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旬,傳媒集團和麗的唿聲(英國)同時宣布,就麗的電視台股份交易達成一致,傳媒集團以1.2億港幣的價格,取得麗的電視台的60%股權。


    與此同時,林誌超個人宣布,退出tvb董事職位。


    一時間,輿論大震!


    “林爵士糊塗啊!他領導的和記黃埔是tvb大股東,而另外一個大股東又是匯豐銀行,隻要他想要tvb,完全就是一句話的事情。”


    “就是呢!tvb收視率占香港電視行業的八成以上,麗的電視台僅占兩成,現成的tvb不要,非要去要一個‘扶不起的阿鬥’,林爵士也有糊塗的時候啊!”


    “我覺得這是林生秉著我們華人‘仁義’的品德,不去奪他人所好,應該值得讚賞。tvb是邵六叔苦心經營的企業,同時還是利孝和一手組織的,倘若林先生通過股權強行歸入傳媒集團,這裏麵就失去的道義。”


    “對,林生在股市上隻是收購過英資,又沒有針對過華資。倘若收購tvb,便是出師無名。”


    “有道理!而且林生是‘經營之神’,麗的電視台在他的手中,說不定能和tvb平分收視率。這樣一來,香港電視形成良性競爭,而非壟斷收視率,是很有利的。”


    市民們議論紛紛,各路媒體也紛紛發表評論。


    tvb電視台。


    利孝和、利榮森、邵逸夫等人,在辦公室裏交談,他們的臉上都露出放下心來的表情,有種說不出的輕鬆。


    最近一兩年,他們是隨時擔心林誌超豪奪tvb,因為這是完全有可能的。首先,林誌超旗下的傳媒集團,就缺電視業務了;其次,林誌超控股和記黃埔,且和匯豐銀行關係非常好,能輕鬆將tvb的股權增持至51%以上。


    基於此,他們甚至想過,林誌超將tvb納入傳媒集團之後,他們恐怕隻能套現出局。


    利孝和說道:“林生的品質一向備受大哥推崇(利澤銘),我早知道他不可能圖謀tvb的經營權。如今看來,林生確實從未想過要tvb經營權,而是目標放在麗的電視台上。”


    此時的無線電視台,利孝和實權在握,他才是董事局主席,兩個弟弟又是董事。無線電視台從黑白模式轉向彩色模式(1971)、無線電視台培訓班、重視本土劇集製作.這些事情,都是由利孝和、邵逸夫主導,但利孝和才是舞台中央的人。


    倘若利孝和明年不死亡,邵逸夫便一直是總經理,並沒有得到上位的機會。因為在tvb,他的影響力沒有利孝和大,這也是為什麽後世利孝和死亡後,其夫人依舊可以和邵逸夫一起出來。


    邵逸夫說道:“林生確實是心比天高,放著現成的tvb不要,而且去選擇麗的電視台。看樣子,他是認為憑借他的領導力,可以帶領麗的電視台崛起,和我們tvb抗衡了。”


    利氏三兄弟頓時麵麵相覷,他們忘了這一茬,林誌超可是象征著‘戰無不勝’的精神。從商三十多年來,每一個行業都是霸主,包括航運、工業、地產、酒店、服裝、報業、電影、出版等行業。


    “不可小窺啊!”利孝和感歎道。


    這時候,邵逸夫可就精神了!


    他自信的說道:“這一點大家放心!雖然林生素有‘經營之神’美譽,但在影視行業上,他實際上是依賴鄒文懷、何冠昌等人。而對於電視行業,他又該拿什麽人才和我們tvb抗衡呢?顯然是沒有的,電視行業講究的是整個環節,而非一人幾人可以改變的。而且,我們tvb人才濟濟,根本不怕挑戰者。”


    利氏兄弟一想也對,便不再擔心。


    另外一邊。


    林誌超正在辦公室裏,和李子多、林瑞楷麵授機宜。


    李子多將擔任麗的電視台董事局主席,林瑞楷將擔任麗的電視台行政總裁,這種布局,顯然是林誌超在‘搞事’。


    此時的麗的電視台還有其它股東,占據著40%的股權,但林誌超認為有必要全部拿下了,沒有必要給大家分享他的成果。


    所以在這之前,他需要麗的電視台有個‘動蕩期’,將這些股東的心智動搖。


    “第一件事,你們上任之後,先將麗的電視台更名為‘亞洲電視台’”


    “第二件事,壓縮編製、收縮預算、推行成本控製,要掀起一股帶著商人風格的大刀闊斧的整頓。”


    對於第二件事,林瑞楷馬上不解的說道:“父親,這樣豈不是自斷雙臂,和我們傳媒集團的作風不符合。要知道您在報紙、電影上,可是一開始都舍得投錢的,而且效果也非常的好。”


    林誌超笑而不語!


