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追蹤
“跑的這麽快,不累?不喘氣?也不出汗?你又是怎麽做到的?”
“鍛煉。”
建準隻是迴答了簡單的兩個字。
“又是鍛煉?速度和……你跑的這麽快,不累,也是同一種訓練方式嗎?”
“其實,速度方麵用的一種方式鍛煉。要做到長時間奔跑,不累,不喘氣,用的是另外一種鍛煉方式。這兩種方式是分開的,上午鍛煉速度,下午就鍛煉體能。”
建準答道。
“具體是什麽方法?”
“內功。”
“內功?哪個門派的內功?”
“道家內功。”
“道家也有很多門派,你學的是哪個門派?”
“沒有門派,我隻知道學的是道家內功和輕功。”
“我還以為………”
“你以為什麽?”
“我還以為,你學的是少林內功?”
“少林那個是外功,少部分是硬氣功,算不上真正的內功。道家內功練的是氣,少林外功練的是筋骨皮。不過,我練的是內外兼修,內功略多一點。”
“為何內功多一點,而不是外功?”
“因為,對於遠程射擊武器來說,需要從內到外的修行。對於速度,精準度要求很高,力量方麵次之。”
建準迴答。
“你為何不選擇少林外功呢?門檻太高?不達標?”
“有道家內功,為何要選少林?”
“因為天下武功皆來自………”
美晨想說“少林”。
“道家?”
建準說成了道家。
“明明是少林。”
“誰告訴你的?”
“影視劇中,還是金庸不都是這麽寫的嗎?”
“有依據嗎?有考證嗎?我還想說,佛本是道,佛教由道教演變而來的。其實,佛教壓根就沒有武功,佛教隻有瑜伽經,俗稱念經。佛教的那些武功全部都是道家傳過去的,到了達摩手裏,寫成了一本易筋經。”
建準停了一下說∶
“你想想看,如果武功真的出自佛教,或者少林,那麽應該是梵文,而不是漢字。就是易筋經,這個書名,也是沿用了《易經》,說明易筋經原本屬於道家,經過達摩之手,就改成了少林。”
“那麽,也有可能是,《易筋經》的內容和書名,都是由梵文翻譯過來的呢?”
“少林出自佛教,佛教又來自印度。印度人說話,寫字方式,和我們漢人說話方式大不同。易筋經裏麵,不管是文字排版?還是說話方式,都是漢人的特點。而不是印度方式。你不覺得,這裏麵有蹊蹺嗎?”
******
二人辯論的這幾分鍾,建準背著一個大活人,已經奔跑了十多公裏。
建準本想停下來,卻繞了一個大彎。
美晨問∶“你繞彎子做什麽?”
建準重新校準移動商人的位置,然後說∶“在這邊。”
美晨問∶“什麽在這邊?”
“剛才說話,忘了方向,我用聽覺感應校準了移動商人的方位。”
說著,建準跑了一大圈,然後往右轉。
“所以,你就往迴跑?”
“校準了方位,自然要往正確的方向跑。”
建準迴答。
“你不累嗎?”
“你第二次問這句話了。”
“問一下不行嗎?”
“行,當然可以。”
“那麽,你累?還是不累呢?”
“準確的說,我還是有一點點累。”
“剛才還說不累?”
“聽我把話說完嘛。”
“好,你說。”
“我除了要訓練力量,速度,精準度,體能,還要訓練耐性,這就需要內功來輔助,速度方麵可以用輕功來輔助。因此,在跑步時,特別是極速奔跑時,對於耐力,耐性,體能要求很高。”
說著。
建準就把速度從一百一十米,提升到了每秒一百五十米。
“簡單點說,累不累?”
美晨重複的問。
“有點累,但是,這點累,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意思是說,你沒感覺?”
“我有感覺,但是很輕微。你有沒有看到一些武俠劇,一些武林高手練過了某種神功之後,可以用輕功,日夜兼程,連續跑好幾天都沒事。”
“聽過,也看過一些,所以,你學會了內功,就增加了耐力,耐性,和體能?”
“是的。”
“你最長可以跑多久?”
“按照時間來算的話,可以連續不間斷的奔跑十二小時以上。”
“不間斷?就是不吃不喝?不停止,也不休息?”
