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縣知縣王相傑麵對成千上百的士子亂紛紛的逼問,正在斟酌語言。眾人見縣尊不語,以為理虧。

    周顯封旁邊是一個二十來歲的讀書人,他對周顯封使了使眼色,周顯封心領神會,越眾而出,一振衣袖朗聲道:“諸位,今日當著老父母的麵”,說著對王相傑施了一禮,繼續義憤填膺道:“我等千餘人齊聚於此,正要為河北死去的百姓討個公道”,此時正是半上午,陽光正好,他手指上天,厲聲道:“朗朗乾坤,鬼魅何所遁?李霍二人無能至極,以致十萬大軍毀於一旦,無數百姓妻離子散,河北糜亂。廟堂之上竟有人力保此二賊。試問諸生,吾等可會答應”?

    “不能”,眾生被調動情緒,齊聲應答。

    “天下正義可會答應”?

    “不能”

    “無辜慘死的河北百姓可會答應”?

    “不能”

    周顯封連續出聲迫問,眾人熱血高漲,噴血而應。

    遊行這種大規模的社會活動最怕有有心人以煽動性地話語激起餘眾的血性。尤其這次還是年輕氣盛的學子,他們中大部分以為自己所為的是正義,有種為理想赴險的“革命”情懷。雖然這些士子不知何為“革命”,但是越是遇到危險和權貴,越激起他們反抗“不公”的動力,更顯得此次“義舉”的可貴。在這個過程中首先就感動了自己。形成一種循環。

    果然有幾個士子想起百姓死去的慘狀,李霍二賊竟安然無恙,不由悲從中來,放聲大哭。

    更有三人泣跪而行,往知縣王相傑的方向過來,邊哭邊道:“王大人,我等一片丹心,請大人收下陳情書上交朝廷,讓陛下和各為大人看到洶洶民意,不可枉私也”!

    王相傑邊上的捕頭劉放義見那三個學子神情激動異常,怕他傷害縣尊,喝道:“大膽,爾等還不速速退下,否則”,說到這也不敢放狠話,“否則如何”也沒有說出來。

    王相傑對劉捕頭的舉動怒不可遏,罵道:“蠢才,休的胡言亂語”。

    這當頭了,這劉捕頭的動作分明是找死,好像生怕士子找不到宣泄口似的。

    王相傑有幾分膽量,走出幾步。後麵的一大幫隨從見他要走出去,也要跟著。師爺更是急道:“東翁不可,此乃……”後麵的話被王相傑打斷了。

    “無妨,你等不要過來”,王相傑轉頭斥退他們,走過去扶起那三個跪在地上的士子,柔聲道:“幾位賢侄又何必如此”?他很聰明地放低姿態,和顏悅色道:“李伯爺(李厚繼承了他爹李準的伯爵位置)和霍公公即便有錯,那也是朝廷來定奪。你等讀書人這般行事,豈不是要挾朝廷,就真的恰當”?

    王相傑的這番做派多少還是獲得了部分士子的好感的,言辭之間也沒有以權逼人而是好言相勸,頓時場麵安靜了不少!

    王相傑看著四周的士子,繼續笑著道:“我洪山縣人傑地靈,今日所觀不虛”,頓了頓繼續道:“今日之事雖說爾等有些魯莽,但本官以為爾等乃是出自公義之心,年輕氣盛多少毛燥了些。諸位要知道,李伯爺二人乃朝廷高官,定罪與否乃陛下和朝廷的事”,說到這對西北方一拱手,道:“陛下臨朝二十餘年來,朝綱穩定國泰民安,乃是千年罕見的聖君,豈會枉顧天下以偏私”?

    乾熙宗自登基以來,確實還是比較勤政愛民的,賦稅也不重,老百姓的日子還都過得去。平日裏大家對皇上是很尊敬的。王相傑一番話下來,眾人的熱血冷了許多。有不少士子開始反思起來。

    王相傑見情況好轉,心頭微安,繼續對眾人道:“秋闈在即,今日在場的還有不少士子將要參加歲考等,以本官之見,還是學業重要”。這句話既是好心勸解,也是告訴大家,你們這麽鬧還參不參加考試了!

    有聰明的士子聽出了縣尊話裏的意思,跳起來道:“是啊,不到十日就要歲考了,大家還是要加強學業啊。此番已然耽誤了兩日,縣尊大人是一片苦心啊”!

    人性是複雜的。任何事參加的人多了,各型各色都會有!此次遊行心懷不軌的有,沽名賣直的有,熱血為公的有,隨大流看熱鬧的更不少。

    王相傑讚賞地看了一眼出言附和的士子,溫厚得如一位寬厚地長輩,笑著道:“這位賢侄所言不錯,姓甚名誰,又是哪裏人士”?

    那士子沒想到自己一句話博得縣尊的關注和當眾誇讚,心裏樂開了花,臉上卻矜持道:“迴凜老父母,學生乃立馬溝的姚斌,目前在鄉塾埋頭苦讀,正蓄誌來年院試”!

    王相傑聞言笑道:“姚賢侄聰慧過人,下次院試還有兩年隻要用心鑽研,依本官看來中榜非難事也”!

    姚斌聽了這話,如同吃了一顆仙丹,從頭到腳渾身舒坦,仍然蹦著臉誠惶誠恐道:“多謝老父母相慰,學生一定懸梁刺股,不負老父母所望”!

    王相傑欣慰地捋捋胡須,道“善”!

    王相傑故意以姚斌作棋子,在這種場合扯起一段“縣尊溫言勸學子”的戲碼,本來高漲的氣氛為之一滯。

    姚斌的遭遇讓很多人眼紅,自己一幹人等唿喝高喊竟是為他人做了嫁衣,不由得心中暗恨。

    周顯封旁邊的那個士子見氣氛被王相傑弄的不倫不類的,心頭發急,對周顯封皺眉怒瞪,催促他趕快做些甚麽扭轉局勢。周顯封頓覺壓力頗大,知道這士子自己得罪不起,咬著牙低頭沉思,耳邊又想起了知縣王相傑的聲音:

    “諸位士子,如剛才本官所說,李伯爺和霍公公二人乃朝廷高官,定罪如何,皆由陛下和朝廷自決,此事事涉伯爺人等,馬虎不得,兼且調查取證官員來往於河北汴京,路途遙遠,結果自然會較之尋常案件費時多些”,說到這臉色一板,沉痛道:“聽說有大理寺的官員在河北竟丟了性命,畢竟哪兒可還是戰亂之地啊”,他伸出袖子裝模作樣地擦拭眼淚,一番舉動又引得年輕的士子傷感起來,大罵北項野蠻,毫無人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破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此人卓爾不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此人卓爾不凡並收藏寒門破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