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權是太原劉府的大管家,在太原城可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走在大街上,即便是胡人千戶大人看見他,也是很尊敬的。


    劉家老太爺可是汗廷位高權重的大人物,而且深得大汗信任,也為大汗立下過汗馬功勞,還是大汗的老師之一,即便現在年紀大了,迴到太原養老,也還掛著漢軍都元帥的職位。一般的胡人,即便桀驁不馴,誰又敢不尊重劉府呢?至少在太原城中沒人敢。


    劉家雖然很早就投靠了蒙胡,但不是所有劉家的人都心甘情願的,包括劉權劉大管家。


    這不,他現在就在隆昌茶樓的後院聽評書,講的就是淮東義軍趙大帥抗胡救民的英雄事跡,如果被漢官府或者胡人知道了,肯定是要掃蕩查封的。


    劉權則不怕,太原城的漢官府就是劉家的。胡人一般不管這些事,除非當場撞見,但茶樓也是劉家的,胡人沒事也不會隨便進來。


    聽到精彩處,劉權還拍著大腿,嘴裏罵著胡人的殘暴、投降叛徒的無恥,為英雄神勇無敵喝彩,渾沒注意身邊服侍的小廝換了人。


    正想喝口茶潤下喉嚨,卻發現杯中無水,不由大怒,正待發作,卻發現身邊的人不是帶來的隨從,而是另一個他想不到的熟悉的人,自己家隨劉政和少爺出征護衛的二兒子劉鞏,雖然化了點妝,但自己的兒子還是一眼就認了出來。


    劉權心裏一驚又是一喜,胡人治下這麽多年,他也是見過風浪的人,很是老辣。


    當下不動聲色,隻是捶了下腰對旁邊一起聽評書的人說道:“今兒有些累,老爺不定要安排什麽事,你們先聽著,我先迴了,明天再來。”


    在茶樓一個隱蔽的房間裏,劉權接過兒子從拆開鞋底裏掏出來的信,也來不及多說什麽,隻是關切地看了兒子幾眼,更不敢帶兒子迴家,便急匆匆地出門迴到了劉府。


    自從離開汗廷迴到太原,劉景燁感覺自己年輕了好幾歲,精神是愈發見好了。


    這十幾年來,他無論是與胡人鬥智鬥勇也好,還是與同為投降漢人勾心鬥角也好,無不讓他心力交瘁,嚴重透支。


    好在新上位的大汗崇信漢學,為人也豪氣大度,在當老師傳授漢學時為大汗出過謀劃過策,還流過血,這才有今天的地位和信任,否則他一個投降的漢人,以胡人的脾性,怎麽會讓他控製太原及周邊的軍政大權?也是他實在厭煩在大都周旋了,身體也不允許,否則地位還不止於此。


    劉政和是他最喜歡的兒子,腹有謀略,機敏善變,是他著力培養的家族接班人之一,而且並不迂腐。


    汝州之戰後,蒙胡說的是劉政和全軍覆滅已戰死,其後確實也再沒有兒子的消息了,但劉景燁並不相信劉政和就此死去,特別是他帶去的漢軍大多都是經過挑選可信任的,還有精銳護衛在身邊,失敗歸失敗,絕不至於逃不了性命。


    當然他也想不到根本就是劉政和不想拚死抵抗以保全士卒,甚至是主動投降的。這也是蒙胡進入中原後進展緩慢的原因,要想真正收服漢人的心,蒙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兒子的信劉景燁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最後隻是看著八個字。


    “龍行天下,上善若水!”


