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匈奴人來了?”


    “翻過陰山、進入朔方郡的有十幾股?”


    “此外,三萬精銳出現在雞鹿塞以西六百餘裏?”


    聽了張安世的話,楊川沉吟好幾聲,看一眼座中諸人,突然笑道“都進來吧。”


    說話間,他起身走進後堂一間十分寬敞的密室,卻是他為自己專門收拾出來的‘作戰室’。


    在這間密室的牆壁上,懸掛著一幅巨大而詳盡的地圖,上麵盡為紅、黃、藍、黑等不同顏色的線條、圓圈、三角形符號,乍一看去有點迷糊。


    可是,當諸人走近細觀,不僅大吃一驚。


    漢帝國的‘軍用地圖’甚為疏狂,往往用簡單的褶皺充當山脈、一條彎曲線條表示河流,其中最多也就是一些城池、要塞等,用一些簡單線條、箭頭表示彼此雙方的進攻路線,在楊川看來太過簡單。


    這也就難怪‘麋鹿侯’李廣、甚至漢帝國的‘活地圖’張騫,在幾次大戰中都會在漠北草原上迷失方向。


    隻能說,非戰之罪也。


    時也命也。


    為了徹底改變這一現狀,楊川一個廚子,隻好竭盡所能、殫精竭慮的在地圖的繪製上下功夫,終於有所成就。


    眼前這一副漢帝國北方邊郡圖,便是其中之一。


    “好,真是好啊!”


    霍去病、曹襄、東方朔等人都曾見識過楊氏地圖的精細與準確,倒還沒有什麽太大的反應;唯有司馬遷這廝,雖然曾經被楊川的一幅‘朔方郡屯墾圖’震撼過一次。


    可是,當他麵對眼前這一幅地圖時,再一次被震驚了。


    他像一個沒什麽見識的鄉下人,口中嘖嘖不已,站在地圖前隻是連連說好“楊川……呃,長寧侯,你這幅地圖,我能不能拓印一份?”


    楊川毫不留情的拒絕了“此為軍事機密,你這家夥不要命了?”


    司馬遷這才反應過來,一張大紅臉漲得通紅,神色尷尬的笑道“命還是要的,不過,這地圖我多看一會兒總可以吧?”


    楊川笑了笑,不再理睬司馬遷,而是捏起一根黃楊木小棍子,在地圖上指點著“這是固陽山,穿過一條大峽穀便能進入五原郡,五原郡與咱們朔方之間的通道唯有石門障,此地有三千步軍駐守,加上城牆堅固、易守難攻,應該沒什麽問題。”


    “東線一帶,雲中、定襄、雁門、代郡,雖然有李廣、李息、路博德等人的大軍駐守,但是,本侯估計,他們應該隻會堅守城池,最多也就驅趕一番,對流竄作案的匈奴小股部隊來說,根本沒什麽屁用。”


    “故而,一旦匈奴人突破東線,在上郡一帶劫掠一番後,很有可能會轉而西進,通過懸雷塞、原亭、唿遒等處竄入我朔方郡。”


    “也就是說,咱們不僅要麵對來自陰山七八條通道的匈奴人,與進攻高闋、雞鹿塞的三萬匈奴精銳騎兵作戰。”


    “同時!”


    楊川深吸一口氣,神色凝重的看一眼霍去病、曹襄、司馬遷等人,冷聲說道“同時,咱們還要防備從東線諸郡流竄過來的二三十股匈奴騎兵。”


    “咱們朔方郡的情況與其他地方不同。”


    “雁門、定襄、雲中等地,有堅固城池,再加上今年大旱災情,估計在匈奴人進攻的同時,大量的百姓人都會躲進城池,而將沒什麽收成的莊稼全部放棄、甚至一把火燒掉,來一個堅壁清野。”


    “可是,咱們朔方的十縣之地,一百二十萬畝水澆地裏,麥子正在搶收,其他如瓜果蔬菜、桑麻、棉花、胡麻、油菜等長勢正好,應該是匈奴人這一次的主要目標……”


    楊川示意,讓張安世踩著梯子,在地圖上畫了二三十個箭頭,表示可能會進入朔方郡的匈奴騎兵。


    “去病,你是羽林軍校尉,也是咱們中間最會打仗的將軍,談談你的想法。”


    楊川看向霍去病。


    霍去病站在那幅巨型地圖前,仰著臉,兩道劍眉微微皺著,丹鳳眼裏,似乎有小火苗在燃燒,整個人竟似散發出一股十分奇怪的氣息,讓人忍不住就覺得心頭微寒。


    良久,良久。


    霍去病從楊川手中接過那一根黃楊木棍子,指點著地圖,道“朔方西線雞鹿塞、高闋方向,有朝廷邊軍一萬二千人馬駐守,一時半會兒應該沒事,不過,一場苦戰應該避免不了;若是伊稚斜聰明,定會佯攻長城關塞,其主力騎兵卻繞道北上、或南下;


