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前方關羽在安心的等待天時,後方的糜芳心卻安不下來。


    以前他不怕關羽,那是仗著他糜家在劉備那裏地位特殊,他糜老二追隨劉備多年,又是堂堂南郡太守,諒關羽也動不得他。


    但現在不一樣了。


    自己的好妹夫進位漢中王,還偏偏賜了關羽假節鉞。


    這下糜老二開始越來越不踏實了,因為關羽如今有了不經過劉備,也能殺他的權力。


    夜裏睡覺都經常夢見二爺眯著眼睛對他說“迴來再收拾你!”


    隨後被率軍迴歸的關羽砍了腦袋,嚇得渾身冷汗,夜半驚醒。


    日漸憔悴,整日憂心忡忡的糜芳府邸,開始多了不少陌生人進出往來。


    而這一切,自然也都被王猛看在眼中……


    江陵城中人們的生活倒是尚未受到太大影響,緊是緊了點,但在這個時代已屬常態。


    隻要還沒打到江陵來,就不算什麽太大的問題。


    市集照開,行人依舊,生活總要繼續。


    但最近有一種說法,也在人們口中越傳越廣。


    兩個擺攤的攤主正在閑聊“哎,呂蒙你知道嗎?”


    “不知道,賣什麽的?”


    “人家是東吳大將。”


    “大醬我知道,聽說還是北方的好,他東吳賣這個肯定賠錢。”(這種醬料三國時期已有明確記載)


    “說什麽呢,指揮千軍萬馬打仗的大將,懂不?”


    “哦,他怎麽了?”


    “他有病。”


    “我又沒有藥,你和我說這幹啥。去告訴賣藥的老鄧,沒準他感興趣。”


    “你別總打岔!聽說他自從病了以後就性情大變,殘忍嗜殺,最喜歡屠城。我跟你說,他手下那士兵聽說也都被帶的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類似這種流言,不知從什麽時候起,似乎是關羽領兵北上之後,便開始在這江陵城中遠傳越廣。


    各類謠言傳得有鼻子有眼,卻已不知道最先是誰先開始傳的了……


    以至於不僅普通百姓,連江陵城不少不明真相的中下層士紳都信了。


    現在呂蒙的大名,在江陵城臭的已經快能用來嚇唬孩子了。


    即使偶爾有去過江東的人說些不同意見,也反而會引來嘲笑。


    對此效果留守江陵,潛伏在趙氏商號的沈忠非常滿意。


    公嗣說的果然沒錯,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


    更何況還沒人來給呂蒙辟謠……


    “嗯,是不是該往謠言裏再加點料?”沈忠倒背著手走向茶攤坐下,等著今日定會路過此處的王猛。


    ……


    對於眼下的戰事,雄踞九州的曹魏也並沒有那般輕鬆。


    曹操年事已高,近年來頭痛愈加頻繁劇烈,如今劉備集團來勢洶洶,更令他寢食難安,身體每況愈下。


    將漢中殘餘人馬帶出之後,曹操留張合屯陳倉,自身領軍暫駐長安,以防劉備軍自漢中反撲關中。


    他雖不甚了解荊州此時氣候,卻相當了解關羽,因此才派了自己最欣賞的大將,最精銳的部隊之一前去助陣。


    這安排已經足夠重視了,但仍然憂心會出現變故。


    以至於他曾經誇讚“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好大兒孫權再次派兵去打合肥,他都沒怎麽關注。


    反正張遼還在合肥,足夠了。


    同曹老板抱有相同擔心的,在曹魏集團內部也並不隻他一人。


    駐守合肥統兵的是張遼,負責此地政務的則是揚州刺史溫恢。


    溫恢這個人,曹操的評價是通曉軍事,命張遼、樂進有事多與他商量。


    這評價可不低了。


    麵對東吳的再次北伐,兗州刺史裴潛來找溫恢問策。


    一進門便看見溫恢滿麵愁容,裴潛還以為他和自己一樣在擔心東吳的北伐。


    但溫恢聽罷隻是擺擺手“此地雖有些賊人,卻不必憂慮,我是擔憂南征有變。”


    這讓裴潛聽得一陣無語,怎麽你說的就像隻是有個臭蟲爬過來了似的。


    就差直接說“孫權算個屁”了,有必要嗎?


    “如今陰雨連綿,沒準就要有大水,關羽驍勇,麾下精銳慣習水戰,到時借天時地利而進……必將為患。”


    這話要是讓尚在成都的劉禪聽到,他也定然會點一個大大的讚……


    “讚!”


    劉禪聽著手下的匯報,忍不住擊掌讚歎“柴榮還說什麽了?有沒有什麽要求?”


    那名被派往江東的什長搖搖頭“沒有別的要求,隻說他的人全憑公明將軍調遣,等約定的時日一到,便率眾出擊。倒是把那麵鼓留下了,說當作紀念。”


    先前雖然覺得這件事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卻沒想到能有這麽順利。


    柴榮非但成功帶人在那片地方紮根,貌似還混得不錯。


    這樣一來,自己的計劃也將再添一大助力。


    來迴踱步的劉禪想了一下,又轉身仔細看了一遍屋中已看過無數遍的地圖。


    那上麵被他標注了許多標記,外人卻是一個字也休想看懂。


    趙氏商號凡走過東吳重要港口、縣城,定然有人留心觀察其屯兵布防的情況。


    現如今,靠近荊州的幾個郡縣的虛實,劉禪不說了若指掌,也基本知道個大概。


    “趙管事,伱還派這些已經熟悉路線的人,將我準備的北魏軍服和旌旗給柴榮送過去。”


    “是。”


    劉禪看了看那位可靠又識字的年輕人“至於你,此次幫孤完成任務,孤要好好的賞賜於你。你且留府住一段時間。


    “若有思念的家人,也可叫來同住,反正院中尚有不少空屋。待我處理完一些事情,你們再迴去,你看可好?”


    “啊?”那年輕人無論如何也沒想到,那位宋江宋公明將軍,居然就是太子劉禪,也是趙氏商號的幕後老板。


    趙管事輕輕推了他一把“還不謝恩。”


    他這才反應過來,慌忙拜倒“謝太子大恩,謝太子大恩!”


    同時冷汗出了一身,他又不是傻子,聽過了那封迷信,又知道了太子這許多秘密,他本以為自己肯定活不成了。


    沒想到隻是住在劉禪府中,看樣子還有出去的機會,那還不感恩戴德?


    至於報酬的事,他早都忘腦袋後麵去了。


    隻是他忘了,劉禪卻沒忘,此次出去的人全都按照約定支付了報酬。


    因為任務十分成功,還另有一些賞賜。


    無論是老劉,還是老劉與諸葛叔時常提起的高祖舊事,都在告誡他,一定要記住別人的功勞,給予相匹配的賞賜,才有人會心甘情願的為你賣命。


    恩威並施,恩在威之先,威為恩之基。


    劉禪深以為然。


    比如他給李二等人訛……咳咳,請來的賞賜,就起到了非常不錯的效果……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刷好感開始興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孫繞鳳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孫繞鳳池並收藏三國:從刷好感開始興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