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聽立馬來了興趣,於是問道“都是什麽人才,還能把你給難住。”阿福說道“王爺,實不相瞞,這幾人不但手藝了得,而且還是名家之後。其中有兩位是漢末馬鈞之後,名字叫馬甲,馬乙。還有兩位位是前朝修趙州橋李春之後,一位叫李建,一位叫李修。”
我一聽好奇的問道“既然手藝了得,又是名門之後,那你有什麽為難的。”阿福說道“不是為難的為難,是這幾人小的不知怎麽製定待遇問題。”我聽了後笑著看著阿福,阿福老臉一紅趕緊說道“王爺,小的真不是嫉妒他們,真是為他們待遇為難。”
我笑著說道“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解決,你迴頭和閻少監商量一下,給工匠定一個分級標準,按照從低到高以次分成九級,至於怎麽分級你們商量著來。等定好標準後采取考核製度,工錢和待遇問題不就解決了麽。”阿福聽後豁然開亮。於是高興的跪了下來說道“謝王爺對天下工匠的關心,王爺您這分級標準一出,等於承認了我們工匠的貢獻。小的帶天下工匠給王爺磕頭了。”
我聽後笑著說道“好了,趕緊起來,快去忙正事去吧。”阿福鄭重的磕了三個頭才起身退了出去。這時我才理解古代工匠的苦楚,也對社會不重視人才感到了悲哀。同時也產生了為他們做點什麽的想法。正想的時候,管家敲門走了進來,說道“王爺,剛接到宮裏的通知,馬運和定方明天一大早迴來。讓王爺務必參加明早的朝會。還說讓王爺不必去見他們,等朝會後再相見不遲。”
我一聽立馬高興了起來,問道“還有什麽消息。”管家想了想說道“王爺,聽宮裏來傳話的意思,馬運跟定方不會再迴王府了。”我笑著說道“這事我早有預料,就憑馬運這次的功勞,搞不好都能封候了,定方差一點,不過也差不太多。牛進達這會搞不好一個縣公跑不了了。”
管家聽了後說道“那王爺,護衛團怎麽辦呀,這可都是王府花錢培養和武裝出來的。”我笑著說道“這點不用擔心,護衛團還照樣是護衛團。不會有所改變的,頂多就是換個團長而已。至於新團長人選,估計這一次會和王府屬官一起配齊的。”
第二天朝會上,百官行過禮後。管事太監沒有向平時一樣喊什麽:有事早奏,無事退朝一說。而是拿出一份聖旨宣讀了起來,半天後從人群中走出了十幾個人,跪下後就開始謝恩。等完事後大家都看向我,而我這時正在補覺,根本不知道發生什麽事情。
端坐在龍椅上的皇帝看著我皺了皺著眉頭。而在我身邊的齊王轉頭看了我一眼,然後不著邊際的推了我一把。我睜開眼睛一看,怎麽都看著我呢。這時就聽皇帝開口說道“恆兒,可對趙王府各屬官有意見。”我這時完全清醒了過來,笑著說道“陛下,孫兒怎麽會有意見。各位大臣能來王府幫助孫兒管理王府,孫兒高興還來不及呢,怎麽會有意見。”
話剛說完就聽一位大臣說道“陛下,臣年事已高,請辭趙王府長史一職。”話音剛落,大殿內就嘈雜了起來,就連皇帝都皺了皺著眉頭。而我則望向說話之人。一位60來歲的老頭,好奇的對著齊王問道“四伯,這小老頭啥意思。”齊王皺著眉頭說道“這老頭姓崔,剛剛被陛下封為你府上的長史,現在又跑出來請辭。”
我一聽立馬火了,對著姓崔的老頭問道“這位崔大人,您貴姓。為什麽接了聖旨現在又要請辭。是看不起本王還是看不起陛下,竟然以年事已高做借口丟本王的人。”不等老家夥說話,我轉身對著皇帝說道“陛下,既然這不知道姓什麽的崔大人年事已高,您就準許他的意願,準了他的告老請求。要不然傳出去,讓不知道內情的人還說陛下您不體恤老人家呢。”
皇帝本就對這姓崔的不給麵子很生氣,一聽我這話,立馬說道“那好,朕就準了趙王的意見,放崔永迴家養老,今生不再續用。省得外人說朕不體恤大臣。”這話一出,姓崔的立馬軟了。他隻不過看不順眼趙王罷了,順口找了個理由不想去做這個長史罷了。誰知道直接被趙王罷了一道。如今陛下金口一開,不告老都由不得自己了。
