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寧250年10月底,遼東軍先頭部隊終於抵達榆關城下。


    完顏燕最終也沒有選擇迴去,而是和巴義瀚騎軍一同作為前鋒來到榆關,過了這裏,就是一望無際的河北平原。


    看著高大的城牆,關上敵軍嚴陣以待,完顏燕對巴義瀚說道:“巴將軍,如此險要關城,你我都是騎兵,又沒有攻城器械,這怎麽打?隻能是白白送死吧!”


    巴義瀚笑了笑:“咱們打什麽?等後麵的步兵團主力上來,攻城的東西自然準備好了,要不他們先出發這麽久了,為何還沒到?通知下去,分出警戒部隊,其餘各部立營,生火做飯,休息。”


    榆關立即飛報營州、大都,敵情司的探子也立即飛報無為軍,以及南邊更遠的林建嶽。


    決定勝負的時刻終於來臨了。


    郭守正一接報,沒有猶豫,直接全軍撤圍北上了,營州的守軍一看就知道漢人去打榆關了,怎麽辦?留在這裏也是等死,大軍一入關,跑都沒地兒跑,不救榆關迴大都也是個死字,還不如出城搏一搏。


    營州的守將也狡猾,特意等了三日,然後全軍出城,連守軍都沒有留,因為已經沒有必要了,他寄希望於在榆關城下夾擊漢人軍隊,反敗為勝。


    榆關以南三十裏,郭守正一點都不慌,安排步兵方陣布起防禦陣形,騎軍埋伏在側,到了這個時候,他知道胡人已經不得不出城來決戰。


    經過了上次大戰,郭守正損失不小,可是勝了就是勝了,心氣早已不同,全軍就靜靜等著敵人前來,還是有些緊張,但是必勝的信念充斥在每個人的心頭。


    來了,郭守正還是站在高台上,還是親自舉著大旗,風,已帶著寒氣,還是一絲不動,心中火熱。


    最終死亡的恐懼戰勝了一切,蒙騎丟下三萬餘屍體,剩餘不到萬人逃迴了大都,這樣總可以交代了吧!


    腹背的戰鬥榆關守軍知道,可是知道又怎麽樣呢?一動不敢動。遼東軍的攻城部隊一到,幹脆直接就投降了,因為已經毫無希望。


    不知道出於什麽心理,完顏燕又和巴義瀚一道出發了,這次騎兵部隊更多,已經超過十萬人了,沒有去別的地方,前方目標隻有一個,大都!


    看著雄偉壯觀的大都城,劉家豪一個大男人,還是一個老男人,居然哭了。


    這是什麽地方,這是蒙胡的都城,這是漢人想了幾百年的燕雲十六州的核心,現在就在眼前,不久之後就會在腳下,即將勝利了,還不是一般的勝利,而是全麵勝利。數百年來無數英雄無數族人都為此倒下了,是那麽的慘烈,都是為了這一刻,素懷大義的劉家豪此時此刻又怎麽忍得住?


    這麽重要的時刻,蒲進忠、吳忠、郭守正、包括劉知勇李梓陽都在,沒有一個人笑話劉家豪,因為他們眼裏也充滿了淚水。


    巴義瀚沒那個情懷,隻是深深的佩服燕王殿下,而完顏燕則是莫名其妙,不知道這些大將軍大統帥在幹什麽這麽惺惺作態,打下的城也不少了,即便這裏特殊,也不至於這樣吧!


    吳忠當即就要攻城,蒲進忠卻覺得應該再等等,而迴過神來的劉家豪也沒有同意。


    “打大都什麽時候都可以,打李重山不是隨時都有機會,現在攻城會耗費大量兵力,殿下說過,殲滅胡人有生力量才更重要。現在咱們三軍合一,騎兵十幾萬,步兵三十萬,我的意思是留一部分騎兵和一半步兵圍城。主力騎兵和另一半步兵南下,見城占城,騎兵團尋找李重山主力決戰。”劉家豪當先說道。


    蒲進忠憂慮地說道:“李重山必已得到消息,絕對會全軍撤退,咱們這麽撞上去,絕對死無全屍。”


    劉家豪大笑道:“李重山一退,殿下就幹看著?殿下等這個機會也很久了!沒錯,殿下和孫正義李斐郝天峰他們可能趕不上,那又怎麽樣?就是全軍覆沒,我也必須拖住李重山的主力,何況還有後麵跟隨而來的步兵團,也會有避其鋒芒的機會。蒲帥,這樣,圍大都還是需要留個統帥統一指揮的,你留下最合適,劉知勇李梓陽二位先生也留下協助蒲帥。吳忠、郭守正、巴義瀚隨我南下,截擊李重山。”


    劉家豪不僅指揮起吳忠郭守正毫無障礙,指揮蒲進忠也毫無壓力,雖然林建嶽沒有說這種情況由誰做主,但大家都是有眼色的,誰敢不從?


    邯鄲城下,李重山肉眼可見蒼老了許多,他還是沒有親眼見到林建嶽,心中十分遺憾。


    大都的傳信已經到了,遼東軍、信陽軍及無為軍應該已經包圍住大都了吧!


    我的可墩,對不住了,誰叫你是朕的皇後呢?別人都可以先走,可是你走不了。


    李重山自嘲地苦笑了一下,好在送了幾個兒子都送迴草原了,原來自己也可以聰明一迴。


    真是厲害啊!林建嶽,你的計謀得逞了,你終於擊敗我了,馬上你就是名副其實的漢人皇帝了。可是你不要得意,我沒有老,也沒有死,也許沒有機會再次正麵對決,但我黃金家族的子孫必定會再來的,最終大都還是我們的,漢地還是我們的,天下依然還是我們的。


    林建嶽得到消息比李重山晚不了多少時間,他沒有時間和心情歡唿雀躍,而是立即開始考慮如何才能更好地截住李重山的主力部隊,殺李重山本人暫時沒有這個奢望。


    李重山既然要退,就絕對會放棄所有步卒,幾十萬騎兵轉移速度極快,要走根本不好攔,所以追擊也隻能是騎兵。騎兵對騎兵林建嶽現在並不畏懼,可是也容易中埋伏。


    不過這個情況林建嶽早就想過,也預料過,更有預案,隻是事到臨頭還是忍不住緊張。


    林建嶽當即傳送追擊的信號給各軍,約定好的烽火傳訊方式,常規方式肯定是來不及的,也不是第一次幹了。


    各軍除騎兵部隊外,均準備了五萬左右的馬匹,當然不可能都是戰馬,哪有那麽多,隻要能跑能基本跟上就行,追擊的前鋒不是全騎軍的李斐,而是有騎馬步兵的近衛軍及信陽軍,兩個箭頭在前,遇到伏擊騎兵先接戰迂迴,步兵立即下馬結成軍陣防禦,而李斐的騎軍主力在後策應,這是早就商量好的計劃。


    殲滅敵人是重要,保存自己更重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江山執刀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道無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道無行並收藏江山執刀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