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章 皇帝駕到
兌換裝置在東漢的正確用法 作者:之子未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剛不想再說這個話題,說來說去,到最後肯定是自己不對。娶蔡琰是因為大司農劉寬和荀爽的張羅,讓他不能拒絕。和郡主成親又是皇帝的聖旨,再加上兩位女子對自己都情深義重。
“祭月節祭拜什麽”
王剛急忙岔開話題,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也已經兩年,去年的八月十五,並沒有聽說要過什麽祭月節啊,八月十五吃月餅他倒是知道,可今天這個場合,貌似不是吃月餅那麽簡單。
“祭祀的事情,太常院負責,太後娘娘的宴會,沒有祭祀。隻是一些學子表演學問罷了,到時候光祿勳也會前來參加。提拔一些學子到各個官署。也有一些世家的公子小姐,在宴會中認識,便可讓家中長輩上門提親。”
蔡琰說完,想起來以往每年太後都讓她參加,可沒有一家上門提親。
董婉兒將整個祭月節的流程詳細了說了一遍,王剛聽完不住的搖頭。
這那是什麽宴會啊,分明是一個交誼聯歡會,就是給一些學子表現用的,自己又靠這個找門路,來參加這個宴會,沒有一點的意思。
“那我。。我又不會被光祿勳看中,去當官。要是一些千金小姐看上我,我該怎麽拒絕好呢……”王剛拖著下巴,做沉思狀。
“你。。”
董婉兒看到王剛一副臭美的樣子,忍不住想上前狠狠的踢上兩腳。
“說笑,說笑”
董婉兒想說些什麽的時候,看到遠處幾名宮女,攙扶著太後娘娘,向著涼亭這邊走來,急忙收拾心神,帶著王剛上前拜見。
“拜見太後娘娘”
“快起來,快起來,你身子好些了嗎”
董太後將董婉兒扶起來,有些心疼的打量了董婉兒,又拉著董婉兒的手,左看看右看看。
“已經好多了,謝太後娘娘不用掛念”
董婉兒上前扶住太後。
“那就好,那就好,姑母還擔心會耽誤你和安東將軍的婚事”說完看了一眼,還跪在地上的王剛一眼。
“安東將軍也起來吧”
王剛知道,董太後還有些怪他,沒有照顧好董婉兒。不過他也沒辦法,還好太後並沒責罰他,想來自己還要感謝這個太後娘娘。
董太後在董婉兒的攙扶下,慢慢的在後花園散步,王剛則識趣的跟在後麵。石階兩旁開著一些黃色的小花,看樣子像是菊花的一種,微風拂過,散發出一陣陣清香。兩人聊了一會家常,主要都是董太後再問一些事情。
“紫薇宮也已經修繕完了,姑母也已經去看過了,你找個時間,帶安東將軍去看看,還有什麽要修繕的沒有”
“謝太後,隻是這紫薇宮是太後娘娘的行宮,你給了婉兒,以後太後娘娘想去郊遊該如何是好”董婉兒跪伏在董太後的麵前。
“傻孩子,姑母還能活幾年,能看到你成家,姑母也就放心了”
董太後拉去董婉兒,滿眼的疼愛。
夕陽的餘暉,從宮牆上方照射過來,將兩人的人影拉的很長,王剛跟在後麵,沿著石板的小路,慢慢的來到前方的平台,在這裏忙碌的宮女,急忙放下手裏的事情,紛紛跪在地上,向太後娘娘行禮。
“時候也差不多了,請他們進來吧,派人去勤政殿問問陛下,今晚有沒有空”
董太後示意宮女們起身,又轉頭對著身邊的內侍說道。
王剛聽到這裏心裏一驚,難道這個宴會,皇帝劉宏也會來嗎,那對於那些個學子們可是個好消息。
“安東將軍,就坐在婉兒的旁邊吧,反正沒幾日你們就要成親了”
董太後說完,率先在前麵的矮桌前麵跪坐了下來。
王剛有些尷尬的來到董婉兒的身邊,原本以為自己也會像其他學子一般去下麵,沒想到太後的意思是讓自己和董婉兒做在一張矮桌上,他也不敢多問。
