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長安城裏,亂成了一鍋粥。


    時隔多年,漢帝國的權貴、官吏們,再一次感受到前任皇後陳阿嬌的刁蠻和狠辣,卻還被人捏拿得死死的,敢怒而不敢言。


    陳阿嬌極聰慧,她知道自己如今的身份特殊,便幹脆充分發揮了‘前任’的優勢,讓住在長樂宮的衛子夫有苦難言,偏生一句話都不敢多說。


    給桑弘羊‘捏造’了十三樁大罪,且來了一個巧妙至極的‘碰瓷’,直接將桑弘羊送進了廷尉府地牢。


    緊接著,她花了整整十天時間,分別尋到莊青翟、石慶、卜式、兒寬等人的家中,尋了各種理由和借口,將一眾文武大臣炮製得欲死欲活,就差拿刀抹脖子。


    以至於,即便清貴如兒寬,都不得不低聲下氣問詢,方才知曉,是自己的小妾跟隨劉陵去搞事,打砸了楊川家在長安城的胭脂水粉鋪子。


    這些狗大戶,無論是不是讀書人,還真是一幫狠人。


    一旦知曉事情原委,二話不說,這些人提著刀子先將自家那惹禍的妾給殺了,還想著能讓陳阿嬌的怒火平息。


    結果,適得其反。


    陳阿嬌聽說那些人一怒之下殺了自己的妾,竟愈發的惱怒,認為這些男人太不是東西,自己家裏的教養不好,出了一點屁大小事,一個個的不想著如何彌補過失,反而以宰殺自己女人的方式以求原諒。


    在怒火上頭的陳阿嬌看來,這已然不是對與錯、是與非的問題。


    而是,人與禽獸的區別。


    於是,她幹脆扯下麵皮,一紙告官文書,將劉陵、公孫弘、桑弘羊、莊青翟、石慶、卜式、兒寬等人全都給告下了。


    而且,每一條,每一件,證據確鑿,連捏造都懶得去做,畢竟,前任皇後和大長公主嫡親長女的身份,想要盤查一個官吏的老底兒,簡直太過小兒科,根本就沒費什麽力氣,便給坐實了。


    這些罪狀裏頭有貪汙的,有賄賂的,有殺人的,有侵占田產的,有在國喪期間亂搞的,有與後宮勾結穢亂朝綱的,差不多隨便拎出來一件……就連丞相公孫弘都有點扛不住了。


    長安縣麻了。


    京兆尹麻了。


    廷尉府麻了。


    因為,陳阿嬌這一次是真的發瘋了,竟渾然不顧及狗大戶彼此之間的默契,一把撕下了大家的遮羞布。


    而且,最讓人頭疼不已的,卻還是她的清醒,每做一件事情,她都會嚴格遵守大漢律例,就是這般一級一級的往上告,最後,那一紙告官文書被送進了未央宮,擺在了劉徹的案頭。


    至於說皇帝劉徹。


    好吧,那一日他聽說陳阿嬌迴了長安城,便一溜煙似的帶著大長門崔九出宮,說是要去上林苑狩獵,實際上,一出長安城,他便偃旗息鼓,悄咪咪的去了竹園頭村楊川家的封地,找衛青、平陽公主去了。


    於是,久等不到結果的陳阿嬌,再一次發瘋。


    她竟然以皇後的名義,將告官文書公諸於世;此文書雖然沒有皇後印璽,算不上‘皇後誥’,其效果卻更加勁爆,直接讓漢帝國的官場炸了鍋……


    ……


    “你媽的脾氣挺大啊?”


    “這就、上頭了?”


    朔方城裏,楊川接到南宮公主的密函,也有點懵逼,捏著信,眼瞅著正在假裝寫作業的劉滿“劉滿,你是不是瞞著我,早就與你母親聯絡上了?”


    劉滿一個激靈,義正辭嚴的嚷嚷“本妾身是那種人嗎?”


    除了霍光入門最遲,如今還沒怎麽融入‘圈子’,自然不敢輕易表態;織娘、娜仁托婭、張安世三人齊齊看向劉滿,點頭道“你是。”


    劉滿一陣張口結舌,突然發怒“你們這是什麽意思?”


    織娘反問“你說什麽意思?”


    劉滿‘哼’了一下,不吭聲了。


    楊川將那封密信看了又看,躺平在馬紮子上,沉思良久“劉滿,有些事情,你得跟我說一聲,如此莽撞行事,可別到時候坑了你母親。”


    陳阿嬌這般一鬧騰,爽是爽了。


    對楊川來說,這種軟飯硬吃的感覺,其實也不錯。


    可是,爽過之後怎麽辦?


