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陽城東北大約十裏,有一座大山,山勢高聳且陡峭。名叫崛圍山,之所有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崛圍山有一個折角,像一個城牆一般,遙遙的將晉陽城圍了起來。因此而得名。


    一條山澗從崛圍山腰處飛馳而下,形成一個小型的瀑布。一條小河將崛圍山前的土地分割成兩半。蜿蜒向南流淌進入汾水。小河將大地分成兩半,靠近晉陽的這邊成了良田,而另外一邊卻因碎石太多,成了荒地。


    良田裏早已沒了莊稼,積雪融化,土地酥鬆。上萬士卒從上麵走過,或許給明年的春耕帶來一些麻煩。


    王剛站在小河邊,指著遠處的一片山地說道。


    “你們就將軍隊駐紮在這裏,這裏有條小河,可做水源。東北兩麵又有天然屏障”


    張遼和高順有在周圍查看了一番,對這個地方也比較滿意。這一片山地頗為廣闊足有萬畝。就算駐紮五萬大軍也不會顯得的擁擠。


    “這地方不錯,進可攻,退可守”張遼一臉興奮的說道,雖然上麵還有很多亂石和雜草樹木,但是對於軍隊來說,這不算什麽。


    “這地方我還有別的用,你們先建造營舍,過段時間我準備在靠近小河的地方建造一些工坊。會研製一些武器鐵器,安全就交給你們了”


    “大哥就放心吧”


    “那這裏的事情就交給高都尉,文遠你帶兩千士卒,跟我去一個地方”


    王剛將高順留下,讓張遼帶著兩千士卒,沿著小河一路向南走了三裏。遠遠的看到幾萬人在一處山地上,正在忙碌著什麽。


    張遼也有些好奇,便開口問道。


    “大哥那些人在做什麽,我好想看到伍召和範先生也在那邊”


    “到了你就知道了”


    兩人帶著士卒上了官道,來到了近前。


    這片山地,王剛仔細觀察了好幾次,才最終決定在這裏建造市場。這裏臨近官道,交通便利。向南六七裏便是汾水,汾水從這裏折彎向南,與晉陽城來了擦肩而過。靠近汾水的地方有一處小山坡,山勢平緩。河中樹木點綴其中,山道蜿蜒曲折,山下還有湖泊,形似半圓,和汾水相連。


    小山坡和太行山脈的一條支脈相連。蜿蜒向北數十裏,形成了一個斜三角形的山地,占地約莫五千畝,韓浩說的可以開墾的山地,就是指的這片地方,不過現在卻被王剛拿來建造市場。


    王剛的到來,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尤其是後麵還跟著兩千士卒。


    範衝和伍召急忙來到王剛的麵前,開口問道。


    “將軍可算來了,這麽多人等在這裏,也沒人調度,我和伍召這方麵都不擅長,隻能吩咐這些民夫先清理雜物”


    範衝偏向軍事謀劃,對建造就有些外行了,伍召更是一竅不通。更何況還是建造市場,他們真的沒有這方麵的經驗。


    “別著急,我來調度”王剛笑著對範衝說道。


    “伍召,你帶些人去井陘關,將木材運過來,隨便通知一下楚羽,讓他通過商人從別的地方再找來一些工匠木匠”


    “好嘞”伍召答應一聲,帶來幾千民夫向著井陘關而去。


    “張遼你帶五千民夫,去附近的山上開采一些石料,再把軍中的牛車全部送過來”


    張遼也聽命而去。


    接著王剛又分出一部分民夫,在官道北麵搭建一些房屋,以便安排民夫們的吃住。


    王剛也不懂建造,可他靠著自己的本能,還是將民夫們都調動起來,原本還是一片荒蕪的草地,半日的時間。已經被修整了十餘畝,亂石也被堆積在一旁。而官道對麵也傳來陣陣香味,不僅有粟米飯,還有羊肉。


    隨著王剛的一聲令下,民夫放下手中的工具,向著對麵飛奔而去。他們已經太久沒吃到肉了,聽州牧說今天有肉吃,口水不知道流了多少。雖然五十隻羊,兩萬多人吃,一人分不了多少。


    晉陽城的方向,又有一群人向著這邊走來。來人正是典學從事宋書,還有晉陽縣令韓浩,兩人之所以這麽晚才來,是為了在晉陽城多招募一些工匠。


    看到二人到來,王剛笑著迎上去。


    “辛苦兩位了,招來這麽多的匠人”


    “都是下吏的本分,此次共招募兩千三百多匠人,其中木匠四百多,泥瓦匠八百,還有一些石匠。鐵匠少了一些,隻有一百三十二人”韓浩行了一禮,開口說道。


    “真是難為韓縣令了。還有一事請縣令幫忙”王剛說道。


    “多找來一些牛車和馬車,最好連帶車夫一起”


    “那下吏這就去辦”韓浩說完,帶著兩個迴了晉陽縣。


    而宋書卻略顯尷尬,他跑了半個晚上,加上一個上午,隻有二十幾個讀書人願意跟他來。這讓他多少有些被打擊。


    帶著二十幾個讀書人上前向王剛行禮。


    王剛看出了他的窘迫,微笑的說道。


    “人各有誌,宋從事不必介懷,一些讀書人看不起商賈也是正常,士農工商的理念根深蒂固。這二十多人也足夠了,我會命人先修建一些房舍給你們使用。宋從事就帶著他們做記錄,將這些民夫和匠人登記造冊。還有一些木材石料也要做記錄”


    “是”宋書答應一聲,帶著二十幾個讀書人,向著一旁走去。拿出從晉陽城帶來的書簡,將一個個民夫和匠人的姓名記錄下來。


    王剛又吩咐鐵匠打造工具,木匠分送一部分到井陘關製作牛車,一部分幫忙建造臨時房屋。隨著石料的陸續送來,石匠們也忙碌起來,將一塊塊石頭鑿平,整齊的碼放起來,等土地平整之後,便可以平鋪在地上,或者作為地基使用。


    一連三日,王剛一直呆在這裏,建造市場。和民夫匠人們同吃同住,也和大家熟絡了起來,這些民夫和匠人也對王剛更加的敬重,能踏踏實實為百姓做事的官員真的不多了。


    三日的努力,原本的荒地已經有了時辰的雛形。土地已經平整了近兩百畝,靠近官道的地方,已經有了房屋的輪廓。雖然還隻有一層,但還是給晉陽的百姓帶來巨大的震撼。短短的三天時間,就修建了數間房屋。


    同時也晉陽的經濟,使得原本蕭條的晉陽縣城,重新變得活躍起來。王剛幾乎買光了晉陽縣城所有的建造用品。什麽草席,氈布,獸皮,甚至門窗座椅,隻要是晉陽縣城能買到,都被範衝買了去,送到了新建的市場。範衝在晉陽縣城,也多了一個範財神的稱號。短短的三天,就用去兩千多萬銅錢。


    晉陽到市場的官道也被擴寬了許多,一輛輛牛車往返其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兌換裝置在東漢的正確用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之子未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之子未歸並收藏兌換裝置在東漢的正確用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