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正經地參加雅集,張恪的內心毫無波瀾,甚至有些無聊。
流觴曲水、吟詩作賦、玄談辯難,甚至還有服散行散之人,放浪形骸之處,也是沒眼看。
偏偏看著周遭眾人都是一副笑意吟吟,津津有味的樣子,張恪也隻好裝得很感興趣的樣子。
那些算不上優秀的詩句,還被謝氏早早安排好的人在一旁抄錄下來,未來可以整理成冊,若是有幾首鎮得住、叫得響的詩文,再請一位德高望重、文采斐然之人作個序,這便是一場名集了。
《蘭亭集序》就是這麽誕生的,連帶著蘭亭雅集也成了後世雅集的標杆。
最早出名的金穀園雅集,虧就虧在了沒有一個叫得響的作品。
所以,對這場雅集所求甚大的謝裒聽完了如今誕生的近百首詩時,微微有些失望。
於是,老頭就不住朝謝安使眼色。
眼看謝安裝作不見,老頭就開始吹胡子瞪眼。
謝安無奈,側身在張恪身旁低語幾句,張恪想了想,幹脆在謝安耳邊低語一聲。
謝安一愣,扭頭看向張恪,瞧見張恪衝他微笑點頭,心中湧起濃濃感動。
於是,不多時,在流觴恰好停在謝安麵前時,算是此間主人的謝家阿大輕敲著麵前的案幾,靜靜思索。
比起張恪,謝安才是大眾心中一個天才的標準樣子。
家世出眾,容止不凡,才學優良,少有聲名。
還沒聽過這位天才的詩作呢,於是,眾人都朝他投去期待的目光。
謝安的目光環視場中,然後停在水榭旁邊的水塘中,眼前一亮,“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張恪麵無表情,強忍著笑。
自從上次在寶林山被劉惜正麵擊敗過後,安石兄奮起直追,演技愈發出眾了呢!
“咦?也是絕句?”
“這有什麽奇怪的,謝安石跟張長恭關係不錯,跟著學點絕句有什麽稀奇。”
“別說,這兩句還真有點味道呢。”
眾人小聲討論兩句,就聽見謝安又輕咳一聲,顯然已經想好了下句,連忙安靜下來,就聽得謝安指著麵前的曲水,“問渠那得清如許......”
轉頭看向張恪,麵露微笑,“為有源頭活水來!”
“好!”
一聲讚賞響起,讓本來準備第一個捧場的謝裒都被搶了先,看向聲音的來源,居然是庾冰。
張恪微微一笑,顯然,庾冰是聽懂了的。
一片叫好聲接連響起,光是這詩本身就足夠好了,更何況還有那層意味在其中。
雖說這是在為張恪助威,但何嚐不是迎合了庾冰。
如今力圖進入第一等高門的潁川庾氏相對於琅琊諸葛氏這等高門,何嚐不是一股清水。
每一個圈子都需要流動,新人進舊人出,才會有活力和生機。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此乃至理。
潁川庾氏以此占據一些道義,說服一些人心,完全是說得過去的。
有了這一層思量在其中,想必庾冰也會為謝氏這場雅集壯壯聲勢的。
果然,待到雅集行將結束,庾冰欣然答應為這場雅集作序。
文采出眾的庾冰以一篇才氣四溢的《東山集序》結束了這一場雅集。
本應最先離開的庾冰,卻出人意料地讓眾人不必相送,而是命人將牛車繼續朝著另一個方向趕了數百步,然後走上了牛車。
張恪默默跟在他身後的,背負著眾人羨慕嫉妒的目光。
風從庾冰麵前的方向吹來,帶著庾冰的氣息撲向張恪。
風裏帶著濃鬱的酒氣和淡淡的香氣。
咦?
張恪聞到了令他異常熟悉的味道......香皂。
真是舍得啊,還真拿來洗澡了,還以為你們會供起來當固體香薰用呢!
因為新一批送去琅琊王氏的香皂還未售賣,如今世麵上有的,除開極少數張恪贈送的,大部分都是那次東晉第一場拍賣會買的。
想想那次拍賣會上拍出的天價,庾亮居然真的給庾冰送了至少一塊,而庾冰居然真的舍得拿來洗澡,張恪就對土豪的世界多了幾分明悟。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長恭欲為人傑乎?”
