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王府與太子府的建設項目才剛剛上馬。


    目前老劉和劉禪還都住在大司馬府,也就是以前的左將軍府。


    是夜,劉禪別院。


    他特意沒怎麽喝,倒不光是盤算著日子,還因為今晚有重要的事情,越早處理越好。


    一早得到消息的趙管事,此刻正安靜的立在屋門口。


    見劉禪歸來,他連忙上前“太子。”


    “等很久了吧,辛苦你了。”


    趙管事笑道“太子哪裏話,此乃屬下本份,何來辛苦之說。”


    劉禪點點頭“進來說吧。”


    二人進入房中,劉禪盤腿坐在榻上,趙管事躬立在側。


    趙管事是自發來那麽早的,他現在對劉禪的眼光佩服得五體投地。


    荊州居然打起來了!


    劉禪早先不讓他跑荊州的生意,隻留下了商鋪、貨物和傳遞消息的人手,卻把商隊都撤了迴來。


    若非撤的早,不說會不會有危險,那兵荒馬亂的,賺的也定然大大減少,沒準還會入不敷出。


    趙管事作為一個商人,經商天賦是有的,對政治軍事則基本一竅不通。


    在他眼裏,劉禪這種預判和未卜先知有什麽區別?


    劉禪拿過一卷布,提筆寫了書信一封裝入錦囊遞給他“你尋一可靠的識字之人,帶些護衛,我再予你十名士卒,幫我往江東送個信。”


    “是。”趙管事雙手接過錦囊,慎重的揣入袖中,又道,“不知太子欲將此信送與何人?”


    之後劉禪拿過房中地圖,用手指在廬江郡與丹陽郡交界的一處群山之中畫了個小圈。


    “去這一帶,尋個叫柴榮的,把信交到他手上。”


    “是。”趙管事並不關心劉禪要幹什麽,他隻需要把事辦妥就行了。


    當初在糜家手下時也是如此。


    這是他最大的優點,也是劉禪特意挖他過來,對他如此信任的原因。


    “隻是……此地山高水曲,卻不知何時才能尋到那柴榮?”


    劉禪笑道“你叫他們多帶錢糧,扮作小型商隊,再打個東吳官府的旗號,自會有人來尋他們。”


    “是。”


    至於柴榮等人是否能在那裏紮根,劉禪覺得希望還是很大的。


    柴榮不笨,自己又教了他一些練兵和打遊擊的入門知識。


    總不能幾大寨主帶著千把號人去了,菜到群山之間這麽快就讓人團滅吧?


    當然風險再低也還是有的,這本就是一個偶然設計的計劃,若出了紕漏……劉禪也做好了派出的人一去不迴的心理準備了。


    世上本就沒有百分百確定的事情。


    於禁就能想到自己即將變成金魚嗎?


    ……


    喜迎王師的興奮之後,成都又暫時迴歸了平靜的生活。


    畢竟魏延在漢中修築工事、積極布防,關羽那邊圍困襄樊,形勢看上去一片大好,沒什麽可發愁的。


    老劉和尚書令法正,每日忙著從諸葛亮手中交接重大政務。


    而在此期間,初登太子之位的劉禪,則要麵臨老劉給他安排的地獄式學習計劃。


    他也才知道,當太子可比以前當公子忙多了……


    原本的課程幾乎翻了一倍還多。


    一大早起來就要跟隨伊籍學經,這也是一天當中劉禪最頭疼的課程。


    不過為了之後能順利出走,迷惑老劉和諸葛亮,此時的劉大太子表現出了驚人的耐心。


    伊籍拿著手中的竹簡,看著麵前的劉禪發呆“太子可是私下研讀過此篇?”


    劉禪搖搖頭“不曾。”


    “那……為何對此篇經文掌握如此之快?”伊籍難以置信,這還是以前那個經常打瞌睡開小差的劉禪嗎?


    “孤既身為太子,理應更加用心才是。至於這經文……伊師講過,孤自然就記住了。”


    以前那是沒興趣學,真要死記硬背,以他現在的記憶力不說過目不忘吧。


    聽一遍記一天還是很輕鬆的。


    【伊籍好感度+10、+10】


    【伊籍好感度60,經學天賦+10x2,舌辯天賦+5x2】


    【……】


    【經學天賦提升至天賦尚可】


    【當前好感度75】


    伊籍這次真的感動了,差點老淚縱橫那種。


    過去劉備讓他教劉禪經學,孔明教劉禪政略治軍。


    眼見著劉禪政略眼光、治軍手段一天天的提高,唯獨經學水平始終沒有長進……


    曾經每次劉備出言責怪時候,那一聲聲怪在劉禪身上,又何嚐不是代表他伊機伯無能?


