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晉陽的局勢
兌換裝置在東漢的正確用法 作者:之子未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秀聽到父親問自己也陷入了沉思,州牧和刺史的區別王秀自然清楚,州牧名義上是朝廷派到地方的監察使,並沒有任免權和軍權,邊塞的刺史有時候會掛一定的軍職,用於維護地方的安定,丁原之前掛的是護匈奴中郎將。州牧的權力則要大很多,不僅有郡守以下的任免權,府郡守的人員也有一定的建議權。還可以調動各郡的郡兵。像王剛這種鎮北將軍在令州牧的,一般就是朝廷特殊時期的任免,像是軍隊暫時接管地方一樣。
“朝廷是讓鎮北將軍全掌並州,包括並州的軍隊嗎。”
王履看了一眼王秀,一絲失望轉瞬即逝,緩緩開口說道。
“王剛的任命是鎮北將軍,領並州牧。而不是並州牧,鎮北將軍,其中是有區別的”
王秀有些不解的問道
“其中有何區別,還請父親明示”
“如果是並州牧,鎮北將軍。那麽朝廷就是讓王剛先治理好並州,再防禦北方。而鎮北將軍,領並州牧。則是先防禦北方,再治理並州。兩者看似隻有一個主次的關係,其實中間差別很大,說的再簡單一些,如果是前者,那麽王剛隻能先把並州治理好,要依靠並州世家,而後者則不然”
王秀越聽越糊塗了,難道王剛治理並州,不需要他們這些世家的幫助,連忙開口問道。
“難道現在不需要並州世家相助,他怎麽治理並州”
“他現在主要的職責是抵禦北方,如果世家相助,他樂見其成,如果不相助他也無所謂”
“孩兒還是不明白,兩者的具體差別”
王履歎息一聲說道。
“如果是前者,他想要掌控軍隊,需要郡守的支持,而後者他可以對郡守用兵,說的再直接一些,他可以直接帶兵接管各個郡,包括太原。你說他還用看世家的臉色嗎”
王秀的臉色頓時大變,語氣都有些變樣。
“那……那他不怕郡守上報嗎,不怕朝廷裏麵有人向陛下告知嗎”
“他是鎮北將軍,朝廷讓他來的目的就是掌握各郡的士卒,至於他用什麽手段,全靠他的喜愛了。他守不住並州,並州遲早落到匈奴人的手裏,你說朝廷還會有人因為這個告狀嗎”
王秀頓時愣住了,原本他還以為,王剛來了和丁原差不多,先和世家打好關係,再拉攏各郡太守,徐徐圖之,沒想到父親卻說,王剛可以直接對各郡用兵,而且不用擔心有人彈劾,這讓他一時無法接受。
“並州雖說不是大州,原本也有太原、上黨、西河、雲中、河東、雁門、朔方、五原、上郡,定襄十郡,一百二十三縣,後來河東劃給了司隸,定襄和雲中合並。這些年匈奴又陸續占領的雲中,朔方。上郡也被羌胡占據。今年匈奴又占據了五原郡,雁門郡北四縣,上黨郡北部三縣。若不是王剛到來,恐怕上黨和雁門也保不住,偌大一個並州就還剩下河西,太原郡兩郡,哎,可悲啊,可憐啊。。並州人可憐啊”
王履說了這裏竟然嗚咽起來,不由的老淚縱橫。作為地地道道的並州人,看到如今並州的樣子,怎麽會不傷心。
“父親,那我們要怎麽做”
“聽你七叔的,全力支持王剛,希望你七叔,陛下沒有看錯人”
而在晉陽城郡守府裏,張懿也在看著手中的信發呆,自從收到洛陽令張謙的信,他呆在書房裏已經幾個時辰了。張謙不過是張家一個旁支,要不是去年被任命雁門太守,他差點就把這個同輩的兄弟給忘記了,可他忽然的來信,卻讓張懿不得不重視起來。
