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人的調查工作還是很有效率的,僅僅數天的功夫便將情況查了個七七八八。


    拿著剛剛得來的調查報告,烏斯季諾夫可謂是一臉鐵青。


    中國掌握了一種相當先進的製造工藝,足可以將噴氣式發動機渦輪葉片的合格率提升54%,完好率提升62%。


    這是報告上所得出的結論。


    盡管在數據上並不見得有多麽精確,可哪怕隻提高10%,那也是極為恐怖了。


    試想一下,一台噴氣式發動機上的渦輪葉片,如果提高10%的合格率和完好率,那就等於說在同等時間下能夠將噴氣式發動機提高5%。


    可不要小看這5%的產量,要知道這可是關係到作戰飛機的直接產量。


    特別是在大規模戰爭當中,每提高1%的產能,就意味著戰場上多出無盡肯能的勝利,這是蘇聯在偉大的衛國戰爭當中用千萬人的生命所取得的寶貴經驗。


    更何況,中國所創造出的這項工藝可不僅僅提升10%,而是超過50%,這個數值已經不能用恐怖來形容,而是難以置信的驚悚。


    作為在蘇德戰爭當中,負責後方軍工生產的主要領導人之一,烏斯季諾夫比任何人都明白這組數值對蘇聯軍工方麵的宏觀意義。


    特別是現如今與美國正式開啟的冷戰,更是需要龐大的軍工實力才能支撐起蘇聯超級大國的地位。


    “柏林危機的尷尬不能重演!”


    迴想著去年蘇軍封鎖柏林時,麵對美國龐大航空力量的無奈,烏斯季諾夫便下意識的握緊了拳頭,旋即走到辦公桌旁,抓起上麵的電話:“立即安排一下,我要和102首長見麵!”


    ……


    “什麽?要和我見麵?”


    與此同時,端坐在軍備首長辦公室的102首長聽完機要秘書的匯報後先是一陣的詫異,旋即冷笑道:“前幾天幹嘛去了?晚了!”


    “我說老夥計,你這是什麽意思?不準備談了?”


    聞聽此言,軍備首長也是一臉的茫然,他可是指望著102首長這一次能夠拿下蘇聯人,好將幾個重點廠報上來的機械設備一次性解決,也不枉他有意的“泄密”,否則就憑他一貫雷厲風行的作風,怎麽可能就讓蘇聯人打探到渦輪葉片的加工工藝?


    哪成想102首長直接來了一句“晚了”,就準備把這件事給掐斷了,這讓軍備首長情何以堪,連忙阻止道:“我可告訴你,你可不能斷嘍,不但要談,還得好好的談,我上手的幾個廠就等著你把米帶迴來下鍋呢,我不是危言聳聽,以現在科技的發展速度,這樣的好事可真是過了個村就沒這個店了!”


    “過了個村就沒這個店?我看你是被那小子給帶壞了。”102首長嗤之以鼻:“我就納悶了,這麽好的工藝怎麽不好,非要拿出來換東西,換就換吧,竟然非得把蘇聯人往死裏坑,這年紀輕輕的就一肚子壞水,你說要是老了得多招人恨。”


    “反正不招咱們恨就行,至於那些蘇聯人,他們愛怎麽狠就怎麽狠!”軍備首長卻是開懷大笑,隨後用手頻頻點著坐在對麵的102首長戲謔著說道:“我看呀不是人家柏毅的問題,而是你這老家夥的思想問題,說實話,是不是被人牽著鼻子走,心裏有些疙瘩?”


    “我哪來的疙瘩,就是怕那個小鬼考慮不周,影響大局!”


    “高層的那幾位難道就沒有大局觀?他們都接受了柏毅的建議,你這老家夥還有這麽固執的?”軍備首長抿了口茶水淡淡道。


    “我……”


    102首長還想說什麽,可話到了嘴邊,卻愣是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早在一個月前,身為白雲廠副總工程師的柏毅,向遠在京城的軍備首長提交一份名為《以技術換設備》的報告,提出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換取其他國家先進設備的建議。


    當時軍備首長正全身心的撲在熔模鑄造工藝的最後攻關上,因此對柏毅的報告也就是匆匆掃了幾眼就隨手扔在一旁。


    根本就沒放在心上,先不說以當下中國的情況有沒有先進的技術去換,就算有,也不可能輕易的拿出來,要知道掌握一項核心技術對國家的發展有多麽重要,不藏著掖著就不錯了,怎麽還可能拿去交換。


    所以軍備首長根本就沒往這方麵去想,繼續領著一堆專家開發熔模鑄造去了。


    直到蘇聯人突然將設備的價錢提高三成,軍備首長才忽然意識到事情有些不對勁,要知道這次國家向蘇聯所采購的機械設備,將近80%都是要用於軍工生產的,因此不單單是航空領域的精鍛機,航天、兵器、後勤、冶金、化工,可謂涵蓋了幾乎所有軍工領域。


    甚至很多項目都列入即將實施的一五計劃當中去,可沒想到蘇聯卻突然提價,這不但打亂了一五計劃的編製,更讓建立軍工生產體係的目標麵臨極大的不確定性。


    為此高層一麵令102首長代表中國方麵與蘇聯方麵繼續談判,一麵積極磋商該如何應對其中的不利局麵。


    軍備首長作為主管軍工方麵的負責人,自然是會議上的主角,甚至幾次更為重要的政治~~~局擴大會議,軍備首長都被要求參加。


    隻不過不管中方如何商討,都無法改變蘇聯人提價的意圖,如果中國的經濟條件好也就罷了,關鍵是現在的中國剛剛結束內戰,整個國家連最起碼的財政儲備都沒有,能拿出現有的資金去采購設備已屬不易,根本沒辦法投入再多的錢,否則剛剛誕生的國家非得亂套不可。


    當然,也可以將這一次的設備采購中止,待以後經濟實力上來了再繼續也不遲,但問題是科技發展,特別是軍工技術發展的階梯性和實效性是很明顯的,如果現在這一步趕不上的話,那接下來的便是步步落後。


    如此一來事情便僵在哪裏,這讓一心盼著軍工領域初步建立體係化的幾位高層可謂是愁白了頭,軍備首長也是一樣,早就不去搞什麽“古董研究”,一心一意的埋頭如何解決現階段困難。


    也就在這時,他想起了柏毅的那份報告,於是重新拿出來,細細品味一番後,在一次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大膽的提了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崛起軍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溪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溪柚並收藏崛起軍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