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楊震
兌換裝置在東漢的正確用法 作者:之子未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們楊家資敵叛國,你還敢見本將,欺本刀倒不利乎”
高順猛的將腰間長劍拔出半截,惡狠狠的盯著楊震。不管是張遼,高順,又或是呂布張楊對匈奴都是深惡痛絕,特別是高順和呂布,親人部曲都死在匈奴人手中。聽說楊家將鐵礦賣給匈奴人,早就準備將楊家人屠戮一空。
“將軍息怒,是舍弟一時糊塗,險些鑄成大錯,好在並沒有賣礦石給匈奴,請將軍明察”
高順疑惑的將目光看向呂布,呂布微微點點頭。
“匈奴人殺了多少漢家二郎,你我同為並州人事,匈奴給並州帶來多少傷害,你們楊家都不知道嗎”
“小的知道,我們楊家也世代居住此地,自然知道匈奴人的狼子野心,以前也從未和匈奴人做過生意,更別提賣礦石給匈奴人了,我楊震可以對天發誓,若此言有半句虛言,必遭萬箭穿心”楊震跪在地上,舉起右手說道。
“本將也不能因為你一麵之詞就退兵,此時隻能交由鎮北將軍處置”
“我帶他去晉陽,正好將汾陽的事情向將軍匯報一下”呂布開口說了一句。
高順點點頭,他現在和呂布有些尷尬,兩個人都是平級,又沒有隸屬。呂布在這裏還影響高順的發揮。
“敢問將軍,楊家那些幼小可還活著”楊震小心翼翼的問道,如果那些幼小都不在了,他就沒有去晉陽的必要了,不過現在看來,應該活著,要不然高順也不會見他。
“他們都在城中,你可以看望一下再去晉陽”
當時高順接到的命令是拿下汾陽縣城,所有高順攻破汾陽,並沒有為難楊家人,隻是將他們趕出楊家,安置在一處民房內,派士卒看管。
楊震看了一下楊家人,安撫他們幾句,便前往晉陽。
自從王剛上次在州牧府議事之後,整個晉陽便忙碌起來。到處都是在招募民夫,招募士卒的。也有一批批民夫拿著工具走出城外,這讓新到洛陽魏續和嚴柔兄妹兩人頗為的不適應。
“這位小哥,看你身強體壯,要不要掙些零花錢”一個小吏攔住魏續問道。
嚇得魏續連忙躲開,還以為碰到了人販子,倒是嚴柔頗為的冷靜,開口問道。
“那他們都是去掙零花錢的”嚴柔指著扛著鋤頭,鐵鏟出城的百姓問道。
“啊,他們不是,他們是去開挖護城河的,是長期工”小吏向著城門看了一眼說道。
“長期工是什麽”嚴柔不解的問道。
“要說這長期工,還是新來的州牧給娶的,長期開挖護城河的民夫,不用服勞役,也不會再征收口錢,和其他稅賦。每人每天一百二十錢,至少可以幹兩年。短期工就沒有這麽好的條件,不過每天一百五十錢。怎麽樣,小哥,想不想幹”
嚴柔和魏續眼睛頓時一亮,還有這好事,他們出來的匆忙,正愁怎麽生活呢。
“是幹完就給錢嗎”魏續小聲的問道。
“是的,不知小哥會做些什麽,如果是個匠人,每人每日是兩百錢,有時候更高”
小吏從矮桌上拿來一個小冊子,準備登記一下魏續的姓名。
“我會打獵,會射箭,還會。。宰殺鹿”
“你說的這些,暫時還用不上,那隻能作為普通的民夫,或者你可以去應征兵卒,那裏條件更為優越”小吏搖搖頭說道。
其實魏續也想去當兵打仗,騎馬衝殺。不過想著自己妹妹一個無依無靠的,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那就民夫。隻要給錢就行”魏續也不再挑剔。
“那就去修繕城牆吧,負責往城牆上運送材料,如果你不願意幹了,和領頭的報備一下就行了,但是有一條你要記住,千萬不要搗亂,更不能偷懶”