不消片刻,一陣腳步聲傳來,在長壽宮門口等待許久的世家學子們魚貫而入,在內侍的帶領下,來到一個個矮桌麵前坐好,等到人都站定,一起躬身向太後行禮。隻是看向前麵王剛的眼色,更加多了一絲不屑。
“諸位都是青年才俊,今日給我這個老人麵子,前來參加祭月節,快請入座吧”
一眾人躬身再次謝過太後,才在自己的位置坐下,王剛尋眼望去,看到曹操和袁紹坐在靠前的一排,不停的向著王剛使眼色,意思是讓王剛坐到他們旁邊去。
王剛也想去下麵坐,可這不是太後讓他坐到董婉兒身邊,還和董婉兒在一張桌子上,看曹操的眼色,貌似這麽坐有些不妥。
但是事已至此,王剛也沒辦法,看了一下,下麵的位置基本坐滿,隻剩下前麵幾張矮桌還沒有人,顯然是給一些大人物準備的。
遠處一陣腳步聲響起,眾人不自覺的轉頭望去,隻看到前麵是一個黃色的傘慢,眾人心裏一驚,隻有皇帝儀仗,才會有這樣的架勢。
果然不到片刻,一行足足上百人,來到平台前麵,原本寬闊的平台,頓時顯得有些擁擠。
“兒臣見過太後娘娘,太後娘娘萬福金安”
皇帝劉宏率先向太後行禮,後麵的一眾人齊齊的跪在地上,就連原本已經坐好的學子們,也隻能再次跪在地上向太後行禮。
漢朝以孝為尊,皇帝也不能例外,在較大的場合,皇帝一般會向太後行跪拜之禮,那後麵跟著的大臣們,也隻能跟著行禮。
“都起來吧,既然難得陛下今日有空”
眾人再次落座,皇帝帶著幾個大臣坐在了前麵的矮桌上。
王剛看著前麵幾人,大部分王剛也都認識。
司徒袁逢,司空楊彪,衛尉荀爽,太子少師王允,太常蔡邕,車騎將軍何苗。
還有兩個年幼一些的少年。
一個是太子劉辯,渤海王劉協屁顛屁顛跟在驃騎將軍董重的身後,來到王剛和董婉兒身邊的矮桌上坐下。
“婉兒姐姐,這人是誰啊”
劉協年幼,看到董婉兒身邊有個人,忍不住好奇的問道。
卻被劉辯一把拉到旁邊矮桌上,兩人在那嘀嘀咕咕說了半天,隻見劉協的小腦袋不住的點頭,偶爾還用好奇的目光打量幾下王剛,王剛則一陣的無語。
劉協看上去隻有六七歲的樣子,但是很少聰慧,很得皇帝的喜歡,劉辯已經十一歲,看上去穩重成熟,隻是略微有些木訥,王剛倒也見過兩次。
“祭月節祭拜什麽”
王剛急忙岔開話題,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也已經兩年,去年的八月十五,並沒有聽說要過什麽祭月節啊,八月十五吃月餅他倒是知道,可今天這個場合,貌似不是吃月餅那麽簡單。
“祭祀的事情,太常院負責,太後娘娘的宴會,沒有祭祀。隻是一些學子表演學問罷了,到時候光祿勳也會前來參加。提拔一些學子到各個官署。也有一些世家的公子小姐,在宴會中認識,便可讓家中長輩上門提親。”
蔡琰說完,想起來以往每年太後都讓她參加,可沒有一家上門提親。
董婉兒將整個祭月節的流程詳細了說了一遍,王剛聽完不住的搖頭。
這那是什麽宴會啊,分明是一個交誼聯歡會,就是給一些學子表現用的,自己又靠這個找門路,來參加這個宴會,沒有一點的意思。
“那我。。我又不會被光祿勳看中,去當官。要是一些千金小姐看上我,我該怎麽拒絕好呢……”王剛拖著下巴,做沉思狀。
“你。。”
董婉兒看到王剛一副臭美的樣子,忍不住想上前狠狠的踢上兩腳。
“說笑,說笑”
董婉兒想說些什麽的時候,看到遠處幾名宮女,攙扶著太後娘娘,向著涼亭這邊走來,急忙收拾心神,帶著王剛上前拜見。
“拜見太後娘娘”
“快起來,快起來,你身子好些了嗎”
董太後將董婉兒扶起來,有些心疼的打量了董婉兒,又拉著董婉兒的手,左看看右看看。
“已經好多了,謝太後娘娘不用掛念”
董婉兒上前扶住太後。
“那就好,那就好,姑母還擔心會耽誤你和安東將軍的婚事”說完看了一眼,還跪在地上的王剛一眼。
“安東將軍也起來吧”
