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太後娘娘懿旨
兌換裝置在東漢的正確用法 作者:之子未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等退了早朝,王剛大勝匈奴的事情,傳遍了整個洛陽,頓時令洛陽城的百姓歡喜不已,客棧酒樓裏到處都在議論著,一些讀書人也慢慢對王剛放下成見。就連一些地痞流氓都想要去並州,跟著王剛去殺敵立功。
這份愉悅整整持續了兩日,而兩日後的一個早上,兩份聖旨從內侍府發出,一份送到安東將軍府,另外一份則由張讓親自拿著。出了洛陽的下西門,向著雁門關而去。
中常侍趙忠帶著兩個內侍和一隊馬車來到將軍府上,蔡琰急忙上前見禮,王剛大勝匈奴的事情她也早就知道,想必是來宣旨的,雙香主也已經準備妥當。
“蔡夫人,我們開始吧”
蔡邕聽完愣住了,關於朝堂的事情倒是沒有傳出來,所以他是一點消息也不知道。聽趙忠叫他蔡夫人還以為聽錯了呢。
旁邊的侍女攙扶了蔡琰跪下,趙忠打開一張黃色的卷軸朗聲讀道。
漢天子宏敕:曰
匈奴無德,以下犯上,今郡馬王剛,大敗匈奴,斬殺敵軍三萬餘,揚我大漢國威。朕心甚慰。恨不能率軍出征,守節乘誼,以安社稷,上效國家,下安黎民。封鎮北將軍,領並州牧,假節,封晉陽侯,食邑四千戶。賞金一千。
都尉伍召,英勇忠義,臨戰斬殺敵首,朕心甚喜。破格提拔為護匈奴校尉。
雁門郡太守,護匈奴校尉張遼。守護雁門郡百姓免遭戰亂,升任護匈奴中郎將。
欽此
中平五年十月
趙忠合上卷軸遞給蔡琰,蔡琰正待起身,那知趙忠微微一笑,示意蔡琰別急著起來,開口說道。
“蔡夫人恭喜了”
說完,從身後的內侍手中再次拿來一個郡主,這次不是黃色的,而是紫色的,卷軸攤開,朗聲讀道。
太後董氏詔:曰
鎮北將軍府蔡氏,溫婉淑德、嫻雅端莊。予聞之甚喜。著,冊封蔡夫人。助郡主讚襄內政,綿延子嗣。
中平五年十月
等趙忠走了,蔡琰還沒迴過神來。雖然從來沒有和王剛抱怨過什麽,可哪有女子不在乎自己的名聲的,明明是自己先嫁給王剛的,可偏偏隻能為妾室。自從王剛和郡主成親之後,蔡琰覺得自己的身份越來越尷尬,連自己的貼身丫環都不能稱自己為夫人。那些大臣們的家眷和自己說話的時候也是斟酌再三,稱唿自己為蔡小姐。
現在太後娘娘下旨,蔡琰頓時覺得壓在心頭的一塊大石頭消失了。
小雪過後的並州,愈發的寒冷,王剛有些著急的站在雁門關的城牆上,自從上次雁門關大勝之後,範衝提議,奇襲原陽縣城,搶奪原陽縣匈奴的物資,利用許安的身份,詐開原陽縣城的城門。
黃忠和楚羽一個進攻定襄縣城,一個去進攻襄平縣城,都是隻劫掠物資。不過二人都行事穩重,且兩個縣城都隻有幾百休屠守軍。
這次王剛沒有前去,一來伍召嫌棄他武藝太弱,他去了反而要保護他,二來剛迴到雁門郡,還有一堆事情要處理。便和範衝留在了雁門關,現在時間已經過了三日,到了伍召返迴的時間,卻遲遲沒有看到伍召的身影,讓他心裏有些不安,一大早就在關牆上等待。
“將軍不必擔心,伍召武藝高強,就算是不成功,也能全身而退”範衝看王剛眼巴巴的看著西麵,勸慰著說道。
“可我總是放心不下,伍召畢竟還年輕,沒有獨自帶兵的經驗”王剛說道。
“伍召雖然年輕,但是很是機靈,不會有事的”
王剛也點點頭,伍召確實很機靈,尤其是鬼主意,層出不窮,就是有時候做事情還是不靠譜。
“不知道洛陽那邊怎麽樣了”王剛想起洛陽的事情,也有些擔心。
“戰報應該已經到了洛陽,至於皇帝會開出什麽條件,隻有等聖旨到了才知道”範衝看了一眼王剛,忍不住調笑道。
“將軍還是舍不得戰馬”
“哎,我的三千多匹戰馬啊”王剛想到那天,範衝說要將戰馬上報給朝廷,就一陣的心疼,現在木已成舟,希望皇帝不要太摳吧。
