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豪強雍闓,蠻王孟獲


    忙著為將來打算的,自然不止老劉一方而已。


    南中各郡,並非普遍印象中全是毒瘴貧苦之地。


    而不在老劉掌控之中的四郡裏,益州郡,也就是後來的建寧郡當屬其中之最,既有鹽池田漁之饒,又有金銀畜產之富。


    雍家自雍齒之後被封居於此,不得不說高祖劉邦以德報怨,是真對得起他家了。


    雍家大宅占地之廣,比老劉的漢中王府還要大出許多。


    其屋舍之豪華,陳設之奢侈,更不是隻置辦了一些錦衣皮裘的老劉能比的。


    雍闓自小便在這種環境中長大,已經不隻是狂妄的程度了,曆來中央派往益州郡的太守,在雍家麵前都隻是個屁。


    他雍家不點頭,所謂的太守一條政令也別想推行下去。


    雍闓很喜歡劉璋,因為劉璋仁慈暗弱,這種仁慈備受大族豪強、以及無有遠誌的士大夫推崇。


    因為劉璋的仁慈,寬鬆的律法,更多是對這些貴族階層而言,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當初縱容東州兵橫行。


    可在這種“仁慈”之下,有多少慘遭蹂躪欺壓的百姓,那就不是仁慈的劉璋會考慮的問題了。


    雍家在劉璋時期,那是十分的滋潤,當時劉璋對南中基本采取放任的態度。


    然而換了劉備入主益州,卻似乎想要單方麵改變現狀。


    先是設立了所謂的“庲降都督”,任命朱提郡太守鄧方兼領此職,雖然都督府也隻是形同虛設的安排在最北邊的朱提郡,對南中其他四郡並無實際約束力。


    可是庲降、來降,劉備此舉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交州孫權麾下的士燮、步騭,早就開始與雍家保持聯絡。


    他們遣人告誡過雍闓,劉備之誌高遠,絕非此前的益州之主可比,要早做提防。


    不得不說,江東吳老二剛正麵雖然拉胯,但暗中玩滲透、背刺這種陰謀手段,扇陰風點鬼火,確是此道高手。


    有什麽樣的主公,就聚攏什麽樣的臣子。


    當時雍闓還不信,因為以前從未有人打過南中的主意。


    想當初王莽動員巴蜀軍民30萬,征戰3年尚未能平定,敢動南中就會陷入戰爭泥潭,而且經常降而複叛,南中不搞事就不錯了,誰會吃力不討好的主動招惹?


    但出於對士燮,尤其是步騭能力的欽佩和信任,雍闓還是依其言,重金收買了劉備的近侍。


    沒想到啊沒想到,果真如他們所言,劉備北定漢中之後,居然真的將主意打到了南中的頭上!


    想讓他雍家老老實實的繳納賦稅,甚至接受中央管製,服從派駐的官員管理?


    門兒也沒有!


    這太守正昂,平素便經常違逆他雍家的意思,張口閉口皆是主公如何,雍闓早就想動他了。


    此番正好,幹脆直接反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劉備那名近侍已經逃過來了,不然的話自己還能繼續探聽到他對於南中的具體安排。


    不過這隻是小問題。


    雍闓身旁一個美豔侍女將酒盞端至他嘴邊,他抿了一口朝對麵之人道:“孟兄,起兵之事,你意下如何?”


    對麵一個高近八尺,膀寬背闊的虯髯大漢,亦正在美女侍奉下飲酒吃肉,正是孟獲。


    孟家是雍闓在益州郡唯一看得上的家族,一來孟家在夷人中說一不二,二來孟家素來以雍家馬首是瞻,雍家投桃報李,兩家基本算是利益共同體。


    這一代的首領孟獲並不似相貌那般粗野,與雍闓私交處的不差。


    此時他抹了把嘴,對雍闓哂笑道:“兄果真以為江東之人可靠?豈未聞其在荊州大敗,損兵折將,連孫權都險些命喪公安,如今竟成了瘸腿將軍。”


    雍闓不以為意:“用兵總有勝敗,江東富庶,這點損失還不至於傷筋動骨。起兵之後,我等歸附東吳,士燮已答應到時予我任何支持……”


    “嗬,隻怕到時候真打起來,江東給的隻會是‘除了實際幫助以外的任何支持’吧。”孟獲顯得很是不屑,看上去十分瞧不起江東。


    雍闓聞言覺得話頭不對,忍不住蹙起眉頭:“怎麽,就連孟兄也怕了那劉備不成?”


