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司馬遷那廝在他的‘史記’中記載,南宮公主,為景皇帝的親生女兒,皇後王娡次女,平陽公主的二妹,劉徹的親二姐,先後嫁了兩次人,生卒年不詳。


    結果。


    楊川、霍去病、曹襄三人卻在草原深處,見到了這位大漢公主,這讓楊川再一次懷疑,紅臉司馬遷的這‘春秋筆法’也太過離譜了吧?


    當然,很多牽涉到皇家隱秘之事,誰又能說得上來呢?


    據南宮公主斷斷續續的講述中,楊川幾人獲知,在二十幾年前,遠嫁匈奴,成為軍臣單於的掌上明珠,被冊封為匈奴人的大閼氏,也就是‘國母’的意思。


    後來,隨著軍臣單於年紀衰老,對各部落的控製開始力不從心,便想著要將大單於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於單;結果,卻被他的親弟弟伊稚斜,夥同右賢王、左右穀蠡王等人,一碗毒酒結果了軍臣單於的性命,奪了大單於王位。


    伊稚斜的理由很簡單。


    那就是、於單太子,是軍臣單於與漢家女的骨血,身體裏隻剩下一半純正的、高貴的匈奴血統,絕對不能允許他成為匈奴人的王……


    ……


    這一頓清湯羊肉,就吃的十分苦澀。


    同時,又十分的歡喜。


    為了防備有人窺伺、襲殺,霍去病主動承擔了巡邏任務,騎著踏雲騅,帶著幾隻傻雕出去了。


    偶爾來了幾位‘尊貴的客人’,卻都是漢人;同時,楊川、曹襄、霍去病三人,竟然還是自己的‘親表弟’?


    於單王子有些自閉,跪坐在南宮公主身邊,一聲不響,臉上神情就十分的落寞、忐忑而黯然。


    若是他父親軍臣單於不死,抑或是他自己能登上大單於王位,這幾個人,無論親疏,可都是匈奴人的生死大敵;就算不能一刀剁了這幾個漢人的腦袋,起碼也該讓他們見識見識匈奴大單於的威嚴吧?


    問題是、時過境遷啊。


    “於單,你為何悶悶不樂?”


    與楊川、曹襄敘舊良久的南宮公主,早已察覺兒子的異樣,忍不住開口說道“你還在想著那個大單於王位?於單我兒,你可真是糊塗透頂了。


    匈奴人的王位爭奪,哪一次不是血流成河、橫屍遍野?


    這一次,伱叔叔伊稚斜毒殺你父親,奪了大單於王位,之所以還不曾對你們母子趕盡殺絕,說到底,卻還是沾了你舅舅的光;


    如果不是龍城大戰、河南地之戰中,你舅舅派出衛青、李廣、李息、蘇建等彪悍猛將,將匈奴人打得屁滾尿流,讓伊稚斜都有些膽寒,他能容得下你我母子活命?


    如今,我母子二人,不過是伊稚斜手中的一枚棋子、兩個人質罷了。


    你看著啊,一旦你舅舅那邊再打過來,咱母子二人,恐怕就會被伊稚斜那個畜生捆綁在龍城的城牆上,用以威脅、挾持大漢朝的將士,好教他們投鼠忌器,不敢輕舉妄動;


    然後,他再想辦法轉敗為勝……”


    南宮公主身體極度衰弱,吃了一小碗清湯羊肉,再加上陡然遇到楊川、霍去病、曹襄三人,精神大振,竟煥發出一絲十分淩厲的氣勢。


    這一番話,就連楊川、曹襄聽了,也是暗暗納罕。


    不愧是大漢公主,即便是瞎了雙目,被人遺棄、軟禁在這苦寒貧瘠之地,對天下大局的分析,竟是分毫不差……


    “阿囊,沒事的,”於單黯然歎息,“對大單於王位、孩兒已經死了心,不再去想了。”


    南宮公主點頭,道“如此甚好,等我母子二人迴到長安城,你舅舅定會封你一個關內侯,這也算是因禍得福了吧。”


    於單默默點頭。


    曹襄也趕緊笑道“是啊於單表哥,等迴到大漢,表弟便領你去天府人間玩耍,哎呀呀,你可不知道,那些小舞娘的體態、風姿和容顏,簡直令人流連忘返、流連忘返啊……”


    這貨一開口,直接將南宮公主惹笑了“你這個死孩子,怎的跟你舅舅一個德行!”


