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黃河以北地區,流血衝突不斷發生,若不是怕驚動大都,秦正浩沒有允許頓塔普大軍過河,恐怕豐州的紮答瀾部已經剩不了幾個人了。


    雖然紮赫敏時不時露麵還勉強能忽悠過去,可是哈赤長期不露麵就有問題了,秦正浩現在又覺得自己動作太快了。


    這本就是個矛盾問題,機會不是隨時都有,一旦錯過機會,急切之間又控製不了河套。


    幸好蒙朝管理鬆散,大多數地方都是自己管自己,就是這樣秦正浩也不知道大都有沒有懷疑自己。


    最麻煩的就是捕鷹衛,秦正浩奇怪的發現,居然沒有多少捕鷹衛的暗探提出懷疑,難道殿下在捕鷹衛中也有人?


    捕鷹衛中的確有人,而且還不少,最高的已經達到了一個地區副統領的位置,他就是噶渾,原漢名蔡三,腹有紫金令,當年在河東就是他給劉景燁通的消息,因屢立功勳,現在已是河套地區捕鷹衛的副統領,噶渾就是他的蒙名,還是大都那邊賜予的,阻斷了通往大都最關鍵最要命的信息傳遞,不過也快包不住了。


    現在捕鷹衛的目光主要在河東、中原、遼東方向,一旦看向關中,必然發現異常,蔡三已向在河套的敵情司人員發出了警告。


    秦正浩自然是最快得到敵情司通報的,他決定先找紮赫敏談談。


    紮赫敏到現在都沒有懷疑秦正浩是林建嶽的人,隻是覺得秦正浩有自立的心思,畢竟抓他軟禁他的是蒙胡人,否則無論如何早就想辦法通消息出去了。


    看到秦正浩來了,紮赫敏急忙迎上去說道:“院使,你為何不相信我呢?隻要我們合作,關中你為王,河套…南河套也給你,我隻要北河套,咱們配合,誰也奈何不了我們的。您知道的,我一直配合您沒有通消息出去,您應該相信我的誠意。”


    秦正浩想了想後說道:“不知道紮元帥對如今的形勢怎麽看?”


    “院使怎麽看的?”


    “唉,自林建嶽跑出來了後,大蒙一直不順,現在河東、中原、還有遼東那邊,已經把陛下團團圍住了,我覺得陛下會敗!陛下敗了我怎麽辦?無人庇護,必然死無葬身之地。我也是沒辦法,不得不想辦法自保,我以前是什麽人你也知道。”


    “院使,我以前就說過,陛下應該帶著我們迴草原,陛下還罵我沒出息,現在怎麽樣?我說對了吧!”


    秦正浩點點頭說道:“現在說這些晚了,你我都得想辦法自保。陛下還在河北堅持,我怕陛下會……就算沒事,你知道西邊北邊那些汗國的人是個什麽想法,估計也很難東山再起了。”


    紮赫敏急忙道:“所以院使應該相信我,您是知道我的,我是克烈部出來的,在北邊也不是沒有人幫我,隻要我們合作,絕對可以建立起新的汗國!”


    秦正浩顯得十分猶豫,過了許久才說道:“要我相信你也行,哈赤兩兄弟也被我抓來了,你先帶人把他們殺了,把他們族人殺了,再帶兵過河把靠近黃金家族的紮答瀾部這些也殺了,我就信你,你敢嗎?”


    紮赫敏猶豫了,這樣就是徹底背叛李重山,隻能與秦正浩狼狽為奸了,不過也沒有猶豫多久,都這樣了,隻能拚一把,賭李重山必敗,他怕再不答應,秦正浩又反悔了。


    這是秦正浩早就想好的計謀,不過有點冒險,紮赫敏他還是了解的,隻要做了第一步,後麵必然接著做下去。


    兵也是秦正浩讓頓塔普準備好了的,萬一紮赫敏真的反悔,也隻有殺了,暴露也沒有辦法。


    哈赤兩兄弟死了,北河套的一些部族末日也來臨了,秦正浩的計策沒有出現太大的紕漏。


    但紮答瀾等部在河套的滅族之禍依然驚動了李重山,隻是責怪秦正浩沒有監督好紮赫敏,事情搞得太大,讓李重山很難給其它部族交代,引起了極大動蕩。


    紮赫敏自然被降職了,隻是現在實際控製北河套的就是紮赫敏,為了決戰,又有皇後幫著說話,李重山沒有把紮赫敏捋到底,職降歸降,兵還是他領,這讓紮赫敏喜出望外,這下有機會繼續擴充實力了,他都準備明叛了的。


    秦正浩長鬆了一口氣,要做到這一步是在太難了,任何一步出錯形勢就會急轉直下,就沒有機會去堵河北蒙軍的後路。


    上天眷顧也好處心積慮也罷,成功就是成功,現在隻等龍佑軍和魏齊軍訓練完成,決戰一開始,就可以無聲無息統軍北上,過河套出長城,在居庸關外堵住李重山的北麵退路,四麵合圍。


    秦正浩還想得更遠,與李重山決戰一結束,立即又迴軍南下,在關中把林建安也堵住,配合前麵布置的中原軍隊徹底解決一切不服勢力,包括現在誌得意滿的紮赫敏,給殿下一個完整的天下。


    至此,秦正浩覺得自己來這世上的使命就完成了,以後的盛世就由殿下帶領其他人去完成吧,至於自己的結局,以後怎麽死,沒有關係了,秦正浩已問心無愧……也不是,他對不起怨死在他手中的那些漢人,對不起自己的弟子李重山,對不起自己的家人。


    秦正浩給林建嶽寫了有史以來最長的一封信,詳細說明了目前關中的局勢和決戰時關中部隊的計劃,並建議加快遼東的步伐,因為時間越長,變數越多,紕漏也就越多。


    防禦關中和圍攻林建安的方略沒有說。


    林建嶽也迴了一封信給秦正浩。


    “秦公鈞見:我漢人華族能有今日,公居功至偉。過程雖有瑕疵,然瑕不掩瑜,我等之後人當銘記公之春秋大義。建國在即,公當保重有用之身,恢複漢地不過是萬裏征途之第一步罷了,河西、西域、南疆,漢人何其多也,均待你我前去團聚,不可懈怠。或有猜忌,或有不平。古往今來,誰見泰山曾作礪;天長地久,人傳滄海幾揚塵。毋須介懷,毋須顧忌,你我注定將立於曆史長河之潮頭,讓天下英雄俯首。林建嶽手書。”


    從劉景燁隻言片語中,林建嶽發現秦正浩很可能會在大戰之後以身贖罪,但林建嶽怎麽肯,這封親筆信就是他的定位,就是他金身永不破的護身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江山執刀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道無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道無行並收藏江山執刀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