朝廷竟然任命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為鎮北將軍,領並州牧。張懿自然知道這以為著什麽。可若就這樣,讓他放棄權力,尤其是兵權,他還有一些不甘。
“老爺,馮郡丞到了”
張懿急忙起身,走出房門,將郡丞馮習迎了進來。
兩人分主次落座,下人送上茶水後退下,馮習喝一口熱茶,才開口說道。
“使君喚下吏前來,不知有何吩咐”
馮習今年三十餘歲,皮膚白淨,相貌俊朗。機智過人,年少成名,被張懿舉薦為郡丞,做事幹練通達,從不中飽私囊,深受太守張懿的看重,在太原郡也頗有名望。
“暮然,可知安東將軍此人”暮然是馮習的字。張懿這樣叫他,顯得親切。
“安東將軍下吏倒是見過,丁刺史曾經設宴,在席間見到。此人雖說年輕,但氣色沉穩,也不張揚。後來去做了雁門太守,就再也沒看到過了,聽說今年娶了郡主,真是為我們並州人掙口氣。不知使君為何突然問起”
馮習說起王剛,還是有些羨慕。
張懿並不搭話,而是將那封書信遞給馮習。
馮習看了一遍書信,眼神中全身震撼,久久無語。
“暮然,你這麽看,你說這個鎮北將軍會不會來太原,聽說匈奴人還在進攻雁門關,老夫這心裏一直拿不定主意,若他下令讓我帶兵去雁門,我是去還是不去。”
馮習雖然震驚,但迅速冷靜了下來,低頭沉思了一會開口說道。
“朝廷的任免是鎮北將軍領並州牧,如果他守不住雁門郡,那他就不會來太原郡,那樣隻會自取其辱。”
張懿聽了馮習的話,頓時鬆了一口氣。
馮習看出了張懿的心事,又開口說道。
“若他打退了雁門,那麽整個並州,就是他一個人說了算,使君對待他,萬不能和對待丁原一樣”
丁原來到太原兩眼,和張懿明爭暗鬥。處處節製丁原,使得丁原在太原兩年都沒有打開局麵。一些事情到最後也沒能做成。
張懿也知道,王剛比丁原名頭大很多,還有個鎮北將軍的名頭。可張懿卻並不是很怕,畢竟太原郡還是他張懿說了算,到時候對於王剛的命令他可以選擇陽奉陰違,那他王剛也不能拿他怎麽樣。
“這又是為何”張懿有些不解。
“因為他手上有兵,而且假節”
張懿聽了臉色一變。
“朝廷是讓鎮北將軍全掌並州,包括並州的軍隊嗎。”
王履看了一眼王秀,一絲失望轉瞬即逝,緩緩開口說道。
“王剛的任命是鎮北將軍,領並州牧。而不是並州牧,鎮北將軍,其中是有區別的”
王秀有些不解的問道
“其中有何區別,還請父親明示”
“如果是並州牧,鎮北將軍。那麽朝廷就是讓王剛先治理好並州,再防禦北方。而鎮北將軍,領並州牧。則是先防禦北方,再治理並州。兩者看似隻有一個主次的關係,其實中間差別很大,說的再簡單一些,如果是前者,那麽王剛隻能先把並州治理好,要依靠並州世家,而後者則不然”
王秀越聽越糊塗了,難道王剛治理並州,不需要他們這些世家的幫助,連忙開口問道。
“難道現在不需要並州世家相助,他怎麽治理並州”
“他現在主要的職責是抵禦北方,如果世家相助,他樂見其成,如果不相助他也無所謂”
“孩兒還是不明白,兩者的具體差別”
王履歎息一聲說道。
“如果是前者,他想要掌控軍隊,需要郡守的支持,而後者他可以對郡守用兵,說的再直接一些,他可以直接帶兵接管各個郡,包括太原。你說他還用看世家的臉色嗎”
王秀的臉色頓時大變,語氣都有些變樣。
“那……那他不怕郡守上報嗎,不怕朝廷裏麵有人向陛下告知嗎”
“他是鎮北將軍,朝廷讓他來的目的就是掌握各郡的士卒,至於他用什麽手段,全靠他的喜愛了。他守不住並州,並州遲早落到匈奴人的手裏,你說朝廷還會有人因為這個告狀嗎”