王剛知道,董太後還有些怪他,沒有照顧好董婉兒。不過他也沒辦法,還好太後並沒責罰他,想來自己還要感謝這個太後娘娘。
董太後在董婉兒的攙扶下,慢慢的在後花園散步,王剛則識趣的跟在後麵。石階兩旁開著一些黃色的小花,看樣子像是菊花的一種,微風拂過,散發出一陣陣清香。兩人聊了一會家常,主要都是董太後再問一些事情。
“紫薇宮也已經修繕完了,姑母也已經去看過了,你找個時間,帶安東將軍去看看,還有什麽要修繕的沒有”
“謝太後,隻是這紫薇宮是太後娘娘的行宮,你給了婉兒,以後太後娘娘想去郊遊該如何是好”董婉兒跪伏在董太後的麵前。
“傻孩子,姑母還能活幾年,能看到你成家,姑母也就放心了”
董太後拉去董婉兒,滿眼的疼愛。
夕陽的餘暉,從宮牆上方照射過來,將兩人的人影拉的很長,王剛跟在後麵,沿著石板的小路,慢慢的來到前方的平台,在這裏忙碌的宮女,急忙放下手裏的事情,紛紛跪在地上,向太後娘娘行禮。
“時候也差不多了,請他們進來吧,派人去勤政殿問問陛下,今晚有沒有空”
董太後示意宮女們起身,又轉頭對著身邊的內侍說道。
王剛聽到這裏心裏一驚,難道這個宴會,皇帝劉宏也會來嗎,那對於那些個學子們可是個好消息。
“安東將軍,就坐在婉兒的旁邊吧,反正沒幾日你們就要成親了”
董太後說完,率先在前麵的矮桌前麵跪坐了下來。
王剛有些尷尬的來到董婉兒的身邊,原本以為自己也會像其他學子一般去下麵,沒想到太後的意思是讓自己和董婉兒做在一張矮桌上,他也不敢多問。
不消片刻,一陣腳步聲傳來,在長壽宮門口等待許久的世家學子們魚貫而入,在內侍的帶領下,來到一個個矮桌麵前坐好,等到人都站定,一起躬身向太後行禮。隻是看向前麵王剛的眼色,更加多了一絲不屑。
“諸位都是青年才俊,今日給我這個老人麵子,前來參加祭月節,快請入座吧”
一眾人躬身再次謝過太後,才在自己的位置坐下,王剛尋眼望去,看到曹操和袁紹坐在靠前的一排,不停的向著王剛使眼色,意思是讓王剛坐到他們旁邊去。
王剛也想去下麵坐,可這不是太後讓他坐到董婉兒身邊,還和董婉兒在一張桌子上,看曹操的眼色,貌似這麽坐有些不妥。
但是事已至此,王剛也沒辦法,看了一下,下麵的位置基本坐滿,隻剩下前麵幾張矮桌還沒有人,顯然是給一些大人物準備的。
遠處一陣腳步聲響起,眾人不自覺的轉頭望去,隻看到前麵是一個黃色的傘慢,眾人心裏一驚,隻有皇帝儀仗,才會有這樣的架勢。
果然不到片刻,一行足足上百人,來到平台前麵,原本寬闊的平台,頓時顯得有些擁擠。
“兒臣見過太後娘娘,太後娘娘萬福金安”
皇帝劉宏率先向太後行禮,後麵的一眾人齊齊的跪在地上,就連原本已經坐好的學子們,也隻能再次跪在地上向太後行禮。
漢朝以孝為尊,皇帝也不能例外,在較大的場合,皇帝一般會向太後行跪拜之禮,那後麵跟著的大臣們,也隻能跟著行禮。
“都起來吧,既然難得陛下今日有空”
眾人再次落座,皇帝帶著幾個大臣坐在了前麵的矮桌上。
王剛看著前麵幾人,大部分王剛也都認識。
司徒袁逢,司空楊彪,衛尉荀爽,太子少師王允,太常蔡邕,車騎將軍何苗。
還有兩個年幼一些的少年。
一個是太子劉辯,渤海王劉協屁顛屁顛跟在驃騎將軍董重的身後,來到王剛和董婉兒身邊的矮桌上坐下。
“婉兒姐姐,這人是誰啊”
劉協年幼,看到董婉兒身邊有個人,忍不住好奇的問道。
卻被劉辯一把拉到旁邊矮桌上,兩人在那嘀嘀咕咕說了半天,隻見劉協的小腦袋不住的點頭,偶爾還用好奇的目光打量幾下王剛,王剛則一陣的無語。
劉協看上去隻有六七歲的樣子,但是很少聰慧,很得皇帝的喜歡,劉辯已經十一歲,看上去穩重成熟,隻是略微有些木訥,王剛倒也見過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