正在這時一個士卒走到關牆上稟告說道。
“將軍,一個叫管亥求見將軍,現在東城牆那邊”
王剛聽了一愣,隨即大喜,急忙開口問道。
“他們多數人”
“一個人”
王剛心裏一驚,怎麽會就一個人,難道路上出什麽事情了。
“快帶我去”
王剛說完,和範衝一起走下關牆,向著東城牆策馬而且,不到半個時辰,便看到一個黑臉大漢,像一個小山般站在那裏,看到王剛過來,急忙跑了過來,在王剛的麵前跪下行禮道。
“末將管亥,參見將軍”
王剛急忙翻身下馬,將管亥扶起,連忙問道。
“管校尉,怎麽就你一個人,戲先生和劉將軍呢”
“戲先生和劉將軍在上黨郡武鄉縣”管亥說完撓撓頭,又說道。
“將軍,先讓我吃飽飯再慢慢給你說,我都兩天沒吃飯了”
聽到戲誌才沒事,王剛心裏也放鬆了下來。上前拍了拍管亥的肩膀,笑著說道。
“先去關內,想吃什麽就吃什麽,管夠”
等管亥吃完幾大碗黍米飯,才將這一路發生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講給王剛,現在知道戲誌才已經和黃巾軍交手,而且還占了不少的便宜,心裏一陣大喜。
“將軍,那我們是繼續來雁門,還是留在上黨郡呢”管亥看王剛陷入沉思,小聲的問道。
“管校尉先去休息,我和將軍商議一下,再做決定”旁邊的範衝看到沉默不語開口說道。
“先去休息吧,現在雁門也沒有戰事,也不著急”王剛也點點頭說道。
管亥行了禮,跟著士卒們下去休息了。
正待範衝開口的時候,一個士卒興衝衝走過來,將一封書信遞給王剛,王剛看了一遍遞給範衝說道。
“正好,一並商議吧”
範衝打開張遼的信看了一遍,沉思了一會說道。
“張太守是想依靠這四千烏桓人牽製匈奴騎兵吧”
王剛點點頭說道。
“張遼應該是這樣想的,匈奴人對烏桓人斬盡殺絕,我們利用烏桓人來抵抗匈奴人也未嚐不可”
“那將軍有沒有想過,那三萬烏桓的老弱夫婦該如何安置,讓他們進入雁門郡生活嗎”
“那怎麽行,烏桓人進入雁門,以後要反叛,和匈奴人裏應外合,那雁門不就完蛋了”
這份愉悅整整持續了兩日,而兩日後的一個早上,兩份聖旨從內侍府發出,一份送到安東將軍府,另外一份則由張讓親自拿著。出了洛陽的下西門,向著雁門關而去。
中常侍趙忠帶著兩個內侍和一隊馬車來到將軍府上,蔡琰急忙上前見禮,王剛大勝匈奴的事情她也早就知道,想必是來宣旨的,雙香主也已經準備妥當。
“蔡夫人,我們開始吧”
蔡邕聽完愣住了,關於朝堂的事情倒是沒有傳出來,所以他是一點消息也不知道。聽趙忠叫他蔡夫人還以為聽錯了呢。
旁邊的侍女攙扶了蔡琰跪下,趙忠打開一張黃色的卷軸朗聲讀道。
漢天子宏敕:曰
匈奴無德,以下犯上,今郡馬王剛,大敗匈奴,斬殺敵軍三萬餘,揚我大漢國威。朕心甚慰。恨不能率軍出征,守節乘誼,以安社稷,上效國家,下安黎民。封鎮北將軍,領並州牧,假節,封晉陽侯,食邑四千戶。賞金一千。
都尉伍召,英勇忠義,臨戰斬殺敵首,朕心甚喜。破格提拔為護匈奴校尉。
雁門郡太守,護匈奴校尉張遼。守護雁門郡百姓免遭戰亂,升任護匈奴中郎將。
欽此
中平五年十月
趙忠合上卷軸遞給蔡琰,蔡琰正待起身,那知趙忠微微一笑,示意蔡琰別急著起來,開口說道。
“蔡夫人恭喜了”
說完,從身後的內侍手中再次拿來一個郡主,這次不是黃色的,而是紫色的,卷軸攤開,朗聲讀道。
太後董氏詔:曰
鎮北將軍府蔡氏,溫婉淑德、嫻雅端莊。予聞之甚喜。著,冊封蔡夫人。助郡主讚襄內政,綿延子嗣。
中平五年十月
等趙忠走了,蔡琰還沒迴過神來。雖然從來沒有和王剛抱怨過什麽,可哪有女子不在乎自己的名聲的,明明是自己先嫁給王剛的,可偏偏隻能為妾室。自從王剛和郡主成親之後,蔡琰覺得自己的身份越來越尷尬,連自己的貼身丫環都不能稱自己為夫人。那些大臣們的家眷和自己說話的時候也是斟酌再三,稱唿自己為蔡小姐。
