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楚王府。
書房內,朱孟烷焦急的等著朱楨的決斷。
“爹,孟炤在徐霈手中!我們不能再等了!”朱孟烷盯著朱楨,而朱楨隻看著桌上前不久收到的太子家書。
這封信洋洋灑灑上千字,通篇都是讓楚府稍安勿躁,更不要擅自行動。
“爹,難道我們也不管孟炤了嗎?他再怎麽混,也是我們楚王府的人。”朱孟烷急道。
朱楨歎了口氣,仍不出聲。照信中的意思,連張斕也在徐霈手中,而太子的意思,是會讓胡濙盡快救人。讓胡濙救人?他的任務一向是尋找允炆,而且隻聽命於聖上。恐怕在胡濙眼中,孟炤也隻是個棋子。
可是,半天前,失蹤許久的若愚,居然帶迴了受傷的陸大娘。按若愚所說,他到達夾山時,已經遲了,隻發現了受傷的陸大娘和滿地屍體。因此,他在山中尋了好幾日,想找到護衛們的下落,但一無所獲,包括老壬任風。
任風出身禁軍,雖為自己辦事,但每次都要手諭才行動,按他的說法是有備無患,好在此人之前行事從沒出過差錯。
隻是,任風應該死了,那他手中的手諭呢?其它的也就算了,這次這份……若愚已去孟炤院裏尋找,但護衛們都幾人一間房,他會放在房中?
“爹……”朱孟烷見朱楨半晌沒答話,忍不住催促。
朱楨暗暗歎了歎,吩咐道:“暫按宮中要求,讓我們的人全部迴來。”
朱孟烷一愣。之前,爹還為孟炤硬扛宮中,如今卻不管了?
此時,門外響起了若愚的聲音,“爺,有要事迴稟。”
“進來。”朱楨說著,又看了眼朱孟烷,“先這樣吧,其它……我再想想。”
朱孟烷起身,看了眼進房的若愚,退了出去。
進了房的若愚沒講話,隻是對著朱楨神情嚴肅的搖了搖頭。房內靜了下來。果然沒找到。朱楨一動沒動,沉思起來。
按陸大娘的說法,她們在殺張斕時,被老辛發現,包大娘因此被殺。所以,老辛、張斕都知道。不,張斕應該隻知道有人要殺她。如果這樣,她可能不是被徐霈所劫,而是自己故意掩蓋行蹤,借假死逃了。一個女子,有如此心機?
孟炤知不知道?無論如何,孟炤被召進京,絕對是計劃外的。因此,他們二人在夾山分開之後,孟炤的行蹤是明的,二人確實沒再見過。
朱楨閉上眼,細細迴想自己已知的所有事。
不對!朱楨猛的睜開眼。和孟炤一起進京的隻有老戊,而迴武昌的,除了老戊,還多了老甲和一個苗人少年。
孟炤知道了?夾山時,他為苗人擋住了禁軍。如果他知道府中有人要殺張斕,肯定也知道張斕的下落。
還是不對。當時他離府,或許是真的知道張斕在哪裏。但之後,周止的留信如此匆忙,他是真的落入徐霈之手?但太子怎麽會認為,張斕也在徐霈手中?除了張斕,還有什麽能脅迫孟炤?
朱楨走到桌前,又拿起太子的信,信中說,之後的事胡濙會安排穩妥,楚府不方便出手。
胡濙?有消息說,孟炤逃出來了,還找到了護衛的屍首。難道說,孟炤想再來一次假死?如果真是如此,就必須要胡濙幫忙。胡濙會幫個這忙?胡濙隻聽命於聖上,連太子的話,他都可以不聽。
除非……從頭到尾都是在演戲,那他們要幹嘛?謀反嗎?!還是……針對楚王府?孟炤為報複張斕之事?不會,張斕都不一定知道是楚王府出的手。但給老壬的手諭……
朱楨微微搖了搖頭,可心中各種念頭浮現,越想越亂。
“爺?”若愚不放心的看著朱楨。
朱楨無奈笑了笑,“事已至此,既然京裏都有安排,那我們楚府就暫不插手。辛苦了,你好好休息幾日。”
※
蘇州近郊,小鎮後山的小院內,聚集了不少人。
小院中的兩座墳,都被這些人挖開。一名大夫打扮的老者,帶著自己的三名學徒,正忙著開棺驗屍。
胡淦悠閑的坐在小院外,顧自喝著酒。過了好一會,那名老者洗淨雙手,來找胡淦。
“怎麽樣?”胡淦微笑著問。
“先生所料不差,這兩座墳中的屍骨,確實是一老一少。據老夫所見,應該都死了將近十年了。”老者道。
“不對吧。”胡淦皺著眉說:“明顯有一座新很多。”
“那新墳隻是將墳上的土翻新了。”老者解釋了下,繼續道:“老墳裏葬著老年男子,此人死時應年過六十。不過,他肋骨、腿骨都有傷,腿上的傷似乎是箭矢造成,而且死時肋骨上的傷並沒完全痊愈。老夫猜,極可能是因傷而亡。”
胡淦仔細聽他說完,問:“這些傷是同時發生?”