站在道旁,讓牛車擋住那邊的視線,庾冰微紅著臉龐,笑問道。
“大丈夫當提三尺劍,立不世功。”張恪恭敬迴答,“但,需靜待時機。”
“哦?”庾冰好看的眉毛一挑,微微詫異。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張恪先用一句名言鎮住庾冰,然後緩緩道:“時候未到,事不可為。”
庾冰緩緩思索著那兩句詩,半晌才問道:“長恭竟知我所問?”
“潁川庾氏成為執政門閥,已是水到渠成之事,能讓內史憂心者一在族內,二在天下。族內之事非我一個寒門後輩可以置喙,內史所問,自然是在天下。”
庾冰神色感慨,“今日方知,世間真有奇才也!”
張恪有那麽些許的不好意思,哪裏有什麽奇才,我隻是站在曆史的課本上。
按照曆史,如今的庾氏家主庾亮,主要謀劃的就是提升和鞏固庾氏的門第,以及北伐。
而北伐,又是反過來繼續提升和鞏固庾氏的門第的。
所以,的確像長豫兄當初與他明言的,指望這幫士族,是指望不上的。
張恪之所以願意在庾冰麵前說這些話,是因為庾氏三傑之中,庾亮、庾翼都是堅定的北伐擁護者,隻有庾冰還能稍稍客觀一些。
“長恭以為,何時是時機?”
“鷸蚌相爭處,漁人得利時。內史以為如今朝中,有誰堪敵石季龍?”
石季龍便是石虎,那個殘暴但戰功赫赫的後趙皇帝。
庾冰又是沉默,搞得張恪有些無語,都累了這麽一天了,就不能痛快點麽,我們這些小人物在你們大人物麵前很緊張的好吧。
“聽說長恭與王長豫曾十分交好?”
庾冰忽然沒頭沒腦地問了這麽一句。
張恪點點頭,“所以,如果我勸說內史乃至於潁川庾氏不要與琅琊王氏撕破臉皮,內史是否會以為我有私心?”
庾冰有些愕然,哈哈一笑,“長恭且說來聽聽?”
“今日琅琊王氏之結局,便是未來潁川庾氏之結局。最開始定下的規矩是什麽樣,後人便會有樣學樣。”
“小子無知,隨口妄言,還請內史恕罪。”
看著庾冰驟然冷下來的麵容,張恪神色惶恐,深深一拜。
流觴曲水、吟詩作賦、玄談辯難,甚至還有服散行散之人,放浪形骸之處,也是沒眼看。
偏偏看著周遭眾人都是一副笑意吟吟,津津有味的樣子,張恪也隻好裝得很感興趣的樣子。
那些算不上優秀的詩句,還被謝氏早早安排好的人在一旁抄錄下來,未來可以整理成冊,若是有幾首鎮得住、叫得響的詩文,再請一位德高望重、文采斐然之人作個序,這便是一場名集了。
《蘭亭集序》就是這麽誕生的,連帶著蘭亭雅集也成了後世雅集的標杆。
最早出名的金穀園雅集,虧就虧在了沒有一個叫得響的作品。
所以,對這場雅集所求甚大的謝裒聽完了如今誕生的近百首詩時,微微有些失望。
於是,老頭就不住朝謝安使眼色。
眼看謝安裝作不見,老頭就開始吹胡子瞪眼。
謝安無奈,側身在張恪身旁低語幾句,張恪想了想,幹脆在謝安耳邊低語一聲。
謝安一愣,扭頭看向張恪,瞧見張恪衝他微笑點頭,心中湧起濃濃感動。
於是,不多時,在流觴恰好停在謝安麵前時,算是此間主人的謝家阿大輕敲著麵前的案幾,靜靜思索。
比起張恪,謝安才是大眾心中一個天才的標準樣子。
家世出眾,容止不凡,才學優良,少有聲名。
還沒聽過這位天才的詩作呢,於是,眾人都朝他投去期待的目光。
謝安的目光環視場中,然後停在水榭旁邊的水塘中,眼前一亮,“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張恪麵無表情,強忍著笑。
自從上次在寶林山被劉惜正麵擊敗過後,安石兄奮起直追,演技愈發出眾了呢!
“咦?也是絕句?”
“這有什麽奇怪的,謝安石跟張長恭關係不錯,跟著學點絕句有什麽稀奇。”
“別說,這兩句還真有點味道呢。”
眾人小聲討論兩句,就聽見謝安又輕咳一聲,顯然已經想好了下句,連忙安靜下來,就聽得謝安指著麵前的曲水,“問渠那得清如許......”