“是的。”
“你剛才說,你可以連續奔跑十二個小時?”
“對,大概在十二個小時,到十六個小時之間。”
“真的可以持續跑這麽久?跟武俠劇裏麵的某些神功沒區別了?”
“區別還是挺大的,那些大俠練的神功,可以持續使用兩天到三天,甚至更久。我呢,才一天不到一夜。”
“這速度已經很厲害了,比絕大多數交通工具還快,世界上最快的高鐵才能達到每秒幾十米,不超過一百米。而你的速度卻達到了每秒一百五十米,你應該感到驕傲才是。”
“不是驕傲,是自豪。”
建準糾正。
“對對對,自豪,自豪,是自豪。”
******
建準想迴頭看刀七在哪裏?離自己有多遠?
自己在以每秒一百米以上的速度前進,不論是迴頭,或者轉身很容易導致失控而“翻車”。
於是,建準用聽覺感應連接上了刀七∶
『喂,刀七你在哪?跟得上嗎?』
『就在你後麵。』
『多遠?』
『幾十米而已,不超過一百米。』
『跟得上嗎?』
『你的奔跑速度達到了每秒百米以上,我要想跟上你的速度,有點困難。』
『那我就慢點。』
『用不著,我說的是“有點困難”,意思就是說,能跟上,但是有點吃力,距離會拉遠。我快一點的話,就能拉近與你的距離。』
刀七問道∶『你看得到,為何要問我?』
『我用輕功在高速奔跑,而且背著一個人,負重一百多斤,就怕出意外,就不敢迴頭,所以沒看。』
『原來如此。』刀七明白了,又問∶『找到移動商人的位置了嗎?』
『有點偏,但是我隨時都在建準方位,隨時在追蹤。』
『能追蹤到移動商人的位置就好,就怕你跟丟了,或者找不到。』
『我說了,我可以用聽覺掃描,隨時跟蹤。放心吧,丟不掉的。』
『可是,用聽覺感應追蹤幾十公裏之外的目標,是非常消耗精力的。』
『對你而言,也許如此。但是,隻占百分比的個位數,對我來說,幾乎沒有影響。』
“跑的這麽快,不累?不喘氣?也不出汗?你又是怎麽做到的?”
“鍛煉。”
建準隻是迴答了簡單的兩個字。
“又是鍛煉?速度和……你跑的這麽快,不累,也是同一種訓練方式嗎?”
“其實,速度方麵用的一種方式鍛煉。要做到長時間奔跑,不累,不喘氣,用的是另外一種鍛煉方式。這兩種方式是分開的,上午鍛煉速度,下午就鍛煉體能。”
建準答道。
“具體是什麽方法?”
“內功。”
“內功?哪個門派的內功?”
“道家內功。”
“道家也有很多門派,你學的是哪個門派?”
“沒有門派,我隻知道學的是道家內功和輕功。”
“我還以為………”
“你以為什麽?”
“我還以為,你學的是少林內功?”
“少林那個是外功,少部分是硬氣功,算不上真正的內功。道家內功練的是氣,少林外功練的是筋骨皮。不過,我練的是內外兼修,內功略多一點。”
“為何內功多一點,而不是外功?”
“因為,對於遠程射擊武器來說,需要從內到外的修行。對於速度,精準度要求很高,力量方麵次之。”
建準迴答。
“你為何不選擇少林外功呢?門檻太高?不達標?”
“有道家內功,為何要選少林?”
“因為天下武功皆來自………”
美晨想說“少林”。
“道家?”
建準說成了道家。
“明明是少林。”
“誰告訴你的?”
“影視劇中,還是金庸不都是這麽寫的嗎?”
“有依據嗎?有考證嗎?我還想說,佛本是道,佛教由道教演變而來的。其實,佛教壓根就沒有武功,佛教隻有瑜伽經,俗稱念經。佛教的那些武功全部都是道家傳過去的,到了達摩手裏,寫成了一本易筋經。”
建準停了一下說∶
“你想想看,如果武功真的出自佛教,或者少林,那麽應該是梵文,而不是漢字。就是易筋經,這個書名,也是沿用了《易經》,說明易筋經原本屬於道家,經過達摩之手,就改成了少林。”
“那麽,也有可能是,《易筋經》的內容和書名,都是由梵文翻譯過來的呢?”
