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蘇聯為什麽……”
看著滿車的零件,陳耀陽有些六神無主,他很生氣,卻又不知道該如何發火,因為無論是正式外交照會,還是相關的請示報告,所提到的都是“技術換廢品”,盡管任誰都清楚的這個“廢品”到底是怎麽迴事。
然而當蘇聯人真的這麽做了的時候,任誰都說不出半個不字,更何況眼下的中國各種物資奇缺,他別是高品質的鋼鐵,簡直就是稀有貨,而從蘇聯運過來這批“廢品”中80%是鋼鐵產品,這對缺乏鋼鐵的中國來說也算是雪中送炭。
但陳耀陽心中卻沒有半分感激之情,反而更是怒火中繞,因為他不甘心,更因為他想不通,為什麽被稱為老大哥的蘇聯會做出這等言不由衷的事;為什麽明明是同誌加同盟,反而還要如此背後捅刀子!
“沒有為什麽,隻因為咱們這個蘇聯老大哥的大國沙文主義情節太濃了!”
就在陳耀陽一聲聲無力的衝著凜冽的寒風發出陣陣令人不甘的疑問時,一句輕飄飄的話,順著風灌入他的耳中,陳耀陽猛的一怔,旋即才發現,原本凝望北方的柏毅不知何時來到他的身前。
隻見他嘴裏叼著一根煙,神情無喜無悲,衝他伸出的手裏撚著一根剛從煙盒裏拿出的香煙,示意了一下便開口說道:“要不要來一支!”
眼見於此,陳耀陽不由得愣住了,下意識的接過柏毅遞過來的香煙,可很快便反應過來,他根本就不抽煙,可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柏毅的態度,好像是已經接受了現實,因為在這位老兄弟的身上,陳耀**本感受不到半分的怨氣與憤慨,於是他有些訝然的看著柏毅:“老柏,你難道就不生氣嗎?拚死拚活三個多月換來的確是一堆廢鐵,你難道甘心?”
“甘心?哼,任誰費了這麽大的力氣,搞了那麽多事情,就獲得這麽個結果,都不會甘心!”
“那你怎麽?不對……老柏,你是不是有什麽後手?”
看著柏毅似笑非笑的神情,陳耀陽猛的反應過來,也不怪陳耀陽會這般想,自打定下以“技術換廢品”的方案後,無論是用三款裝備釣科羅廖夫上鉤,還是在莫斯科同波斯克列貝舍夫保持默契,每一步都幾乎料得先機,以至於整個過程看似複雜,但卻異常順利,若不是最後的結果不盡如人意,簡直堪稱完美。
不過也正因為如此,當看到柏毅那副意味深長的臉色時,陳耀陽斷定,這一切絕對在柏毅的預料之中,而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其實早在前往莫斯科之前,柏毅便覺得此次蘇聯之行未必有預想的那般順利。
原因無他,隻因為那個以“鋼鐵”為名號的蘇聯領袖斯大林,對於中國這個亞洲鄰居心思其實是很複雜的,一方麵他希望中國的革命勝利從而能夠將紅色政權進一步在全球鋪開;而另一方麵繼承沙皇雄心的斯大林卻對蘇聯在中國東北特殊權益始終念念不忘。
特別是橫貫中國東北的“中長鐵路”以及大~~!~~連、旅~~!~~順兩個不凍港,一直被蘇聯視為立足東亞的痙攣,為此不惜在二戰末期與美國、英國爭得麵紅耳赤也要將這兩個中國東北利益支點寫進奠定戰後國際秩序的《雅爾塔協定》當中。
要知道在東亞尋得出海口,可是俄國百餘年來夢寐以求的心願,繼承沙俄雄霸世界誌向的蘇聯自然不能放過如此千載難逢的機會,趁著國民政府軟弱可欺,將這兩項中國東北的核心權益牢牢控製在手裏。
隻是人算不如天算,軟弱的國民政府的確是軟到了家,沒幾年的功夫便被革命的浪潮所淹沒,最終舊貌換新顏成立了新中國,而新中國的領導人們對涉及東北核心主權的問題可謂是寸步不讓。
為此中蘇兩國曾經在莫斯科進行了將近一個月的艱苦談判,期間斯大林的態度很強硬,堅決不同意歸還“中長鐵路”和大~~!~~連、旅~~!~~順兩個不凍港,甚至提出以援助建設來換取新中國方麵的讓步。
不過中國政府卻寸步不讓,加之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對蘇聯的步步緊逼,讓蘇聯不得不需要中國這個後援來維持全球霸權體係,因此斯大林便被迫同意中國政府的提議,這才有了1950年2月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的簽訂。
然而令中國政府萬萬沒想到的是,斯大林雖然做出了極大的讓步,但卻耍了個花招,那便是在《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補充條款裏加了這麽一條:“若東亞地區爆發戰事,蘇聯海軍可以重新使用大~~!~~連、旅~~!~~順兩個不凍港,‘中長鐵路’也必須無償向蘇聯放開使用權,以便保障蘇聯海軍的補給!”
