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來說,季漢此次依舊遵循著當年隆中對的規劃,開辟了荊益兩條戰線。


    但由於曹丕伐吳而導致的天賜良機,使得劉禪將益州戰線進一步擴大成為了可能。


    目前看來,局勢的發展都還在他意料之中。


    從曹丕集結大軍伐吳開始,基本已經注定隴右的歸屬了。


    差別隻是最終能把戰果擴大到什麽地步而已。


    對於這一點,曹魏能臣如此多,就沒有一個人能夠提前預見到這種局麵嗎?


    當然不是,但預見到這一點的臣子們,或為明哲保身、或因自身和家族利益所在,並沒有形成合力,阻止做出這一決定的曹丕。


    當他們一切以家族利益為優先的時候,便很難事事為大局著想,非是不察,實不願也。


    劉禪之所以要千方百計的防止地方上的家族、豪強勢力做大,便是為了限製這種現象在將來的季漢王朝中愈演愈烈。


    為了扼殺臧霸和青徐集團這個最大的不安定因素,曹丕可以輕率的發動伐吳之戰,甚至暗中授意曹休伺機除掉臧霸。


    而他的臣子們也紛紛為了自身和家族利益考量,或默許縱容、或推波助瀾這一狀況的發生。


    真可謂“君臣相宜”的典範……


    當然,也不是所有聰明人都不顧大局。


    遠在曹魏大後方的大魏齊公,變對如今時局憂心忡忡,卻又無可奈何。


    齊公,姓曹名叡,字元仲。


    正是曹丕與甄宓的兒子,曹老板生前最器重的曹家繼任者,甚至對這個孫兒的看重,某種程度上比曹丕、曹植更甚。


    在這個十分看重外貌的年代,繼承了甄宓俊美與曹家英武的曹叡,顏值自然也是十分能打。


    然而與老劉登基後便迫不及待的將劉禪立為太子不同,曹丕登基後則似乎總有事情要忙,完全沒有立儲的意思。


    比如打擊異己、出城狩獵、製法削藩、出城狩獵、製定新政、出城狩獵……


    對於親爹的想法,以曹叡的精明自然清楚,老爹從來都不喜歡他,就算他展現再多的才能,也無法換來曹丕的喜愛。


    比起軍事、政治、文學等各方麵都表現不俗的曹叡,曹丕卻似乎更喜歡他平庸的兄弟。


    曹叡隻能低調、低調、再低調,盡量不引起父親的猜忌。


    對於這次事關國運的重大事件,曹叡不僅沒資格像劉禪一般堂而皇之的進入朝堂發表自己的意見,反而與自己的府中官員也一個字不可多言。


    曹叡在空無一人的屋中猛灌一口酒,對著麵前案上的地圖無聲自語:「東吳荊州一戰士氣已泄,父王此時南攻,隻會把孫權推向劉備……」


    隨後他又看向長江一線,手指沿著長江緩緩滑動。


    「東吳經營長江防線多年,要一朝突破,談何容易……隻怕父皇除了急於彰顯武功,更是要趁機解決青徐之患。」


    曹叡又灌了口酒,隨意的用袖子擦了一把嘴邊的酒液,與他在人前的莊重低調形象大不相同,顯得有些放浪不羈。


    「對東吳大動幹戈,劉備必定趁機北伐,關中尚有雄關可守,荊州關羽若此番再攻襄樊……沒了東吳偷襲,隻怕曹子孝再難抵擋。」


    若是擋不住,父皇就隻能自東線調兵抵擋,那以兵力優勢調動、拉扯東吳守軍的計劃,就會變成一個笑話。


    曹叡搖搖頭,隨後視線一路向西,越過關中,看向雍涼。


    「西部雖兵力空虛,但土地貧瘠,糧草與人口皆是不足,羌氐胡人時常叛亂襲擾,於常理而言,當不是劉備北伐的好選擇。隻是……」


    就在此時,曹叡想到了那個比他尚小三歲的敵方太子。


    自荊州一戰之後,他便注意到了這個敵方陣營的同齡人。


    而在仔細研究了荊州戰前、戰中、以及戰後劉禪的所作所為之後,曹叡驚歎的同時,也將那個素未謀麵的少年引為了最大的對手。


    此後他便盡力收集一切有關劉禪的情報,無論多小的事都不會放過。


    可以說,曹叡是整個曹魏上下,對劉禪最重視也最了解的人了。


