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毅說得沒錯,因為老葛的信上講了很多戰報上並沒有記錄的細節,其實當時獨立加強團的胃口還是很大的,不單單要將9公路地區的聯合國軍一口吃掉,甚至還準備以經典的圍點打援戰術,將增援的聯合國軍一起包了餃子。
卻沒想到,進攻發起後,掌握製空權的美國空軍,竟然能夠以極高的強度對實施攻擊的誌願軍進行不間斷轟炸,特別是白天,數不清的作戰飛機肆無忌憚的轟擊誌願軍的後續梯隊、防禦工事、指揮節點以及後勤補給站等戰略要點。
至於不斷衝擊美軍防禦陣的誌願軍一線步兵更是他們重點打擊的目標,在美空軍瘋狂的轟炸下,老葛他們僅僅將美軍“瘋牛”連級戰鬥群趕入反步兵地雷陣後,便徹底失去了進攻能力。
至於負責阻擊和打援的部隊,因為在防空方麵低估了美軍戰機的進攻強度,因此一開始便遭到極為猛烈的轟炸,阻擊打援部隊遭受重大傷亡,待美軍增援的營級戰鬥群浩浩蕩蕩衝過來時,殘存的打援阻擊部隊已經無法組織起有效的作戰行動。
甚至還有可能在美軍優勢火力的封堵下,被其強有力的反突擊,困死在陣地上,眼見於此,獨立加強團果斷的撤出戰鬥,可既便如此,天上的美軍飛機還是一個勁兒的狂轟濫炸,直到聯合國軍地麵部隊完全撤至清川江以南方才為止。
也正因為如此,誌願軍很多構想很好的圍殲戰變成了擊潰戰,至於所付出的代價更是國內戰爭的數倍,以至於老葛在書信的最後,直唿:“老柏,前線急需防空武器,刻不容緩,刻不容緩,刻不容緩!”
三個“刻不容緩”即道出了前線誌願軍的無奈,也寄托了將士們深深的渴望!
陳耀陽看完,也如柏毅一般將老葛的信傳給在場的幾個人,待其他人全部看完後,原本喜悅的心情便被一層陰霾所籠罩,朝鮮前線的誌願軍是勝了,但卻是用血肉之軀拚出來的勝利,結果固然可貴,但代價卻很慘重!
“柏科長說得對,咱們的防空武器是該抓緊了!”
陳耀陽喝了一口有些冰涼的水,長長的唿了一口氣,似乎是將剛才的鬱結全部釋放出來一般,他是技術人員,但也是上過戰場的鐵血軍人,當年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他就能從屍山血海裏拚出來。
而今,作為技術人員的他即便上不了戰場,那也應該用他的頭腦和雙手來為前線的將士增加勝利籌碼,50式自動步槍如此,新式手榴彈和反步兵地雷亦如此,如今誌願軍繼續防空武器,他又如何能安享自在。
於是捏著拳頭在桌子上捶得砰砰響:“我們不能再讓前線的誌願軍戰士們在無謂的犧牲,所以我同意的柏科長的意見,先將其他的在研項目放一放,全力攻關防空武器,我相信,隻要咱們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集中力量,應該能將初有雛形的防空搞出來的!”