當時的中國剛剛成立,外交經驗極其匱乏,再加上國內戰爭已經結束,日本被美國像小媳婦一樣壓得服服帖帖,怎麽看怎麽不像有戰爭爆發的樣子,所以也就沒想太多,便在補充條約上簽了字。
結果中蘇兩國這邊剛簽訂盟約,斯大林便一封電報發往朝鮮,同意朝鮮政府1949年下半年開始的統一計劃,與此同時駐遠東蘇軍開始對朝鮮軍隊提供全方位的軍事援助,短短幾個月時間,朝鮮軍隊便成為東亞地區屈指可數的強軍,並於1950年6月發動統一戰爭,隨後美軍介入,兵臨鴨綠江,中國在國土遭受威脅的情況下被迫出兵朝鮮。
至此,東亞地區戰火已然燒紅的半邊天,蘇軍也借著補充條款的規定繼續占據旅~~!~~順港,至於“中長鐵路”的使用權也想蘇聯敞開,加之中國在朝鮮拖住美軍,減輕蘇聯在歐洲方向的壓力,促使蘇聯在這一期間獲益頗豐。
柏毅前世的時候這些秘辛隨著蘇聯解體公布於世,因此柏毅才得以了解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蘇聯各項政策的邏輯與意圖,說穿了無非是對中國的堤防與不信任,朝鮮戰爭後期以貸款形式有償的蘇聯二戰時期老舊武器裝備、以經濟補償方式對中國的援助建設等等,都是這一邏輯的體現。
相較於此,將好好的德係機械和武器裝備拆成真正的廢鐵送過來便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畢竟蘇聯要的是聽話的中國,而不是一個強大的中國!
“所以我們從蘇聯出發前,出訪莫斯科的總後首長見了貝利亞,這才讓局麵不至於壞到不可挽迴的地步,而這也不是什麽後手,沒辦法,誰讓斯大林老了,而貝利亞的野心卻膨脹到無以複加……”
看著滿車的零件,陳耀陽有些六神無主,他很生氣,卻又不知道該如何發火,因為無論是正式外交照會,還是相關的請示報告,所提到的都是“技術換廢品”,盡管任誰都清楚的這個“廢品”到底是怎麽迴事。
然而當蘇聯人真的這麽做了的時候,任誰都說不出半個不字,更何況眼下的中國各種物資奇缺,他別是高品質的鋼鐵,簡直就是稀有貨,而從蘇聯運過來這批“廢品”中80%是鋼鐵產品,這對缺乏鋼鐵的中國來說也算是雪中送炭。
但陳耀陽心中卻沒有半分感激之情,反而更是怒火中繞,因為他不甘心,更因為他想不通,為什麽被稱為老大哥的蘇聯會做出這等言不由衷的事;為什麽明明是同誌加同盟,反而還要如此背後捅刀子!
“沒有為什麽,隻因為咱們這個蘇聯老大哥的大國沙文主義情節太濃了!”
就在陳耀陽一聲聲無力的衝著凜冽的寒風發出陣陣令人不甘的疑問時,一句輕飄飄的話,順著風灌入他的耳中,陳耀陽猛的一怔,旋即才發現,原本凝望北方的柏毅不知何時來到他的身前。
隻見他嘴裏叼著一根煙,神情無喜無悲,衝他伸出的手裏撚著一根剛從煙盒裏拿出的香煙,示意了一下便開口說道:“要不要來一支!”
眼見於此,陳耀陽不由得愣住了,下意識的接過柏毅遞過來的香煙,可很快便反應過來,他根本就不抽煙,可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柏毅的態度,好像是已經接受了現實,因為在這位老兄弟的身上,陳耀**本感受不到半分的怨氣與憤慨,於是他有些訝然的看著柏毅:“老柏,你難道就不生氣嗎?拚死拚活三個多月換來的確是一堆廢鐵,你難道甘心?”
“甘心?哼,任誰費了這麽大的力氣,搞了那麽多事情,就獲得這麽個結果,都不會甘心!”
“那你怎麽?不對……老柏,你是不是有什麽後手?”
