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吳德操在家中跟徐鵬說話時,見到徐鶴悠悠然從外麵進來時簡直像是見了鬼。


    “亮聲,你,你迴來幹嘛?”


    “不是,不是,你怎麽迴來了?”


    “殿試考完了?”


    徐鵬也詫異道:“亮聲,怎麽迴事?是不是出事了?我現在去找大伯!”


    徐鶴擺了擺手道:“叫下人燒點水,我要沐浴!”


    說完他繼續道:“沒事,我考完就出來了。”


    吳德操一邊跟在徐鶴後麵一麵追問道:“不是要考到晚上嗎?你這麽早就答完了?”


    說完痛心疾首道:“亮聲呐,不是我說你,咱們一路過來不容易,就差最後一哆嗦了,你給我上了床就交代,你讓對你期望甚深的人怎麽想?你讓我怎麽想?”


    “去你的吧!”一個學渣,還好意思跟我扯這些。


    還有,你汙言穢語說什麽亂七八糟的呢?簡直有辱斯文!


    可讓徐鶴沒想到的是,吳德操話糙理不糙,他這邊剛剛洗完澡,徐鵬就在外麵道:“亮聲,大伯來了!”


    徐鶴扶額,還說要好好睡一覺,得,沒戲了。


    等徐鶴走進前院時發現,堂屋中不僅坐了徐嵩,謝道之、謝鯤也在堂上喝茶。


    “亮聲,怎麽迴事?這就考完了?”謝道之比徐嵩還著急?


    “考得怎麽樣?你表哥呢?他出來沒有?”


    徐鶴躬身對眾人一揖後,這才笑道:“表哥還在考,我先出來了!”


    “你策文作得如何?”這次是謝鯤迫不及待問了。


    “還行吧!”


    要了親命了。


    殊不知,家長是最煩考生考完試後問他考得怎麽樣?考生迴答——還可以吧,還行吧,還不錯之類的話。


    那特麽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你倒是給個準信兒行不行?


    最後徐嵩直接道:“陛下的策問題目我們都已經知道了。”


    “你把你作的策文背給我們聽聽。”


    謝鯤聞言連連點頭,他這才想起,自己這個師侄看書幾乎過目不忘。


    雖然不可能一字不落背出,但大概的全文還是能背出個七七八八的。


    徐鶴無奈,隻好當著三人,像個小學生似得,磕磕巴巴將自己作的策文大概背了出來。


    “嗯,這句家人之訓迪,臣工之詔告,機務之破裁,宮廷之宴息,著之一話一言之間,莫非心學精微之蘊!妙哉!作得不錯!”謝道之背出徐鶴策文中的一句,連連點頭。


    謝鯤則驚喜道:“你連英宗皇帝的詔書都讀過?可以啊,小子!”


    原來,徐鶴策文中引用了英宗詔書中的一句話:“帝王之治一本於道!”(額,中間有【於】!)


    這句話的全文是,帝王之治,一本於道,六經之道明,則天地聖人之心可見,至治之功可成。


    徐鶴在後麵寫道:“蓋我太祖、英宗雖以武功定天下,然而精粹淵涵,英華煥發,經生學士窮年所不能研其義者,矢口所宣,即為律度。”


    然後才接上謝道之剛剛所背的那一段話。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徐鶴的馬屁是全方位的馬屁,是從太祖一直吹到至正帝的馬屁。


    幾人聽到這,心中已然大定。


    雖然,徐鶴文中也有不少針對皇帝的規勸之言,但大體上多是歌功頌德之語。


    皇帝也不是那種小氣鬼,好賴話還是聽得出來的。


    當然,你要跟曆史上海瑞給嘉靖上“十大罪”那樣“規勸”,那誰也救不了你不是?


    殿試,隻要文章不差,其實對成績的影響不大。


    皇帝和大臣選出最終名次的考慮因素是方方麵麵的,文章僅是一條。


    比如,你人長得帥不帥!


    這個就很重要。


    當然,誰都不會直接說,你小子長得醜,那你不能做狀元。


    鍾馗都知道吧,就是因為貌醜,所以與狀元失之交臂。


    雖然這是演藝,但也能從側麵反映一個問題。


    那就是曆史上,長相也是狀元的一個評判標準。


    不僅狀元,甚至進士,也很講究長相。


    比如黃巢,據說他長得麵如金紙,眉橫一字,牙排二齒……樣貌醜陋,唐僖宗見之甚為不喜,最後黃巢落榜,這才寫下“浩氣騰騰貫鬥牛,班超投筆去封侯。馬前但得三千卒,敢奪唐朝四百州”這樣的反詩,最終成為中國曆史上的頭號殺人魔王。


    再說一個,東漢光武帝劉秀手下雲台二十八將之一的馬武。


    其人在新莽末年落草為寇,加入綠林軍。


    話說王莽篡位後,開武科場選天下將才。


    馬武欣然前往,在科場上大顯神威。


    他刀劈四將,力戰六傑,十戰全勝,本來已經是板上釘釘的武狀元。


    此時,後生岑彭突然出現,也是力戰五傑全部勝利。後來的場麵,就是馬武和岑彭雙刀對立,爭奪武狀元。


    兩人武功旗鼓相當,但馬武刀沉,一度占據優勢。


    但擔任主考官的駙馬爺(岑彭的表哥)不願意馬武贏,故而射出一箭中斷比武,並把兩人帶到王莽跟前聽封。


    王莽以貌取人,點岑彭為武狀元,馬武不服,當麵質問。王莽也是失言,竟然冒出一句“他比你漂亮”。


    馬武大怒,喊道:“皇帝你是選大將還是選娘娘!”。


    然後他大鬧武科場,反出京城,加入了劉秀一方,後來成了劉秀的四位開國大將的第二名。


    當然,這不是曆史,隻是演義故事。


    但也能從中看出,古代不管文武進士,還是一甲狀元榜眼探花,都是對儀容有要求的。


    這是社會的共識。


    另外,狀元的名字也很重要。


    比如另一個時空中的明朝。


    永樂22年,朱棣舉行科舉考試,原第一名叫“孫日恭”,但朱棣卻說“這人不能當狀元,他名字叫孫暴”,皇帝最忌諱別人認為他是暴君,相反地,邢寬的名字卻起得好:”邢“政”寬“和,必定可以為皇帝贏得人心。因此,孫曰恭的狀元之位便被邢寬取而代之了,變成第3名了。


    嘉靖年間有一個考生叫吳情,考了四次終於考上了狀元,可是在嘉靖帝閱卷的時候發現第一名竟然叫“無情”,嘉靖皇帝心生反感,將吳情的狀元免去,降為第三名探花!


    其實,吳情的原名叫吳汝威,自己私自改的名字!如果吳情當時知道,這是因為名字不好的原因,腸子都悔青了!


    容貌、姓名,對於徐鶴來說問題不大。


    畢竟小帥哥一枚,名字中的鶴還是出了名的瑞鳥。


    所以,徐鶴能不能中狀元,最關鍵的是至正帝對於朝堂政治的平衡需要,以及千裏之外的合肥之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帝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是泡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是泡泡並收藏寒門帝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