    孟獲哈哈大笑,一把將女侍推開:“兄當我孟獲是什麽人?便是霸王在世,若敢進兵這片地界,某亦敢領兵戰上一戰!


    “某是勸兄莫寄希望於江東,莫說似那等陰險鼠輩,必不肯出兵相助我等,便是出兵,又有何助?兄不如加緊聚兵操練,咱們自己戰而勝之,方是正道。”


    雍闓這才眉頭舒展,忙問道:“如此說來,起兵之事,孟兄是答應了?”


    “益州郡,我等向來說一不二,兄統漢民,吾領夷越,豈能任由劉備說取便取?”


    孟獲說罷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啪嚓一聲拍在案上,石杯應聲而碎:“某這便去召令各部,準備聚眾配合雍兄起事。此番定要給劉備一個教訓!”


    “好!”雍闓一拍大腿,舉杯道:“孟兄所言甚是,若劉備敢派兵前來,定叫其有來無迴!請!”


    侍女忙給孟獲取了個新杯,他接過舉杯:“請!”


    二人對飲而盡,相視大笑,絲毫不擔心即將到來的戰事。


    本來嘛,劉備要東防孫吳、北敵曹魏,如今又經連番大戰,還有糧嗎?還有多少兵?


    加之其軍對此地環境不熟,等起兵之時正是萬物複蘇之後,光有毒的蟲蛇、林間的猛獸便夠他們受的。


    若是這都不能戰而勝之,自己也別當這雍家之主,孟獲也別當蠻王了,幹脆一起結伴上路去成都給劉備牽馬墜蹬算了……


    ……


    他們有信心,劉禪的信心更足,不為別的,就衝麵前這人的名字——諸葛孔明。


    隻要到時候勸好老劉,讓他同意由諸葛叔主持南中之戰,定然萬無一失。


    此時的諸葛叔基本沒有親自帶兵,都是在搞後勤,老劉恐怕對他的驚人軍事才能還了解的不夠透徹。


    到時候法正應該也好了,正好騰出手來平南。


    曆史上諸葛丞相225年3月開始平南中,5月渡瀘深入不毛,待到秋季戰事已經結束了。


    而當時丞相手中可是地獄級的爛攤子,夷陵大敗、精銳燒光、猛將所剩無幾、倉廩空虛、東吳天天嚷嚷西進、曹魏天天派人勸降……


    而丞相就隻緩了一年恢複國力,派鄧芝安撫住吳老二之後,便毅然出兵,用一把爛牌就將南中打服了。


    何況如今?


    “太子方才所言南中之策甚好,與亮不謀而合。”諸葛亮笑道。


    會後,劉禪與諸葛孔明二人久違的對坐暢談。


    劉禪聞言笑而不言,心道:「那肯定不謀而合啊,我就是把您原本會做的事加點料又說了一遍罷了……」


    他剛想謙虛幾句,卻聽諸葛亮又笑道:“還有一人亦作此想,太子不在成都,亮近日空閑時常與其討論軍事。我觀此人頗有才幹,不若將其請來共議可好?”


    “哦?那自然再好不過,卻不知是何人能得諸葛叔如此評價?”劉禪聞言大感興趣,他可太缺人才了。


    諸葛亮羽扇遙指東方:“太子可知荊州馬氏五常否?”


    劉禪聞言臉上的熱情一僵,他已想到了一個人……不會吧?


    “‘馬氏五常,白眉最良’,我自然知曉,諸葛叔是說馬良馬季常?”


    諸葛亮輕搖羽扇笑道:“季常之才自不待言,然其弟亦是才器過人,常與亮探討軍事至夜深。此人正是這成都縣令,名喚馬謖馬幼常。”


    劉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刷好感開始興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孫繞鳳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孫繞鳳池並收藏三國:從刷好感開始興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