於是起身向皇帝行了一禮,落寞的退出了大殿。其他與之交好的大臣都沒有想到,今天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這時就聽皇帝問道“恆兒呀,如今你王府沒有了長史,你可有鍾意的人選。”我聽了後笑著說道“陛下,孫兒聽說中郎將常何家中有一書生,有經天緯地之能。何不讓此人來孫兒府上任長史,反正朝中稍微有點名望的人都不願意來孫兒府上。”
皇帝聽了後考慮了一會,正打算駁迴,這時中郎將常何走了出來說道“陛下,臣家中確有此人,姓馬名周,幼年時家中出了變故,父母雙亡。可是次子並沒因為遭逢大難而自暴自棄,反而更加刻苦學習。前幾年還被博州府聘為助教,後因自知才學尚淺,便辭去了助教職位。前幾年來長安遊學,臣偶然間與之相遇,發現此子是個大才之人。本想向陛下舉薦,可他卻再三推卻,言之要憑真才實學堂堂正正的入朝為官。”
說了半天,最後說道“陛下,既然趙王殿下點了此子,臣也覺得可以試一試。”皇帝聽了常何的話,認真的考慮了一會,說道“既然常愛卿如此推崇此子,那朕就準了。”說完轉過頭對我說道“好了,你府上的事就這樣了。”接下來又說道“此次你無旨意帥兵前後出擊夏國,突厥。本是大罪,朕念在你沒有對大唐造成太大損失,又立了不小的功勞,這次就原諒你了。不過也不能不罰,這次就功過相抵了。”
我趕緊行禮說道“謝陛下不怪罪孫兒,孫兒保證不會再有下次了。”皇帝點了點頭,然後說道“至於出征的將士,這次立了大功,不能不賞。”然後對著內侍說道“宣他們進來吧。”讓後內侍就大聲念到“陛下有旨,宣牛進達,蘇定方,馬運,李正寶,楊坤……”念了一大堆名字,不一會牛進達等人就被帶進了大殿。
一番大禮參拜後,皇帝笑著開口說道“眾愛卿為我大唐立下汗馬之功,親苦了。”眾人大聲喊道“為我大唐,舍我其誰。為我大唐,舍我其誰。………”一連喊了三遍,這才立正行禮。這一幕不但看愣了一眾文武百官,就連皇帝也被其感動。
就聽皇帝興奮的說道“眾愛卿,今日朕才知道,你們為什麽能以不滿萬人先後平羅藝造反,誅滅梁師都。後又深入草原,殲滅突厥20餘萬人馬。硬生生打的突厥吉利北逃,突利投降稱臣。就憑這股氣勢,誰敢與我大唐為敵。好,很好。”說完後哈哈大笑起來。
趁著皇帝高興之際,太子立馬站了出來,笑著說道“父皇,這次之所以能打的突厥人俯首稱臣,固然眾將士訓練有素,敢打敢拚。但也離不開二弟世民在後方審時度勢,指揮有度。今我大唐看起來以平定了天下,可是周邊依然群狼環伺,百姓生活依然艱苦。兒臣也時常為大唐擔憂,怕兒臣這個太子做的不慎合格。”
說道這裏,苦笑著繼續說道“父皇,兒臣最近常常在想,您千辛萬苦創下這大唐基業。以後交到兒臣手中,兒臣能否繼續開創輝煌。”皇帝聽到這裏皺眉問道“太子有什麽話直接說,不用拐彎抹角。”太子聽後,直接跪倒在地。對著皇帝磕了個頭說道“父皇,兒臣要讓您老人家失望了。經過兒臣再三思考,兒臣決定辭去太子之位,請父皇在眾弟弟隻間另尋合適的太子人選。”
此話一出,滿朝皆驚。就連皇帝也大吃一驚,立刻怒罵道“混賬,太子是你說做就做,想辭就辭的麽。真以為你是太子朕就不敢治你的罪麽。”這時秦王趕緊站出來勸道“大哥,你這是做什麽,好端端的為什麽要惹父王生氣。還有,為什麽要辭去太子之位。難道你不知道這樣做是要動大唐的國本嗎。”
太子苦笑著說道“世民,你知道大哥最近在幹什麽嗎?”秦王說道“大哥不是帶人編撰字典麽,但是這與你辭去太子之位有什麽關係。”太子苦笑著說道“就因為編撰字典,這才讓大哥萌發了辭去太子之位的想法。你可能不知道,就在編撰的過程中,大哥翻越了大量古籍。而從中總結了曆朝曆代興亡隻要素。”
秦王聽了後說道“既然大哥了解了朝代興亡的要素,為什麽還要辭去太子之位呢。”太子無奈的說道“就因為這樣,大哥才不敢坐這個太子之位。大哥雖說有點文采,但是也真是因為這個,才有了文人桀驁不馴,眼高於頂的毛病。再加上大哥耳根子軟,做事優柔寡斷,往往做事拿不定主意。最關鍵的是,這還不是重點。”
