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三言兩語將卓氏打發掉,楊川繼續埋頭幹活,麵上表情沒有任何變化,就好像沒有任何事情發生。


    可是在他的心裏頭,卻是一陣煩躁。


    這個卓氏,怎麽說呢,要不是楊川看在她曾經‘當壚賣酒’的份上,還真是一點都不想與她交往了。


    一個商賈婦人,都想著要參與後宮的明爭暗鬥,這才是取死之道啊。


    無奈之下,楊川答應幫助她一次,想辦法不讓司馬相如在上林苑擴建一事上‘吃迴扣’,就相當於救了那蠢貨一條性命。


    同時,他嚴厲警告卓氏,任何時候,絕對不要攪合到皇親國戚之間的鬥爭中去,要不然,就算是有仙神下凡也救不了她的性命……


    ……


    “楊川,你真的想救司馬相如?”張湯這一次沒有直接了當的拒絕,不過,他臉上的兩道法令紋,卻變得更加深刻。


    “不是我要救司馬相如,是讓你做一個關於律法上的試驗,”楊川笑道,“張湯,何為法、為何法、法為何,這三個問題你考慮清楚了嗎?”


    張湯淡然說道“不用考慮,法便是法,誰犯賤作惡,將他抓起來嚴刑拷打一番,挖出背後指使者,繩之以法就行了,為什麽要考慮?”


    楊川想了想,覺得張湯其實也沒錯。


    “更何況,楊川,伱自己不是都曾經說過,這天下沒有百日防賊的道理是吧?”


    張湯盯著楊川的眼睛,十分認真的繼續說道“法便是法,法就是用來懲惡的,同時,也是用來震懾那些想觸犯律法的人,令其膽寒,不敢去輕易犯法,這便夠了。


    至於你說的何為法、為何法、法為何,在某家看來,實在太過無趣,華而不實。”


    楊川哈哈大笑,道“張湯,你這家夥不錯,就連我都開始喜歡上你了。”


    張湯默默退後大半步,一本正經的說道“某家可沒有什麽龍、陽之好,楊川,請自重。”


    楊川呆了好幾個唿吸,笑的更加歡暢了。


    想不到,一度刻板而冷漠無情的張湯,竟然也有說冷笑話的時候,還別說,這廝一本正經的樣子還挺讓人覺得舒服呢。


    “人都說我楊川給你張湯送燒雞、送小石磨、送研磨豆漿、點鹵豆腐的秘法,是與你這位侍禦史套近乎、走門路,你為何一句話都不曾辯白?”楊川笑問。


    “你送燒雞、羊羔肉和豆腐製作秘法,都是為了讓我母親每日能吃上一口肉糜,”張湯深深一躬,正色道“我母親乃長安鄉有名的賢良長者,你能送她老人家禮物,我張湯感激不盡。


    不過,法便是法,律便是律,人情是人情,這兩者之間不可混淆了。”


    楊川點點頭,承認這廝說的有道理“那麽,就幫我一個忙,盯住司馬相如,或者,適當的敲打一下也是可以的。”


    張湯歎一口氣,道“已經遲了。”


    楊川這才吃了一驚“怎的,那蠢貨已經受人賄賂了?”


    張湯點點頭“司馬相如不僅貪財,更好色,淮南王之女劉陵,曾與他有三次魚水床榻之歡,分別是在他的莊院、長安城劉陵翁主的宅子和館陶大長公主家的一片樹林裏。


    其中,最後一次很要命,是在館陶大長公主停喪期間,陛下傳旨,舉國三日大喪,他二人卻在人家館陶大長公主家的長門園裏行那苟且之事……”


    楊川倒吸一口涼氣,忍不住罵一句“蠢貨!”


    那個司馬相如、好吧,如果此事傳入劉徹的耳朵裏,就算是有一萬顆腦袋都不夠人砍吧?皇帝不喜館陶老婦的蠻狠與霸道,問題是,人家畢竟是皇帝的親姑姑、陳阿嬌的母親。


    而且。


    說一句良心話,劉徹之所以能在皇帝寶座上安穩至今,其中便有人家劉嫖的一份從龍之功……


    司馬相如算是完蛋了。


    這是楊川的第一個想法,怪不得卓氏三番五次的前來苦苦哀求,原來,那個蠢貨幹的一些事情,卓氏其實早已知曉。


    “楊川,我奉勸一句,司馬相如的事情,你別摻和了,”張湯背負雙手,遙望長安城方向,那張刀子臉上竟有一抹疲憊之色,“他的案子,是大長門親自盯著的,至於說誅滅三族還是九族,其實已經不重要了。”