    這下好了,太子終於開竅了……


    「不行,我要立刻去向大王匯報這個好消息!」


    ……


    午休之後,便輪到諸葛叔來給他授課了。


    此時的諸葛亮,大概是自出茅廬後最清閑的一段時間。


    身上的擔子輕了,他就把許多空閑用在了抄書和劉禪的教育上。


    下午的課倒是不用特意裝什麽樣子,劉禪平時學的本就用心。


    對於他的成長諸葛亮也習慣了,並未看出有什麽不對勁的地方。


    【家族和睦觸發】


    【劉備好感度+2】


    【當前好感度59】


    嗯?


    「老頭子這是哪根筋搭錯了,咋還自我攻略上了?」


    劉禪也沒多想,反正是好事。


    下午授課之後,及至傍晚,便是劉禪的活動時間。


    隻是他剛想去軍營,看看李二他們的傷治的怎麽樣,就遇見了老劉。


    “父王。”


    “嗯,今日學的如何?”老劉此時的撲克臉並不像以前那般生硬。


    “兒臣今日所學都用心記下了。”


    老劉點點頭,忽然道“為父許久未曾瞧你武藝如何,你且隨我到後山演練一番。”


    “是。”


    劉禪還不知道,原本因為他的學業問題心情鬱悶,一說話就愛懟人的伊籍,今天心情大好。


    一下課就跑去老劉那把劉禪大誇特誇了一頓。


    把老劉聽了個目瞪口呆,直以為他誇錯人了。


    心血來潮的老劉忽然感慨起這些年忙著打仗,對劉禪關心不足,才有的這麽一出。


    老劉帶著劉禪,和一眾侍衛來到了後山。


    也就是以前劉禪習射演武,和關銀屏時不時就跑來的地方。


    而此時,她和張氏姐妹也在此處。


    漢中得勝,得知張飛將駐守閬中,不多久就要分別,三人都有些不舍,正在此小聚。


    “大王。”姐妹三人朝劉備見禮,老劉也含笑迴應。


    對這幾個兄弟家的丫頭,老劉還是挺滿意的。


    三弟有意把大丫頭嫁與劉禪,老劉雖未明確答應,但心中也覺得門當戶對,親上加親也不錯。


    “大王與太子還有事,我等便先退下了。”張星彩行禮之後便要與姐妹們離開。


    隻是對著劉備說話,那雙眼睛卻瞅著劉禪,似有千言萬語。


    再不舍,她也知道好男兒誌在四方,劉禪初登太子之位,她不想過多打擾。


    “無妨,寡人隻是來此看看太子武藝,爾等便留在這吧。稍後可一同迴去。”


    老劉這麽大歲數了,夫人(因陣亡率太高被迫)換了無數,有啥看不出來的?


    三姐妹頓時大喜過望,行禮謝過之後便乖巧的立於一旁。


    老劉一招手,自有侍衛給劉禪遞上了兩把劍“伱且將為父教你的劍術演練一遍。”


    劉禪依言接過,將套路舞了一遍。


    老劉先是點點頭,而後又撚須道“中規中矩,雖不差,亦說不上多精湛,尚需為父親自指點於你。”


    劉禪的劍術不過是【天賦尚可】的水平,更重要的是老劉教過一遍套路之後,便沒怎麽教過他了!


    又不像劉封,早年間劉備在荊州蹉跎的時候,可沒少親自指導劉封劍術。


    能有現在的水平,還是因為這幾年戰鬥積累出的搏殺經驗。


    之後老劉又讓劉禪演練了射術,這次至少比劍術好多了。


    他的射術也是【天賦尚可】,但射箭這事兒熟能生巧,多年習練,射固定靶的準頭卻是不差。


    天賦決定了上限與成長速度,但實力還要靠自身努力提升。


    【家族和睦觸發】


    【劉備好感度+2】


    【劉備好感度60,劍術天賦+15x2,馬術天賦+10x2,權術天賦+10x2】


    【權術天賦上升至天賦上佳】


    【當前好感度61】


    老劉滿意的點點頭“阿鬥如今射術不錯,長進不小啊。”


    【張星彩好感度+1】


    【關銀屏好感度+1】


    【張星婉好感度+1】


    雖然幾人的好感度增加了,劉禪卻有些鬱悶,你咋淨考我不擅長的呢?


    “父王過獎,兒臣射術雖非所長,卻也不敢荒廢練習。”


    老劉聽出了劉禪的弦外之音,眉頭一挑“那你擅長什麽?”


    話說完,他自己卻感到有些愧疚。


    多年征戰,如今兒子這麽大了,他卻連兒子擅長什麽都不知道。


    “步戰槍矛,馬戰矛槊,兒臣近年倒是略有所得。”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刷好感開始興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孫繞鳳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孫繞鳳池並收藏三國:從刷好感開始興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