來吐幾口……”
李廣利緊緊捂著鼻子,連著退出七八步方才停下,一臉的嫌棄之色:“長寧侯,覲見陛下前,你難道就不知道不能吃太飽嗎?殿前失儀,這不合規矩啊。”
楊川吐了好一陣子,方才覺得舒坦一些。
他跳到青磚圍砌的藥圃裏,抓了一把積雪,使勁擦拭著嘴臉,罵道:“有些人用屁燕子吃東西,當然不能太飽,本侯……嘔!”
這一吐,讓他眼前都開始冒圈圈了。
出師不利,大清早的進宮便遇到這種賣屁燕子的貨色,楊川莫名的就有些煩躁,忍不住罵了幾句髒話,心頭的窩火方才消停一些。
若不是為了霍去病,楊川根本就不用如此縮手縮腳,早就想辦法弄死這狗日的了。
楊川心下起了殺機,臉上卻漸漸平和下來,將手中的一疊賬本揚了揚:“你進去稟告陛下,就說長寧侯楊川有要緊軍情奏報。”
李廣利一聽有關軍情,也不敢怠慢,轉身走進了寢宮。
楊川用積雪擦洗幹淨臉麵,就站在藥圃旁邊,有些出神的望著青灰色天空,以及那一輪血紅太陽,突然想起了霍去病。
如今是隆冬時節,江淮一帶也極冷,羽林孤兒多為六郡良家子遺孤,並不適應那邊的濕冷氣候,一口飯吃得不對勁,都可能會大病一場。
‘還有,他到底被劉徹派到什麽地方去了?’
‘莫非劉徹明著去打淮南王劉安,實際上,卻又虛晃一槍,轉而讓幾萬大軍去了西南?’
從蜀中卓王孫那邊傳來的消息看,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畢竟,老劉家的發家之地便在漢中、蜀中一帶,故而,那邊的狗大戶和權貴之家就多不勝數,隨便拎出來一兩家,差不多都能與卓王孫家的財資抗衡。
如果西南之地出現異動,有人要資助淮南王劉安,這一仗還真不好打……
將近小半個時辰後,李廣利方才慢吞吞的走出寢宮大門,麵無表情的說道:“陛下有旨,令長寧侯覲見。”
對於李廣利這般不待見,楊川並不在意。
在他眼裏,這位後世大名鼎鼎的‘貳師將軍’早已成了死人,不值得與之置氣,故而,他也不再與之鬥嘴。
“這大清早的進宮,有什麽緊急軍情?”
劉徹斜躺在繡榻上,似乎還帶著一股子起床氣,沒好氣的問道:“是不是衛青和霍去病向大農令這邊催要糧草了?”
楊川搖頭,將手中一疊賬本遞過去:“並未有人催要糧草,而是微臣這幾日想了一個法子,可以讓長安城的人口翻一番……”
劉徹登時便坐直了身子,也不去看手頭的賬本,而是頗有興味的笑道:“說說看。”
楊川拱手道:“這幾日微臣翻閱大農令密檔,發現一份桑弘羊曾經給陛下上過的一道奏章,其中提到,可借陛下興修茂陵的機會,將關中一帶的大戶人家遷徙過來,就安置在鹹陽與興平之間的五陵塬上,這一來呢,可以大幅增加長安城周邊的人口,二來,則可借機看看三輔之地誰一心向著陛下,誰對陛下存有二心。”
劉徹的臉色有點拉胯,沒好氣的罵道:“就這?”
“當初,桑弘羊上書給朕,朕便當場踢了他一個跟頭,出的這什麽餿主意,讓朕背負一個千古罵名,就為那一點點錢糧之物?”
楊川不動聲色的說道:“不是一點點錢糧之物,而是、不下萬萬錢的一大筆生意……”
劉徹的一張臉,絲毫都不帶誇張的切換成和顏悅色,笑眯眯的問道:“怎麽,其中的利潤還挺大?”
楊川點頭:“很大。”
劉徹:“有多大?”
