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凸出一部分‘重點內容’,弱化另外一部分‘不太重要的內容’,這種書籍的編排方式對東方朔、司馬遷來說,可能還頗有些難度。


    對於楊川來說,則是一點毛毛屁而已。


    經曆過後世廣告浪潮的洗禮,對於此等小事,自然便是小菜一碟罷了。


    於是,隻用了三五日,一本全新的《論語新解》便新鮮出爐了——


    論語原文,采用小五號細黑字,看上去頗為清秀;董仲舒的注解、訓詁和索引部分,采用小七號仿宋體,不僅看上去清秀怡人,乍看一眼,還頗有點費眼睛,若非司馬遷、東方朔、張湯幾人眼神不錯,差不多都看不清楚其中的內容。


    至於‘半部掄語’的那一部分。


    好吧,既然是重點內容,當然需要加粗、加大,並且盡量放在顯眼的位置,就好像……啊,就好像是後世某些廁所文化的那種‘小海報’,不僅圖文並茂,還配上幾十幅極狂野的插圖。


    無非是孔夫子拳打鎮關西、孔夫子腳踏大河兩岸、孔夫子生撕活劈母老虎、孔夫子怒發衝冠為紅顏……咳咳,最後一條劃掉。


    “看看,本侯親手編排、印刷的論語新解,品相如何?”


    楊川躺平在馬紮子上,愜意的享受著曹襄、霍去病二人的揉肩捏腿,舒服的直哼哼“剛好,桑弘羊幫咱們采購了一批南方的紙漿樹,本侯讓人就地處理好,一股腦兒的搬運到朔方郡,正好派上用場,生產出來的宣紙那叫一個地道!”


    東方朔、司馬遷、張湯三人聽得眼皮狂跳。


    霍去病哈哈大笑,道“狗日的董仲舒,還想欺負我兄弟,以後隻要是董仲舒一脈的讀書人想要印書,全部都這麽做。”


    曹襄手法熟練的揉捏著楊川的小腿,十分狗腿子的笑道“對對對,就這麽弄!”


    劉滿、織娘、娜仁托婭和張安世四名‘學生’,則一聲不敢吭的埋頭寫作業,一個比一個的臉色難看,顯然,這是在進行‘單元測試’……


    “這一本隻是樣書,你們覺得好看,那就開印。”


    楊川轉頭看向曹襄“我最近手頭有點緊,要不,再借三百斤金子?放心,等六月麥黃,我便連本帶利的還你,如何?”


    曹襄苦著臉道“你都欠我一千兩百五十八斤金子、四千石糧食、十五萬斤精鐵、九百多車精鹽……了!”


    楊川一把撥開曹襄,沒好氣的罵道“又不是隻借不還。”


    曹襄“你還過?”


    楊川訕笑兩聲,嘟囔著罵道“就算借了你平陽侯的錢糧,終究還不是倒貼給你舅舅家了?實在不行,我給皇帝寫一封信,你去找他要賬?”


    曹襄“滾蛋!”


    幾人哈哈大笑。


    “說歸說,笑歸笑,屯田之事實在不敢大意,”楊川使勁搓著臉頰,很認真的說道“順手印幾本書,這都是舉手之勞,不足掛齒,說到底,咱幾人的主要任務還是屯田;


    你們看啊,再過十來天就到六月麥黃時節了,人手夠不夠?收割麥子的鐮刀有沒有?堆積、晾曬糧食的場地平整好了沒有?


    還有,倉庫修築的如何了?能裝多少糧食?是不是能夠防鼠、防潮、防雨?


    至關重要的,卻還是羽林軍的訓練跟上了沒有?最近,匈奴人的小股部隊摸進來多少人馬?什麽裝備?戰力如何?可否一舉而殲之?”


    楊川一連串問題提出來,曹襄、霍去病二人一一作答,竟是毫無滯澀,顯然對於這些關鍵問題都有相應的應對辦法。


    楊川頗為滿意的點點頭,接著問道“前幾日,我親自去田間地頭看過兩遍,因為咱們的麥種來源太多,田裏的麥子參差不齊,有的麥種產量高一些,有的低一些,這都不要緊;最大的問題,卻還是成熟不同步,有些麥子眼看著都能收割了,其餘的卻還得十幾日;


    諸如此類的問題,一定要想辦法解決。


    對了,東方朔先生,迴頭你組織一批婦人、孩童去分揀麥種吧,織娘在這方麵頗有經驗,你們可以一起前去。”


    東方朔拱手道“好。”


