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這次的黃巾賊寇以劫掠為主,並不像上次那樣,固守城池,這讓我剛有些惱火,看著一地狼藉的許縣,顯然整個潁川的百姓正在遭受戰火的荼毒。


    “吩咐士卒分發一些糧食給那些百姓,再派人去汝南運送一些糧食過來”王剛對著跟在身邊的範衝說道。


    “將軍,我們軍中糧食也不是很寬裕”範衝有些籌措的說道。


    “先救人要緊,你看他們,估計都好幾天沒有吃飯了”王剛指著遠處牆角一堆瘦骨嶙峋的百姓說道。


    伍召從遠處走來。身後的士卒押解著幾名頭裹黃巾的士卒,走到王剛麵前開口說道。


    “將軍,抓到幾個黃巾士卒”


    “問問他們其他黃巾士卒去了哪裏,縣城還有沒有糧食”王剛轉過身問道。


    “我已經問過了,他們說是他們跟著一個龔都的渠帥,城中的糧食也早已經運到潁川去了”伍召的臉上也滿是凝重,他最先進城,城中了解更多一些。


    聽到龔都的名字,王剛疑惑了一下,這貨曆史上不是在青州嗎,怎麽跑到豫州來了。


    接下來幾天,伍召又率領士卒一連攻克數縣,始終沒有遇到黃巾軍的主力,倒是每到一個縣城,王剛的心便沉了幾分,現在已經進入黃巾腹地了,若不能大規模的殺傷黃巾軍,被拖在這裏的話,他們也後勤壓力會越來越大,而且每到一個縣城便要分一些糧食出去,有時候還要留守一些士卒守護縣城。


    隻是越靠近潁川的治所陽翟,縣城裏麵留守的士卒便多了起來,王剛站在崇高縣城的城牆上,向東北的方向看去,那裏隱隱約約可見一座高山,如一頭耕牛俯臥在那,牛頭上還有兩個犄角栩栩如生。


    “將軍,那裏邊是伏牛山,翻過伏牛山,便是陽城縣,龔都的三萬黃巾士卒就駐紮在此”經過幾日的追逐戰,終於追上這個家夥。


    “前去打探的人可曾迴來”王剛看著範衝問道。


    “已經迴來,伏牛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陽城縣位於山腳下,陽城縣東三十裏便是潁川的治所陽翟縣城,黃巾大渠帥劉辟率領十萬黃巾士卒駐守,兩縣成掎角之勢,怕一時難以攻克。”範衝臉上閃過一抹愁容,現在他們的士卒隻有兩千人。要麵對的將近十五萬黃巾軍。


    “潁陰情況如何了”王剛想起荀彧的事情,忍不住問道。


    “潁陰縣城位於伏牛山的北麵,現在劉辟的大將管亥正帶著三萬黃巾士卒攻打,潁陰有很多世家大族組織的私兵拚命抵擋,想來也堅持不了多久”範衝歎息一聲說道。


    “從此處到潁陰縣城需要多少時日”王剛問道。


    “從崇高縣縣城去潁陰縣一共兩條路,一條是過陽城縣,再轉到陽翟縣,繞過伏牛山,三日時間可以抵達,現在兩縣都有黃巾士卒駐守,怕是行不通了。另外一條路,直接翻過伏牛山,直達潁陰縣。隻是伏牛山道路崎嶇,道路難行,糧草也很難運輸上去”


    範衝說完,等著王剛做決斷。


    “吩咐士卒休整一日,每人攜帶三日幹糧,明日進山”王剛重重拍了一下城牆,雖然他也知道想翻過伏牛山,怕是沒有那麽簡單。這幾日連續的行軍,也著實有些辛苦。


    伏牛山的山腰處,有幾間房舍,山穀中雨霧繚繞。往常都能聽見學子的朗朗讀書聲,今日卻沒了,偶爾的一兩聲鳥鳴,顯得靜謐而安詳。


    幾個學子都小聲的竊竊私語,他們都是山下各縣的學子,來到伏牛山上跟著水鏡先生學習,如今山下的縣城都被黃巾攻占,他們一時間也沒了繼續學習的心情,一個個愁眉不展,商議著對策,有人提議要下山除賊,也有人提議要明哲保身。


    “奉孝,你說朝廷的援兵何時能到”戲誌才湊到郭嘉的身邊小聲的問道。


    “誌才,你就別問他了,他又說不準,上次他還說那個王校尉不久就會人頭落地,結果呢,人家不僅沒死,還封了汝陽候,成了娉婷郡主的夫婿”一個學子嘲笑的說道。


    “是某看走了眼,想不到那王剛有如此手段,真是後生可畏”郭嘉長歎一聲,最近陽翟縣被黃巾士卒占領,他也沒地方買酒了。


    “後生可畏,你才多大年紀,還稱號他人為後生,不知廉恥”這個學子最看管郭嘉天天一副天老大他老二的態度。


    戲誌才看著學子不依不饒的樣子,頓時搖搖頭,開口說道。


    “奉孝隻是一時料算有誤,不用如此的咄咄逼人”


    學子冷哼一聲,走向一旁。


    “那王剛確實讓某刮目相看,想必身邊定有高人,不過他其他走的都對,就是這迎娶娉婷郡主大錯特錯,想必也是一個好色之徒,難成大事”郭嘉譏笑一聲說道。


    “他已經拜在荀先生門下,想必荀先生也會對他稍加指點,何將軍也會有所顧忌的”戲誌才開口說道。


    “這倒也是,真想不通荀先生為何要收此子為徒,這倒是能保他一條性命”


    “他如今和車騎將軍兵分兩路,車騎將軍卻在舞陽縣止步不前,想必不願和黃巾軍正麵作戰,卻不知在汝陽後會怎麽選擇”戲誌才又問道。


    “汝陽候年輕氣盛,某料他一定會貪功冒進,肯定會從汝南郡一路殺向陽翟縣,屆時肯定會孤軍深入,進退不得”郭嘉說完,再次冷笑兩聲。


    “奉孝為何對汝陽侯如此的貶低”這次戲誌才有些不解了,要說上次郭嘉的分析還有法可依,如今完全是主觀臆測。


    “陛下大限將近,等到太子即位,還會有他的好日子,他現在隻能盡快立功,以求安身立命,再加上糧草供應不足,唯有速戰速決,無論哪一點,他都必須直搗黃龍,一舉平定黃巾。這也是何苗為何止步不前的原因”郭嘉緩緩說道。


    “那不是說汝陽候必死無疑嗎”戲誌才聽過郭嘉的話,忍不住問道。


    “這要看他的造化了,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人亂於朝黨必伐之,他打破了大將軍統治朝堂,肯定會被有心人算計的,至於是誰,或是袁家,或是楊家,或是,何家。”


    郭嘉還在侃侃而談,一個學子走到二人麵前開口。


    “誌才,奉孝,先生叫你們過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兌換裝置在東漢的正確用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之子未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之子未歸並收藏兌換裝置在東漢的正確用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