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黃遠征終於站了起來,張文生立刻說道:“黃市長看來有話要說,下麵請黃市長講話!”


    黃遠征笑道:“對聯是華夏傳統文化之一,講究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華夏語言獨特的文化藝術形式,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瑰寶。我認為既然是酒會,那就輕鬆一點,比比詩詞和對聯如何?”


    “好!”很多人非常讚同。


    “那就先比詩詞,不過雙方需要展示一下自己的書法水平。”黃遠征說道:“讓酒店準備筆墨紙硯和案台。”


    “好的黃市長。”張文生立刻吩咐。


    很快,酒店的服務人員搬來兩個案台,然後放上筆墨紙硯。


    稻田歸一對黃市長說道:“既然是黃市長的提議,那詩題就請黃市長出吧。”


    “酒也是華夏的文化之一,今天既然是酒會,那就以酒為詩題吧,雙方盡管寫,誰寫出一首酒接著念讀,不但比好壞,也要比速度。”黃遠征看向那邊明曦,“明曦女士,你願意念讀他們的詩詞嗎?”


    “求之不得。”明曦立刻笑著站起身來走到台上。


    稻田歸一站起來說道:“黃市長,既然要比,得有個彩頭才是!”


    黃遠征心中一緊,明白這稻田歸一想把辦大學的事情擺在明麵上,在眾人的見證下,如果他們東瀛文化團勝了,自己就不好拒絕了。


    這可如何是好?


    這時陳風突然說道:“我聽聞你們東瀛人想在華城開辦大學,我們青明集團也有這個想法,接下來的比試如果我贏了,那就請黃市長考慮我們青明集團開辦大學的計劃。”


    稻田歸一大喜,沒想到這個傻子先提了出來,“如果我們贏了,請黃市長考慮我們。”


    黃遠征心想,幸好這陳風並沒有說得很滿,隻是說考慮,這倒是給他留了餘地,到時候如果東瀛人贏了可以再想辦法拒絕,否則真讓東瀛人開了大學,那自己就別在華城呆了。


    “好,如果接下來的詩詞和對聯的比試誰贏了,那我一定考慮其開辦大學的事宜。”黃遠征說道:“下麵就請雙方開始吧!”


    叫囂很響亮的野田並沒有上去,上去的是鬆島一郎,要麽是鬆島一郎非常厲害,當然也有可能是野田突然想起那次在青明學校,陳風寫的那些非人的詩後打了退堂鼓。


    “其他的人繼續喝酒!等詩作出來,我們邊品酒邊賞詩……”


    “我已經作出一首!”台上的陳風說道。


    這麽快!?


    很多人都驚訝地看著陳風,隻見他拿起宣紙遞給明曦。


    明曦看著詩作,美眸異彩連連,她把詩作展開麵向眾人,“我不懂書法,不過我覺得陳風的字體獨具一格,令人賞心悅目。”


    台下一個懂書法的老者讚歎道:“這字俊逸瀟灑、空靈飄逸,筆畫細膩,給人以美的享受,而且頗具吳子明大師的字體風格。”


    “沒錯,確實神似吳大師的書法。”又一個人說道。


    黃遠征雖然也不懂書法,但聽說過吳大師的名號,暗想這陳風還真有兩把刷子啊,本來有些忐忑的心稍微放了下來,“那就請明曦念讀一下吧,大家再聽聽詩作怎樣。”


    明曦磁性的聲音緩緩念道: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迴?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滿在夜光杯之中,正要暢飲時,馬上琵琶也聲聲響起,仿佛催人出征。如果醉臥在沙場上,也請你不要笑話,古來外出打仗的能有幾人返迴家鄉?


    “好!”


    “好詩!”


    “……”


    雖然有的人知道陳風不堪,但畢竟麵對的是東瀛人,當然要一致對外!


    稻田歸一幾人臉色不太好了,這個陳風還真是不能小覷。


    稻田歸一看向正在撓頭的鬆島一郎,心中暗罵:這魂淡在幹嘛?!


    其實鬆島一郎也做出了一首,不過,比陳風的差了許多,如果念出來,自然高下立判,所以還是先不要拿出來出醜了,再寫一首好的吧。


    這時一位老者捋著胡須讚道:“這首詩以飽蘸激情的筆觸,用鏗鏘激越的音調,奇麗耀眼的詞語,寫出了士兵不一樣的戎馬生涯,真是好詩啊!”


    “我又有了一首!”陳風說道。


    所有人不是驚訝,是驚歎了,簡直是神速啊!


    明曦再走到陳風的案台邊,輕輕地拿起宣紙,用充滿磁性的聲音讀道: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漂亮!”