    楊川側頭想了想,繼續安頓“麥種的選擇和培育,往往需要詳盡的數字,你們幾人一定不可輕忽大意,一定要做到盡心竭力;


    東方朔先生,你如今雖然官階不高,關鍵是你沒有什麽軍功,就算我母親平陽公主全力舉薦,在朝堂上也搞不來一個像樣兒的爵位和官職;


    隻要這一次選育麥種能有建樹,所有的功勞全部歸你。”


    東方朔哈哈大笑“長寧侯,你將我東方朔也看得太過不堪了,區區一個爵位、官階,能求上最好,求不來也沒關係啊,隻要能讓咱大漢的田地裏增產一斤糧食,就算把我東方朔這一把老骨頭埋進土裏當肥料,那也是……不行的!”


    眾人盡皆笑了起來。


    這個東方朔啊,時不時的來一句冷笑話,時常逗得大家噴飯,果然是漢帝國難得一見的‘笑星’。


    隻不過,經曆過這一段時日的曆練,沒什麽機會表現罷了。


    安頓完屯田之事,楊川、霍去病二人走進後堂,又謀劃了一番羽林軍的事情,這一早上的工作方才基本完成。


    該吃午飯了。


    楊川家的飯食,一如既往的好吃,即便是因為最近‘生活困難’,隻能爆炒幾斤羊羔肉、涼拌七八樣野菜、外加一大盆酸爽宜人的漿水麵,大家還是吃得極香;尤其是曹襄、霍去病二人,更是敞開了肚皮大吃大喝,每人至少吃了一兩斤羊肉、三大碗漿水麵。


    “哎呀呀,隻有在你楊川家裏才能吃個飽飯,”霍去病撫摩著圓鼓鼓的肚皮,十分愜意的往馬紮子上一躺,“等我歇一口氣了,便須趕迴軍營裏去……”


    就在此時,門外進來一人。


    卻是董仲舒。


    “平陽侯,長寧侯,霍校尉,三位小師娘,東方朔先生,司馬遷,張湯,諸位都在啊?”


    剛一進門,老賊就是一個唱喏,拱手問候過所有人之後,便要一本正經的落座蹭飯。


    楊川卻突然開口“董公,本侯說過,今後你再不要登我楊氏的門,怎的,你是想讓我食言?”


    董仲舒笑了笑,渾不在意的擺擺手,道“哈哈,長寧侯說笑了,這天下的門檻,最高,高不過皇帝家的門檻,我董仲舒想進便進,想出便出……”


    老賊的話還沒說完,楊川卻直接翻臉了“來啊,撤席!”


    “張湯,即刻傳令,調遣五百郡兵過來保護太守府,今後,沒有本侯的首肯,任何人不得隨意進入府中。”


    “有違令者,無論爵位高低、官階大小、名聲好壞,一律殺無赦!”


    言畢,他轉身便走,根本就不給董仲舒留下任何講道理的機會。


    嗎的,真當他這位長寧侯是泥捏的?


    人都說,漢帝國的讀書人最善於跟人講道理,講究的便是一個‘以德服人’,動不動就揮舞著拳頭撲上來教訓人,那就派五百郡兵過來,你們去講道理好了……


    ……


    農曆六月初三。


    掐著指頭算一算,再有十頭八天的,便是後世農曆書上的‘三伏天’開始,一輪白花花的太陽高懸天際,酷熱難當。


    朔方郡一帶的麥子,眼看著就要熟了。


    大河兩岸,十幾萬人眼巴巴瞅著老天爺,生怕飄過來幾片積雨雲;在這個節骨眼上,若是落下幾場暴雨,大半年的辛苦便白瞎了。


    不過還好,天公作美,連著七八日的烈日,天上連一絲兒雲的影子都看不見,大片大片的麥子,很快從黃中帶綠,轉而成為金黃。


    再有三兩日,便可以開鐮收麥了。


    六月初十的清晨,閉門謝客二十餘日的楊川終於走出太守府。


    他抬頭看一眼瓦藍瓦藍的天空,感受著徐徐微風,轉頭看向身後劉滿、織娘、娜仁托婭等三名小婦人,以及司馬遷、東方朔、張湯等太守府屬官,溫言笑道“麥子熟了,今日,給你們看一樣新鮮玩意兒。”


    說話間,堂邑父領著幾名半大小子,大踏步走過來,幾人抬著一架甚為古怪的‘機器’,帶著四隻輪子、兩道傾斜小槽子,好像可以用牲口拉動。


    “小郎君,此為何物啊?”