“少林出自佛教,佛教又來自印度。印度人說話,寫字方式,和我們漢人說話方式大不同。易筋經裏麵,不管是文字排版?還是說話方式,都是漢人的特點。而不是印度方式。你不覺得,這裏麵有蹊蹺嗎?”
******
二人辯論的這幾分鍾,建準背著一個大活人,已經奔跑了十多公裏。
建準本想停下來,卻繞了一個大彎。
美晨問∶“你繞彎子做什麽?”
建準重新校準移動商人的位置,然後說∶“在這邊。”
美晨問∶“什麽在這邊?”
“剛才說話,忘了方向,我用聽覺感應校準了移動商人的方位。”
說著,建準跑了一大圈,然後往右轉。
“所以,你就往迴跑?”
“校準了方位,自然要往正確的方向跑。”
建準迴答。
“你不累嗎?”
“你第二次問這句話了。”
“問一下不行嗎?”
“行,當然可以。”
“那麽,你累?還是不累呢?”
“準確的說,我還是有一點點累。”
“剛才還說不累?”
“聽我把話說完嘛。”
“好,你說。”
“我除了要訓練力量,速度,精準度,體能,還要訓練耐性,這就需要內功來輔助,速度方麵可以用輕功來輔助。因此,在跑步時,特別是極速奔跑時,對於耐力,耐性,體能要求很高。”
說著。
建準就把速度從一百一十米,提升到了每秒一百五十米。
“簡單點說,累不累?”
美晨重複的問。
“有點累,但是,這點累,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意思是說,你沒感覺?”
“我有感覺,但是很輕微。你有沒有看到一些武俠劇,一些武林高手練過了某種神功之後,可以用輕功,日夜兼程,連續跑好幾天都沒事。”
“聽過,也看過一些,所以,你學會了內功,就增加了耐力,耐性,和體能?”
“是的。”
“你最長可以跑多久?”
“按照時間來算的話,可以連續不間斷的奔跑十二小時以上。”
“不間斷?就是不吃不喝?不停止,也不休息?”
“是的。”
“你剛才說,你可以連續奔跑十二個小時?”
“對,大概在十二個小時,到十六個小時之間。”
“真的可以持續跑這麽久?跟武俠劇裏麵的某些神功沒區別了?”
“區別還是挺大的,那些大俠練的神功,可以持續使用兩天到三天,甚至更久。我呢,才一天不到一夜。”
“這速度已經很厲害了,比絕大多數交通工具還快,世界上最快的高鐵才能達到每秒幾十米,不超過一百米。而你的速度卻達到了每秒一百五十米,你應該感到驕傲才是。”
“不是驕傲,是自豪。”
建準糾正。
“對對對,自豪,自豪,是自豪。”
******
建準想迴頭看刀七在哪裏?離自己有多遠?
自己在以每秒一百米以上的速度前進,不論是迴頭,或者轉身很容易導致失控而“翻車”。
於是,建準用聽覺感應連接上了刀七∶
『喂,刀七你在哪?跟得上嗎?』
『就在你後麵。』
『多遠?』
『幾十米而已,不超過一百米。』
『跟得上嗎?』
『你的奔跑速度達到了每秒百米以上,我要想跟上你的速度,有點困難。』
『那我就慢點。』
『用不著,我說的是“有點困難”,意思就是說,能跟上,但是有點吃力,距離會拉遠。我快一點的話,就能拉近與你的距離。』
刀七問道∶『你看得到,為何要問我?』
『我用輕功在高速奔跑,而且背著一個人,負重一百多斤,就怕出意外,就不敢迴頭,所以沒看。』
『原來如此。』刀七明白了,又問∶『找到移動商人的位置了嗎?』
『有點偏,但是我隨時都在建準方位,隨時在追蹤。』
『能追蹤到移動商人的位置就好,就怕你跟丟了,或者找不到。』
『我說了,我可以用聽覺掃描,隨時跟蹤。放心吧,丟不掉的。』
『可是,用聽覺感應追蹤幾十公裏之外的目標,是非常消耗精力的。』
『對你而言,也許如此。但是,隻占百分比的個位數,對我來說,幾乎沒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