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琰嗤笑一聲:“卻未曾聽得,先來吃乃公孟琰一戟!”


    他說罷雙腿一夾馬腹,揮著長戟便當先衝了過去。


    薑維見狀不敢大意,也立刻挺槍馭馬迎上前來。


    孟琰憋了一路,此時滿腔怒火終於有了發泄的地方,打起來自然是毫不留情,長戟帶著唿嘯的風聲直朝薑維頭上劈去。


    薑維中規中矩架槍格擋,孟琰見狀暗笑,心中愈發輕視起來。


    與長戟戰鬥,你那槍能這麽架嗎?


    知不知道長戟的小枝是幹啥的?一旦被架住,輕則勾拽兵器、重則削人雙手,這在戰場上可都是致命的。


    更不要說,他的長戟刃部,那可也是用新法鍛造而成的,鋒利異常。


    孟琰眼前甚至都已經出現薑維雙手被廢,倒在地上哀嚎求饒的樣子了……


    孟琰的武藝,那都是在南中與各個部族的鬥毆、征戰中逐漸磨練出來的。


    不花哨,但大都足夠兇狠實用。


    然而很可惜,現在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戰場,而是單挑。


    不花哨,也就意味著變化少,容易被看穿。


    更不巧的是,他的對手薑維自幼習武,既有中原高手的精巧變化,又有家族世代與羌胡征戰的兇猛狠辣。


    哢!


    隻待槍戟交接之際,薑維卻猛地槍杆一沉,孟琰隻感覺自己力貫長戟,卻仿佛泥牛入海一般沒有擊中的感覺,難受至極。


    轉瞬間薑維又以寸勁令槍杆一崩,一股大力立刻將長戟崩開,孟琰瞬間中路空門大開。


    電光火石之間,孟琰根本沒有變招的餘力,長戟帶著身體不自主的後仰,眼看二馬交錯,卻來不及調整姿勢。


    薑維崩開長戟之後,順勢變招,槍杆作棍使,掄圓了抽在孟琰背上。


    疼是很疼,但也讓孟琰沒有落馬。


    聚在一起旁觀的丁奉麵色一沉,低聲道:“太子,這薑伯約不簡單呐,孟將軍不是他的對手。他必是冀縣重要人物,不如我們……”


    在他看來,此人方才分明就是在遊刃有餘的戲耍孟琰。


    天大地大,北伐最大,太子做不得這種損傷仁義顏麵的事情,他丁奉卻不在乎。


    此人一死,冀縣不可能再有這般人物,定能速取,此後直到街亭再無所阻,劃算得很。


    劉禪卻隻是含笑點頭,麵帶欣賞之色,聞言擺手道:“欸~承淵不必焦急,孟琰生性暴躁,自幼在南中飛揚跋扈。


    “如今有人幫咱們敲打調教一番,亦非壞事啊,嗬嗬。”


    剛摸出袖中銳利飛石,打算衝上去的丁奉,又硬生生停住。


    他暗自搖頭自嘲,看來自己是永遠也猜不透太子的心思了。


    旁人都看得出來薑維放水,當局者孟琰卻不這麽認為,暗道僥幸的同時高聲道:“方才倒是吾小瞧了你,再來!”


    說罷他打馬再度衝了上去。


    薑維含笑不答,再度迎上前來。


    二人你來我往,交戰十餘合。


    孟琰自然不敢再小覷薑維,然而不管他怎麽變招,對方都能左撥右打、招架閃避之後抽冷子給他一棍。


    十餘合下來,孟琰的後背都被抽腫了……


    交手至此,孟琰自然也早就看出了薑維是刻意留手,但他可不覺得是對方留情,這分明就是對他的羞辱!


    偏偏這還是他歸順太子以來的首戰,麵對一個無名小輩、毛頭小子,竟然丟了這麽大的人。


    羞憤交加之下,他雙目通紅,厲聲喝道:“小賊竟敢戲耍於我,我……!”


    “夠了!”


    一聲充滿威嚴的嗬斥,頓時讓打紅了眼的孟琰清醒過來,迴頭一看果真是太子劉禪正策馬前來。


    孟琰頓時翻身下馬,跪地抱拳:“末將技不如人,連番受辱,讓太子蒙羞……末將甘願受死!”


    “混賬!”劉禪怒斥一聲,“勝敗乃兵家常事,若人皆如爾一般,關張趙馬四位將軍已死上數次!


    “自知技不如人,還不快迴去加倍苦練,來日戰場建功,以雪今日之恥,亦不負汝孟家在南中的威名。”


    孟琰自幼與夷族打交道,幾時見識過這等拿捏人心的手段?


    寥寥數語便將他說的心懷激蕩,隻覺得為劉禪赴湯蹈火也值了,頓時叩首道:“謝太子!末將謹記太子教誨。”


    說罷迴頭深深看了一眼薑維,便頭也不迴的歸隊了。


    一直橫槍立馬在旁的薑維,看到劉禪的處置後挑挑眉,似乎頗為驚訝。


    【薑維(天水郡中郎):當前好感度0】


    【薑維好感度+5】(5)


    來的居然不是劉備,而是他的兒子。


    劉禪的大名,他當然也聽說過,但說實話,他對於傳言並不怎麽相信。


    年不過十五,再怎麽說也太年輕了,他真不信一個十五歲的少年郎能做出那麽多大事。


    在他想來,這些應當都是劉備和蜀漢高層們為了他能順利穩坐太子之位,而刻意做的鋪墊罷了。


    不過現在……這位年輕的太子,似乎與他想象中的形象大為不同。


    高挑的身姿,自然流露的威嚴氣勢,還有那股遠超年齡的冷靜沉穩,都會讓人不自覺忽略他的年齡。


    至少薑維此時已沒辦法將他看作等閑“少年郎”了。


    他在打量劉禪的同時,劉禪也在打量薑維。


    眼前的薑維既有大族出身的風度翩翩,又有西北常年麵對羌胡磨礪出的獨特銳氣。


    可以說滿足了他此前對“天水麒麟兒”的一切想象,甚至武藝方麵比他想的更強。


    劉禪如今在武藝,尤其是槍矛之技上的造詣早已不是一般人能比擬的了。


    通體鋼鐵打造的長矛,那可不是光有把子蠻力就能拿來作戰的。


    薑維方才的表現,他一看便能估計的出來,此人真正的實力隻怕尚在丁奉、李二之上。


    當真不愧是季漢最後的光。


    雖然劉禪過去也曾覺得他後期的連年北伐空耗季漢國力,或許是導致季漢國內民不聊生、最終厭戰敗亡的原因。


    但如今的劉禪已改變了觀點,以季漢的耕地麵積、戰略資源儲備,和曹魏拚發展更是死路一條。


    “好武藝。”劉禪含笑讚了一聲。


    薑維猶豫了片刻,終究沒有下馬,也沒口稱太子,隻是在馬上一抱拳:“過獎。”


    劉禪也不以為意,反而開門見山道:“既無心做那曹家鷹犬,何不隨孤重振大漢江山,立萬世之功?”


    薑維頓時愣住了。


    那雙犀利的眼睛,仿佛能輕易看破薑維糾結的內心。


    而且……


    「好大的氣魄!」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刷好感開始興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孫繞鳳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孫繞鳳池並收藏三國:從刷好感開始興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