    她的身份本來就很尷尬,劉徹口上不說,可誰知道他的心裏如何作想?要知道,皇帝這種生物,在很多時候根本就不是人。


    要麽是神,要麽是皇帝,要麽是……


    “長寧侯不必苦惱,老夫以為,此事利大於弊,”就在此時,門外進來一名身材魁梧的讀書人,卻是董仲舒。


    老賊大踏步走過來,也不客氣,端起楊川喝過幾口的‘三炮台’,噸噸噸幾下便喝幹了;順帶著,還將裏麵的焦棗、桂圓和枸杞撈起來,塞入口中一通亂嚼直接吞下。


    然後,他才嗬嗬笑道“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依,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陳阿嬌皇後之位,本就是皇帝親封,又不曾失德,即便是皇帝再不喜,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下,並不能輕易廢黜,此為其一;現任皇後衛子夫,所依仗著不過三件事,一是大將軍衛青,二為嫡長子劉據,三為霍去病、曹襄還有你楊川等天縱奇才、驚才絕豔的後輩,此為其二。”


    “故而,錯的並非兩位皇後,而是皇帝。”


    “如今,陳阿嬌皇後大鬧長安城,衛子夫皇後假裝不知,皇帝落荒而逃,看似水火不容,其實不過是順水推舟、樂見其成罷了。”


    聽著董仲舒高談闊論的樣子,楊川沒來由的就有些生氣“董仲舒,本侯早就說過,不得我準允,你不準進入我楊氏後堂,此為其一。”


    “其二,你一個儒家大讀書人,拿來說事的,卻是人家莊子的一句話,你說你羞也不羞?”


    董仲舒哈哈大笑,道“趨利避害,人之常情,人家莊子說的對,我董仲舒憑什麽要詆毀人家?就算是儒家聖人與道門聖人之間,還不是有一段問道的美談?”


    楊川一時氣結,竟是想不出什麽反駁的話。


    眼見得楊川吃癟,董仲舒忍不住再一次哈哈大笑,道“長寧侯,老夫也是剛剛聽說長安城那邊出了大事,這才趕來與你見麵;要不,你我二人合作一次?”


    楊川想都沒想,直接兩個字“不行。”


    董仲舒目光閃動,似笑非笑的說道“長寧侯,老夫剛才還說,趨利避害,人之常情,你連老夫想要如何與你合作都不聽?”


    楊川躺平在馬紮子上“不聽。”


    董仲舒對楊川的冷淡渾不理會,隻是自顧自的說道“皇帝對於眼前這一攤子爛事,實際上是竊喜在心的,上一次漠南之戰,漢軍大敗,皇帝本就憋著一肚子火,加上滿朝文武竟有大半指責皇帝剛愎自用、窮兵黷武,你想想,皇帝能不窩火?”


    “原本,老夫也曾反對過皇帝對匈奴用兵,覺得打仗就要勞民傷財,就會讓國庫倉廩空虛,讓百姓人深陷水深火熱……”


    “實則是,老夫心中怯懦罷了。”


    楊川有些好奇的問道“你董仲舒不是挺剛的麽?怎的,也有怯懦?”


    董仲舒老臉一紅,笑道“讀書人所謂的浩然之氣,看似端正方雅,挺拔不折,可是,麵對一些真正的生死危機,誰能做到麵不改色心不跳?”


    “老夫當初反對皇帝用兵,無非是對匈奴實力有些高估,擔心一仗打不好,便是下一場白登之圍,白白耗費國家錢糧也就罷了,還會自取其辱,讓匈奴人得寸進尺、索要無度。”


    “此外,老夫所擔心者,便是一旦連年打仗,武將的權勢將會越來越大,最後,一旦失控,便會讓眼下這個漢帝國分崩離析、四分五裂……”


    楊川很仔細的聽著董仲舒的‘掏心窩子話’,臉上露出一絲頗為玩味的笑意。


    董仲舒這幾句話,應該是心裏話……吧?


    誰知道呢。


    這讀書人的一張嘴,就很難讓楊川相信。


    “你說了這麽好半天,到底什麽意思?”楊川突然問一句。


    董仲舒輕咳一聲,淡然道“老夫可幫你嶽母重返長安城,與衛子夫同為大漢皇後。”


    楊川愕然“一個皇帝,兩個皇後?”


    董仲舒點頭,正色道“昔日帝堯有二女,一名娥皇,一名女英,同嫁給了大舜王,傳為天下之美談;今日我大漢皇帝文治武功,睿智神武,坐擁兩位皇後,有什麽不妥之處?”


