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武三年炎夏八月,預想中的酷暑並沒有來到,雖是晴空萬裏,但依然涼風習習。


    此刻與金陵隔江相望的瓜埠,兩萬大軍正列陣以待。


    大都督行轅帳中,一應北伐官員人等分列東西。


    “嗚~~~~~~~~~~~~~~~~~~~”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中軍前金鼓牙校的鼓聲越來越急促!


    刑虎帶著百餘親兵站在帳外,形容肅穆。


    就在這時,不遠處三米多長的銅角,足足有十多抬再次齊齊吹響,蒼涼的聲音響徹天際。


    “嗚~~~~~~~~~~~~~~~~~~~~~~~~~~~~~”


    聽到這個聲音,帳中一應人等全都下意識地整了整官袍、甲胄。


    這時,帳中一名親兵大聲道:“大都督到!”


    眾人聞聲齊齊躬身深深一揖:“參見大都督!”


    到這時,從後帳方才緩緩走出一名身著深藍色紋釘棉甲,頭戴篼盔,腳踏衛足短靴的青年。


    低頭的眾人看到這雙靴子,齊聲再次拜道:“參見大都督!”


    這時,青年不疾不徐的聲音淡淡響起:“免禮吧!”


    眾人這才直起腰來抬頭看向大案之後的大都督——徐鶴!


    兩年過去了,已為人父的徐鶴也蓄起的短須,雖然並沒有身邊不遠處的張居正那一抹長髯濃密,但也讓他白淨的臉上憑添了幾分威儀。


    此刻,原本的大都督,現已卸任被封吳國公的薛舉出列道:“大都督,我軍糧草轉運齊備,三軍將士奮發蹈厲,如此威武之師,何功不破?請大都督一聲令下,鞭指中原,克複祖宗江山!”


    “請大都督鞭指中原,克複祖宗江山!”帳內諸將齊聲呐喊。


    聲音傳到外麵,刑虎等親兵駐隊、金鼓牙校等也跟著呐喊:“請大都督鞭指中原,克複祖宗江山!”


    最後傳至三軍,仿佛變成了驚天動地的怒吼。


    帳中的徐鶴點了點頭,這時,顧守元出列道:“大都督接旨!”


    因在軍中,徐鶴隻起身並未降階接旨,他肅然躬身拱手,靜聽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製曰:


    維紹武三年八月初七日,具大都督徐鶴


    ………………


    體國經野,正位辨方,前指則摧撲兇頑,當位則表列師旅。


    ……


    三軍將士,當奮朱雀以前驅,命玄龜而後勁,青旌鼓蒼龍之氣,素幟軍白虎之威,黃龍鎮中,為我軍主,誠宜內順指顧,外威奸雄,一揮而龍塞升塵,穹廬反複,載鼓而狼局破膽,敗虜鷺驚。


    令其掃大賊於阪隅,耀殊功於簡牘,肅清萬裏,功勝返朝!


    欽此!


    徐鶴聽到這,朝聖旨一揖道:“臣必不負陛下所托!”


    顧守元點了點頭,雙手托著聖旨親自來到岸邊肅容道:“大都督,接旨!”


    “臣接旨!”徐鶴接過聖旨將其雙手捧於大案之上的錦盤中。


    看著徐鶴做完這一切,顧守元道:“再請大都督受尚方寶劍。”


    這時,帳外捧入一柄黑鯊鞘的寶劍,顧守元雙手接過,再次遞給徐鶴道:“大都督,陛下口諭,反賊兇頑,三軍須得齊心用命,若有不聽大都督號令者,大都督當以此劍斬之,朕等著大都督的捷報!”


    徐鶴接過劍點了點頭道:“謝陛下!”


    顧守元這時已經完成了他的任務,重迴隊列之中。


    徐鶴朝帳中眾人看去,隻見周弼、秦烈、董石、辛潢、俞大猷、張居正、譚倫、謝良才、吳德操、毛褘、薛永誌、嚴忠等大都督行轅屬官俱都在列,於是沉聲道:


    “朝中有人覺得我北伐太急,諸位怎麽看?”


