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安在接見了林建嶽的使者後沒有猶豫,立即命令高亮率騎軍三萬前去補充大散關軍力候命,同時命諸葛德在遮陽關整軍備戰,隨時準備快速通過子午道攻擊關中。


    漢府各將不知內情十分興奮,以為即將進軍關中,紛紛摩拳擦掌。


    在關中的紮赫敏一見大散關、武關及函穀關都有動作,也緊張起來,急忙傳信大都,自己也緊急備戰屯集物資。


    大寧244年4月,林建嶽率軍6萬在河東慈州黃河渡口登陸,沿汾水一路東進,不過一個月,即占領晉州州治及北部四縣,威脅太原及隆德府,河東軍力不足,一片慌亂,阿日查的求援書信早已到達大都。


    河東的重要性無需多說,李重山也沒等重臣商量,先保住最重要的太原,立即就派迭失哈率3萬自己的怯薛軍急速前往太原。


    林建嶽進入河東的兵馬並不是太多,要占領河東絕對不夠,如何應對李重山暫時拿不定主意,於是又把四大重臣招來議事。


    現在秦正浩說話越來越少,甚至直接給李重山明言,自己的建議造成了汗廷戰略上的被動,要負主要責任,已有辭職迴家養老的打算,隻是李重山不同意罷了。


    現在主要是作為帝國雙壁之一的巴圖蘇發言。


    “陛下,林建嶽此人的確厲害,謀略膽識極強,我想親自領軍去河東會會他,好久沒有遇到這樣真正的對手了。此次林建嶽進入河東,我覺得不是什麽陰謀,而是陽謀,這一招直接打在了咱們的軟肋上。林建嶽兵精數量不多,負擔不大,選的位置極佳,咱們沒有二十萬大軍,絕對剿滅不了他,一有不利,直接就進入山裏。一放鬆,他又跑出來威脅太原和隆德府,咱們還不能不管,這樣就拖住咱們了,耗費軍力不說,還沒法在黃河以南找他的麻煩,他隻要再發展幾年,我們付出的代價就更大更不好對付了。”


    秦正浩知道巴圖蘇說的絕對正確,心裏對那個小自己許多歲的晚輩也有佩服之意,以前大寧朝廷不是沒有驚才絕豔的人物,但都要受到朝廷的製約,沒有林建嶽這樣完全自主的權力。


    秦正浩能肯定,胡人隻要無法徹底滅了林建嶽,又那麽年輕,起勢之後基本就沒怎麽犯過錯,胡人最後的結局恐怕是不得不退出關外。


    李重山驚訝的說道:“很少看見元帥這麽讚譽一個人,還是個年輕人,既然這麽強,那不如朕去會會他。”


    巴圖蘇一陣無語,當大汗當王自然是你厲害,可是行軍作戰不是那麽迴事,沒有經驗天賦就是送菜,何況是林建嶽這樣的高手。


    巴圖蘇急忙目視秦正浩,要他想法打消李重山的念頭。


    李重山注意到巴圖蘇的小動作,心裏有些不高興,就這麽瞧不起朕?


    秦正浩無法,隻得站出來說道:“別說是林建嶽,就是整個中原,對大蒙來說也不過是一隅。大汗如此金貴,乃天下之望,豈可為了區區林建嶽犯險?行軍作戰是巴圖蘇元帥他們的本分,但不是陛下的。再說河東那個地方的地勢真的很不好把握,陛下在大都給巴圖蘇作為後盾更好,也方便把握全局,前方將士心裏有底,打起仗來事半功倍。”


    李重山算是聽明白了,意思就是打仗他是真的不行,隻不過話說得好聽罷了。


    既然連秦師傅都這麽說,李重山即便不服氣,但心裏知道巴圖蘇秦正浩他們的好意,也隻能派巴圖蘇去了。


    秦正浩很不想巴圖蘇去,倒很想李重山親自去,說不定會有什麽奇跡。不過躲避逃避不是辦法,狹路相逢勇者勝,英雄與英雄最終是要見麵的,早見比晚見好。


    能把巴圖蘇大軍引到河東,已經是林建嶽戰略上的重大勝利了。


    劉景燁知道是巴圖蘇親自又帶了八萬大軍前來河東,心裏不禁擔心起來,巴圖蘇實際上比蘇合岱更強,那是真的戰無不勝。


    當即把巴圖蘇過往輝煌的戰例及他個人的用兵習慣、性格、缺點寫了長長的一封信,緊急派人送去了晉州。


    一麵緊急準備物質送往太嶽山區早就看好的地點,還給洛陽的劉秉雲去了一封信,要他做好接應林建嶽的準備。


    劉景燁心裏埋怨秦正浩,為何不阻止巴圖蘇來河東,那怕是李重山親自來也好啊,畢竟他早就做好了反叛的準備。


    看完劉景燁的信,林建嶽倒沒有大家那麽緊張,既然巴圖蘇來了,他就已經贏了,心裏還躍躍欲試,想看看比蘇合岱更強的巴圖蘇到底有多麽了不起。


    軍力上的確處於劣勢,隆德府五萬、巴圖蘇八萬、太原府最強的怯薛軍三萬,林建嶽知道自己的確不是對手,但又不是要正麵對決,林建嶽已決定多拖一日就是勝利。


    洛陽的劉秉雲慌了,急忙把鐵青林、郝天峰找來,要他們擠出兵力繼續渡河,先把林建嶽接出來再說。


    郝鐵二人麵麵相覷,這還沒開始呢,就怕成這樣?待劉秉雲把巴圖蘇的過去一說,這兩人也慌了。


    別的地方兩人可以自己決定,可是大軍要再去河東,就必須得到林建嶽的同意,因為這已經違背了林建嶽的戰略意圖。


    正焦急無措時,林建嶽從河東來信了,就一句話,洛陽方向絕不允許自行過河,必須等林建嶽的指令。


    即便劉秉雲再發怒再懇求也無濟於事了,這就是林建嶽的最終決定。


    沒辦法,劉秉雲隻能把李繼忠李陽找來,要他們加派人手去河東找林建嶽。


    巴圖蘇一到太原,把林建嶽在河東的行軍路線一了解,並不急著前去晉州,而是命令阿日查率三萬騎兵三萬步卒,繞過晉州重占慈州,無命令不得私自出擊,就把林建嶽的退路和黃河之上的戰船看死就行,同時通知南麵各州各縣守軍,無他手令私自出戰,軍法從事。


    把林建嶽定在晉州後,巴圖蘇才率8萬騎兵五萬步卒出太原緩緩向晉州而來。


    林建嶽一看巴圖蘇如此穩健,這是完全不給機會就要把他逼入山裏啊,林建嶽明白隻要他一動,騎兵立即會快速圍上來。


    林建嶽興奮起來,真是不錯,隻要在河東不死,林建嶽知道他的能力必將進一步提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江山執刀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道無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道無行並收藏江山執刀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