    李子多隨即給林瑞楷解釋道:“亞洲電視台還不完全屬於我們,這個時候動蕩一下,對我們來說一舉兩得,既可以樹立傳媒集團的威嚴、整頓內部的浪費之風,還可以讓剩下的股東心生退意。”


    林瑞楷頓時臉紅一下,暗道薑是老的辣。


    林誌超這時候說道:“所以,我這個時候不能出場,子多要替我背一背黑鍋。”


    李子多連忙說道:“老板嚴重了,這是我分內的事情。”


    他也明白,老板都是嘉禾電影的董事局主席,沒有道理不兼任亞洲電視台董事會主席。但恰恰是派了自己擔任董事局主席,這說明他隻是臨時的。


    林誌超點點頭,沒有多說,李子多身兼多職,在傳媒領域也是老行尊。實際上,整個傳媒集團就是他在替林誌超管理,而林誌超隻是帶著管理下而已。


    隨後,他讓李子多先行離開,然後開始叮囑林瑞楷。


    “你擔任行政總裁,但得配合子多的工作,不要出頭,更多的是要學習。等我們拿到所有股權後,你不會在亞洲電視台任職,而是在集團任職,避免你沾惹娛樂圈的女人!”


    林瑞楷臉一紅,心道父親管這些,未免說不過去,不過父親的威嚴不可挑戰,更何況他沒有對其她女人的想法。


    “父親對管亞洲電視台的人有目標?”


    “有了,不會是你和李子多,你們以後都管理集團事務。”


    “好的,我明白了。”


    林誌超來到來福士廣場附近巡查,身邊跟著林瑞寰及其它長實集團的高層。


    海軍船塢舊址,已經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以金鍾道為界限,劃分為南北兩個區域。在金鍾道的北側,也就是靠近維多利亞的一側,如今已經坐擁:


    一家超豪華五星級酒店——香格裏拉酒店;


    五幢一流甲級商業寫字樓——遠東金融中心a\b座、海富中心、金鍾大廈、泰富大廈,總計280萬平方尺的收租物業;


    一座‘來福士廣場’,麵積20萬平方尺。


    而在1978~1979年,林誌超家族一共是建成4座商業寫字樓,除了金鍾三座外(金鍾也屬於中環),還有中環遮打站上蓋的發展權——奔富中心。


    每一幢大廈的租金單價,幾乎都在18~20港幣每平方尺(僅限寫字樓部分,商業零售部分價格更高),一幢大廈每月的租金800~1000萬港幣左右,一年租金都在1~1.2億港幣(非淨利潤)。


    除了上述六幢大廈外(遠東金融中心a\b座、海富中心、金鍾大廈、泰富大廈、奔富中心),林誌超家族還作用中環的維港中心(摩天大廈),以及美的大廈、國際大廈、環球大廈、保利大廈、盈置大廈、華人行大廈50%、會德豐大廈50%、馬登大廈50%、鱷魚恤大廈、太平行、勵精中心、世紀大廈。


    僅中環的收租物業,林氏家族已經持有800多萬平方尺,包括兩座五星級酒店——香格裏拉酒店、希爾頓酒店。如此豐厚的資產,每年租金都是十幾億。


    而在灣仔,林氏家族倒是沒有什麽收租物業,合作修建的伊麗莎伯大廈、洛克大廈等,都是分層銷售出去了。


    不過在銅鑼灣,林氏家族依舊實力雄厚,未來的‘時代廣場’,眼下的華登大廈(大丸百貨)、新天地大廈等。


    而在九龍尖沙咀,林氏家族作用九龍倉(海港城),已經是無敵的存在;更不要說,在尖東的一座酒店和一座商業綜合大廈,以及尖沙咀的美麗華廣場、酒店、富樂大廈、星光行大廈。


    坐擁如此豐厚的收租物業,也讓林誌超很滿足。


    “拱北行收購了嘛?”走在馬路上,林誌超想起一件事情,詢問道。


    拱北行是位於中環希爾頓酒店旁邊的小型大廈物業,這是長江實業集團必須收購的物業。


    這是因為希爾頓酒店僅3.9萬平方尺的占地麵積,如果想修建六十層以上高樓,就必須通過地積比轉移的辦法(並樓);所以,林誌超打算收購旁邊的花園道停車場和拱北行,這兩幢小物業用於轉移自身的地積比,給未來的長江集團中心。


    林瑞寰隨即說道:“談攏了,1.02億港幣。”


    林誌超笑道:“我以為業主還要熬一熬價格呢,真打算讓你放一放,長江集團中心要晚點建了。”


    林瑞寰隨即說道:“這個價格已經很貴了!不過,置地這個月將金門打算以9.98億賣給陳青鬆,也帶動了整個香港的大廈價格。”


    林誌超一愣,這才想起‘香港第一大騙子’已經出場了啊!