看著柏毅似笑非笑的神情,陳耀陽猛的反應過來,也不怪陳耀陽會這般想,自打定下以“技術換廢品”的方案後,無論是用三款裝備釣科羅廖夫上鉤,還是在莫斯科同波斯克列貝舍夫保持默契,每一步都幾乎料得先機,以至於整個過程看似複雜,但卻異常順利,若不是最後的結果不盡如人意,簡直堪稱完美。
不過也正因為如此,當看到柏毅那副意味深長的臉色時,陳耀陽斷定,這一切絕對在柏毅的預料之中,而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其實早在前往莫斯科之前,柏毅便覺得此次蘇聯之行未必有預想的那般順利。
原因無他,隻因為那個以“鋼鐵”為名號的蘇聯領袖斯大林,對於中國這個亞洲鄰居心思其實是很複雜的,一方麵他希望中國的革命勝利從而能夠將紅色政權進一步在全球鋪開;而另一方麵繼承沙皇雄心的斯大林卻對蘇聯在中國東北特殊權益始終念念不忘。
特別是橫貫中國東北的“中長鐵路”以及大~~!~~連、旅~~!~~順兩個不凍港,一直被蘇聯視為立足東亞的痙攣,為此不惜在二戰末期與美國、英國爭得麵紅耳赤也要將這兩個中國東北利益支點寫進奠定戰後國際秩序的《雅爾塔協定》當中。
要知道在東亞尋得出海口,可是俄國百餘年來夢寐以求的心願,繼承沙俄雄霸世界誌向的蘇聯自然不能放過如此千載難逢的機會,趁著國民政府軟弱可欺,將這兩項中國東北的核心權益牢牢控製在手裏。
隻是人算不如天算,軟弱的國民政府的確是軟到了家,沒幾年的功夫便被革命的浪潮所淹沒,最終舊貌換新顏成立了新中國,而新中國的領導人們對涉及東北核心主權的問題可謂是寸步不讓。
為此中蘇兩國曾經在莫斯科進行了將近一個月的艱苦談判,期間斯大林的態度很強硬,堅決不同意歸還“中長鐵路”和大~~!~~連、旅~~!~~順兩個不凍港,甚至提出以援助建設來換取新中國方麵的讓步。
不過中國政府卻寸步不讓,加之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對蘇聯的步步緊逼,讓蘇聯不得不需要中國這個後援來維持全球霸權體係,因此斯大林便被迫同意中國政府的提議,這才有了1950年2月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的簽訂。
然而令中國政府萬萬沒想到的是,斯大林雖然做出了極大的讓步,但卻耍了個花招,那便是在《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補充條款裏加了這麽一條:“若東亞地區爆發戰事,蘇聯海軍可以重新使用大~~!~~連、旅~~!~~順兩個不凍港,‘中長鐵路’也必須無償向蘇聯放開使用權,以便保障蘇聯海軍的補給!”
當時的中國剛剛成立,外交經驗極其匱乏,再加上國內戰爭已經結束,日本被美國像小媳婦一樣壓得服服帖帖,怎麽看怎麽不像有戰爭爆發的樣子,所以也就沒想太多,便在補充條約上簽了字。
結果中蘇兩國這邊剛簽訂盟約,斯大林便一封電報發往朝鮮,同意朝鮮政府1949年下半年開始的統一計劃,與此同時駐遠東蘇軍開始對朝鮮軍隊提供全方位的軍事援助,短短幾個月時間,朝鮮軍隊便成為東亞地區屈指可數的強軍,並於1950年6月發動統一戰爭,隨後美軍介入,兵臨鴨綠江,中國在國土遭受威脅的情況下被迫出兵朝鮮。
至此,東亞地區戰火已然燒紅的半邊天,蘇軍也借著補充條款的規定繼續占據旅~~!~~順港,至於“中長鐵路”的使用權也想蘇聯敞開,加之中國在朝鮮拖住美軍,減輕蘇聯在歐洲方向的壓力,促使蘇聯在這一期間獲益頗豐。
柏毅前世的時候這些秘辛隨著蘇聯解體公布於世,因此柏毅才得以了解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蘇聯各項政策的邏輯與意圖,說穿了無非是對中國的堤防與不信任,朝鮮戰爭後期以貸款形式有償的蘇聯二戰時期老舊武器裝備、以經濟補償方式對中國的援助建設等等,都是這一邏輯的體現。
相較於此,將好好的德係機械和武器裝備拆成真正的廢鐵送過來便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畢竟蘇聯要的是聽話的中國,而不是一個強大的中國!
“所以我們從蘇聯出發前,出訪莫斯科的總後首長見了貝利亞,這才讓局麵不至於壞到不可挽迴的地步,而這也不是什麽後手,沒辦法,誰讓斯大林老了,而貝利亞的野心卻膨脹到無以複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