與陳耀陽抱著同樣想法的人還有很多,聽罷之後都不由得點頭表示讚同,沒辦法,老葛的信上說得很明白,強大的美國空軍儼然成為誌願軍最大的阻礙,無數無故的犧牲,很多不得不放棄的戰役構想,通通都是美空軍造成的。
若是前線能夠裝備一款行之有效的防空武器,先不說能不能扭轉戰局,但至少也能夠減少不必要的損失,是以場內之人幾乎都同意陳耀陽的意見。
然而就在所有人就這防空武器的話題開始熱烈的討論起來之時,一個聲調不高,也不太自信,但卻極為刺耳的聲音,在這間簡陋的辦公室裏突兀的響了起來:“設計方麵我是不懂,但在製造方麵我覺得可能會出問題,要知道上一次咱們搞得那款14.5mm高射機槍,就是敗在了製造上麵……”
此話一出,眾人頓時循聲望去,這才發現原來是坐在角落裏的鉗工任旭東正怯生生的說著,眼前自己成為場間關注的焦點,任旭東黝黑的臉不由得微微一紅,聲音也越來越小:“我隻是說說,我隻是說說……大家別介意,大家別介意……”
耳中聽著別介意,但任旭東卻如天真浪漫的孩子,一語道破“皇帝的新裝”,任旭東說得沒錯,因為有柏毅、陳耀陽、王德化等人的存在,白雲廠在武器設計上是沒問題,真正的問題正是卡在製造上。
不同於槍械和手榴彈,有些精度過得去的機床,配上老師傅們嫻熟的加工技能,便可源源不斷的生產出來,很多大威力武器裝備,則需要更專業的設備才能加工,不僅如此為了達到某些特定要求,一些特種材料也是必不可少的。
而這兩項正是現如今整個中國最為缺乏的核心資源,也正因為如此,柏毅等人很多先進裝備的構想,也隻能停留在構想階段,根本無法將其變為現實,其原因正是出在這裏,以開戰前,柏毅等人便研製出來的14.5mm高射機槍為例。
按照柏毅的最初想法,槍身采用輕質合金材料以減輕重量,機匣這利用鉚、焊結合來增加結構強度,然而由於輕質合金材料的匱乏,隻能使用笨重的鑄鐵材料,鉚、焊工藝不過關,被迫使用衝壓工藝替代。
結果一個單管的14.5mm高射機槍居然比歐洲同類的雙管高射機槍還要重上一半,除此之外,由於14.5mm大威力彈藥後坐力實在太大,衝壓結構的機匣根本承受不住如此高溫高壓的衝擊,導致試射時常常出現故障,甚至還差點發生過安全事故。
不止是14.5mm高射機槍,單兵榴彈發射器、大威力火箭筒、狙擊步槍,等等柏毅等人構想許久的武器裝備,都遇到類似的問題而無法實現,麵對這種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尷尬境地,除了歎息,也隻有歎息……
卻沒想到,進攻發起後,掌握製空權的美國空軍,竟然能夠以極高的強度對實施攻擊的誌願軍進行不間斷轟炸,特別是白天,數不清的作戰飛機肆無忌憚的轟擊誌願軍的後續梯隊、防禦工事、指揮節點以及後勤補給站等戰略要點。
至於不斷衝擊美軍防禦陣的誌願軍一線步兵更是他們重點打擊的目標,在美空軍瘋狂的轟炸下,老葛他們僅僅將美軍“瘋牛”連級戰鬥群趕入反步兵地雷陣後,便徹底失去了進攻能力。
至於負責阻擊和打援的部隊,因為在防空方麵低估了美軍戰機的進攻強度,因此一開始便遭到極為猛烈的轟炸,阻擊打援部隊遭受重大傷亡,待美軍增援的營級戰鬥群浩浩蕩蕩衝過來時,殘存的打援阻擊部隊已經無法組織起有效的作戰行動。
甚至還有可能在美軍優勢火力的封堵下,被其強有力的反突擊,困死在陣地上,眼見於此,獨立加強團果斷的撤出戰鬥,可既便如此,天上的美軍飛機還是一個勁兒的狂轟濫炸,直到聯合國軍地麵部隊完全撤至清川江以南方才為止。
也正因為如此,誌願軍很多構想很好的圍殲戰變成了擊潰戰,至於所付出的代價更是國內戰爭的數倍,以至於老葛在書信的最後,直唿:“老柏,前線急需防空武器,刻不容緩,刻不容緩,刻不容緩!”
三個“刻不容緩”即道出了前線誌願軍的無奈,也寄托了將士們深深的渴望!
