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祝尚義被押下去後,徐鶴看到劉表急匆匆地趕來,他連忙問道:“公主怎麽樣?”
劉表抹了抹汗道:“公主情況還好,隻是替慈聖太後擔心,一直哭!”
徐岱道:“這可如何是好?公主已有身孕,總這麽哭也不是事啊!”
徐鶴對劉表道:“你先去問問祝尚義,關於太後的事情是不是真的?到底是不是他或者北京杜撰的。”
劉表點頭趕緊下去了。
不一會兒劉表迴報道:“祝尚義說確實是北京傳來的旨意,至於是不是真的,他也不清楚!”
徐鶴皺著眉沉吟片刻,隨即叫來刑虎道:“劉表、刑虎,你二人一個熟悉宮內的情況,一個熟悉京畿周圍的情況,我如今有事委托二位!”
說著,他站起身朝二人拱手。
劉表和刑虎嚇了一跳,連忙道:“駙馬請說,別折煞小人了!”
徐鶴道:“這次北京形勢恐怕是不得好,我想請二位北上入京,找找錦衣衛指揮使郭珠,請他協助,若是事有不偕,看能不能救出太後!”
兩人聞言連忙答應,劉表道:“駙馬,正好我還想去昌平一趟找找我爹,聽說他被發往昌平給先皇守靈了!”
徐鶴點了點頭:“那你們要即刻動身,若是能找到老鄭和王公公那再好不過了,宮裏不少人受過他們恩惠,到時候你們打探消息也方便些!”
“是!”
“對了!”徐鶴匆忙來到廂房手書一封信遞給劉表道:“你入京後再去找一下我結義大哥毛褘,他雖然如今被軟禁在京,但漕總名義上還是他的屬下,到時能帶上他最好,你請他幫你們安排一艘海船,北京周邊被圍,你們朝東走,在灤河口登船,沿海岸南下,千萬別走陸路,陸路太不安全!”
“明白!”
徐鶴又交代了兩句,兩人便下去準備去了。
這時,正好得到消息的蜀王也趕了過來。
他原本是為了祝尚義一事而來,誰知趕到時發現,眾人臉色都難看無比。
問過之後才知道,原來北京已經突然成為風暴中的孤島。
聽到這,張瓅不由一陣後怕,但同時又有些慶幸。
尤其是聽說徐鶴已經安排人前去營救他的母後,張瓅感動地拉著徐鶴的手道:“若是沒有姐夫,張瓅現在恐怕早已六神無主了。”
徐嵩在旁看了良久,這時開口道:“殿下,北京被圍,我們身處南方鞭長莫及,隻能靜待消息。”
“但殿下一定要有心理準備,若是北京出事,我們隨時就要趕往金陵。”
“這段時間,請殿下深居簡出,切切不要隨意出府,一切都要小心才是!”
張瓅信任徐鶴,自然愛屋及烏,很信任徐嵩,他點了點頭恭敬道:“閣老都是為我考慮,我這幾日就呆在鳳凰墩,跟著儲博泉、高國光讀書便是!”
徐鶴這時安慰道:“殿下放心,北京有消息,我讓人立刻送至府上,過兩天,我老師李知節辭官來府上,專門負責王府一應事務,他是國舅的朋友,是殿下可以絕對信任之人,殿下有什麽疑惑,直接找我老師便是!”
聽說是李知節為他辭官,張瓅感動道:“姐夫有心了,你放心,我一定把李通判當成舅舅和彭長史一般!”
徐鶴笑了笑:“殿下不要多想,反賊雖然勢大,但迄今為止也暴露出不少問題。咱們隻要團結一心,國祚必然綿延!”
徐鶴是知道怎麽安慰張瓅的。
三言兩語,張瓅這個孩子便鬆快了不少,眉宇間也沒了之前的愁容,他點了點頭道:“姐夫既然這麽說,那我就放心多了,那我先迴府了!”
……
待徐家三人將其送出府坐上轎子後。
看著遠去的轎子,徐鶴臉上再也沒有了剛剛的輕鬆。
迴到堂上,徐鶴道:“大伯,接下來怎麽辦?您這裏可有章程?”
徐嵩點了點頭道:“還是要繼續等,先看北方的局勢再說,現在人心更加混亂,不是我們說話的時候!”