    楊川拱拱手,有些鬱悶的說一句‘多謝告知實情’,便去田間地頭忙乎了。


    崔九老賊能找見自己,自己卻找不見他,那就隻能等等看了……


    ……


    楊川自己的封地,如今有三千多畝,加上曹襄家的五百畝、霍去病五百畝、羽林孤兒們的每人五百畝。


    三算兩算,可就不是一個小數,竟差不多有兩萬畝左右。


    對於這些田地,楊川決定,全部種植成小麥、胡麻、大豆;其中,小麥占了大半,打算在收割後再種一茬穀子。


    糜子、穀子等作物,隻挑一些邊邊角角的地塊種植就行了。


    劉徹賞賜下來的十萬畝上林苑良田,加上之前陸續封賞下來的幾萬畝田地……


    楊川都有些無力吐槽了。


    因為,他在心裏頭早就盤算過不止一次,他們幾人手上的這將近二十萬畝良田,聽上去麵積大得驚人,實際上,還真是大的離譜。


    按照劉徹規定的‘二百四十步為一畝’,眼下漢帝國的一畝田,約莫有四百五十平米,約莫相當於後世的‘七分田’。


    可即便如此,將近二十萬畝田,可不就是後世的十四萬畝、方圓百餘裏?


    這麽大的一塊田地,就算是騎著馬巡視一圈,也得大半天時間,更別說想要耕種、播種、施肥、澆水和田間管理了。


    這根本就超出了楊川、曹襄、霍去病等人的能力範圍,想要精耕細作,簡直就是難為人呢……


    楊川慎重考慮後,決定得下一劑猛藥。


    於是,他鄭重宣布,自己和曹襄、霍去病、羽林孤兒們的封地上,一半種植小麥,另外一半,種植大豆、胡麻。


    至於苜蓿,能種多少種多少。


    甚至,除了劉徹‘賞賜’下來的那十萬畝田地,上林苑那麽多荒廢的良田,反正如今都已荒草叢生,幹脆趁著春耕之際,能開墾多少算多少,全部種苜蓿!


    對於楊川的決定,霍去病自然沒什麽意見,曹襄卻顯得有些擔憂。


    畢竟,上林苑可是皇家園林,你在裏麵大大咧咧的開墾荒地,那可不就是侵占‘皇田’?


    “楊川,實在不行,咱少種些小麥和大豆,那大農令劃撥下來的十萬畝,都種植苜蓿吧。”


    曹襄不止一次的提醒楊川,根據大漢律,無論侵占民田、官田、皇田,可都是重罪,一旦被廷尉府盯上,很是麻煩。


    “大漢爵位、田地、屋舍與仆役的數目,說好聽些是朝廷能給你的賞賜,而實際上,是對咱們這些狗大戶的限製,”曹襄唉聲歎氣的說道


    “就比如我平陽侯曹氏吧,眼下得勢的時候,坐擁良田百萬畝都沒事,問題是,一旦開始敗落,超過列侯爵位的所有田產、礦山、屋舍、仆役,可就都是很要命的罪證……”


    楊川卻無所謂的笑一笑,直接下令“開耕!”


    五百多頭耕牛,兩百多架新式步犁,三千多仆役,加上二十五名羽林孤兒,聽上去就很是壯觀。


    而實際上,這麽一點人畜之力,撒在將近二十萬畝的田野上,簡直就像是一群微不足道的螞蟻。


    對此,楊川一點都不著急。


    一名合格的農夫,與一名合格的廚子差不多,不僅需要掌握一定的天時地理常識,懂得各種莊稼的特性,更需要一種有效的統籌辦法,有條不紊,持續推進,方顯其手段。


    此外,這種‘一人一牛一犁’的、被命名為‘漢犁’的新式步犁,結構簡單,操作容易,但畢竟屬於新事物;


    所以,楊川決定,很有必要‘統籌’一番。


    春耕開始的第一日,楊川手把手的教會霍去病、曹襄、李敢幾人使用步犁,然後,讓他們幾人去教二十幾名羽林孤兒;