    “好詩!”


    “……”


    同學桌上的人都沉默了,一個女同學突然低聲說道:“陳風人雖然變了,但他的詩才依然不減當年,我記得上學時,他就曾經獲得過華夏大學詩人的金獎,現在看來,好像更厲害了。”


    謝雨霏神色複雜的看著台上揮毫脫墨的陳風,這神采飛揚的樣子恍如昨日。


    這邊的東瀛文化團的野田臉色鐵青,“鬆島君在幹什麽?”


    井子崇拜地看著陳風,“上一次我就知道,這個人根本就是詩神般的人物。”


    “井子小姐,你應該清楚你的立場。”稻田歸一冷然地看著她。


    井子一笑,“難道稻田會長不覺得陳風的詩寫得很好嗎?”


    稻田歸一冷哼一聲,“是不錯,但我相信鬆島一郎一定能寫出更好的詩……”


    “我又寫了一首!”陳風的聲音再次響起。


    稻田歸一差點一頭栽到地上,這個家夥是個變態嗎?怎麽可以這麽快?怎麽可以!?


    明曦笑靨如花,這個陳風太不可思議了,她拿起宣紙來念讀道: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東鳳。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所有人不再驚訝不再驚歎了,他們已經深深的明白,陳風根本就是詩神轉世。


    不但做得快,還做得這麽好,不是詩神是什麽?!


    “好一個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黃遠征忍不住高聲讚歎:“由酒來映射人生和理想,發人肺腑,讓人感同身受。”


    他太高興了,這陳風太讓他驚喜了。


    台上的陳風突然擱筆,“第四首寫完!”


    眾人已經麻木,稻田歸一他們也麻木了。


    張文生眼中妒火中燒,陳風!讓你再顯擺一會兒,最後讓你好看!


    明曦拿起陳風的詩作,眼中露出無比震驚的神色,“這簡直就是千古絕唱,此詩一出,所有寫酒的詩都可以靠邊站了。”


    黃遠征笑道:“那也讓我們聽聽這首千古絕唱吧!”


    明曦清了清嗓子,把聲音變得慷慨激昂: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迴。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


    …………


    五花馬、千金裘,唿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所有人都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這是人做的詩嗎?這是神寫的詩啊!


    鬆島一郎扔下毛筆,麵如死灰。


    他輸得體無完膚,別說是最後一首,就是上麵三首他也寫不出來!


    他看向陳風的目光變得有些崇拜,他深深地鞠了一躬,“陳先生的詩才,本人大大的佩服,我輸了!”


    幾乎所有的人都站了起來,對陳風報以最熱烈的掌聲。


    這時,小禾君站了起來,“這一定是他以前的詩作,今天隻不過是恰逢其會搬了出來。”


    劉美琪站起來說道:“就算是陳風以前寫的,但試問你們東瀛文化團中能寫出這樣的詩來嗎?恐怕一輩子都寫不出來吧!”


    “你……”小禾君麵色鐵青地說道:“我不服,我要跟這位陳風先生比詩詞接龍,我出一句,下一句對方以上一句的字為開頭,再念一句詩,每句詩必須要工整爽口順耳,胡亂拚湊或者詩句不好者為輸,十秒內接不上的為輸!”


    詩詞接龍,不但要考較詩才,還要考較反應速度,這是很逆天的比試,得是變態中的變態才敢玩。


    “沒問題。”陳風打了個ok的手勢,“請出題吧。”


    小禾走到台上,想了想,說道:“羅袂從風舉,紅蓮有誰采?”


    “采菊東臨下,悠然見南山。”陳風立刻說道。


    小禾灑然道:“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陳風立刻接上,“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鬆。”


    “鬆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琴聲遍屋裏,書卷滿床頭。”


    “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朱。”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


    兩人你一句我一句都是不相上下,眾人嘖嘖稱奇,陳風已經不用多說,這個東瀛人小禾也的確厲害,怪不得上次華城交流會上能打敗這麽多華夏文學界的名仕。


    不過兩人各接了二十多句以後,小禾開始有些吃力了。


    陳風說道: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小禾腦子有點混亂,片刻後才道:家……家山鄉眷兮會時稀,今宵設宴兮觥……散飛。”好歹對出來了。


    陳風哪能給他緩的機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天……天上……”


    陳風指著天上道:“天上有仙女哩!”


    眾人哈哈笑起來。


    小禾一臉鐵青,“我……我接不上來了。”


    epzww3366xs80wxxsxs</p>


    yjxs3jwx8pzwxiaohongshu</p>


    kanshubahmxswtbiquhe</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把我爸帶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雪夜孤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雪夜孤狼並收藏快把我爸帶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