現在太後娘娘下旨,蔡琰頓時覺得壓在心頭的一塊大石頭消失了。
小雪過後的並州,愈發的寒冷,王剛有些著急的站在雁門關的城牆上,自從上次雁門關大勝之後,範衝提議,奇襲原陽縣城,搶奪原陽縣匈奴的物資,利用許安的身份,詐開原陽縣城的城門。
黃忠和楚羽一個進攻定襄縣城,一個去進攻襄平縣城,都是隻劫掠物資。不過二人都行事穩重,且兩個縣城都隻有幾百休屠守軍。
這次王剛沒有前去,一來伍召嫌棄他武藝太弱,他去了反而要保護他,二來剛迴到雁門郡,還有一堆事情要處理。便和範衝留在了雁門關,現在時間已經過了三日,到了伍召返迴的時間,卻遲遲沒有看到伍召的身影,讓他心裏有些不安,一大早就在關牆上等待。
“將軍不必擔心,伍召武藝高強,就算是不成功,也能全身而退”範衝看王剛眼巴巴的看著西麵,勸慰著說道。
“可我總是放心不下,伍召畢竟還年輕,沒有獨自帶兵的經驗”王剛說道。
“伍召雖然年輕,但是很是機靈,不會有事的”
王剛也點點頭,伍召確實很機靈,尤其是鬼主意,層出不窮,就是有時候做事情還是不靠譜。
“不知道洛陽那邊怎麽樣了”王剛想起洛陽的事情,也有些擔心。
“戰報應該已經到了洛陽,至於皇帝會開出什麽條件,隻有等聖旨到了才知道”範衝看了一眼王剛,忍不住調笑道。
“將軍還是舍不得戰馬”
“哎,我的三千多匹戰馬啊”王剛想到那天,範衝說要將戰馬上報給朝廷,就一陣的心疼,現在木已成舟,希望皇帝不要太摳吧。
正在這時一個士卒走到關牆上稟告說道。
“將軍,一個叫管亥求見將軍,現在東城牆那邊”
王剛聽了一愣,隨即大喜,急忙開口問道。
“他們多數人”
“一個人”
王剛心裏一驚,怎麽會就一個人,難道路上出什麽事情了。
“快帶我去”
王剛說完,和範衝一起走下關牆,向著東城牆策馬而且,不到半個時辰,便看到一個黑臉大漢,像一個小山般站在那裏,看到王剛過來,急忙跑了過來,在王剛的麵前跪下行禮道。
“末將管亥,參見將軍”
王剛急忙翻身下馬,將管亥扶起,連忙問道。
“管校尉,怎麽就你一個人,戲先生和劉將軍呢”
“戲先生和劉將軍在上黨郡武鄉縣”管亥說完撓撓頭,又說道。
“將軍,先讓我吃飽飯再慢慢給你說,我都兩天沒吃飯了”
聽到戲誌才沒事,王剛心裏也放鬆了下來。上前拍了拍管亥的肩膀,笑著說道。
“先去關內,想吃什麽就吃什麽,管夠”
等管亥吃完幾大碗黍米飯,才將這一路發生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講給王剛,現在知道戲誌才已經和黃巾軍交手,而且還占了不少的便宜,心裏一陣大喜。
“將軍,那我們是繼續來雁門,還是留在上黨郡呢”管亥看王剛陷入沉思,小聲的問道。
“管校尉先去休息,我和將軍商議一下,再做決定”旁邊的範衝看到沉默不語開口說道。
“先去休息吧,現在雁門也沒有戰事,也不著急”王剛也點點頭說道。
管亥行了禮,跟著士卒們下去休息了。
正待範衝開口的時候,一個士卒興衝衝走過來,將一封書信遞給王剛,王剛看了一遍遞給範衝說道。
“正好,一並商議吧”
範衝打開張遼的信看了一遍,沉思了一會說道。
“張太守是想依靠這四千烏桓人牽製匈奴騎兵吧”
王剛點點頭說道。
“張遼應該是這樣想的,匈奴人對烏桓人斬盡殺絕,我們利用烏桓人來抵抗匈奴人也未嚐不可”
“那將軍有沒有想過,那三萬烏桓的老弱夫婦該如何安置,讓他們進入雁門郡生活嗎”
“那怎麽行,烏桓人進入雁門,以後要反叛,和匈奴人裏應外合,那雁門不就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