魏續點點頭,跟著旁邊的幾個民夫一起,在另外一個小吏的帶領下,向著城牆走去。
“小娘要不要也打一份工,這樣可以補貼一下家用”小吏轉過身,露出一個和善的笑容,就像哄騙小白兔的大灰狼。
“女子也可以嘛,可我沒什麽力氣,怕是扛不起石頭”嚴柔說道,她也想替哥哥做點事,可看到城牆之上,都是在扛石頭。
“小娘誤會了,女子當然不是做這些粗活,是州牧夫人,委托小的招募一些手工精細女子,來縫製衣物,不知小娘願不願意一試”小吏笑著解釋道。
“那我倒是可以試試,一天也是一百五十錢嗎”嚴柔頓時來了興趣。
“那倒不是,具體還要去了那邊才知道,好像縫製普通衣物是一百錢,縫製什麽毯的是兩百錢”
“一百錢也行,一百錢也行,去那縫製”嚴柔著急的問道。以前哥哥打獵兩三天,她縫製的出來的獸皮不過才賣個兩百錢,可幫別人縫製一天就能賺一百錢,如何不讓她開心。
“如果小娘願意,在這裏登記一下名字”
小吏拿出紙筆,在另外一個冊子寫下了嚴柔的名字。
跟著小吏來到了東城門,這裏已經聚集幾十名女子,有的跟嚴柔一樣是妙齡少女,有的則是已經生兒育女的婦人,不盡相同,唯一相同的一點,都是臉色掛著欣喜的笑容。
小吏看人聚集的差不多了,便帶著她們出了東門,沿著官道向東走了約莫五裏。嚴柔一路的東張西望,一路所見都令她震撼,她也來過太原幾次,可眼前的太原讓她有些認不出,原本還是一片荒地,此時卻變成了一棟棟嶄新的房屋,無數的商人,駕著一輛輛馬車,將貨物卸下。又將空車運走,顯得很是著急。
“你們依次進入,不要爭搶,裏麵會有人安頓你們的”小吏將他們帶到一個院子門口,便離開了。
這個院子位於市場的對麵,是王剛修建的工坊,這一片山地尚未開發完畢,隻是修建好了兩處院子,各占地上百畝,後麵還有忙碌修建的民夫。
院子裏麵站滿了人,嘰嘰喳喳的皆是女子,足足有四五百人。排在前麵的被依次領進屋裏,不一會又走出來。或是進西麵小院,或者去東麵小院,隻有極少數人去了後院。
高順猛的將腰間長劍拔出半截,惡狠狠的盯著楊震。不管是張遼,高順,又或是呂布張楊對匈奴都是深惡痛絕,特別是高順和呂布,親人部曲都死在匈奴人手中。聽說楊家將鐵礦賣給匈奴人,早就準備將楊家人屠戮一空。
“將軍息怒,是舍弟一時糊塗,險些鑄成大錯,好在並沒有賣礦石給匈奴,請將軍明察”
高順疑惑的將目光看向呂布,呂布微微點點頭。
“匈奴人殺了多少漢家二郎,你我同為並州人事,匈奴給並州帶來多少傷害,你們楊家都不知道嗎”
“小的知道,我們楊家也世代居住此地,自然知道匈奴人的狼子野心,以前也從未和匈奴人做過生意,更別提賣礦石給匈奴人了,我楊震可以對天發誓,若此言有半句虛言,必遭萬箭穿心”楊震跪在地上,舉起右手說道。
“本將也不能因為你一麵之詞就退兵,此時隻能交由鎮北將軍處置”
“我帶他去晉陽,正好將汾陽的事情向將軍匯報一下”呂布開口說了一句。
高順點點頭,他現在和呂布有些尷尬,兩個人都是平級,又沒有隸屬。呂布在這裏還影響高順的發揮。
“敢問將軍,楊家那些幼小可還活著”楊震小心翼翼的問道,如果那些幼小都不在了,他就沒有去晉陽的必要了,不過現在看來,應該活著,要不然高順也不會見他。
“他們都在城中,你可以看望一下再去晉陽”
當時高順接到的命令是拿下汾陽縣城,所有高順攻破汾陽,並沒有為難楊家人,隻是將他們趕出楊家,安置在一處民房內,派士卒看管。
楊震看了一下楊家人,安撫他們幾句,便前往晉陽。
自從王剛上次在州牧府議事之後,整個晉陽便忙碌起來。到處都是在招募民夫,招募士卒的。也有一批批民夫拿著工具走出城外,這讓新到洛陽魏續和嚴柔兄妹兩人頗為的不適應。