我一聽好奇的問道“既然手藝了得,又是名門之後,那你有什麽為難的。”阿福說道“不是為難的為難,是這幾人小的不知怎麽製定待遇問題。”我聽了後笑著看著阿福,阿福老臉一紅趕緊說道“王爺,小的真不是嫉妒他們,真是為他們待遇為難。”
我笑著說道“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解決,你迴頭和閻少監商量一下,給工匠定一個分級標準,按照從低到高以次分成九級,至於怎麽分級你們商量著來。等定好標準後采取考核製度,工錢和待遇問題不就解決了麽。”阿福聽後豁然開亮。於是高興的跪了下來說道“謝王爺對天下工匠的關心,王爺您這分級標準一出,等於承認了我們工匠的貢獻。小的帶天下工匠給王爺磕頭了。”
我聽後笑著說道“好了,趕緊起來,快去忙正事去吧。”阿福鄭重的磕了三個頭才起身退了出去。這時我才理解古代工匠的苦楚,也對社會不重視人才感到了悲哀。同時也產生了為他們做點什麽的想法。正想的時候,管家敲門走了進來,說道“王爺,剛接到宮裏的通知,馬運和定方明天一大早迴來。讓王爺務必參加明早的朝會。還說讓王爺不必去見他們,等朝會後再相見不遲。”
我一聽立馬高興了起來,問道“還有什麽消息。”管家想了想說道“王爺,聽宮裏來傳話的意思,馬運跟定方不會再迴王府了。”我笑著說道“這事我早有預料,就憑馬運這次的功勞,搞不好都能封候了,定方差一點,不過也差不太多。牛進達這會搞不好一個縣公跑不了了。”
管家聽了後說道“那王爺,護衛團怎麽辦呀,這可都是王府花錢培養和武裝出來的。”我笑著說道“這點不用擔心,護衛團還照樣是護衛團。不會有所改變的,頂多就是換個團長而已。至於新團長人選,估計這一次會和王府屬官一起配齊的。”
第二天朝會上,百官行過禮後。管事太監沒有向平時一樣喊什麽:有事早奏,無事退朝一說。而是拿出一份聖旨宣讀了起來,半天後從人群中走出了十幾個人,跪下後就開始謝恩。等完事後大家都看向我,而我這時正在補覺,根本不知道發生什麽事情。
端坐在龍椅上的皇帝看著我皺了皺著眉頭。而在我身邊的齊王轉頭看了我一眼,然後不著邊際的推了我一把。我睜開眼睛一看,怎麽都看著我呢。這時就聽皇帝開口說道“恆兒,可對趙王府各屬官有意見。”我這時完全清醒了過來,笑著說道“陛下,孫兒怎麽會有意見。各位大臣能來王府幫助孫兒管理王府,孫兒高興還來不及呢,怎麽會有意見。”
話剛說完就聽一位大臣說道“陛下,臣年事已高,請辭趙王府長史一職。”話音剛落,大殿內就嘈雜了起來,就連皇帝都皺了皺著眉頭。而我則望向說話之人。一位60來歲的老頭,好奇的對著齊王問道“四伯,這小老頭啥意思。”齊王皺著眉頭說道“這老頭姓崔,剛剛被陛下封為你府上的長史,現在又跑出來請辭。”
我一聽立馬火了,對著姓崔的老頭問道“這位崔大人,您貴姓。為什麽接了聖旨現在又要請辭。是看不起本王還是看不起陛下,竟然以年事已高做借口丟本王的人。”不等老家夥說話,我轉身對著皇帝說道“陛下,既然這不知道姓什麽的崔大人年事已高,您就準許他的意願,準了他的告老請求。要不然傳出去,讓不知道內情的人還說陛下您不體恤老人家呢。”
皇帝本就對這姓崔的不給麵子很生氣,一聽我這話,立馬說道“那好,朕就準了趙王的意見,放崔永迴家養老,今生不再續用。省得外人說朕不體恤大臣。”這話一出,姓崔的立馬軟了。他隻不過看不順眼趙王罷了,順口找了個理由不想去做這個長史罷了。誰知道直接被趙王罷了一道。如今陛下金口一開,不告老都由不得自己了。