楊川想了想,開門見山的說道:“如果此事能夠促成,將全天下的權貴富戶遷徙過來,哪怕就算是一半,也足夠再打十場漠北之戰。”
劉徹哈哈大笑:“臭小子,你早說嘛。”
旋即,這位大漢皇帝的眉頭微微一皺,頗為踟躇的問道:“可是,讓天下富戶搬遷到朕的陵墓旁邊,天下人會罵朕是一個昏聵之君,活著的時候當皇帝,將文皇帝、景皇帝積攢下來的一點錢糧都給糟蹋了,這人還沒死,就忙著讓富戶搬過來住在朕的陵墓旁邊……”
楊川很仔細的觀察著劉徹的臉色、眼睛、以及其說話時的神情,很確定的知道,劉徹對自己的名聲其實根本就不在乎,隻要能弄來錢糧打仗,就算談及生死之事,也都能做到泰然自若、信口開河。
之所以如此嗶嗶,無非是想幹這件事,卻還不想自己背負罵名。
桑弘羊若不死,那家夥便是最好的背鍋俠。
如今,輪到他楊川了。
等到劉徹終於不再嗶嗶,楊川拱手,道:“微臣舉薦一人,不但能勝任此事,而且,定然還能將此事辦得甚為妥善,絕對沒有一個人敢背後亂嚼舌根。”
劉徹默然好幾個唿吸,突然問道:“你說的是李延年呢,還是李廣利?”
楊川搖頭:“微臣,毛遂自薦……”
(本章完)
果然,聽說自己殺了府中仆婦之事竟然泄露,不僅長寧侯楊川知曉,更為糟糕的是大長門崔九竟然也知曉此事……
公孫弘登時便臉色難看起來。
“老夫打殺一名府上偷東西的仆婦,有什麽問題嗎?”公孫弘冷笑道,“就是不知道,給丞相府中安排眼線,皇帝聽說後會不會給你賞賜點什麽?”
不愧是老賊,輕描淡寫的便將此事一筆帶過,還不輕不重的反咬一口。
楊川輕笑一聲,不置可否的說一句:“那你可以去未央宮問一聲,在這大農令裏你耍什麽威風?
這裏麵的屬官、吏員都是伱公孫弘一手提拔上來的,沒人敢動你。
可你公孫丞相別忘了,論官職你公孫弘是老大,論身份,你給我楊川提鞋都不配,怎麽,今日非要撕破麵皮的幹一場?”
公孫弘目光閃動,突然問道:“你真能給皇帝籌備足夠的錢糧?”
楊川轉首,頗有意味的瞅著這位大漢朝的丞相:“公孫丞相是希望本侯籌集不到錢糧呢,還是希望能籌到?”
公孫弘道:“皇帝要橫掃漠北,此乃大漢國策,老夫身為丞相,自然希望能籌集到足夠的錢糧。”
楊川搖頭:“不盡然吧?”
“本侯看公孫丞相的臉色不太好,印堂發暗,麵色發灰,雙目之中顯得有些許疲憊,還帶著明顯的黑眼圈,昨夜跟小妾玩耍過度了?”
公孫弘皺眉:“長寧侯,老夫與你談論國事呢。”
楊川擺手笑罵:“別跟我談什麽國事,本侯念書少,不懂。”
公孫弘卻自顧自的繼續說道:“前段日子,你通過南宮錢莊收攏了大筆錢財、良田等,給北軍、羽林軍的兵械換了一茬新的,老夫看了都覺得佩服;以賺錢的手段來看,你遠勝桑弘羊。”
“同時,身為皇親國戚,你長寧侯除了平日嘴上不饒人喜歡說髒話,老夫對你其實頗為敬重,故而,就算你以惡言惡語對老夫,老夫卻不過就當你是子侄小輩罷了,生氣歸生氣,給提點幫扶的,卻是絲毫都不會落下。”
楊川直接在繡榻上躺平了。
看看,漢帝國的這些大讀書人,一個比一個的臉皮厚,剛才他二人之間劍拔弩張,眼看著就是一場生死搏殺,可轉眼間,便能和顏悅色的跟你掏心窩子。
真特娘的都是人才。
楊川心中腹誹不已,麵上卻不露痕跡,有氣無力的呻吟道:“有話就說,有那個你也放出來。”
對楊川的這般無禮,公孫弘似乎不以為意,繼續說道:“如今,你長寧侯楊川不僅在身份爵位上超過平陽侯曹襄,因為你才華橫溢,心思敏捷,偏生又十分的謹小慎微,在朝堂之上,如此少年俊傑,老夫平生未見啊。”
“不過,有一件事情,你做錯了。”
楊川懶洋洋的問道:“哪一件事?”