“這位小哥,看你身強體壯,要不要掙些零花錢”一個小吏攔住魏續問道。
嚇得魏續連忙躲開,還以為碰到了人販子,倒是嚴柔頗為的冷靜,開口問道。
“那他們都是去掙零花錢的”嚴柔指著扛著鋤頭,鐵鏟出城的百姓問道。
“啊,他們不是,他們是去開挖護城河的,是長期工”小吏向著城門看了一眼說道。
“長期工是什麽”嚴柔不解的問道。
“要說這長期工,還是新來的州牧給娶的,長期開挖護城河的民夫,不用服勞役,也不會再征收口錢,和其他稅賦。每人每天一百二十錢,至少可以幹兩年。短期工就沒有這麽好的條件,不過每天一百五十錢。怎麽樣,小哥,想不想幹”
嚴柔和魏續眼睛頓時一亮,還有這好事,他們出來的匆忙,正愁怎麽生活呢。
“是幹完就給錢嗎”魏續小聲的問道。
“是的,不知小哥會做些什麽,如果是個匠人,每人每日是兩百錢,有時候更高”
小吏從矮桌上拿來一個小冊子,準備登記一下魏續的姓名。
“我會打獵,會射箭,還會。。宰殺鹿”
“你說的這些,暫時還用不上,那隻能作為普通的民夫,或者你可以去應征兵卒,那裏條件更為優越”小吏搖搖頭說道。
其實魏續也想去當兵打仗,騎馬衝殺。不過想著自己妹妹一個無依無靠的,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那就民夫。隻要給錢就行”魏續也不再挑剔。
“那就去修繕城牆吧,負責往城牆上運送材料,如果你不願意幹了,和領頭的報備一下就行了,但是有一條你要記住,千萬不要搗亂,更不能偷懶”
魏續點點頭,跟著旁邊的幾個民夫一起,在另外一個小吏的帶領下,向著城牆走去。
“小娘要不要也打一份工,這樣可以補貼一下家用”小吏轉過身,露出一個和善的笑容,就像哄騙小白兔的大灰狼。
“女子也可以嘛,可我沒什麽力氣,怕是扛不起石頭”嚴柔說道,她也想替哥哥做點事,可看到城牆之上,都是在扛石頭。
“小娘誤會了,女子當然不是做這些粗活,是州牧夫人,委托小的招募一些手工精細女子,來縫製衣物,不知小娘願不願意一試”小吏笑著解釋道。
“那我倒是可以試試,一天也是一百五十錢嗎”嚴柔頓時來了興趣。
“那倒不是,具體還要去了那邊才知道,好像縫製普通衣物是一百錢,縫製什麽毯的是兩百錢”
“一百錢也行,一百錢也行,去那縫製”嚴柔著急的問道。以前哥哥打獵兩三天,她縫製的出來的獸皮不過才賣個兩百錢,可幫別人縫製一天就能賺一百錢,如何不讓她開心。
“如果小娘願意,在這裏登記一下名字”
小吏拿出紙筆,在另外一個冊子寫下了嚴柔的名字。
跟著小吏來到了東城門,這裏已經聚集幾十名女子,有的跟嚴柔一樣是妙齡少女,有的則是已經生兒育女的婦人,不盡相同,唯一相同的一點,都是臉色掛著欣喜的笑容。
小吏看人聚集的差不多了,便帶著她們出了東門,沿著官道向東走了約莫五裏。嚴柔一路的東張西望,一路所見都令她震撼,她也來過太原幾次,可眼前的太原讓她有些認不出,原本還是一片荒地,此時卻變成了一棟棟嶄新的房屋,無數的商人,駕著一輛輛馬車,將貨物卸下。又將空車運走,顯得很是著急。
“你們依次進入,不要爭搶,裏麵會有人安頓你們的”小吏將他們帶到一個院子門口,便離開了。
這個院子位於市場的對麵,是王剛修建的工坊,這一片山地尚未開發完畢,隻是修建好了兩處院子,各占地上百畝,後麵還有忙碌修建的民夫。
院子裏麵站滿了人,嘰嘰喳喳的皆是女子,足足有四五百人。排在前麵的被依次領進屋裏,不一會又走出來。或是進西麵小院,或者去東麵小院,隻有極少數人去了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