    北上騎兵可以翻越陰山直接進入朔方;


    南下騎兵,可以強行穿過烏蘭布和沙漠、阿拉善沙漠,繞開賀蘭山脈,直接進攻靈武、靈州、烏海等地,從而直接進入朔方最重要的屯田之地;


    一旦伊稚斜的主力騎兵與右賢王的兵馬匯合,進攻靈武、靈州、烏海一線,自然便成了野戰之勢,咱們這麽一點兵力根本就不夠看……”


    霍去病的眼光自然不差,一下子就說到了要害處——


    匈奴人,並不會在一座長城關隘前死磕,必定會想辦法從其他地方進攻朔方郡。


    剛剛開始屯田的朔方郡,差不多就是一個巨大的篩子,到處都是漏洞,隨便一支匈奴騎兵衝進來,可能就會造成極其惡劣的破壞。


    打仗,不怕。


    怕的是那一百二十萬畝新墾的農田!


    這就好比衛青、李息、公孫賀、蘇建、李廣等將軍,在奪取‘河南之地’的河套平原時,聽上去就很是提氣,令人忍不住便會熱血沸騰,恨不得自己也提槍上馬前去廝殺一番。


    用楊川的話說,那個時節,叫光腳的不怕你穿鞋的,反正曾經的河套地區屬於匈奴人的地盤,十幾萬漢帝國的兵馬橫衝直撞、大殺特殺,死傷的多為匈奴人,受損嚴重的終究還是匈奴王庭。


    可是。


    現如今的朔方郡啊,是漢帝國的一郡之地,是自己家的地盤,自己家的良田、家園和牧場,這一場亂戰下來,無論怎麽看,唯一受損的終究還是朔方郡……


    伊稚斜是個瘋子!


    他一反常態的調集七萬匈奴騎兵,加上王庭下的三萬精銳,兵分七八路,同時進攻雲中、定襄、雁門、九原、高闋和五泉;每一路騎兵,攻城略地是假,大肆劫掠是真,打算給漢帝國一個慘痛的教訓。


    表麵看來,匈奴人的行動目標是搶劫漢人的夏糧。


    實際上……


    應該便是衝著剛剛開始屯墾的朔方郡而來的,這一點,在場幾人很快就達成共識。


    “我就說過,匈奴王庭裏也不全是蠢貨,”楊川躺在一張藤椅上,眼睛直勾勾的盯著牆壁上的巨型地圖,半眯著眼,悠然說道“上一次,大長門崔九說那個大漢奸中行説已經死了,本侯就說沒有死。


    看看,這便是漢人的計謀和手段。”


    楊川沉吟良久,再次問詢霍去病“去病,這一仗該怎麽打?”


    霍去病麵現為難之色,道“如果不顧忌咱們的一百多萬畝新墾良田,這一仗太好打了,照瓢畫葫蘆,將所有的匈奴騎兵放進來,再來一個關門打狗,絕對讓伊稚斜追悔莫及;


    然而,眼看著咱們的莊稼就要大獲豐收,那些狼日哈的顯然就是斷定,咱們不敢也不願讓他們進來。


    此外,也不知道皇帝和我舅舅他們是如何考慮的……”


    楊川瞅著霍去病,大感欣慰的同時,也多少有些遺憾。


    曆史書上的霍去病,可從來都不會顧忌什麽良田、莊稼、收成,要的隻是一場又一場足以名留青史的勝利;可是如今看來,眼下的這位霍去病,開始思考民計民生問題,也不知道是好是壞?


    總之,楊川的兩隻蝴蝶翅膀,已經開始悄然改變著身邊的人和事。


    同樣的,曆史的軌跡,似乎也開始發生某種不為人知的偏移……


    ……


    次日一大早,長安城未央宮裏,劉徹緊急召見了衛青。


    “姐夫,咱們的計劃可能要提前兩個月了。”


    剛一見麵,劉徹便有些迫不及待的說道“伊稚斜召集十萬騎兵,同時發動北線戰爭,據楊川、去病、曹襄他們傳來的密信,匈奴人的目標應該是朔方郡的那一百多萬畝屯田。”


    衛青點頭,道“微臣也接到李廣、李息等人的急報,雲中、定襄、甚至幽州的上穀、漁陽等地,也出現大批數目不明的匈奴騎兵。


    微臣判斷,伊稚斜這一次是想搞大事,不僅僅想要破壞朔方郡的屯田大計。


    陛下請看。”