陳耀陽看完,也如柏毅一般將老葛的信傳給在場的幾個人,待其他人全部看完後,原本喜悅的心情便被一層陰霾所籠罩,朝鮮前線的誌願軍是勝了,但卻是用血肉之軀拚出來的勝利,結果固然可貴,但代價卻很慘重!
“柏科長說得對,咱們的防空武器是該抓緊了!”
陳耀陽喝了一口有些冰涼的水,長長的唿了一口氣,似乎是將剛才的鬱結全部釋放出來一般,他是技術人員,但也是上過戰場的鐵血軍人,當年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他就能從屍山血海裏拚出來。
而今,作為技術人員的他即便上不了戰場,那也應該用他的頭腦和雙手來為前線的將士增加勝利籌碼,50式自動步槍如此,新式手榴彈和反步兵地雷亦如此,如今誌願軍繼續防空武器,他又如何能安享自在。
於是捏著拳頭在桌子上捶得砰砰響:“我們不能再讓前線的誌願軍戰士們在無謂的犧牲,所以我同意的柏科長的意見,先將其他的在研項目放一放,全力攻關防空武器,我相信,隻要咱們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集中力量,應該能將初有雛形的防空搞出來的!”
與陳耀陽抱著同樣想法的人還有很多,聽罷之後都不由得點頭表示讚同,沒辦法,老葛的信上說得很明白,強大的美國空軍儼然成為誌願軍最大的阻礙,無數無故的犧牲,很多不得不放棄的戰役構想,通通都是美空軍造成的。
若是前線能夠裝備一款行之有效的防空武器,先不說能不能扭轉戰局,但至少也能夠減少不必要的損失,是以場內之人幾乎都同意陳耀陽的意見。
然而就在所有人就這防空武器的話題開始熱烈的討論起來之時,一個聲調不高,也不太自信,但卻極為刺耳的聲音,在這間簡陋的辦公室裏突兀的響了起來:“設計方麵我是不懂,但在製造方麵我覺得可能會出問題,要知道上一次咱們搞得那款14.5mm高射機槍,就是敗在了製造上麵……”
此話一出,眾人頓時循聲望去,這才發現原來是坐在角落裏的鉗工任旭東正怯生生的說著,眼前自己成為場間關注的焦點,任旭東黝黑的臉不由得微微一紅,聲音也越來越小:“我隻是說說,我隻是說說……大家別介意,大家別介意……”
耳中聽著別介意,但任旭東卻如天真浪漫的孩子,一語道破“皇帝的新裝”,任旭東說得沒錯,因為有柏毅、陳耀陽、王德化等人的存在,白雲廠在武器設計上是沒問題,真正的問題正是卡在製造上。
不同於槍械和手榴彈,有些精度過得去的機床,配上老師傅們嫻熟的加工技能,便可源源不斷的生產出來,很多大威力武器裝備,則需要更專業的設備才能加工,不僅如此為了達到某些特定要求,一些特種材料也是必不可少的。
而這兩項正是現如今整個中國最為缺乏的核心資源,也正因為如此,柏毅等人很多先進裝備的構想,也隻能停留在構想階段,根本無法將其變為現實,其原因正是出在這裏,以開戰前,柏毅等人便研製出來的14.5mm高射機槍為例。
按照柏毅的最初想法,槍身采用輕質合金材料以減輕重量,機匣這利用鉚、焊結合來增加結構強度,然而由於輕質合金材料的匱乏,隻能使用笨重的鑄鐵材料,鉚、焊工藝不過關,被迫使用衝壓工藝替代。
結果一個單管的14.5mm高射機槍居然比歐洲同類的雙管高射機槍還要重上一半,除此之外,由於14.5mm大威力彈藥後坐力實在太大,衝壓結構的機匣根本承受不住如此高溫高壓的衝擊,導致試射時常常出現故障,甚至還差點發生過安全事故。
不止是14.5mm高射機槍,單兵榴彈發射器、大威力火箭筒、狙擊步槍,等等柏毅等人構想許久的武器裝備,都遇到類似的問題而無法實現,麵對這種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尷尬境地,除了歎息,也隻有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