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義父,我母親還好吧?”楊川上前幾步躬身問道。


    “甚好,就是經常念叨你,”送走帳下諸將,衛青的臉色漸漸緩和下來,“你這孩子,漠北之地遍地兇險,你怎麽就一個人亂跑了。”


    楊川嘿嘿一笑,道“其實,隻要熟悉草原,熟悉匈奴人的生活方式,漠北也不是那麽可怕。”


    衛青微微點頭,指一指身邊座位“伱們兩個都坐吧。”


    楊川、霍去病告罪後,方才落座。


    “楊川,之所以將你們二人留下,是有一事相告,”衛青沉吟幾聲,接著說道“皇帝想讓你們在朔方屯田,又想讓你們迴去一邊種田一邊整備甲字號野戰營,讓我問問你二人的想法。”


    霍去病看一眼楊川,這才對衛青說道“舅舅,先讓我跟你打完這一仗再迴去啊。”


    對霍去病的話語,衛青恍若未聞,而是溫煦的看著楊川“楊川,你是如何考慮的?”


    楊川沒有直接迴答,而是反問一句“義父,您認為該如何?”


    衛青想了幾個唿吸,道“明日,你們幾個都迴去吧,一來你們年紀還小,待在這塞外之地不太適合;二來呢……”


    他遲疑一下,繼續說道“新任的朔方太守,可能與你脾性不合,免不了會生出罅隙,不如迴到長安城好好整備羽林軍去吧。”


    楊川愕然問道“朔方太守是誰?”


    衛青淡然說道“聖旨尚未到,應該是公孫敖。”


    楊川不說話了。


    說實話,他其實並不想迴長安城,在那地方,整日看見的全是一個人八百個心眼的老賊,他覺得累而壓抑。


    留在朔方屯田,對他來說應該是最好的選擇,不僅可以好好種田,還可以想辦法順手做點‘小本生意’,悄咪咪的壯大他的‘鹿鼎城’。


    可一聽朔方的新任太守是公孫敖,楊川登時便做出決斷“我們還是先迴長安城吧,畢竟,羽林軍在沒有形成戰鬥力的情況下,也幫不上什麽忙;


    此外,皇帝、也不放心。”


    霍去病急了,他忽的站起身來“誰說羽林軍沒有形成戰鬥力?我那三百餘人,足以抵擋一千匈奴狗!”


    衛青眉頭微皺,斥道“滾出去。”


    霍去病下意識的‘滾’出去幾大步,突然反應過來,十分賴皮的坐下來,氣哼哼的不再吭聲。


    楊川強忍著笑意看向衛青“義父,等這一仗打完,我們再迴去吧。”


    衛青剛要開口,楊川緊接著說道“我溜出去浪蕩幾個月,不弄點軍功迴去,皇帝估計會打折我的腿……”


    這一下,就連衛青都被惹笑了。


    “你們三個家夥,真是太能惹事了,”衛青笑罵一句,“不過,上一次你們誤打誤撞救迴南宮公主,並俘獲軍臣單於帳下的左穀蠡王、大將軍等二十幾人,功勞已經夠大了。


    你恐怕還不知道,本來,皇帝都想給你和去病二人封侯了,是我和你母親勸說良久方才作罷。”


    楊川笑道“看看,別人家的父母都是想盡一切法子,給自己兒孫找門路升官加爵,咱們家倒好,先是不讓義父封侯,如今,又不讓我和去病封侯,義父,你們得賠錢!”