    衛青從袖中摸出一卷地圖,雙手奉上。


    “姐夫,你直接說吧,”劉徹順手將那一卷地圖攤開,埋頭仔細查看著,“朕覺得伊稚斜此舉十分古怪,明知道北境大旱,隻要不攻破那幾處城池,他們搶不到多少糧食。”


    衛青道“陛下的判斷是正確的。”


    “伊稚斜表麵上擺出一副大舉南下、瘋狂劫掠的架勢,實則,他的目標有三。”


    “其一,趁著我軍尚未準備好第三次河南地之戰,讓右賢王攻擊靈武、靈州一線,讓左賢王攻擊上穀、漁陽、右北平;他自己的王庭主力,則大舉進攻定襄、雲中、朔方一線,這是在跟咱們擺迷魂陣,令我漢軍主力四麵圍追堵截、疲於奔命。”


    “其二,無論是西線、北線還是東線,他們隻要能攻破一處,便算是占了便宜,燒殺劫掠後,咱們的好多郡縣估計都會化為焦土;


    尤其是朔方郡,是今年唯一能夠大獲豐收的地方,一百多萬畝水澆地,足以讓那些狼日哈的瘋狂。”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衛青上前一步,低聲說道“無論伊稚斜占據了幽州之地,還是奪迴河套地區,咱們都可以想辦法重新打迴去。


    然而,如果他的目標是……長安城呢?”


    劉徹一愣。


    旋即,他的臉色變得凝重起來,俯身查看著衛青獻上來的那一卷地圖,低聲罵了一句粗話,方才嘟囔著說道“朕就覺得此事有些蹊蹺,姐夫,咱二人果然想到一處去了。”


    “伊稚斜這狗日的,想要跟朕下一盤大棋啊?”


    衛青卻笑了笑,道“想要跟陛下下一盤大棋,他伊稚斜還不夠格;不過,若真是與咱們所預料的差不多,他以發動東線、北線、西線全麵戰爭的代價,最終目標卻是甘泉宮、長安城,隻能說,匈奴人的王庭裏定有高人在指點。”


    “你是說中行説那閹貨?”劉徹抬頭問道。


    “據傳上一次伊稚斜毒殺大單於時,中行説被亂兵所滅殺,”衛青皺眉說道,“不過,楊川卻傳來密信,說他留在漠北草原上的釘子反饋迴來的訊息表明,那人並沒有死;相反的,如今水漲船高,還成了伊稚斜的大軍師,聽說地位甚至都要超過王庭的大祭司了。”


    劉徹擺擺手,輕笑一聲“管他是死是活,反正迴頭一定要弄死他。”


    衛青點點頭,卻沒有說話。


    為了暗殺中行説,大長門崔九親自去過三四趟漠北草原,據說損折了一兩百名繡衣使者,終究卻無功而返;俗話說的好,‘車有車道、馬有馬路’,朝堂上,後宮裏,很得多隱秘之事能不知曉自然最好,免得給自己招來什麽奇怪的因果。


    對於衛青的表現,劉徹甚為滿意,嘴上卻哈哈大笑道“姐夫,你這人什麽都好,就是怎麽越打仗越拘謹了?這樣可不好,為將帥者,豈能沒有一點鋒銳之氣?”


    衛青躬身,道“微臣謹記在心。”


    劉徹登時覺得有些索然無味。


    他擺擺手,道“還是說說該如何打好這一仗吧。”


    “你是大將軍,你說了算。”


    衛青沉吟幾聲,道“微臣有上中下三策。”


    “上策,便是順著伊稚斜的打法,跟第二次河南地之戰那般,將他的十萬精銳騎兵全部放進來,然後,再來一次關門打狗;”


    “中策,便是令李廣、李息、路博德、楊川等嚴防死守,沿著北線長城一帶展開阻擊,逐步消耗掉匈奴騎兵的銳氣,再派一支兵馬繞道其後,前後夾擊,定可一舉殲滅匈奴主力;”


    “下策,便是……”


    衛青還要繼續往下說,劉徹卻突然擺擺手,輕笑一聲道“姐夫,朕剛剛還說你這大將軍打仗,怎的越打越拘謹了。


    看看,朕說的如何?


    你這下策,估計便是他打他的,我們打我們的,在北線長城一帶節節阻擊的同時,咱們幾路大軍直搗龍城,橫掃漠北草原吧?”


    衛青默然良久,點頭道“是。”


    劉徹哈哈大笑“所以說啊,你所說的這個下策,在朕看來,其實才是真正的上策呢……”


    (本章完)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百斤的廚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百斤的廚子並收藏漢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