    俞大猷出列道:“賊困京畿,雖英宗始為我朝龍興之地,但北方糧草全耐漕運,我軍控製運河,戚將軍在晉南扼守河南湖廣門戶,賊無就食,形勢正頹,此時不用兵,乃天予拂取,自招災禍也!”


    徐鶴點了點頭。


    這時又有人出列道:“賊倒行逆施,禍亂百姓,擅殺士紳,北直隸官吏士庶俱都南逃,可見不得人心。”


    “再者,反賊賊首以下,傾軋不斷,五月,賊酋高拱陰殺嚴嵩之事敗露反被嚴嵩殺死。正是賊自取其禍,大都督此時用兵正當其時。”


    徐鶴看著張居正侃侃而談,點了點頭補充道:“其實,我這麽著急北伐,還有個重要的原因,大家可能都沒有想到!”


    眾人聞言全都好奇地盯著徐鶴,秦烈道:“大都督,是不是因為我軍新募之兵業已操練結束,可堪一用?”


    徐鶴笑笑搖頭,接著正色道:“我之所以這麽著急北伐,就是要趁著京畿人心思慕大魏之時,不然如魏晉、南宋,隔而百年,到那時,北人眾不識南朝,就算有殷浩、桓溫、劉裕之輩,徒之奈何?”


    眾人聞言若有所思。


    徐鶴並沒有給他們思考的時間,而是冷然道:“好了,大軍出征在即,自北伐之日始,軍令如下:”


    一,更鋪失候,夜巡失號,止宿他火者斬;


    一,行軍不赴隊伍,犯懶後馬者斬;


    一,兵器、火銃、大炮、船隻、火器不預修整,至臨陣不堪施用,或給受之際,不即言上,至臨陣敗事者斬;


    一,不熟鈴轄一下,商議兵政,務在和允及時裁道,違者以違製,又所執顯,涉頗曲者除名。


    一,……


    一,吏卒與賊私交通,或言語書簡失漏者斬,沒其家;


    一,主吏後使不平者斬,主吏自總兵一下不服差遣者斬,


    一,自相盜竊者,不計物多少,斬,非出軍臨陣,自從常法。


    ……


    徐鶴記性極好,將行軍途中可能發生的一切糾葛,一連幾十條全都一一口述。


    帳外刑虎待徐鶴說完一條,便帶著親兵們對著軍陣中的所有北伐將士傳達一條。


    聽完這一樁樁一件件軍令,不僅帳外的將士,就連帳中大都督行轅一應人等也全都額頭發汗。


    宣布完軍令,大都督行營書記官張居正從徐鶴身前的案上拿出一疊青紙。


    徐鶴見狀,於是繞到案前。


    帳中諸人齊齊躬身道:“請大將軍校閱三軍!”


    “請大將軍校閱三軍!”


    徐鶴這時領頭走出帳外,走出中軍,在他的前方不遠處,營兵們連忙搬開中軍前的拒馬、蒺藜。


    “通~通~通~通~通!”


    這時,營中炮響,徐鶴登上將台看著台下。


    張居正連忙上前,將剛剛拿著的一疊青紙遞給徐鶴。


    徐鶴轉身看向擺著三牲的大案,然後躬身朝大魏的靛藍龍旗躬身一揖。


    接著,他展開紙,上麵赫然寫著《大魏大都督徐鶴祭黃帝文》


    謹致祭於黃帝之神,惟神天資懿睿,首致兵戎,敷演三才,匹攘九極,陶精熙精,叱立萬古……


    每逢國家大的征伐,出兵前都要祭奠黃帝、山川、日月、馬神等等……祈禱出征順利。


    不過這些祭文並不需要全部都念出。


    一般是念一遍黃帝祭文,然後就可以將其全都燒掉了。


    “掃戎夏大同,允哉一人德之中,爾五兵之功。”


    “饗!”


    當徐鶴念完,將所有祭文放入火中,看著青煙緩緩升起,他的身後傳來如雷般的吼聲:


    “北伐!北伐!北伐!吼!吼吼!”


    徐鶴轉身看著一眼望不到頭的將士們,他不由跟隨著他們的喊聲激蕩起來。


    隻見他掏出令旗向北一指:“出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帝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是泡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是泡泡並收藏寒門帝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