徐鶴點了點頭。
這時徐岱突然走到門口,看了看外麵,然後迴到堂上看著徐鶴道:“亮聲,你給二伯父交個厎,你到底是怎麽想的?咱們家……”
徐鶴猜到,總有一天會有人問出這個問題。
他笑了笑道:“二伯,其位甚高,但其位也險呐!與其讓子孫兄弟鬩牆,不如做個郭忠武,你說呢?”
郭忠武就是郭子儀的諡號。
郭子儀以身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不但武功厥偉,而且還善於從政治角度觀察、思考、處理問題,資兼文武,忠智俱備,故能在當時複雜的戰場上立不世之功,在險惡的官場上得以全功保身。
徐鶴還是那個想法,皇帝?
狗都不當。
要不是恰逢其會,說不得,他也想做個西陵看雪閑散的人。
但時遇亂世,大丈夫也要為自己、為家人、為這個世道人心博個出路,不然豈不是枉走這一輩子?
但雖然他做官時間很短,可官場上的傾軋和朝廷裏的爾虞我詐,他可以應付,但他不喜歡應付。
能把朝政和玩弄人心當成樂趣的,那也隻有先帝那種變態了。
算了,人死為大,不提也罷。
聽到徐鶴隱晦地說出了自己的目的,徐岱心中既有失落也有一絲輕鬆。
他點了點頭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徐嵩一直默不作聲,他也想聽一聽徐鶴內心的想法,見他不願走出那一步,他比徐岱放鬆得更加明顯。
徐鶴見狀,心中暗道,大伯跟老張家的事兒,真猶如分分合合的小情侶,說不清道不明,恩怨糾葛,但終究還是放不下啊。
徐嵩輕鬆後,說話的語氣也鬆快了不少:“亮聲,若是北方有變,我們要做好隨時護送蜀王進入金陵,到時候,先以太後的名義委蜀王為監國,號召天下兵馬勤王!”
“大伯說的是!”徐鶴補充道:“有了大義名分,才好號召南方的各地衛所。”
“掘港的練兵我看可以擴大規模了!”
“魯南的形勢也要關注,撚軍也是打著明軍的旗號,咱們需要時間,也需要緩衝的空間,魯南的撚軍要第一時間剿滅!”
劉表抹了抹汗道:“公主情況還好,隻是替慈聖太後擔心,一直哭!”
徐岱道:“這可如何是好?公主已有身孕,總這麽哭也不是事啊!”
徐鶴對劉表道:“你先去問問祝尚義,關於太後的事情是不是真的?到底是不是他或者北京杜撰的。”
劉表點頭趕緊下去了。
不一會兒劉表迴報道:“祝尚義說確實是北京傳來的旨意,至於是不是真的,他也不清楚!”
徐鶴皺著眉沉吟片刻,隨即叫來刑虎道:“劉表、刑虎,你二人一個熟悉宮內的情況,一個熟悉京畿周圍的情況,我如今有事委托二位!”
說著,他站起身朝二人拱手。
劉表和刑虎嚇了一跳,連忙道:“駙馬請說,別折煞小人了!”
徐鶴道:“這次北京形勢恐怕是不得好,我想請二位北上入京,找找錦衣衛指揮使郭珠,請他協助,若是事有不偕,看能不能救出太後!”
兩人聞言連忙答應,劉表道:“駙馬,正好我還想去昌平一趟找找我爹,聽說他被發往昌平給先皇守靈了!”
徐鶴點了點頭:“那你們要即刻動身,若是能找到老鄭和王公公那再好不過了,宮裏不少人受過他們恩惠,到時候你們打探消息也方便些!”
“是!”
“對了!”徐鶴匆忙來到廂房手書一封信遞給劉表道:“你入京後再去找一下我結義大哥毛褘,他雖然如今被軟禁在京,但漕總名義上還是他的屬下,到時能帶上他最好,你請他幫你們安排一艘海船,北京周邊被圍,你們朝東走,在灤河口登船,沿海岸南下,千萬別走陸路,陸路太不安全!”
“明白!”
