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是這麽想的。林建嶽有恃無恐呆在邯鄲,估計河東軍已有部隊進入河北。河東軍全軍也不過十餘萬人,就是全來了,實際上也威脅不到咱們主力的安危。小臣準備主要對付黃河一線的孫正義、李斐部。圍住林建嶽後,小臣準調一部分精銳的騎兵秘密南下,集結在恩州以北饒陽地區,恩州的騎兵向邯鄲方向佯動。放棄德州,調德州大軍向恩州方向轉移,給在高唐的孫正義和聊城的李斐機會攻擊移動中的德州軍,隻要他們敢來,小臣有信心給予他們重創!”


    巴圖蘇沒敢說林建嶽是引誘欺騙陛下南下,隻能將計就計,希望能盡最大努力削弱林建嶽的主力。


    李重山大喜道:“巴元帥無愧戰神之稱,此計甚好,就按巴元帥的意思辦,到時你帶朕的5萬怯薛軍一同去,這樣把握更大!”


    即便此戰能達到目的,巴圖蘇對決戰勝利依舊沒有太大信心,不是一兩次勝利就能完全扭轉乾坤的。以孫正義李斐現在的實力戰力,也不可能徹底擊敗或者殲滅,隻能說會取得一定的優勢,大勢並不在自己這一邊。遼東開州的戰役對巴圖蘇的打擊一點都不比李重山小,林建嶽可以源源不絕繼續補充,就是時間長一些,可是自己呢?巴圖蘇心裏不禁搖搖頭。


    恩州在動,德州也在動,孫正義立即知道肯定是李重山南下要去邯鄲打殿下了。


    即便林建嶽已經授予他臨時指揮全局的權力,他反而沒有原來那麽興奮了,壓力反而很大,這可關係到北伐的成敗。他不敢擅專,立即叫來近在咫尺的李斐和所有部下各軍統製一起商量。


    “孫將軍,既然隻是恩州德州動而大名府未動,根據殿下走之前的安排,郝天峰的近衛軍也不動,繼續看著大名府。你我合計騎軍三十萬,步兵十六萬,兵力絕對占優。我的意見是,步卒立即北上進攻恩州,騎軍進攻德州西進的部隊。”


    孫正義搖搖頭道:“就是李重山來了,德州巴圖蘇如此輕易放棄,我覺得有問題,問題在哪裏暫時還不知道。德州十幾萬騎兵,如果沒有陷阱,西進恩州速度必快,不會等步卒跟上甚至放棄步卒,可是現在有明確消息,德州的步卒也出城了,德州騎軍到現在才剛過平原縣,我覺得不對。如果按李將軍的打法,從距離上講,必然是在德州到恩州的必經之路濟水旁的武城接戰,我感覺那裏可能有伏兵。”


    李將傲然說道:“那又怎麽樣?恩州不過8萬騎兵…聽說大名府又調了2萬過去,就算他們迴來埋伏,算十萬吧!加上德州的也不是過二十六七萬,咱們超過三十萬,還有十幾萬精銳的重步兵配合,還是有把握。”


    “假如李重山的怯薛軍也來了呢?你是知道蒙胡騎兵迂迴速度的。”


    李斐遲疑道:“應該不會吧!殿下不是在邯鄲嗎?河東軍主力也在,怯薛軍應不敢輕動。”


    “軍國大事,不能靠賭,何況大名府敵軍軍力超過近衛軍,近衛軍不一定看得住。”


    “那怎麽辦?就這麽幹看著?看是看不死李重山的,殿下還在邯鄲呢!大將軍,殿下都親自出馬了,咱們可不能因為懷疑、揣測就止步不前,對上對下都不好交代,咱們可以小心些,但不能不打。”


    孫正義立即說道:“自然不能如此。殿下專門給我寫信交代,暫時由我統一協調指揮三軍,而且說了,萬不可打沒把握的仗,就是步步為營,耗死李重山。我覺得打還是要打的,咱們步卒十六萬,聊城和高唐各留二萬暫時守城以策萬全,四萬北上占據距離武城100餘裏的清平縣,饒騎軍隨後跟進保護。我帶6萬步兵十二萬騎兵東進打平原。若德州軍退迴德州或者在平原與我接戰,李將軍立即前來與我匯合殲滅德州軍,巴圖蘇即便有埋伏也來不及。若德州軍繼續西進恩州,李將軍則留在清平監視,不可妄動,我則繼續攻占平原、德州。這需要李將軍配合,李將軍認為呢?”


    孫正義是以商量的口氣而不是命令,李芸雖然有些不高興孫正義統一指揮,但孫正義說明了這是林建嶽的意思,他不敢亂來,想了想後覺得這樣的確穩妥,才勉強答應。


    “隻是無法打擊到敵人主力,又錯過了機會,不知道何時才能勝利。”


    孫正義笑道:“決戰本就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咱們這樣打,就進一步壓縮了巴圖蘇千裏迂迴埋伏的範圍和機會,增加了他們的後勤壓力,還是有好處的。李將軍,殿下說了,決定勝負需要看遼東和劉家豪的進展,一旦他們進關了,怎麽打李重山都是必輸!”


    “孫將軍,隻是這麽打,敵軍會慢慢集中到邯鄲、恩州、巨鹿地區,殿下那裏壓力太大,我有些擔心。”


    “可是這正是殿下想要達到的目的。李將軍,劉秉雲在殿下身邊,十分善於組織守城,殿下身邊的十萬部隊可說是天下最強的重步兵團。滏陽有八萬騎兵,武陽有劉河生十餘萬晉寧軍主力。不過我也還是有點擔心,不如你我聯名給郝天峰、劉河生、申誌行、劉鈺等人寫信,必要時滏陽武陽的部隊是可以沒有的,你我到時也可不要性命,你認為呢?”


    李斐急忙點點頭,如此一來,隻要確保殿下無事,就是同歸於盡的打法,也是沒有辦法之中的辦法,殿下依然可以一統天下。


    濟水邊上,巴圖蘇看著德州軍緩緩進入武城之中,不禁極為失望,孫正義如此穩重,就不怕林建嶽秋後算賬嗎?


    巴圖蘇不知道,也沒有活到那個時候,日後的確有人以此攻訐孫正義的用心,而且還不是一個兩個人,原因隻有一個,有了實力的孫正義實在太能打了,可以說是淩駕於所有統軍大將之上,這怎麽可以?如此下去別人還怎麽混?雖然林建嶽保護了他還做了說明,但孫正義也因此不得不放棄大部分兵權,失去了天下第一武勳的位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江山執刀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道無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道無行並收藏江山執刀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