    話雖如此說,楊川的心裏卻一陣溫暖。


    這才是敦厚長者的樣子,生怕自己的孩子一步走不穩,就盡量讓他們走得踏實一些、穩當一些,免得長大成人後一腳踩空,摔一個身死道消、夷滅三族啊。


    衛青看著楊川的神情,漸漸露出一絲欣慰,道“既然如此,那就答應你們,打完這一仗了再迴長安城。


    不過,你們野戰營隻能作為後備,估計也沒什麽軍功讓你們撈。”


    霍去病甚是鬱悶,站起來走幾步,又坐迴來,嘟囔道“憑什麽啊……”


    衛青冷聲斥道“就憑你這般毛躁。”


    霍去病閉嘴了。


    “為帥者,當穩若老狗,先謀而後動,動則一擊必中,”衛青瞪著霍去病罵道“你看看你如今的樣子,少年輕狂,張牙舞爪,讓人一看就知曉你的漏洞與軟肋,還想在戰場上克敵製勝?”


    霍去病張口欲言,不料,想了好一陣子,卻終究沒有想出幾句厲害的反駁之言,隻是直勾勾的瞪著衛青。


    衛青冷哼一聲,眼看著就要動手。


    楊川趕緊開口,笑道“義父所說的穩若老狗、先謀而後動,自然不錯,若是那一擊之力,有去病的剛猛絕倫,也是錦上添花呢……”


    這幾句話,把兩個人都抬舉了,卻招來衛青、霍去病二人異口同聲的斥責“胡說!”


    好吧,楊川這個和事佬沒當好,倒是沾了兩手泥……


    不過,楊川卻也不生氣,而是笑著對衛青說道“我是從雁門方向一路潛行過來的,有一個疑問想請教義父。”


    衛青點頭,道“講。”


    楊川左右看看,衛青自然會意,擺擺手遣退左右。


    “我覺得,伊稚斜此次擺明要奪取朔方,這一意圖就很是明顯,”楊川開門見山的說道“不過,以我對匈奴人的了解,他可能會另有所圖。”


    說著話,他從懷中摸出一卷羊皮地圖,攤開在衛青麵前的案幾之上,正色說道“義父請看,這是我最近這兩個多月來實地勘踏過的地形圖。”


    衛青凝神細看,臉色神情漸漸凝重起來。


    這一幅地圖,無論是精細、準確,還是上麵的一些圈圈點點和叉叉,竟是將綿延千裏的陰山南北,幾乎囊括了所有的城池和部落,既包括匈奴人的,也包括了漢帝國……


    說實話,光是這一幅地圖,無論落在雙方誰的手裏,可不就是一件大殺器?


    當然,若是落在崔九、兒寬、張湯等‘繡衣使者頭子’的手裏,可不就是楊川的一件罪證?


    衛青俯身查看良久,突然問道“楊川,此圖可有副本?”


    楊川笑道“這東西誰敢留存副本,自然隻有這一件。”


    衛青微微點頭,緩緩抬頭,道“此事,不可外傳,否則,會給你帶來無盡的麻煩,就算有皇帝護持,估計也夠你受的了。”


    楊川左右看看,突然低聲說道“義父也莫要外傳。”


    衛青點點頭,卻旋即搖頭,淡然道“等打完這一仗,我會令人實地勘踏一遍,若是準確無誤,自然會將其送入宮中存檔。”


    楊川點頭,問道“那接下來的這一仗……好吧,我不該問的。”


    衛青沉吟良久,方才說道“如何打這一仗,我自有主張,不過,你這幅地圖送過來的很及時,讓我更多了幾分把握。


    夜色已深,你們就先迴營去吧……”