    劉景燁是知道這八個字的典故和出處的,但從兒子信中看,還不止於此,既指明了兒子投靠的新主子的誌向,也說明了他的性格。


    劉景燁不是不知道許多世家大族首鼠兩端到處下注的行為,而且劉政和也不是不知輕重的人。但他還是有點猶豫,風險很大,但機會的確存在,必須想個萬全之策。


    劉政軍是劉政和的三哥,雖然名字裏帶個軍字,卻是標準的文人。


    這個時代的文人總是有著不同尋常的家國情懷,是整個劉家最反對投降蒙胡的人,自然與家主也就是他的父親劉景燁關係不太好,吵架紅臉是家常便飯,還常常組織誌同道合的朋友搞些反胡聚會活動,胡治下政肯定是從不了的,反詩倒寫了不少,給劉景燁帶去了不少麻煩。


    劉政軍不想去見父親,但還得在劉家庇護下討生活。


    曾經離家去過南方,最後鼻青臉腫的迴來了,劉政軍很失望,感覺南方也不是什麽抗胡的好地方。


    劉景燁看著自己的三兒子,覺得有些想笑。


    本事還是有的,不是讀死書的人,特別擅長內政統籌規劃,隻是太天真,還特別嫉惡如仇,看不清形勢。出身於大家族,也最厭惡大家族,認為就是這些大家族無止境盤剝民眾,導致大寧朝廷國力每況欲下,抗胡不利。


    劉景燁覺得這個兒子無論是為人、性格、能力還是政治傾向,都適合汝州那個地方及那個人,隻是要受點苦。


    “政軍,你不是最欣賞抗胡的趙武穆嗎?現在給你個機會,後日你就組織你那些朋友們,在隆昌茶樓搞個紀念趙武穆的活動,寫寫反詩,你不會不敢吧?”


    劉政軍也不傻:“父親是什麽意思?”


    “沒什麽意思,就是那天我會帶人來抓你,把你投入大牢,還有胡人也會來。”


    劉政軍大怒:“父親如果要殺我,不用這麽麻煩,直接給我把刀就行。”


    “你以為我吃飽了撐的?就說你敢不敢吧!”


    劉政軍已明白父親必有深意,也罷,就為家族做點事吧,也符合自己的意願。


    “我有什麽不敢的?後日是吧,行,就是李重山那個假漢人來了,我照樣寫詩罵死他!”


    說完摔門而去。


    “對了,把劉權也帶上!”劉政軍聞言一個趔趄,差點摔倒在地。


    劉景燁微笑了下,計劃有些粗糙,但以胡人的腦袋,基本也夠用了。


    知道聰明的兒子已明白自己的想法,不禁有些欣慰。


    計劃很順利,劉政軍帶著一大群人在隆昌茶樓後院,不僅寫反詩,唱反曲,還把青樓的妓女叫來扮演胡人大汗,極盡侮辱胡人之能事,還大張旗鼓不避諱。


    接下來自然有人密告,劉景燁一聽這還了得?自然要帶人阻止抓捕,還把有監視功能的胡人千戶一並帶上,直奔隆昌茶樓,大義滅親,以示忠義。


    劉景燁是爽了,同駐河東的胡人都元帥紮赫敏犯難了。


    紮赫敏是知道劉景燁是什麽人的,大汗十分欣賞重視,忠誠也是經過考驗的,就他三兒子那點破事,糊弄一下也就過去了,大家又不是不知道他三兒子是什麽人。


    可劉景燁這次非要較真,他是表忠心了,萬一有人在大汗麵前說紮赫敏壞話,說排擠漢人針對劉景燁什麽的,違背大汗的方略,那他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來到大牢,林林總總抓了四五十人,基本全是士子讀書人,他娘的還在牆上寫反詩。這且不說,看那劉政軍滿頭滿臉被鞭打虐待的傷痕,紮赫敏滿腔怒火,又無處發泄,隻得把看牢的胡人百戶頭目叫來,一頓暴打,揚長而去。


    胡人百戶莫名其妙,無處喊冤。又不是我幹的,是人家的爹劉都元帥親自下的手,我好酒好肉伺候,還被吐了一臉唾沫,我做錯什麽了?長生天啊!道理何在?


    做了這麽大逆不道的事,自然是要殺頭以儆效尤。紮赫敏也懶得看了,免得刺激到劉景燁,直接迴了自己的大營,還得想想怎麽給大汗匯報,避免牽連到自己。


    看著滾滾東去的黃河水,劉政軍興高采烈,終於有機會實現自己的抱負了,對父親也是大為改觀,雖然挨了一頓不輕不重的毒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江山執刀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道無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道無行並收藏江山執刀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