徐鶴又交代了兩句,兩人便下去準備去了。
這時,正好得到消息的蜀王也趕了過來。
他原本是為了祝尚義一事而來,誰知趕到時發現,眾人臉色都難看無比。
問過之後才知道,原來北京已經突然成為風暴中的孤島。
聽到這,張瓅不由一陣後怕,但同時又有些慶幸。
尤其是聽說徐鶴已經安排人前去營救他的母後,張瓅感動地拉著徐鶴的手道:“若是沒有姐夫,張瓅現在恐怕早已六神無主了。”
徐嵩在旁看了良久,這時開口道:“殿下,北京被圍,我們身處南方鞭長莫及,隻能靜待消息。”
“但殿下一定要有心理準備,若是北京出事,我們隨時就要趕往金陵。”
“這段時間,請殿下深居簡出,切切不要隨意出府,一切都要小心才是!”
張瓅信任徐鶴,自然愛屋及烏,很信任徐嵩,他點了點頭恭敬道:“閣老都是為我考慮,我這幾日就呆在鳳凰墩,跟著儲博泉、高國光讀書便是!”
徐鶴這時安慰道:“殿下放心,北京有消息,我讓人立刻送至府上,過兩天,我老師李知節辭官來府上,專門負責王府一應事務,他是國舅的朋友,是殿下可以絕對信任之人,殿下有什麽疑惑,直接找我老師便是!”
聽說是李知節為他辭官,張瓅感動道:“姐夫有心了,你放心,我一定把李通判當成舅舅和彭長史一般!”
徐鶴笑了笑:“殿下不要多想,反賊雖然勢大,但迄今為止也暴露出不少問題。咱們隻要團結一心,國祚必然綿延!”
徐鶴是知道怎麽安慰張瓅的。
三言兩語,張瓅這個孩子便鬆快了不少,眉宇間也沒了之前的愁容,他點了點頭道:“姐夫既然這麽說,那我就放心多了,那我先迴府了!”
……
待徐家三人將其送出府坐上轎子後。
看著遠去的轎子,徐鶴臉上再也沒有了剛剛的輕鬆。
迴到堂上,徐鶴道:“大伯,接下來怎麽辦?您這裏可有章程?”
徐嵩點了點頭道:“還是要繼續等,先看北方的局勢再說,現在人心更加混亂,不是我們說話的時候!”
徐鶴點了點頭。
這時徐岱突然走到門口,看了看外麵,然後迴到堂上看著徐鶴道:“亮聲,你給二伯父交個厎,你到底是怎麽想的?咱們家……”
徐鶴猜到,總有一天會有人問出這個問題。
他笑了笑道:“二伯,其位甚高,但其位也險呐!與其讓子孫兄弟鬩牆,不如做個郭忠武,你說呢?”
郭忠武就是郭子儀的諡號。
郭子儀以身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不但武功厥偉,而且還善於從政治角度觀察、思考、處理問題,資兼文武,忠智俱備,故能在當時複雜的戰場上立不世之功,在險惡的官場上得以全功保身。
徐鶴還是那個想法,皇帝?
狗都不當。
要不是恰逢其會,說不得,他也想做個西陵看雪閑散的人。
但時遇亂世,大丈夫也要為自己、為家人、為這個世道人心博個出路,不然豈不是枉走這一輩子?
但雖然他做官時間很短,可官場上的傾軋和朝廷裏的爾虞我詐,他可以應付,但他不喜歡應付。
能把朝政和玩弄人心當成樂趣的,那也隻有先帝那種變態了。
算了,人死為大,不提也罷。
聽到徐鶴隱晦地說出了自己的目的,徐岱心中既有失落也有一絲輕鬆。
他點了點頭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徐嵩一直默不作聲,他也想聽一聽徐鶴內心的想法,見他不願走出那一步,他比徐岱放鬆得更加明顯。
徐鶴見狀,心中暗道,大伯跟老張家的事兒,真猶如分分合合的小情侶,說不清道不明,恩怨糾葛,但終究還是放不下啊。
徐嵩輕鬆後,說話的語氣也鬆快了不少:“亮聲,若是北方有變,我們要做好隨時護送蜀王進入金陵,到時候,先以太後的名義委蜀王為監國,號召天下兵馬勤王!”
“大伯說的是!”徐鶴補充道:“有了大義名分,才好號召南方的各地衛所。”
“掘港的練兵我看可以擴大規模了!”
“魯南的形勢也要關注,撚軍也是打著明軍的旗號,咱們需要時間,也需要緩衝的空間,魯南的撚軍要第一時間剿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