    楊川笑罵“娥皇女英同嫁大舜王是不假,可是,根據你們儒生們編寫的典籍所載,大舜的父母、兄弟姐妹們,其實並不認可娥皇女英,想盡一切辦法圖謀殺害;最後,大舜王去南方巡視,死在了那邊,娥皇女英整日以淚洗麵,最後咳血,化為什麽狗屁瀟湘紫竹。


    這就說明,後麵的故事很是悲慘吧?”


    董仲舒微微點頭,一本正經的說道“那些都是野史,當不得真,隻要長寧侯答應與老夫合作,老夫保證不出三個月,娥皇女英同嫁大舜王的故事,會成為一個美滿和睦的結局。”


    “因為,那故事的結尾,便是儒家讀書人所為,就是在勸諫天下的帝王,皇後隻能有一個……”


    嗎的,還能這麽玩?


    果然就很讀書人。


    楊川終於被老賊惹笑了“董仲舒,我治下如今有一位史官,你這般胡說八道、口不擇言的,小心被人記錄下來,寫在曆史書上。”


    董仲舒無所謂的笑了笑,道“你是說司馬遷?”


    “他不行,就算今日將老夫的胡言亂語、甚至德行敗壞之事記錄下來,過不了三五百年,老夫的徒子徒孫便會將其重新編撰校注一遍,刪掉那些不合時宜的話語。”


    “所以,長寧侯,你我二人合作,才是正事。”


    楊川側頭想了想,直接搖頭拒絕“董公,說到底,我楊川不過是一個廚子,一個農夫,所思所想者,不過是吃一口順氣飯、睡一個安穩覺,不是幹大事的人。”


    “你要是囊中羞澀,想要借一筆錢糧,盡管開口好了……”


    董仲舒拱手“好,成交。”


    楊川“……”


    鬧半天,你這老賊是跑來借錢的?


    ……


    花費叁佰金打發走董仲舒,楊川發了好一陣子呆。


    如今的董仲舒窮是真的窮,差不多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要不是太守府每個月撥付一些錢糧,估計老賊和他的那百十名門人弟子早就餓跑了。


    可是,以董仲舒在漢帝國的身份和地位,你要說他眼巴巴的跑來,隻為了借叁佰金‘夥食費’,就算打死桑弘羊,楊川都不信。


    罷了,就先讓他蹦躂著吧。


    經曆過一場大戰,這幫讀書人總算不是那麽麵目可憎了,楊川也懶得理會,畢竟,眼下他自己便有忙不完的事情。


    “劉滿,長安城的事情,你以後最好不要摻和,”楊川沉思良久,突然說道“我知道你的心思,無非就是想幫我楊氏掙下大量的錢糧,購置萬頃良田,成為曹襄那樣的豪門大戶,這本身沒什麽錯。”


    “可是你想過沒有,既然你希望我楊川成為曹襄那樣的狗大戶,那你為何不想辦法嫁給曹襄?有皇帝出麵,料那曹襄也不敢拒絕吧?”


    “所以,歸根結底,能讓你喜悅、傾心者,是我楊川本身,而不是錢糧、土地、仆役、礦山、爵位、權勢等身外之物……”


    楊川難得一見的敞開心窩子,將半肚子的不合時宜,一股腦兒的說出來,反倒讓劉滿一時間有些茫然無措。


    “楊川小郎君,本妾身錯了,”劉滿歎一口氣,幽幽說道“你是我劉滿的男人,隻能我欺負你,掐你,摳你,絕對不容許別人欺負你!”


    “每每看見或聽說你遭人欺負,我便想殺人,便想讓你趕緊強大起來,反過來去欺負那些欺負過你的人。”


    楊川伸手。


    劉滿趕緊將腦袋探過來,讓他胡亂揉了幾下,繼續說道“楊川,我太笨了,每次想給你幫忙,不料,到了最後卻成了給你添亂……”


    楊川在她腦袋上輕輕扇了一巴掌,溫言道“好了,以後凡事要跟我多商量,不要一個人悶著瞎琢磨。”


    他站起身來,活動活動筋骨,向外走去。


    一邊走,他一邊隨口吩咐“這幾日,你們都別出門,就在家裏讀讀書,寫寫字,涮個羊肉什麽的就行了。”


    “本侯去想一會兒靜靜……”


    緊趕慢趕,終於寫完這一章。不是廚子懈怠,實在是左手受傷,一隻手打字太慢了……


    (本章完)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百斤的廚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百斤的廚子並收藏漢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