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眼前依舊虎虎生威,神采飛揚的關羽,其實今年已經五十多了。


    眼角有了細細的皺紋,美髯依舊,但其中幾縷白色十分刺眼。


    這個年紀在此時代已可被稱為老人了。


    雖霸氣威風依舊,畢竟已過巔峰。


    人老不以筋骨為能,就連陪伴他多年的赤兔馬亦如此。


    遠了不說,若能倒退二十載,就算單人獨騎,那潘璋與五百吳兵又怎能攔得住想走的關雲長?


    看著麵前意氣風發的關羽,劉禪知道他心裏想的什麽。


    此時的荊州兵多糧足、物資充沛,隨著漢中被拿下,益州穩如泰山。


    大後方平定了,二爺這是對北伐有想法了。


    雖說劉禪幾經嚐試,早已發現想救季漢,上層路線走不通。


    但此時此刻,他還是忍不住出言相勸“二叔,臨行前諸葛軍師曾有言托我相告。”


    “哦?軍師有何言與我?”關羽樂嗬嗬的,心情大好。


    “諸葛叔說‘我軍與孫吳自湘水劃界以來,同盟之誼名存實亡。如今邊境暗流洶湧,還望關將軍行事謹慎,不負令兄之托。’”


    劉禪稍停又補充道“還說東吳擅使陰詭之計,《韓非子》有雲‘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將軍不可不查。”


    借諸葛軍師之口說到這裏,就已經是極限了。


    關二叔重情,雖一向輕視糜芳,卻絕不會聽信自己三言兩語,就把他兄長任命的南郡太守換了。


    他也沒這個權力,更別說殺了。


    說的再多,反惹人生疑。


    這話真假參半,事後就算二叔與諸葛叔提起,也當無破綻。


    關羽聽罷笑道“軍師還是這般謹慎,你迴去可告知軍師,就說羽記下了,凡事自當再三思量,不負兄長重托。”


    劉禪暗歎口氣,自己能說的也就這麽多了。


    至於關二叔聽進去多少,對今後的發展能有多大影響,就不是自己能預知的了。


    “你看我。”關羽一拍腦門,笑道,“阿鬥此來遠途勞頓,且先去沐浴更衣歇息片刻。待我備下酒宴,咱們對酒敘話,一醉方休!”


    劉禪爽朗一笑“好,我特意從成都帶來幾壇上好葡萄酒贈予二叔,今日咱們便暢飲一番。”


    “哈哈,那可好!上次那商隊的頭領曾送來兩甕,如今所剩不多,此地又尋不到,二叔近來都隻能省著喝了。”


    “二叔喜歡,今後敞開喝便是了。”


    “呦,我家阿鬥好生豪氣啊,哈哈。”


    那可不,整個葡萄酒產業都是你侄兒的……


    【關羽好感度+2】


    【關羽好感度50,體質+10,長兵天賦+10x2,馬術天賦+10x2,水戰天賦+10x2,獲得“單槍匹馬”】


    【馬術天賦提升至天賦異稟】


    【水戰天賦提升至天賦上佳】


    【單槍匹馬】若單槍匹馬闖入敵陣,則體質提高一檔,長兵、馬術天賦提高一檔。


    ……


    這一頓大酒直接從下午喝到了晚上。


    劉禪不勝酒力,中途開始看人就重影了……


    好在醉酒前還記得把此行另一件事問了“對了……嗝~二叔。可知華佗華神醫此時身在何處?”


    關羽一愣,隨後歎道“華神醫某倒是知道,早年還曾找他治傷,隻是他已故去十年多了。”


    劉禪聽完腦袋嗡一下,酒都醒了一半“華神醫死了?”


    關羽點點頭,無奈笑道“曹操疑他有心加害,下入獄中,華神醫已於獄中故去了。”


    ?


    不對啊,你還要中毒箭被刮骨療毒呢?


    華佗不是在這之後死的嗎?


    劉禪不禁苦笑,看來自己關於這段的記憶是演義情節。


    “但阿鬥若是欲訪名醫,長沙離此不遠,那裏的張機張仲景,倒也是不弱於華佗的神醫。”


    張仲景?


    這還真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劉禪心情大好。


    諸葛亮、張星彩的病逝一直是劉禪的一塊心病。


    此來還有一個事就是尋訪名醫。


    甚至可能的話,給明年才45歲就要掛的法正也延延壽,對己方來說可是大有益處。


    得到了神醫的消息,劉禪忍不住又多喝了幾杯。


    後來尚存一絲理智,怕自己說話說漏嘴,便扯著關平非要比試武藝,打了一通醉拳之後還是關平送他迴的房。


    第二天日上三竿,劉禪才醒過來。


    好在酒是正宗的“古法釀造”,度數也不高,醒後神清氣爽,並沒有頭痛胃痛之感。


    關二叔這頓是家宴,再加上他素來看不上糜芳,自然沒請對方。


    但他能不請,自己卻必須要去一趟。


    好歹是老頭子的親信,南郡太守,地方大員。


    自己若是來了連見都不見,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


    這麽不自然的舉動,也反而容易引人注意。


    更何況,劉禪還需要看看“打野”的情況如何。


    ……


    “公嗣,你二叔行事確是有些霸道了。”眼前一個微胖男人歎道,“我奉你父之命屯於江陵,做了這南郡太守,每日殫思竭慮,籌集糧草銀錢,供他大軍所用……


    “可他呢?平日裏他凡事可曾問過我的意見?諸多我苦心想出的發展策略,他可曾聽過哪怕一次?”


    眼前這個向自己大倒苦水的人,便是糜家老二,糜芳。


    倚仗著老劉的信任,他此時並不怎麽怕關羽,這個時間點應該也沒決定要反,才敢在背後和自己說這些。


    劉禪跟他其實也很熟了,你說他真就壞到了骨子裏,以自己觀察倒也不是。


    甚至以前曹老板封他做彭城相,他也依然辭官跟著老劉一路朝不保夕。


    這就是一個沒什麽才能,喜歡裝裝逼,凡事不管懂不懂都愛指點一番,有些貪財好色的普通人。


    這樣的人放在後世一抓一大把,說不上大奸大惡,原本罪不至死。


    隻可惜他坐上了自己不配坐的位置,又沒有哥哥在旁提點。


    江陵這個地方,北接曹魏,東臨東吳,誘惑太多。


    加上關二叔眼裏不揉沙子,他長時間空有太守之名,卻無太守之實。


    要說悲劇,也是挺悲劇的。


    可惜自己對他實在同情不起來,此刻聽著這些話,依舊隻想把他刀了沉進長江裏……


    無能、德不配位不是你的錯,背叛卻是。


    “糜家叔叔莫動氣,你二人皆是一心為公,把話說開就好了。”劉禪保持微笑,說著自己都不信的話,“禪欲遊獵一番,改天再帶些野味來探望你。”


    “公嗣既然來了,何不在府上多住幾日?”


    “禪玩心重,你又不是不知道。”劉禪笑得與自己年齡十分匹配。


    糜芳歎道“唉,你難得過來,我光與你說些掃興話了。那好吧,等改日我再好好招待,此去遊獵可需我派個向導?”


    “不勞糜家叔叔費心。”


    拜別糜芳,劉禪臉上的天真表情消失,帶人一路出城,策馬直奔城西而去。


    糜芳並沒注意到,自家有個衛兵去茅廁時學了聲鳥叫,而劉禪後腳也去了。


    自然也不會知道,劉禪此時懷中有塊布,上麵寫著“城西三裏湖畔”。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刷好感開始興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孫繞鳳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孫繞鳳池並收藏三國:從刷好感開始興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