    幾人歡暢的笑了起來。


    這時,一直沒怎麽說話的楊川,卻突然說道“其實,等迴到大漢以後,於單表哥不僅能被封侯,享受那無盡的榮華富貴,而且。”


    他頓了頓,這才繼續說道“而且,皇帝說不定還會封他一個匈奴人的大單於,那也是可以的……”


    楊川這幾句話,一方麵是為了‘引誘’於單王子,另一方麵,其實也存了他的一點小心思。


    在衛青、霍去病的幾次淩厲打擊下,匈奴王庭遲早要分崩離析,從此分為南、北兩部;其中,南匈奴漸漸成為中原王朝的附庸;


    跳騰的最歡、為害最大的,卻還是一路西遷的‘北匈奴’,會成為漢帝國的一個心腹大患,必須要想辦法徹底鏟除!


    那麽,想辦法扶持一個‘自己人’當匈奴人的大單於,可以說是一步妙棋。


    不過,劉徹那人心思深沉,誰知道他在想什麽呢?


    他都可以預見得到,在朝堂之上,無論誰提出敕封於單王子成為匈奴人的大單於,必然遭到皇帝的猜忌。


    楊川覺得,這種事情,最好還是讓南宮公主出麵……


    南宮公主聽了楊川的話,隻是微微點頭,淡然說道“倒也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於單王子卻登時來了精神,兩隻眼眸裏,都開始冒小星星了,十分感激的看著楊川“楊川表弟,若果真如此,我就、我就收攏父王的所有舊部,永世歸降大漢,並與大漢皇帝歃血盟誓,永為睦鄰!”


    楊川心中冷笑‘歃血為誓什麽的就算了,永為睦鄰也算了,百十年來,哪一代大單於不是與中原皇帝歃血為誓、和親?’


    與狼謀皮的事情,想想就算了。


    “姨母,於單表兄,這些都是後事,等咱們迴到長安城慢慢商議也不遲,”楊川正色道“眼下,最要緊的還是想辦法逃離虎口,莫要讓那伊稚斜察覺,來一個殺人滅口、毀屍滅跡,那可就糟糕至極了。”


    南宮公主點頭“既然你們三個小子能摸進來,那就能帶我母子二人出去,一切全憑你做主罷。”


    於單王子也趕緊說道“阿囊說的有理。”


    楊川終於放心了。


    隻要讓他們生了離開匈奴、迴歸大漢的心,後麵的事情就好辦了。


    楊川沉吟幾聲,突然問一句“姨母,部落裏剩下的老人,可都是自己人?”


    南宮公主沒有應答楊川的話,卻側頭轉向於單王子“於單我兒,這件事情,你去辦吧。”


    於單略一遲疑,卻還是站起身來,大踏步向帳篷外麵走去。


    “你叫楊川是吧?”聽著於單的腳步漸行漸遠,南宮公主突然說道“外麵那些人,除了四名跟隨我遠嫁匈奴的宮女,其他人皆不可留;


    你,等會兒便去搭一把手吧。”


    楊川點點頭,溫言笑道“打打殺殺這種事情我不怎麽在行,不過,外麵有霍去病守著,應該沒什麽大事。”


    南宮公主歎一口氣,顫巍巍的站起身,伸出一條手臂,淡然說道“走吧。”


    “窩在這豬窩裏,本宮都有大半年不曾曬過太陽了。”