老者分析道:“從遺骨上看,應該差不多時間。”
“那能猜到,他的死是傷後多久的事?”胡淦問。
老都想了片刻,緩緩道:“老年人傷口本就痊愈的慢,推斷可能是三到六個月。”
“是太監?”胡淦突然問。
“這個……”老者搖頭,尷尬的笑笑,“沒陪葬,連身上的衣物、血肉都已腐爛完了,這還真看不太出。”
胡淦笑了笑,倒也沒太失望。
老者又開始道:“另一座墳中應是個男孩,雖然衣物、血肉也沒了,但陪了些小男孩的弓箭、玩具。”
“能看出大概幾歲?”胡淦問。
老者想了想,“從牙齒上看,不會超過十歲。”
胡淦想了想遲疑著問:“他……可曾受過傷?”
老者搖頭,“遺骨上看不出有傷。”
“能看出是怎麽死的嗎?”
老者沉思片刻,說道:“可以肯定他不是死於外傷,或者中毒。孩子要養大本就不易,病亡、或者溺水都有可能。不過,老夫覺得這孩子可能出生大富。”
“何以見得?”胡淦奇道。
“他的骨頭要比普通人家的緊實,雖過了十年,骨中已無骨髓,但老夫猜,此子的母親,生他之時年紀不大,平時養的極細致,不愁吃喝。”老者說完自己疑惑了,畢竟大富人家的孩子怎麽會葬在這荒郊野外。
胡淦點頭,起身道:“辛苦。麻煩都燒了吧。”
“那骨灰?”
“仍葬這裏,反正他們本就無名無姓,不用立碑。以後,不會有人來的。”胡淦道。
“是。”老者又返身迴小院。
胡淦沒再看身後的小院一眼,大步離開。
書房內,朱孟烷焦急的等著朱楨的決斷。
“爹,孟炤在徐霈手中!我們不能再等了!”朱孟烷盯著朱楨,而朱楨隻看著桌上前不久收到的太子家書。
這封信洋洋灑灑上千字,通篇都是讓楚府稍安勿躁,更不要擅自行動。
“爹,難道我們也不管孟炤了嗎?他再怎麽混,也是我們楚王府的人。”朱孟烷急道。
朱楨歎了口氣,仍不出聲。照信中的意思,連張斕也在徐霈手中,而太子的意思,是會讓胡濙盡快救人。讓胡濙救人?他的任務一向是尋找允炆,而且隻聽命於聖上。恐怕在胡濙眼中,孟炤也隻是個棋子。
可是,半天前,失蹤許久的若愚,居然帶迴了受傷的陸大娘。按若愚所說,他到達夾山時,已經遲了,隻發現了受傷的陸大娘和滿地屍體。因此,他在山中尋了好幾日,想找到護衛們的下落,但一無所獲,包括老壬任風。
任風出身禁軍,雖為自己辦事,但每次都要手諭才行動,按他的說法是有備無患,好在此人之前行事從沒出過差錯。
隻是,任風應該死了,那他手中的手諭呢?其它的也就算了,這次這份……若愚已去孟炤院裏尋找,但護衛們都幾人一間房,他會放在房中?
“爹……”朱孟烷見朱楨半晌沒答話,忍不住催促。
朱楨暗暗歎了歎,吩咐道:“暫按宮中要求,讓我們的人全部迴來。”
朱孟烷一愣。之前,爹還為孟炤硬扛宮中,如今卻不管了?
此時,門外響起了若愚的聲音,“爺,有要事迴稟。”
“進來。”朱楨說著,又看了眼朱孟烷,“先這樣吧,其它……我再想想。”
朱孟烷起身,看了眼進房的若愚,退了出去。
進了房的若愚沒講話,隻是對著朱楨神情嚴肅的搖了搖頭。房內靜了下來。果然沒找到。朱楨一動沒動,沉思起來。
按陸大娘的說法,她們在殺張斕時,被老辛發現,包大娘因此被殺。所以,老辛、張斕都知道。不,張斕應該隻知道有人要殺她。如果這樣,她可能不是被徐霈所劫,而是自己故意掩蓋行蹤,借假死逃了。一個女子,有如此心機?