公孫弘沉吟幾聲,道:“聽說你打了太子劉據?”
楊川一聽此話,心下猛的一個激靈,瞬間便明白過來,這老賊有事沒事的跑到大農令來,卻原來是為了此事……
他的整個心神都拉滿了狀態,表麵看上去卻沒什麽變化,依然一副渾不在意的樣子,活脫脫就一少年得誌的二逼犯。
這是楊川最近給自己新樹立的人設。
不是他喜歡這樣。
而是,劉徹喜歡他這樣沒心沒肺、無所事事、二不拉幾的樣子,在給他聚斂大量錢糧的同時,得罪朝堂上更多的人。
用後世古裝影視劇裏一句常用台詞,那便是劉徹希望楊川成為一位‘孤臣’。
孤獨的,孤單的,孤立無援的、臣子。
楊川很清楚劉徹在擔心什麽,眼看著衛皇後、太子劉據這一派漸成氣候,有大將軍衛青、冠軍侯霍去病、平陽侯曹襄,若再加上如今的長寧侯楊川,等到劉據登基後,衛家、霍家、楊家、曹家,恐怕早就成了龐然大物。
權衡利弊,戳一刀子塞一粒糖果的小把戲罷了……
“你是說劉據那小子啊?”
楊川輕輕抹去心頭雜念,一臉無所謂的罵道:“本侯又沒有求著讓他來我楊氏門下當學生,是皇帝硬塞過來的,我能拒絕?”
“可既然來當學生,難道要讓本侯跪著侍奉他?”
“這一次,隻是三十戒尺,下一次若還犯錯,本侯不打出他的屎尿,你公孫弘生的兒子就沒屁眼!”
公孫弘眼皮猛烈顫動一下,旋即恢複冷淡神情,悠然說道:“太子乃國之重器,是儲君,是未來的皇帝,你得罪太兇,恐怕今後很難在朝堂上有立足之地。
長寧侯,老夫有幾句肺腑之言,要不要聽聽?”
楊川直接了當的說道:“不聽。”
公孫弘深吸一口氣,憋了好一陣子方才緩緩吐出:“長寧侯,你今日是吃錯什麽藥了,怎的如此粗糙?再怎麽說,老夫也是這大漢朝的丞相。”
楊川:“若你是皇帝,本侯自然換一張臉……”
……
好不容易將公孫弘打發出門,楊川一屁股坐下來:“跟老賊打交道,咋就這般心累呢。”
鬆木書架後悄然出現一個人,卻赫然是大長門崔九。
老賊逕直走過來,就在楊川對麵的蒲團上坐下,沉默兩三個唿吸後,陰森森的問道:“今天中午吃什麽飯?”
“這大冷天的,除了涮羊肉就是小火鍋,還能吃什麽?”楊川沒好氣的說道:“下次你再這般像鬼一樣悄無聲息的摸進來,可別怪我不客氣!”
崔九對楊川的話語不理不睬,而是側頭想了想:“為什麽每次我來蹭飯,你都要吃涮羊肉?就不能換一頓酸爛肉?”
楊川嘿然失笑:“酸爛肉的秘方不是都給你了麽?長安城裏賣的豬肉,一半以上都是我莊子上運過來的,你是沒酸菜呢,還是沒大廚?”