    “此刻的長安城,應該是楊柳依依、百花齊放、遊人如織的一番景象吧?想想就讓人懷念啊。”


    曹襄趕緊上前,攙扶公主殿下向帳篷外麵走去……


    ……


    一個半時辰後,在一片毫不起眼的斜穀地帶,三輛搭了簡陋帳篷的勒勒車上緩緩而行;另外還有幾輛勒勒車緊隨其後,二十幾名老人、孩子擠坐在上麵,看上去就十分的哀傷。


    依照南宮公主的意思,是要殺光所有的匈奴人。


    不過,楊川卻另有想法,他隻是讓霍去病殺掉那些危險的匈奴人,而將這些老人、孩子留了下來。


    從表麵看去,這樣一支破破爛爛的隊伍,更像是一個失去了牛羊牲口和草場、沒了活路的小型部落,在茫茫草原上漫遊,不容易引起懷疑。


    此外,既然要歸漢,那就不能光接了南宮公主和於單王子,起碼還得一些見證人才好。


    他問過於單,這二十幾名老人,基本上都是軍臣單於的舊部重臣,曾經追隨他們的大單於,南征北戰、出謀劃策,差不多便是匈奴舊王庭的‘主要班底’。


    一位‘王叔’,一位右穀蠡王,兩位大將軍,還有若幹大都尉、大當戶、穀都侯,想想就有些上頭啊。


    如今,這些人都失勢了,落魄如斯,如果不好好利用一次,那也太虧了!


    霍去病騎著他的踏雲騅,手提丈八馬槊,遠遠地跟在這一支隊伍的後麵,以防有人中途逃跑,走漏了消息。


    曹襄坐在一輛勒勒車上,陪著南宮公主說話,照顧姨母的生活起居,同時,也在監視於單王子的一舉一動。


    楊川與豹姐,卻騎馬走在隊伍的最前頭,通過幾隻傻雕,將一連串的命令發布給堂邑父等人,同時,更是肩負起探路的重任。


    黃昏時分,他們在一片向陽山坡上紮下營寨。


    就在楊川給大家煮羊肉時,堂邑父與三十名半大小子趕來了。


    他們看上去極度疲倦,剛從馬背上翻身下來,幾乎連路都走不成了,每一個人看上去頭發亂蓬蓬的,穿著匈奴人的羊皮袍子,身上沾滿了泥巴和草屑。


    “公子!”


    “見過公子!”


    堂邑父一行人走到楊川身邊,打過招唿後,紛紛躺平在草地上,有些少年竟在瞬間就睡過去了。


    楊川點點頭,笑問一句“爽不爽?”


    “爽是爽,不過,差點快要累死了,”年紀最大的阿酒搶著迴答,“公子,趕緊弄點吃食吧,堂邑父大叔煮的羊肉太難吃了。”


    眾少年都咧嘴大笑,露出白森森的牙齒,活像一群小狼。


    堂邑父也笑了,甕聲甕氣的說道“公子,還殺嗎?”


    “殺啊,為什麽不殺,”楊川笑道,“等吃過羊肉,你們抓緊時間修整兩個時辰了就出發;


    堂邑父大叔,帶走十五個小子,繼續在龍城周圍亂殺亂搶,吸引火力,最好能讓他們互相猜疑而亂鬥一通;


    記住,不得正麵迎敵,十五個半大小子,包括你堂邑父大叔,一根毛都不準給我掉了,必須全須全尾的給我迴來。


    不要貪財,能搶到戰馬就搶,搶不到也沒關係,可別因小失大。


    我帶十五個小子,一路向南,給他們來一個擼草打兔子,滅掉幾十個小部落,弄幾千匹戰馬就行了!”


    【廚子曰】南宮公主的劇情,消耗了太多的精力和時間,再加上廚子這幾天竄稀,有點扛不住了……


    (本章完)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百斤的廚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百斤的廚子並收藏漢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