孟炤知不知道?無論如何,孟炤被召進京,絕對是計劃外的。因此,他們二人在夾山分開之後,孟炤的行蹤是明的,二人確實沒再見過。
朱楨閉上眼,細細迴想自己已知的所有事。
不對!朱楨猛的睜開眼。和孟炤一起進京的隻有老戊,而迴武昌的,除了老戊,還多了老甲和一個苗人少年。
孟炤知道了?夾山時,他為苗人擋住了禁軍。如果他知道府中有人要殺張斕,肯定也知道張斕的下落。
還是不對。當時他離府,或許是真的知道張斕在哪裏。但之後,周止的留信如此匆忙,他是真的落入徐霈之手?但太子怎麽會認為,張斕也在徐霈手中?除了張斕,還有什麽能脅迫孟炤?
朱楨走到桌前,又拿起太子的信,信中說,之後的事胡濙會安排穩妥,楚府不方便出手。
胡濙?有消息說,孟炤逃出來了,還找到了護衛的屍首。難道說,孟炤想再來一次假死?如果真是如此,就必須要胡濙幫忙。胡濙會幫個這忙?胡濙隻聽命於聖上,連太子的話,他都可以不聽。
除非……從頭到尾都是在演戲,那他們要幹嘛?謀反嗎?!還是……針對楚王府?孟炤為報複張斕之事?不會,張斕都不一定知道是楚王府出的手。但給老壬的手諭……
朱楨微微搖了搖頭,可心中各種念頭浮現,越想越亂。
“爺?”若愚不放心的看著朱楨。
朱楨無奈笑了笑,“事已至此,既然京裏都有安排,那我們楚府就暫不插手。辛苦了,你好好休息幾日。”
※
蘇州近郊,小鎮後山的小院內,聚集了不少人。
小院中的兩座墳,都被這些人挖開。一名大夫打扮的老者,帶著自己的三名學徒,正忙著開棺驗屍。
胡淦悠閑的坐在小院外,顧自喝著酒。過了好一會,那名老者洗淨雙手,來找胡淦。
“怎麽樣?”胡淦微笑著問。
“先生所料不差,這兩座墳中的屍骨,確實是一老一少。據老夫所見,應該都死了將近十年了。”老者道。
“不對吧。”胡淦皺著眉說:“明顯有一座新很多。”
“那新墳隻是將墳上的土翻新了。”老者解釋了下,繼續道:“老墳裏葬著老年男子,此人死時應年過六十。不過,他肋骨、腿骨都有傷,腿上的傷似乎是箭矢造成,而且死時肋骨上的傷並沒完全痊愈。老夫猜,極可能是因傷而亡。”
胡淦仔細聽他說完,問:“這些傷是同時發生?”
老者分析道:“從遺骨上看,應該差不多時間。”
“那能猜到,他的死是傷後多久的事?”胡淦問。
老都想了片刻,緩緩道:“老年人傷口本就痊愈的慢,推斷可能是三到六個月。”
“是太監?”胡淦突然問。
“這個……”老者搖頭,尷尬的笑笑,“沒陪葬,連身上的衣物、血肉都已腐爛完了,這還真看不太出。”
胡淦笑了笑,倒也沒太失望。
老者又開始道:“另一座墳中應是個男孩,雖然衣物、血肉也沒了,但陪了些小男孩的弓箭、玩具。”
“能看出大概幾歲?”胡淦問。
老者想了想,“從牙齒上看,不會超過十歲。”
胡淦想了想遲疑著問:“他……可曾受過傷?”
老者搖頭,“遺骨上看不出有傷。”
“能看出是怎麽死的嗎?”
老者沉思片刻,說道:“可以肯定他不是死於外傷,或者中毒。孩子要養大本就不易,病亡、或者溺水都有可能。不過,老夫覺得這孩子可能出生大富。”
“何以見得?”胡淦奇道。
“他的骨頭要比普通人家的緊實,雖過了十年,骨中已無骨髓,但老夫猜,此子的母親,生他之時年紀不大,平時養的極細致,不愁吃喝。”老者說完自己疑惑了,畢竟大富人家的孩子怎麽會葬在這荒郊野外。
胡淦點頭,起身道:“辛苦。麻煩都燒了吧。”
“那骨灰?”
“仍葬這裏,反正他們本就無名無姓,不用立碑。以後,不會有人來的。”胡淦道。
“是。”老者又返身迴小院。
胡淦沒再看身後的小院一眼,大步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