    劉滿性格跳脫,首先忍不住跑過去查看,口中嘖嘖不已“嘖嘖,這四個輪子上麵還帶著齒輪,齒輪連接著齒輪,帶動前方的兩片鐵鋸左右快速穿插……應該是收割麥子的新機器吧?”


    眾人上前查看,聽了劉滿的話語,自然是連連點頭稱是。


    果然是‘收割機’。


    楊川笑眯眯的瞅著這一架機器,側頭看著堂邑父和那幾名半大小子“都試過了?效果如何?”


    堂邑父躬身道“都試過了,這一架收割機,兩頭大牲口拉動,六個人一小組輪流配合,一日一夜即可收割麥子近百畝。”


    一日一夜收割麥子近百畝?


    在場的人大吃一驚,紛紛看向楊川。


    楊川卻隻是擺擺手,道“既然調試合適,那就全麵推廣,將組裝起來的那三千架收割機火速送到各縣;記得多配一些零件,一定要保證隨時隨地都可以修理、拆換;


    讓那些工匠跟著去,現場指導,保證每一名軍戶都能熟練掌握。”


    堂邑父等人躬身“諾!”


    他們將那一架收割機抬進太守府,便去忙乎了。


    楊川圍著那一架收割機轉了幾圈,輕笑一聲,道“那個誰,東方朔先生,你讀書多,見多識廣,要不、給咱這一架收割機起個名字?”


    東方朔哈哈一笑,頗為得意的轉頭看向司馬遷、張湯“看看,還是長寧侯識貨,知道給新鮮玩意兒起名字是我東方朔的長項,不像你張湯,整日介陰著一張臉,就如我曾經欺負過你似的,好生無趣;


    還有你司馬遷,身為史官之家的郎君,讀書其實比我多很多、眼界也高很多,可是有什麽用呢?


    你們這些史官啊,其實還不如一個屁,不要說後世皇帝偷偷摸摸的修改史書,就連很多眼皮子底下的史料文獻,還不是皇帝一句話,想打扮成什麽狗屁模樣兒,便是什麽模樣兒,你能咬人家一口?”


    張湯、司馬遷二人被東方朔一頓逗弄,早就氣得臉色微變,卻終究什麽話都沒說出來。


    誰讓人家東方朔說的是實話呢?


    不過,包括楊川在內,在場幾人都不敢接茬,這個東方朔口無遮攔一通亂說,有些話傳到皇帝的耳朵裏,還不知會生出什麽禍端。


    “長寧侯,其實滿月公主說的那個什麽收割機就不錯,這世上每一樣東西,都有好幾個名字,隻有其中一個最為正確。”


    東方朔走到那架收割機前,沉吟說道“不過,咱可以想辦法讓這個名字更好聽些、更容易令人記住;眼下,乃大漢元朔年間,長寧侯在朔方郡屯田,我東方朔名字裏又有一個朔字,那就得取其中一個‘朔’字;


    不過,這個朔呢,其本義為初始生也,北方也,陰曆每月初一也,萬民之逆也,表晦澀幽暗,意象並不美好、宏大,與收割機這等好東西不是很般配;


    如此這般,咱不如就叫它東方紅收割機……如何?”


    聽了東方朔的一番‘追根溯源’式的考據,其他人還在細細的盤算、推演、印證,一個個的眉頭緊鎖,麵色凝重。


    惟有楊川。


    好吧,一個‘東方紅收割機’,讓他的膝蓋猛的一軟……


    即便他早就知道,東方朔這家夥的一張嘴似乎被開過光,動不動便會冒出幾句令人眼前一黑的話語,可是,這個‘東方紅’,還是讓楊川覺得有些扛不住了。


    好吧,東方紅就東方紅。


    誰讓這名字如此好聽又霸氣,且還富有內涵,簡簡單單三個字,足以表達楊川此刻的心境“東方朔,你起的這名字很好。”


    楊川伸手攬住東方朔的肩膀,嘿嘿笑道“你這家夥的一張嘴,真是絕了,迴頭給你尋幾名小婦人,趕緊生幾炕小東方朔,想想就帶勁!”


    東方朔怪眼一翻“我東方朔娶老婆,你楊川帶個什麽勁兒?”


    眾人哈哈大笑。


    於是,‘東方紅收割機’的名稱便被敲定下來……


    ……


    是年,元朔五年,夏。


    朔方郡的麥子熟了。


    (本章完)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百斤的廚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百斤的廚子並收藏漢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