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邵直至此時麵色方稍顯凝重,道:“東路軍若北方傳訊無誤,當是曹休領兵來犯……張遼亦引兵相隨,臣料此一路方是此次勝負之所在。


    “其若自東路來攻,必經洞口,臣以為當選一可堪大任之人,前往洞口禦敵。”


    江東眾臣,尤其是孫權,聽見張遼這個名字就忍不住心裏咯噔一下。


    過於慘痛的迴憶難免會給人留下心理陰影,尤其是曾被張遼率少量騎兵突臉,差點飲恨逍遙津的孫權,對這個人的名字更是敏感異常。


    但孫權畢竟也是心性過人的一方首領,迅速調整好了心態。


    他見眾臣大多麵帶驚恐之色,忙一拍案幾:“哼!張遼又如何,縱然他騎兵作戰再勇猛,難道還能令馬匹踏浪而行不成?”


    對啊,張遼再猛,畢竟不通水戰,他還能騎著馬馳騁大江之上不成?


    眾臣聞聽此言,心中這才懼意稍減。


    “大王所言極是,張遼匹夫引兵犯境,定叫他領教我東吳水軍的厲害。”


    “正是,縱然陸戰不敵,我東吳水戰卻不懼他!”


    幾位也不知是給別人鼓勁,還是在安慰自己,紛紛出言附和。


    隻是幾人話語之間明顯底氣不足,一開口就先低了別人一頭……


    但總歸臣子們不似方才一般麵帶懼色,孫權忙道:“不錯!此番他敢引兵犯吳,正當報此前合肥之仇!諸君,何人肯為寡人往東路據敵?”


    剛才還叫囂著要讓張遼領教厲害的幾位,一聽這話立刻收聲低頭,仿佛與身下席子融為一體,存在感直線下降……


    孫權環視群臣,心中頓生惱怒之感。


    每當此時忍不住便會想,若周郎、魯子敬尚在,何至於此?


    便是呂蒙、陸遜亦可為寡人分憂啊……


    孫邵長於大局戰略,內政後勤,卻不能真個領兵去前線指揮作戰。


    正當此時,卻有一人起身發聲:“大王,臣呂範,願往拒敵!”


    孫權定睛看去,一人傲立堂中,正是建威將軍、兼領丹陽太守、宛陵侯——呂範,呂子衡。


    呂範氣質威嚴,儀表不凡,此時身穿一套不久前剛從趙氏商號花大價錢置辦的極品蜀錦華服,更顯得貴氣逼人。


    呂範也是從孫策時期就追隨侍奉的老臣了,先隨孫策破廬江,克陳瑀,定七縣,又隨周瑜征戰赤壁,可說是為江東孫家立下了汗馬功勞。


    他本是汝南縣吏,並非江東本地士族,因此深得孫策、孫權兄弟信任。


    當然人無完人,呂範對崇尚節儉的說法不屑一顧。


    穿則頂級蜀錦、喝則窖藏葡萄酒、吃則每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論起生活之奢靡,江東本地大族都要甘拜下風。


    當初趙管事為了打開江東上流社會市場,可是沒少在此人身上下功夫,呂範堪稱引領江東奢侈品風潮的第一人。


    甚至他身上衣服之華美形製,堪比孫權身上的王者服飾。


    然而孫權此時看他這一身,非但不惱,反而麵露喜色起身道:“呂將軍願為國家分憂,寡人之心甚慰啊,哈哈哈。”


    曾有人背地裏打過小報告,說呂範服飾逾矩。


    孫權當時卻借“管仲逾禮,桓公優而容之,無損於霸”給懟迴去了,此後再沒人敢借這個問題攻擊呂範,為何?


    就因為一點,有事兒他是真上啊!


    隨後又一人起身拱手,朗聲道:“臣朱然,亦願前往迎敵!”


    眼看發小在這關鍵時刻也挺身而出,孫權方才的壞心情一掃而光,笑道:“好,好!汝等皆國之忠臣良將啊,哈哈。”


    雖沒了周瑜魯肅、呂蒙陸遜,但我江東仍有忠義老臣、智勇後輩!


    孫權頓時意氣風發,大手一揮。


    “呂範聽令!”


    “臣在。”


    “寡人任汝為前將軍、假節,改封南昌侯,統兵五萬,往洞口迎敵!”


    “遵命!”


    “朱然聽令。”


    “末將在。”


    “今任汝為征北將軍,封淮陵侯,率本部人馬,協助呂將軍一同迎敵。”


    呂範歲數大了,吃過見過,表現得還算淡定。


    朱然則雙手微顫,顯得十分激動,抱拳朗聲道:“謝大王!曹軍若想自洞口入我東吳,需先碎末將屍骨!”


    “好,既如此,寡人便靜待二位將軍捷報。”


    古往今來,多是等立了功之後再論功行賞,任免官職的。


    然而此次孫權破天荒的戰前拜將,甚至封侯,足見其對這場戰役的重視。


    敗則亡國,勝則興邦,由不得不重視。


    不過除此之外,孫權此舉亦有別的心思……


    東路這麽關鍵,他隻給了呂範五萬兵,不是他不想多給,實是不能。


    東吳經過恢複,如今若是舉全境之力,硬是擠他個二十萬兵馬出來也能做到。


    但真正能派出去頂大用的卻不多,江東另外三大家族,在親眼目睹了陸遜慘死、陸家衰敗之後,遇事都不願再去做炮灰了。


    而且萬一前線戰況不利,說不定還憋著翻身做主呢……到時綁了孫權獻給曹丕的事,也未必做不出來。


    因此他必須留出足夠的中央軍,來應對“不時之需”,也就和孫家綁定最牢的朱家,尚能遇事當先。


    孫權大力提拔朱然可不是什麽單純的發小感情。


    他這既是在樹榜樣刺激其他家族,告訴他們敢上就吃肉,不敢上在後麵縮著……吃屎都沒有熱乎的。


    同時也是在利用這個機會,把忠於他孫家的人都提到高位。


    大敵當前,人家敢於奮勇爭先,我就算提拔自己人的速度快了點,你們總也說不出什麽來吧?


    朱然雖然心裏也清楚這些事情,但畢竟還年輕,驟然升官,尤其是封侯仍然讓他心潮澎湃。


    曆史上的朱然原本是被封永安侯。


    永安也就是白帝城,老劉原本應該兵敗夷陵後托孤的地方。


    如今夷陵之戰並未發生,劉孫重結聯盟,就像老劉改了兒子封王的地盤一般,孫權自然也不會再封什麽永安侯。


    ……


    而原本白帝托孤的主角們,很快也見到了孫權派來的信使。


    “陛下,曹賊引兵來犯,如今孫劉聯盟,理當同進同退。解吳王之困亦是免荊益將臨之危也,還望陛下早日發兵。”


    劉備鄭重看罷孫權的親筆信,置於案上,和善笑道:“你我兩家唇亡齒寒,朕自然知曉其中利害。然用兵牽涉甚大,不可一言而決。


    “來使遠來勞苦,且去驛館暫歇。待朕召集群臣計議一番,自然調兵遣將,相助吳王,共破曹軍。”


    來使躬身一禮:“是。兵者,國之大事,陛下理當慎而重之。既如此,臣先告退,靜候陛下消息。”


    送走東吳來使,劉備起身負手,二目微眯。


    被追了大半輩子,終於到了全麵反攻的時候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刷好感開始興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孫繞鳳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孫繞鳳池並收藏三國:從刷好感開始興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