王秀頓時愣住了,原本他還以為,王剛來了和丁原差不多,先和世家打好關係,再拉攏各郡太守,徐徐圖之,沒想到父親卻說,王剛可以直接對各郡用兵,而且不用擔心有人彈劾,這讓他一時無法接受。
“並州雖說不是大州,原本也有太原、上黨、西河、雲中、河東、雁門、朔方、五原、上郡,定襄十郡,一百二十三縣,後來河東劃給了司隸,定襄和雲中合並。這些年匈奴又陸續占領的雲中,朔方。上郡也被羌胡占據。今年匈奴又占據了五原郡,雁門郡北四縣,上黨郡北部三縣。若不是王剛到來,恐怕上黨和雁門也保不住,偌大一個並州就還剩下河西,太原郡兩郡,哎,可悲啊,可憐啊。。並州人可憐啊”
王履說了這裏竟然嗚咽起來,不由的老淚縱橫。作為地地道道的並州人,看到如今並州的樣子,怎麽會不傷心。
“父親,那我們要怎麽做”
“聽你七叔的,全力支持王剛,希望你七叔,陛下沒有看錯人”
而在晉陽城郡守府裏,張懿也在看著手中的信發呆,自從收到洛陽令張謙的信,他呆在書房裏已經幾個時辰了。張謙不過是張家一個旁支,要不是去年被任命雁門太守,他差點就把這個同輩的兄弟給忘記了,可他忽然的來信,卻讓張懿不得不重視起來。
朝廷竟然任命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為鎮北將軍,領並州牧。張懿自然知道這以為著什麽。可若就這樣,讓他放棄權力,尤其是兵權,他還有一些不甘。
“老爺,馮郡丞到了”
張懿急忙起身,走出房門,將郡丞馮習迎了進來。
兩人分主次落座,下人送上茶水後退下,馮習喝一口熱茶,才開口說道。
“使君喚下吏前來,不知有何吩咐”
馮習今年三十餘歲,皮膚白淨,相貌俊朗。機智過人,年少成名,被張懿舉薦為郡丞,做事幹練通達,從不中飽私囊,深受太守張懿的看重,在太原郡也頗有名望。
“暮然,可知安東將軍此人”暮然是馮習的字。張懿這樣叫他,顯得親切。
“安東將軍下吏倒是見過,丁刺史曾經設宴,在席間見到。此人雖說年輕,但氣色沉穩,也不張揚。後來去做了雁門太守,就再也沒看到過了,聽說今年娶了郡主,真是為我們並州人掙口氣。不知使君為何突然問起”
馮習說起王剛,還是有些羨慕。
張懿並不搭話,而是將那封書信遞給馮習。
馮習看了一遍書信,眼神中全身震撼,久久無語。
“暮然,你這麽看,你說這個鎮北將軍會不會來太原,聽說匈奴人還在進攻雁門關,老夫這心裏一直拿不定主意,若他下令讓我帶兵去雁門,我是去還是不去。”
馮習雖然震驚,但迅速冷靜了下來,低頭沉思了一會開口說道。
“朝廷的任免是鎮北將軍領並州牧,如果他守不住雁門郡,那他就不會來太原郡,那樣隻會自取其辱。”
張懿聽了馮習的話,頓時鬆了一口氣。
馮習看出了張懿的心事,又開口說道。
“若他打退了雁門,那麽整個並州,就是他一個人說了算,使君對待他,萬不能和對待丁原一樣”
丁原來到太原兩眼,和張懿明爭暗鬥。處處節製丁原,使得丁原在太原兩年都沒有打開局麵。一些事情到最後也沒能做成。
張懿也知道,王剛比丁原名頭大很多,還有個鎮北將軍的名頭。可張懿卻並不是很怕,畢竟太原郡還是他張懿說了算,到時候對於王剛的命令他可以選擇陽奉陰違,那他王剛也不能拿他怎麽樣。
“這又是為何”張懿有些不解。
“因為他手上有兵,而且假節”
張懿聽了臉色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