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夫,剛剛你說後兩件事,《通鑒》細述是為了引出賈誼和晁錯!”


    “那晁錯又有什麽事值得細說呢?匈奴襲擾狄道跟七國之亂有關係嗎?”


    老博士聞言立馬豎起了耳朵,其實剛剛他也聽得意猶未盡,同樣也想問出蜀王所問的問題,奈何自己師者的身份實在讓他開不了口,蜀王這一問,就好像撓在他心頭的癢癢肉上,他的臉上頓時浮現期待之色。


    徐鶴聽到張瓅這個問題後笑了笑。


    很多人提到晁錯這個人,自然而然就會想到“七國之亂”,好像晁錯一輩子隻做了這一件事便被文帝賞識似的。


    所以張璨才會把匈奴侵擾狄道自動跟“七國之亂”掛鉤。


    “首先殿下要搞明白兩個背景,其一,狄道是哪裏?其二晁錯其人的過往!”


    狄道大約在長安西北六百裏的地方,這地方處於秦昭襄王時代長城的西段,一旦匈奴在這裏突破之後長驅直入,很快就可以兵臨長安城下。


    “但狄道被侵擾,已經不是一兩迴了,史書上有記載,匈奴搶完就跑……”


    張瓅插言道:“就像韃靼!”


    徐鶴點了點頭:“再說晁錯這人,晁錯這個人年輕時學過申不害和商鞅的法家之言,後來受朝廷委派去濟南學習《尚書》!”


    老教授不齒道:“晁錯此人終究不過儒皮法骨、表裏不一之人罷了,這也是後來他慘死的原因!”


    徐鶴聞言皺了皺眉,卻並沒有反駁,而是繼續道:“晁錯學成過來,被朝廷安排在太子劉啟身邊做官,劉啟特別喜歡晁錯,稱他為【智囊】。”


    徐鶴提出了一個問題:“殿下知道,曆史上還有誰被稱為智囊嗎?”


    張瓅毫不猶豫迴道:“曹魏名臣恆範!就曹爽手下的那個恆範!”


    徐鶴笑了,沒想到張瓅竟然也是個三國迷。


    “事實上,曆史上被稱為智囊的一共有四人,秦國的樗裏子。後來還有晉國名臣,文武雙全的杜預,再有就是魏名臣桓範。”


    這個問題跟主題無關,但卻讓張瓅在“課堂上”跟老師進行了互動,顯然張瓅的積極性一下子就被調動了起來,聽著更起勁了。


    “晁錯成為太子劉啟的老師,如果不出意外,等太子當上皇帝,那他注定就是皇帝最倚重的親信大臣。但晁錯雖然知道這一點,可他仍然找到機會就要尋求表現,他給文帝寫了一封奏折——《言兵事疏》”


    說罷,徐鶴當著二人麵輕鬆將此疏背出:


    時匈奴數為邊患,太子家令潁川晁錯上言兵事日:“兵法日:‘有必勝之將,無必勝之民。’繇此觀之,安邊境,立功名,在於良將,不可不擇也。”


    ……


    夫卑身以事強,小國之形也;合小以攻大,敵國之形也;以蠻夷攻蠻夷,中國之形也。


    ……


    “以蠻夷攻蠻夷,中國之形也”。


    原來,師夷長技以製夷的原版在這裏。


    晁錯還總結了“匈奴之長技三,中國之長技五。”


    所謂長技,就是優勢的意思。


    這個奏疏大體的內容就是,匈奴擅長騎射,擅長在惡劣地形作戰,耐力超常,中原軍隊擅長平原作戰,並且武器精良。


    雙方的優勢和劣勢既然清楚了,那麽漢帝國的作戰部隊就可以分成兩部分:平原作戰的話,咱們還是沿用傳統打法,以己之長攻敵之短,而在險阻地區作戰,就必須“以夷製夷”,把那些歸降了漢帝國的蠻夷部落組織成軍隊,發給他們軍需物資,從他們自己人當中選拔為他們信服的將領。


    聽到這,張瓅恍然大悟道:“這就是姐夫編練龍驤衛時,納用女真人的原因嗎?”


    徐鶴點了點頭。


    張瓅道:“漢文帝一定很快便采納了晁錯的建議,對不對?”


    徐鶴迴道:“帝嘉之,賜錯書,寵答焉!”


    什麽意思?


    漢文帝狠狠表揚了一番晁錯,但卻委婉了拒絕了晁錯的方案。


    為什麽?


    晁錯的方案,其實曆史上有很多王朝都在不斷實踐,最典型的反證就是唐朝的“安史之亂”。


    但“安史之亂”是玄宗用人不當、偏聽偏信;是朝廷藩鎮內輕外重;還是“以夷製夷”這個辦法行不通,這其實是個可以進一步考證的問題。


    不過,這裏麵有個民族融合的問題,也是一個解不開的死扣。


    比如女真人投奔魏廷,如果想要他們保證戰鬥力,那就不能接受漢化,可不接受漢化,大家始終有著隔閡,稍有風吹草動就會反目成仇。


    這是個很講究分寸的地方,需要掌權者很高的政治技巧。


    徐鶴自己的辦法是什麽?


    科技改變生活!


    在初期,他改編龍驤衛、豹韜衛,是利用女真人的勇蠻。


    但他還是讓女真人的家屬們在魏國安了家,用家庭來羈縻這些女真人。


    顯然,徐鶴是不準備再用這些女真人的下一代了。


    那麽,這些人總會戰死、負傷、老去,下一代又是耕田郎出身,沒了騎射的底子怎麽辦?


    徐鶴的辦法是,還是要創新漢人的武器和辦法。


    他在龍驤衛初建時,便給盧鏜和戚繼光寫信,讓他們注意東南沿海番船的火器,試圖用交易或者伏擊的方法,看能不能搞來一些西洋火器。


    到了前不久,盧鏜經過自己的關係,聯係到了廣東按察使汪鋐,並從汪鋐手中得到了兩支西洋火器佛朗機銃。


    其實這些佛郎機銃魏國早已仿製且大規模生產了,在張家灣,徐鶴用漕軍擊潰韃靼人時,用的就是佛郎機銃。


    但關鍵是,盧鏜在得到佛郎機銃後,將其交給了迴鄉辦事的江陰知縣趙錦。


    趙錦是宋帝後裔,南渡之後,他們這一支族人定居浙江樂清。


    其人崇尚“心學”,對格物十分癡迷,屬於心學門人裏長歪了的那種類型。


    趙錦尤其對火器十分感興趣,在拜訪盧鏜時看到佛朗機銃,便跟盧鏜要了一支,說要拿迴去研究。


    初時盧鏜、戚繼光也沒把這小小知縣說的話當迴事。


    但這家夥沒多久便從佛郎機銃身上找到了靈感,又結合西域傳來的魯密銃,仿製了一種新式火槍,這種火槍不僅改進了發火裝置,還在槍床尾部裝上了鋼刀,近戰時可以當成斬馬刀使用。


    徐鶴聽說後整個人都傻了。


    樂清趙錦?


    那不是另一個時空中,明朝火器專家趙士禎的叔叔嗎?


    這一家基因有點強大啊。


    可惜的是,戚繼光在信中說,趙錦因為還在任上,製作了改良版的火器之後便迴江陰去了。


    “這次迴去,一定要去江陰拜訪一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帝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是泡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是泡泡並收藏寒門帝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