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軒轅銳鋒下令,毒殺水逸仙滿門,無論老少,皆不得幸免,雞犬不留。


    這一決定如同晴天霹靂,震驚了整個朝廷與民間。


    人們紛紛議論,不解為何軒轅銳鋒會做出如此殘忍的決定。


    在軒轅銳鋒的心中,卻有著自己的考量與理由。


    他認為,水逸仙的犧牲是為了保護他,是為了國家的安寧與穩定。


    而水逸仙的家人,或許在某種程度上,也知曉了某些不該知曉的秘密,成為了潛在的威脅與隱患。


    為了國家的未來,為了水逸仙的犧牲能夠得到真正的銘記,他選擇了這種極端的方式來保護這一切。


    軒轅銳鋒的一席言辭,猶如寒風中淩厲的劍鋒,穿透了文武百官與京城百姓的心防。


    他的聲音,雖不高亢,卻字字鏗鏘,句句擲地有聲,蘊含著不可抗拒的力量。


    那些原本心存疑慮的文武百官,在他的言辭之下,紛紛低了頭,選擇了沉默與服從;而那些京城百姓,即便心中有著萬般不解與悲痛,卻也在這股無形的壓力下,選擇了接受與順從。


    一時間,水府內外,被一層厚重的陰霾所籠罩,空氣中彌漫著一種令人窒息的壓抑與哀愁。


    在水府的大堂,燭光搖曳,映照出一幅幅蒼白而驚恐的麵容。


    水逸仙的親友們,或立或坐,他們的眼神中交織著疑惑、恐懼與絕望,宛如一群被命運捉弄的玩偶,無助地等待著未知的審判。


    年邁的長者,雙手顫抖,眼中淚光閃爍,看到了家族興衰的輪迴;稚嫩的孩童,緊緊依偎在母親懷裏,眼神中既有對未知的恐懼,也有對母愛的依戀,他們的小手緊緊抓著母親的衣襟,那是他們在這冰冷世界中唯一的溫暖。


    禁衛軍們,身著鐵甲,手持長矛,步伐沉穩而有力,如同冰冷的雕塑,一步步逼近水府的每一個角落。


    他們的目光如炬,卻冰冷如霜,穿透人心,直視那最深處的恐懼與絕望。


    “飲下此酒,以安天下。”


    軒轅銳鋒的聲音從遠方傳來,冰冷而決絕,如同冬日裏的寒風,讓人心生寒意。


    他的言辭,雖冠冕堂皇,卻掩蓋不了那背後的血腥與殘忍。


    水逸仙的親友們,有的顫抖著接過禁衛軍遞來的玉碗,有的則被強行灌下。


    那毒酒,如同地獄之火,瞬間在他們的體內燃燒,帶來無盡的痛苦與折磨。


    他們痛苦地扭曲著身體,雙手緊緊地抓著衣襟,臉上露出猙獰的表情,要將那痛苦從體內撕扯出來。


    有的老者,雙眼圓睜,眼球幾乎要凸出眼眶,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不甘與憤怒,控訴這世間的不公。


    有的孩童,在母親的懷抱中痛苦地掙紮,小手緊緊地抓著母親的衣服,淚水與口水交織在一起,滴落在衣襟上,形成了一幅幅令人心碎的畫麵,那是生命最後的掙紮與唿喚。


    而那些正值壯年的男女,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不甘與憤怒,他們想要反抗,想要呐喊,卻隻能在這毒酒的折磨下,無力地倒下。


    整個水府,瞬間變成了一片人間煉獄。


    哀嚎聲、哭泣聲、掙紮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曲淒厲的悲歌,迴蕩在夜空之中。


    那些禁衛軍們,卻如同冰冷的機器一般,麵無表情地執行著軒轅銳鋒的命令,將這一場悲劇推向了高潮。


    他們的身影在燭光下閃爍,如同地獄中的使者,將死亡與絕望帶給了水府的每一個人。


    然而,這並非軒轅銳鋒的全部決定。


    他還命人在水逸仙的墳墓上建造了一座九層寶塔,高聳入雲,氣勢恢宏。


    為確保寶塔之穩固,工匠們深入山林,開采青石,每一塊皆經精挑細選,質地堅硬,色澤溫潤,猶如古玉。


    工匠們分工明確,各司其職。


    設計者夜以繼日,研讀佛經,力求將每一尊神像、每一處圖案,皆刻畫得栩栩如生,盡顯佛道之精髓。


    雕刻者手持刻刀,如藝術家般,在青石上精雕細琢,每一鑿每一劃,皆凝聚著對佛道之虔誠與敬畏。


    夏日炎炎,他們揮汗如雨,汗水浸透衣衫;冬日嚴寒,他們雙手凍得通紅,但刻刀依舊飛舞,不曾停歇。


    寶塔之精美,令人歎為觀止。


    塔身九層,每層皆采用不同的主題與風格。


    從底層的蓮花基座,到頂層的琉璃寶頂,每一處皆透露著匠人的智慧與匠心。


    第一層,四大天王威嚴莊重,守護著塔門,眼神中透露出不容侵犯的威嚴;第二層至第八層,則依次雕刻著玉清紫虛高妙太上元皇大道君、上清高聖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三教宗師道德天尊釋迦牟尼佛、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諸天神佛,每一尊神像皆栩栩如生,低眉垂目,慈悲為懷。


    而每一層的壁畫,更是色彩斑斕,講述著佛道兩家的典故與傳說,引人入勝,令人心生敬畏。


    寶塔之內,金碧輝煌,宛如人間仙境。供奉著各式各樣的神像與法器。


    每一尊神像前皆有長明燈晝夜不息,香火鼎盛,煙霧繚繞。


    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檀香味,令人心生寧靜。


    塔內還設有轉經筒與祈福牆,供信徒們轉動祈福,寄托心願。


    每當晨曦初現,陽光穿透雲層,照耀在寶塔之上,整個塔身便被鍍上了一層金輝,更顯神聖而莊嚴。


    自寶塔建成之日起,便吸引了無數參拜者。


    古往今來,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皆紛紛慕名而來。


    他們或虔誠祭拜,或默默祈福,或靜靜沉思,皆在此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那份寧靜與慰藉。


    春日裏,桃花盛開,人們手捧鮮花,沿著石階緩緩而上,每一步皆顯得莊重而神聖;


    夏日炎炎,寶塔下的陰涼成了避暑的勝地,人們在此靜坐,聆聽佛音,心靈得以淨化;


    秋風送爽,金黃的落葉鋪滿石階,每一步皆踏出了歲月的迴響;


    冬日雪後,寶塔銀裝素裹,更顯莊嚴神聖,人們不畏嚴寒,隻為一睹其風采。


    歲月如梭,寶塔依舊屹立不倒,見證了無數人的悲歡離合,也承載了無數人的希望與祈願。


    它不僅是鎮壓水逸仙靈魂及其親友靈魂的安息之所,更是人們心中的聖地與信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在古早狗血文裏興風作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迂於雨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迂於雨禦並收藏快穿:在古早狗血文裏興風作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