    一個多時辰後,二十幾名羽林孤兒,各自挑選出十名精壯仆役,教會他們如何使用漢犁耕田;再由這些仆役,教會另外的一些仆役……


    兩個多時辰後,到了午飯時節,基本上所有人都學會了耕地。


    然後,楊川便將所有人都做了一個簡單分類,任命霍去病、曹襄、李敢、堂邑父四人為‘村長’、二十五名羽林孤兒為‘社長’、二百五十名精壯仆役為‘田長’。


    其餘兩千多仆役,則為‘社員’,是耕田、種地的主要力量。


    而楊川自己,卻搬來一個馬紮子,在一片坡地上尋了一棵大柳樹,鋪上幹淨羊皮,擺上一些吃食、野菊花茶和醪糟酒,吃吃喝喝。


    或者,幹脆閉目養神,看上去就十分的閑適而愜意。


    這一幕,就讓曹襄、霍去病幾人十分的羨慕而不滿,不止一次的跑過來質問,為什麽別人都像牲口一樣苦幹,楊川卻能飲酒乘涼。


    對此,楊川一句‘不想幹就滾蛋’,直接給懟迴去了。


    曹襄知道楊川的手段,兩三次‘抗議無效’後,也隻好認命,乖乖滾去耕地了。


    霍去病卻很是不服,一定要楊川給他一個說法,否則,就要他也一起下田幹活,並且振振有詞的說道“你不是說過,咱們弟兄三人要同患難、共享樂嗎?為什麽你在此乘涼飲酒,我們卻要累死累活?”


    看著這家夥梗著脖子的鐵憨憨模樣,楊川隨手丟給他一卷羊皮“那好,我這便去耕田,後續如何篩選種子、如何安排哪一塊田裏該種植什麽、小麥的行距、株距分別多少,糜子和穀子在哪個時節播種……”


    楊川的話還沒說,霍去病一溜煙的滾去耕田了。


    軍陣行伍之事,他完全可以考慮到事無巨細、親力親為,可種田這件事,他實在一竅不通啊……


    ……


    望著一塊塊田地被深耕後,變得疏鬆、齊整而幹淨,楊川的心情好極了。


    尤其看到霍去病、曹襄幾人,像模像樣的扶著步犁,大聲吆喝著,一步一個腳印的跟在牛屁股後累死累活,竟然比那些仆役還幹得好,楊川的心情就更好了。


    漢帝國的未來,一定會大麵積推行‘屯田製’,這是一種必然趨勢,當然也是楊川的盤算之一。


    據史書記載,早在大漢文皇帝時期,其實已經嚐試過‘屯田’,且已經有軍屯、民屯之分;然而,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卻還是因為朝廷推行屯田製度時,對耕作的軍民剝削太過,竟達到臭不要臉的官八民二。


    如此一來,很多屯田上的‘軍戶’和農戶,累死累活一年到頭,很多人連口糧都解決不了,哪裏還願意被摁死在一塊破地裏?


    於是,漢帝國便又多了一些無籍野人。


    此外,當時屯田的主要地域,集中在帝國的北部、西北部,經常遭到匈奴人、羌人的劫掠破壞,也是其不怎麽受皇帝重視的原因之一。


    讓屯田製發揚光大並獲利極豐的,卻是在後世三國時的曹操,對,就是那個隻喜歡別人老婆的曹賊、曹阿瞞。


    據說,曹阿瞞大力推行‘屯田製’的第一年,便獲糧食百萬斛……


    ……


    “皇帝罰你耕田,你小子躲在這裏乘涼、飲酒、睡懶覺,卻讓平陽侯、霍去病、李敢幾人累死累活的幹活兒?”


    就在楊川飲酒微醺,正打算小睡一會兒時,耳邊突然想起陰惻惻的聲音。


    不用問,這悄無聲息就能貼到你身邊、像個鬼魂般的存在,自然隻能是崔九老賊。


    他就有些不明白了,堂堂大長門,不陪著皇帝在未央宮、上林苑裏玩耍,哪來這麽多的空閑時間,還時不時的到自己的封地上瞎轉悠?


    看來,劉徹對甲字號野戰營就很是重視……


    “崔九大叔,您來得正好,”楊川懶洋洋的睜開眼,笑道“我這兩日剛想著要請你品吃一樣絕世美食呢。”


    崔九似笑非笑的說道“卓氏給了你多少好處,竟然能讓你小子對她念念不忘?”


    楊川睜大眼,十分無辜的嚷嚷道“你冤枉好人,我哪裏對她念念不忘了?以她的年齡,都不用努力便可生下好幾個曹襄、霍去病;


    更何況,她不過是送我幾百斤金子、兩百車精鐵、幾百斤蜀中特有的調味品、香料和幾十車糧食種子……”


    崔九老賊嘿然笑道“現在說什麽都遲了,那個司馬相如啊,已經被抓進廷尉府地牢了。”


    一方麵要種田、打造野戰營,另一方麵,還要在一片朝堂紛亂中周旋……,所以,這一段劇情看上去有點繞,實際上是承前啟後的一些必要鋪墊,廚子都快禿了


    (本章完)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百斤的廚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百斤的廚子並收藏漢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