於是起身向皇帝行了一禮,落寞的退出了大殿。其他與之交好的大臣都沒有想到,今天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這時就聽皇帝問道“恆兒呀,如今你王府沒有了長史,你可有鍾意的人選。”我聽了後笑著說道“陛下,孫兒聽說中郎將常何家中有一書生,有經天緯地之能。何不讓此人來孫兒府上任長史,反正朝中稍微有點名望的人都不願意來孫兒府上。”
皇帝聽了後考慮了一會,正打算駁迴,這時中郎將常何走了出來說道“陛下,臣家中確有此人,姓馬名周,幼年時家中出了變故,父母雙亡。可是次子並沒因為遭逢大難而自暴自棄,反而更加刻苦學習。前幾年還被博州府聘為助教,後因自知才學尚淺,便辭去了助教職位。前幾年來長安遊學,臣偶然間與之相遇,發現此子是個大才之人。本想向陛下舉薦,可他卻再三推卻,言之要憑真才實學堂堂正正的入朝為官。”
說了半天,最後說道“陛下,既然趙王殿下點了此子,臣也覺得可以試一試。”皇帝聽了常何的話,認真的考慮了一會,說道“既然常愛卿如此推崇此子,那朕就準了。”說完轉過頭對我說道“好了,你府上的事就這樣了。”接下來又說道“此次你無旨意帥兵前後出擊夏國,突厥。本是大罪,朕念在你沒有對大唐造成太大損失,又立了不小的功勞,這次就原諒你了。不過也不能不罰,這次就功過相抵了。”
我趕緊行禮說道“謝陛下不怪罪孫兒,孫兒保證不會再有下次了。”皇帝點了點頭,然後說道“至於出征的將士,這次立了大功,不能不賞。”然後對著內侍說道“宣他們進來吧。”讓後內侍就大聲念到“陛下有旨,宣牛進達,蘇定方,馬運,李正寶,楊坤……”念了一大堆名字,不一會牛進達等人就被帶進了大殿。
一番大禮參拜後,皇帝笑著開口說道“眾愛卿為我大唐立下汗馬之功,親苦了。”眾人大聲喊道“為我大唐,舍我其誰。為我大唐,舍我其誰。………”一連喊了三遍,這才立正行禮。這一幕不但看愣了一眾文武百官,就連皇帝也被其感動。
就聽皇帝興奮的說道“眾愛卿,今日朕才知道,你們為什麽能以不滿萬人先後平羅藝造反,誅滅梁師都。後又深入草原,殲滅突厥20餘萬人馬。硬生生打的突厥吉利北逃,突利投降稱臣。就憑這股氣勢,誰敢與我大唐為敵。好,很好。”說完後哈哈大笑起來。
趁著皇帝高興之際,太子立馬站了出來,笑著說道“父皇,這次之所以能打的突厥人俯首稱臣,固然眾將士訓練有素,敢打敢拚。但也離不開二弟世民在後方審時度勢,指揮有度。今我大唐看起來以平定了天下,可是周邊依然群狼環伺,百姓生活依然艱苦。兒臣也時常為大唐擔憂,怕兒臣這個太子做的不慎合格。”
說道這裏,苦笑著繼續說道“父皇,兒臣最近常常在想,您千辛萬苦創下這大唐基業。以後交到兒臣手中,兒臣能否繼續開創輝煌。”皇帝聽到這裏皺眉問道“太子有什麽話直接說,不用拐彎抹角。”太子聽後,直接跪倒在地。對著皇帝磕了個頭說道“父皇,兒臣要讓您老人家失望了。經過兒臣再三思考,兒臣決定辭去太子之位,請父皇在眾弟弟隻間另尋合適的太子人選。”
此話一出,滿朝皆驚。就連皇帝也大吃一驚,立刻怒罵道“混賬,太子是你說做就做,想辭就辭的麽。真以為你是太子朕就不敢治你的罪麽。”這時秦王趕緊站出來勸道“大哥,你這是做什麽,好端端的為什麽要惹父王生氣。還有,為什麽要辭去太子之位。難道你不知道這樣做是要動大唐的國本嗎。”
太子苦笑著說道“世民,你知道大哥最近在幹什麽嗎?”秦王說道“大哥不是帶人編撰字典麽,但是這與你辭去太子之位有什麽關係。”太子苦笑著說道“就因為編撰字典,這才讓大哥萌發了辭去太子之位的想法。你可能不知道,就在編撰的過程中,大哥翻越了大量古籍。而從中總結了曆朝曆代興亡隻要素。”
秦王聽了後說道“既然大哥了解了朝代興亡的要素,為什麽還要辭去太子之位呢。”太子無奈的說道“就因為這樣,大哥才不敢坐這個太子之位。大哥雖說有點文采,但是也真是因為這個,才有了文人桀驁不馴,眼高於頂的毛病。再加上大哥耳根子軟,做事優柔寡斷,往往做事拿不定主意。最關鍵的是,這還不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