    「隻是那小子,可很少依常理出招啊。」


    曹叡雖不登朝堂,但對於朝中大臣對於時局的討論卻了如指掌。


    朝中幾乎沒人討論雍涼各地應對劉備北伐的對策,這可不是件好事。


    曹叡將視線集中到西部,手指有節奏的點著漢中盆地。


    「那家夥如此善待士卒,必不肯任由士兵強攻關中、血流成河。那他是否有可能提議佯攻關中、劍指雍涼呢?」


    曹叡幾乎沒有猶豫,心中立刻傾向於這種猜測。


    「僅千餘親兵,其中便有騎兵十占其一,可見他對騎兵的重視。雍涼盛產好馬,對他可不是完全沒有吸引力。」


    而且還有馬超,若是由馬超鎮守雍涼,羌胡問題似乎也可以得到有效解決。


    越想越覺得可行的曹叡,便開始在心中模擬進攻雍涼的計劃。


    「先取武都陰平,兵出祁山,拿下西縣切斷祁山堡與上邽的聯係。得知劉備大舉北伐,郭淮定然會想舉足輕重,進退皆可的上邽收縮。」


    曹叡目露精光,端在左手中的酒盞也忘了向嘴裏送,右手指指點點。


    「拿下冀縣,將上邽守軍釘死在上邽,而後或強攻祁山堡,或進取上邽城,則隴西大局便已掌控一半。


    「隴右各郡少有忠臣烈將,若見大軍北伐,隻怕難以久守。屆時其餘各地,皆不成氣候……欲將隴右拿下,隻差……」


    曹叡手指盤旋片刻,隨後目光一閃,點在了關中援兵的必經之路——關隴大道的隴右入口,街亭!


    正在此時,門外忽然傳來了侍者的通傳聲:“主上,有朝中要事稟報。”


    曹叡猛一抬頭。


    莫非,這麽快就已經打過來了?


    若是真的,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調集資源、果斷出兵,那劉漢朝堂的效率、人員物資調動的效率著實可怕……


    曹叡將地圖收起:“進來吧。”


    隨後便有一年輕文士進來,恭敬的向曹叡匯報了朝堂上的主要“新聞”,而後也不等曹叡說什麽,便躬身而退。


    傳到曹魏朝堂的消息有三個。


    陛下大軍在濡須遭遇敵軍堅守阻擊,曹休所部與東吳互有勝負,但暫時仍無法突破長江防線。


    雖然第一個消息事關大魏皇帝陛下,但一時難分勝負也在預料之中,後兩個消息,才是引起曹魏朝堂震動的主因。


    關羽北伐襄樊,沔水封鎖,襄陽告急,曹仁正在江北備戰。


    張飛、趙雲率軍北出漢中,已開始猛烈攻打關中!


    曹魏群臣聞訊震動驚懼。


    朝中百官,並不是誰都有戰略眼光的,而這兩年,曹魏對上劉備的戰績又著實不大好看。


    當然,似賈詡、辛毗、劉曄等等有識之士則並不驚訝,這本就是意料中事。


    聽到消息的曹叡暗歎口氣,若他所料不錯,隻怕過不多久雍涼的壞消息也要傳過來了……


    此番大戰,從一開始就是個錯誤。


    若他有劉禪的地位,尚可補救,可如今……


    “唉……”曹叡歎口氣,扯過一塊布帛,準備修書了。


    成與不成,都必須冒險一搏,縱然激起父皇忌憚,總不能眼看著曹家江山不保。


    ……


    大魏齊公在忙大事,年齡尚小卻被委以監國大任的大漢韓王,此時也在忙大事。


    “快把本王的朱砂額拿來!今日天氣正好,正當比鬥一番。”


    夏日炎熱,卻是鬥促織的好時節……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刷好感開始興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孫繞鳳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孫繞鳳池並收藏三國:從刷好感開始興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