轉頭看向張恪,麵露微笑,“為有源頭活水來!”
“好!”
一聲讚賞響起,讓本來準備第一個捧場的謝裒都被搶了先,看向聲音的來源,居然是庾冰。
張恪微微一笑,顯然,庾冰是聽懂了的。
一片叫好聲接連響起,光是這詩本身就足夠好了,更何況還有那層意味在其中。
雖說這是在為張恪助威,但何嚐不是迎合了庾冰。
如今力圖進入第一等高門的潁川庾氏相對於琅琊諸葛氏這等高門,何嚐不是一股清水。
每一個圈子都需要流動,新人進舊人出,才會有活力和生機。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此乃至理。
潁川庾氏以此占據一些道義,說服一些人心,完全是說得過去的。
有了這一層思量在其中,想必庾冰也會為謝氏這場雅集壯壯聲勢的。
果然,待到雅集行將結束,庾冰欣然答應為這場雅集作序。
文采出眾的庾冰以一篇才氣四溢的《東山集序》結束了這一場雅集。
本應最先離開的庾冰,卻出人意料地讓眾人不必相送,而是命人將牛車繼續朝著另一個方向趕了數百步,然後走上了牛車。
張恪默默跟在他身後的,背負著眾人羨慕嫉妒的目光。
風從庾冰麵前的方向吹來,帶著庾冰的氣息撲向張恪。
風裏帶著濃鬱的酒氣和淡淡的香氣。
咦?
張恪聞到了令他異常熟悉的味道......香皂。
真是舍得啊,還真拿來洗澡了,還以為你們會供起來當固體香薰用呢!
因為新一批送去琅琊王氏的香皂還未售賣,如今世麵上有的,除開極少數張恪贈送的,大部分都是那次東晉第一場拍賣會買的。
想想那次拍賣會上拍出的天價,庾亮居然真的給庾冰送了至少一塊,而庾冰居然真的舍得拿來洗澡,張恪就對土豪的世界多了幾分明悟。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長恭欲為人傑乎?”
站在道旁,讓牛車擋住那邊的視線,庾冰微紅著臉龐,笑問道。
“大丈夫當提三尺劍,立不世功。”張恪恭敬迴答,“但,需靜待時機。”
“哦?”庾冰好看的眉毛一挑,微微詫異。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張恪先用一句名言鎮住庾冰,然後緩緩道:“時候未到,事不可為。”
庾冰緩緩思索著那兩句詩,半晌才問道:“長恭竟知我所問?”
“潁川庾氏成為執政門閥,已是水到渠成之事,能讓內史憂心者一在族內,二在天下。族內之事非我一個寒門後輩可以置喙,內史所問,自然是在天下。”
庾冰神色感慨,“今日方知,世間真有奇才也!”
張恪有那麽些許的不好意思,哪裏有什麽奇才,我隻是站在曆史的課本上。
按照曆史,如今的庾氏家主庾亮,主要謀劃的就是提升和鞏固庾氏的門第,以及北伐。
而北伐,又是反過來繼續提升和鞏固庾氏的門第的。
所以,的確像長豫兄當初與他明言的,指望這幫士族,是指望不上的。
張恪之所以願意在庾冰麵前說這些話,是因為庾氏三傑之中,庾亮、庾翼都是堅定的北伐擁護者,隻有庾冰還能稍稍客觀一些。
“長恭以為,何時是時機?”
“鷸蚌相爭處,漁人得利時。內史以為如今朝中,有誰堪敵石季龍?”
石季龍便是石虎,那個殘暴但戰功赫赫的後趙皇帝。
庾冰又是沉默,搞得張恪有些無語,都累了這麽一天了,就不能痛快點麽,我們這些小人物在你們大人物麵前很緊張的好吧。
“聽說長恭與王長豫曾十分交好?”
庾冰忽然沒頭沒腦地問了這麽一句。
張恪點點頭,“所以,如果我勸說內史乃至於潁川庾氏不要與琅琊王氏撕破臉皮,內史是否會以為我有私心?”
庾冰有些愕然,哈哈一笑,“長恭且說來聽聽?”
“今日琅琊王氏之結局,便是未來潁川庾氏之結局。最開始定下的規矩是什麽樣,後人便會有樣學樣。”
“小子無知,隨口妄言,還請內史恕罪。”
看著庾冰驟然冷下來的麵容,張恪神色惶恐,深深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