崔九歎一口氣:“宮裏的廚子手藝不行,而且,還是個江南人,吃慣了魚蝦蓮子竹筍,死活做不出你楊川家飯食味道,這不,我最近都快吃出毛病來了。”
楊川翻身爬起來,很仔細的瞅著崔九陰森慘白的老臉,臉色變得有些凝重起來:“崔九大叔,是不是有什麽事情?”
崔九沒有直接開口,而是雙手攏於袖中,嘟囔一句:“人常說,入鄉隨俗,到什麽地方吃什麽飯,這簡直是一句屁話。”
楊川目光閃動,微微點頭:“好,今日便吃一頓地道的酸爛肉……”
……
次日一大早,楊川便帶著一疊‘賬本’來到未央宮,求見劉徹。
劉徹昨夜宿醉未醒,一名眉清目秀、體態風流的少年人走出寢宮,一邊打著哈欠,一邊甚為靦腆的拱手笑道:“長寧侯,陛下昨夜宿醉,如今尚未醒來,可有什麽要緊話轉告?”
楊川上下打量這少年人,心下嘀咕:‘莫非,這便是李廣利?’
看這少年容貌,果然頗有七八分姿色,麵上肌膚柔滑潤澤,兩隻丹鳳眼裏看上去水汪汪的,比平常小婦人還要水靈好幾分。
“你是何人?”楊川問道。
“好教長寧侯知曉,我叫李廣利,我姐姐是李美人,如今整日嘔血不止,聽說快死了。我哥哥叫李延年,你們應該認識。”
李廣利看上去甚為疲倦,話語雖軟綿綿的,卻總有點綿裏藏針的意思,讓楊川忍不住打了一個寒戰,起了一層雞皮疙瘩。
他上下打量著李廣利,對這貨的屁股,尤其多看了幾眼,笑道:“聽司馬遷說過,你是協律郎李延年的兄長,如今見了麵,咋還成了弟弟了?”
這一句話,楊川其實已經憋了一兩年了。
他清楚記得自己看過的某本曆史書上記載,李廣利乃李延年、李美人的兄長,後來,衛青、霍去病先後離世,漢帝國再沒什麽能拿得出手的將軍,李廣利這貨水漲船高,竟然成了大漢名將。
對了,好像被封為什麽狗屁‘貳師將軍’。
幾十萬大軍帶出去,屢敗屢戰,屢戰屢敗,損兵折將也就罷了,這狗日的最後竟然還投降了匈奴人……
早飯吃的羊肉泡饃,楊川本來就覺得有點油膩,此刻見了李廣利,登時便覺得好特娘的倒胃口,忍不住一口便射了出來。
嘔!
“不好意思啊,本侯早上吃的不合胃口,讓我想吐幾口。”
“放心,吐著吐著就習慣了。”
“你若覺得惡心,也一起過來吐幾口……”
李廣利緊緊捂著鼻子,連著退出七八步方才停下,一臉的嫌棄之色:“長寧侯,覲見陛下前,你難道就不知道不能吃太飽嗎?殿前失儀,這不合規矩啊。”
楊川吐了好一陣子,方才覺得舒坦一些。
他跳到青磚圍砌的藥圃裏,抓了一把積雪,使勁擦拭著嘴臉,罵道:“有些人用屁燕子吃東西,當然不能太飽,本侯……嘔!”
這一吐,讓他眼前都開始冒圈圈了。
出師不利,大清早的進宮便遇到這種賣屁燕子的貨色,楊川莫名的就有些煩躁,忍不住罵了幾句髒話,心頭的窩火方才消停一些。
若不是為了霍去病,楊川根本就不用如此縮手縮腳,早就想辦法弄死這狗日的了。
楊川心下起了殺機,臉上卻漸漸平和下來,將手中的一疊賬本揚了揚:“你進去稟告陛下,就說長寧侯楊川有要緊軍情奏報。”
李廣利一聽有關軍情,也不敢怠慢,轉身走進了寢宮。
楊川用積雪擦洗幹淨臉麵,就站在藥圃旁邊,有些出神的望著青灰色天空,以及那一輪血紅太陽,突然想起了霍去病。
如今是隆冬時節,江淮一帶也極冷,羽林孤兒多為六郡良家子遺孤,並不適應那邊的濕冷氣候,一口飯吃得不對勁,都可能會大病一場。
‘還有,他到底被劉徹派到什麽地方去了?’