    ……


    秋雨綿綿,寒風蕭瑟,眼看著凜冬將至,這一場雨卻斷斷續續下個不停。


    鹿城駐紮了將近三萬兵馬,讓這座原本頗為巨大的城池,顯得擁擠不堪,到處都是戰馬的嘶鳴之聲。


    草原上,戈壁大漠裏,到處都能看到橫溢的雨水,順著溝壑流向低處,最後,又匯集成一些海子,滋潤著這片相對比較幹旱的土地。


    這樣的壞天氣,很不適合打仗。


    所以,幾乎每一個兵卒都窩在帳篷裏,吃了睡,睡了吃,時不時的探出一顆亂蓬蓬的腦袋,對著灰蒙蒙的天空罵上幾句髒話。


    甲字號野戰營的帳篷,位於鹿城的南門附近,雖然隻有極少的一片,整體看去,卻一派肅然、齊整。


    某一座帳篷裏,楊川整日陪著豹姐一家子,給它們做飯、陪著說話、幫著洗澡,忙得不亦樂乎。


    劉滿幾次想要耍賴,半夜悄咪咪的摸進楊川的帳篷,都被當場鎮壓,布置下一大堆‘家庭作業’,都快要愁哭了。


    霍去病一個人躲在帳篷裏,整日整夜的觀摩、記憶幾卷楊川塞給他的地圖,披頭散發,臉色蒼白,兩隻丹鳳眼都布滿了血絲。


    隻有曹襄、好吧,那貨就是一個混賬,這都什麽時候了,竟然還敢溜出去大營調戲良家婦人,結果被衛青得知後,三十軍棍直接打成了殘廢……


    ……


    如此這般,堪堪十一二日便過去了。


    這一日,天色眼看著要放晴,傍晚時分,卻又是一場秋雨落下來,中間還夾雜著一些冰渣子。


    後半夜的時候,綿綿秋雨直接化為漫天飛舞的大雪,一時間,寒風唿嘯,北風揚雪,短短一個多時辰,大地一片白茫茫。


    因為這一場雪落的太過突然,好像沒有絲毫的過渡,這就讓一些準備不充分大營好一陣手忙腳亂。


    漠北的冬天,降臨了。


    黎明時分,雪下的愈發大了。


    就在鹿城一片靜謐,將士們蜷縮在溫暖的被窩裏睡得正香時,長平侯、車騎將軍衛青的中軍大帳方向,卻驟然響起升帳的鼓聲和號角之聲。


    諸將即刻到中軍大帳聽令!


    這一下,大家都懵了。


    尤其是沒有跟隨衛青打過仗的左內史李沮、代國之相李蔡,更是有些手忙腳亂,猛的從暖烘烘的被窩裏爬出來,一邊往大帳趕,一邊急吼吼的穿戴甲胄。


    衛青治軍,素來嚴明,聽說就連蘇建、公孫賀、公孫敖等人,都曾挨過軍棍。


    楊川、霍去病、曹襄、李敢等人,也快速趕到中軍大帳。


    衛青端然而坐,掃視一圈麾下諸將,微微點頭,這才沉聲喝令“遊擊將軍蘇建聽令著你帶領本部兵馬,即刻拔營,馳援定襄!”


    “強弩將軍李沮聽令著你帶領本部人馬,即刻馳援雁門!”


    “騎將軍公孫賀聽令著你帶領本部人馬,即刻馳援上郡!”


    “以上諸軍,到達預定地點後,若遭遇匈奴主力,無須力戰死拚,隻是尾隨、驅趕匈奴主力一路南下到上郡,逼迫其逃竄進入河南地!”


    “輕車將軍李蔡聽令著你帶領本部人馬,即刻趕往石門障,嚴防死守,不可令匈奴一人一馬逃迴漠北!”


    “博望侯張騫、羽林尉公孫敖聽令你二人即刻整備兵馬,跟隨我西出高闋……”


    ……


    眼瞅著所有的將軍都領命而去,就剩下楊川、霍去病、曹襄三人麵麵相覷,齊齊看向衛青“我們呢?”


    衛青沉默良久,似乎下了很大決心,方才淡然說道“你們幾個人沒什麽用處,就去草原上看風光去吧。”


    “這一場雪,下的好啊。”


    衛青站起身來,緩步走到大帳門口,掀開厚厚的門簾向天空看了幾眼,突然笑道“出了鹿城北門,此刻應該是一片茫茫雪原,那些匈奴人不知道如何窩冬的……”


    (本章完)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百斤的廚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百斤的廚子並收藏漢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