‘莫非劉徹明著去打淮南王劉安,實際上,卻又虛晃一槍,轉而讓幾萬大軍去了西南?’
從蜀中卓王孫那邊傳來的消息看,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畢竟,老劉家的發家之地便在漢中、蜀中一帶,故而,那邊的狗大戶和權貴之家就多不勝數,隨便拎出來一兩家,差不多都能與卓王孫家的財資抗衡。
如果西南之地出現異動,有人要資助淮南王劉安,這一仗還真不好打……
將近小半個時辰後,李廣利方才慢吞吞的走出寢宮大門,麵無表情的說道:“陛下有旨,令長寧侯覲見。”
對於李廣利這般不待見,楊川並不在意。
在他眼裏,這位後世大名鼎鼎的‘貳師將軍’早已成了死人,不值得與之置氣,故而,他也不再與之鬥嘴。
“這大清早的進宮,有什麽緊急軍情?”
劉徹斜躺在繡榻上,似乎還帶著一股子起床氣,沒好氣的問道:“是不是衛青和霍去病向大農令這邊催要糧草了?”
楊川搖頭,將手中一疊賬本遞過去:“並未有人催要糧草,而是微臣這幾日想了一個法子,可以讓長安城的人口翻一番……”
劉徹登時便坐直了身子,也不去看手頭的賬本,而是頗有興味的笑道:“說說看。”
楊川拱手道:“這幾日微臣翻閱大農令密檔,發現一份桑弘羊曾經給陛下上過的一道奏章,其中提到,可借陛下興修茂陵的機會,將關中一帶的大戶人家遷徙過來,就安置在鹹陽與興平之間的五陵塬上,這一來呢,可以大幅增加長安城周邊的人口,二來,則可借機看看三輔之地誰一心向著陛下,誰對陛下存有二心。”
劉徹的臉色有點拉胯,沒好氣的罵道:“就這?”
“當初,桑弘羊上書給朕,朕便當場踢了他一個跟頭,出的這什麽餿主意,讓朕背負一個千古罵名,就為那一點點錢糧之物?”
楊川不動聲色的說道:“不是一點點錢糧之物,而是、不下萬萬錢的一大筆生意……”
劉徹的一張臉,絲毫都不帶誇張的切換成和顏悅色,笑眯眯的問道:“怎麽,其中的利潤還挺大?”
楊川點頭:“很大。”
劉徹:“有多大?”
楊川想了想,開門見山的說道:“如果此事能夠促成,將全天下的權貴富戶遷徙過來,哪怕就算是一半,也足夠再打十場漠北之戰。”
劉徹哈哈大笑:“臭小子,你早說嘛。”
旋即,這位大漢皇帝的眉頭微微一皺,頗為踟躇的問道:“可是,讓天下富戶搬遷到朕的陵墓旁邊,天下人會罵朕是一個昏聵之君,活著的時候當皇帝,將文皇帝、景皇帝積攢下來的一點錢糧都給糟蹋了,這人還沒死,就忙著讓富戶搬過來住在朕的陵墓旁邊……”
楊川很仔細的觀察著劉徹的臉色、眼睛、以及其說話時的神情,很確定的知道,劉徹對自己的名聲其實根本就不在乎,隻要能弄來錢糧打仗,就算談及生死之事,也都能做到泰然自若、信口開河。
之所以如此嗶嗶,無非是想幹這件事,卻還不想自己背負罵名。
桑弘羊若不死,那家夥便是最好的背鍋俠。
如今,輪到他楊川了。
等到劉徹終於不再嗶嗶,楊川拱手,道:“微臣舉薦一人,不但能勝任此事,而且,定然還能將此事辦得甚為妥善,絕對沒有一個人敢背後亂嚼舌根。”
劉徹默然好幾個唿吸,突然問道:“你說的是李延年呢,還是李廣利?”
楊川搖頭:“微臣,毛遂自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