    陳青鬆冒出來非常突兀,可能給人的感覺,他去年和今年上半的身家也就幾千萬,但突然就可以購買的起價值10億的大型大廈,以及還在同時收購上市公司漢美。


    “這個陳青鬆什麽來路,居然買得起價值十億的大廈,以前怎麽從未聽說過。”


    “我們也不太清楚,聽說好像就是炒地皮和物業的小炒家,沒想到如今這麽闊氣。”


    林誌超點點頭,說道:“這種來路不明的人,千萬不要和他有什麽合作項目,有風險。”


    林瑞寰認真的說道:“嗯,我記住了!”


    先打預防針,畢竟林誌超現在很多小項目都不過問的。


    接下來,林瑞寰問道:“父親剛剛說,長江集團中心不急著建?我這邊在和希爾頓酒店集團談判,他們的意思如果將中環希爾頓的管理權,轉移到尖東希爾頓,我們還需要補差價。我想著,如果長江集團中心不急著建,就和他們談判,用中環希爾頓每一年的管理權來抵扣差價。”


    林誌超說道:“這是香港的地盤,你幹嘛怕他們,讓他們掌握主動。強硬點,讓他們妥協,不然就打官司,將它們趕出香港。”


    隻要中環和尖東都不續約,希爾頓酒店不就是被趕走了嘛?


    林瑞寰一愣,隨即連忙點點頭,說道:“嗯,我重新組織談判!”


    林誌超說道:“嗯,雖然免不了陪一筆違約金,但希爾頓酒店更怕我們不給他們香港生產的機會。所以,條件最多是將中環的管理權剩餘期限,轉移到尖東希爾頓。至於中環希爾頓酒店的管理權,改為一年一簽,就說我們也不確定什麽時候拆卸。”


    “好的,我明白了!”


    “該強硬的時候,就得強硬!就好比拱北行,業主難道不也猜測我們收購的真正目的,所以這兩年一直價格談不攏。本來我想著讓你放一放的,不過既然已經成功了,也就算了。再過幾年,他一樣求著我們收購。”


    林瑞寰臉紅一下,父親這算是批評他了。


    “我記住了!”


    他終於明白,父親意味著什麽,意味著定海神針。別看父親經常不在公司,但公司大中型項目幾乎都是父親在策劃。


    甚至很多合夥人,都是衝著父親來合作的。


    和記黃埔的會議室,正在召開高層會議,林誌超、麥裏思都出席了會議;至於李業廣,一般隻有董事會議才會參加。


    林誌超說道:“關於黃埔船塢的開發事宜,我打算組織團隊,和港府進行討論補地價事宜。大家有什麽建議或意見?”


    高層們紛紛表示讚同,並沒有提出異議。也就意味著,長實集團已經接管了和記黃埔的地產業務,而且是由林誌超親自主導。


    和記黃埔在1977年底就宣布投資8億港幣,開發香港仔大型地產項目,而其後和記黃埔就被林誌超收購;那個時候,林誌超隻是提出建議,是以理服人,贏得了大家的尊重。


    而如今,林誌超已經完全掌控和記黃埔的地產開發項目。實際上林誌超明白,現在和港府展開談判,就是做個樣子而已,港府一定要價很高,他一定不會同意,而是選擇拖到中英談判後。


    “好,這個項目由我、麥裏思、夏伯殷為領導的小組,和港府展開補地價談判。”


    “是,林爵士。”


    韋理頓感悲涼,從始至終,他這個行政總裁已經成為擺設,雖然僅僅是地產項目。


    和記黃埔旗下還有四家上市公司,分別是和寳、和記地產、屈臣氏、均益倉。


    和寳,是和記黃埔業務最廣泛的上市企業,原本是通過吸納老牌洋行——德寶洋行、泰和洋行,合並而成;其經營的業務主要包括:進出口貿易、商務、機械、汽車銷售、建築材料供應等等。


    和記地產,是和記黃埔旗下的地產旗艦公司。


    屈臣氏,是和記黃埔的零售旗艦公司,包括屈臣氏零售、百佳超市、製藥、飲料生產等業務。


    均益倉,是香港最大的貨倉企業,亦擁有國際貨櫃股權。


    這僅僅隻是旗下四家上市公司的業務,和記黃埔本身也擁有龐大的業務,包括物業和地皮、貨櫃碼頭、船塢(造船)和船舶修理、運輸業、製造業、地產等等。


    接下來,林誌超又說道:“目前和記黃埔持有的黃金,已經獲利一倍,達到1.1億港幣出頭。是時候見好就收,安排一下分批出售,在年底出售完即可。”


    一年時間,獲利一倍多(預計將達到1.3億港幣),和記黃埔今年的正常盈利也才3.3億港幣左右(預期);而加上這筆非經常性盈利的話,將達到4.6億港幣以上。


    直接擺脫困境!


    就連市值,和記黃埔都已經高達36億多港幣。


    韋理故意說道:“興許黃金還會上漲,能達到500美金每盎司呢!”


    林誌超笑著說道:“所以我才說分批出售,下個月(12月)差不多就可以達到500美金每盎司了。”


    目前,黃金差不多在420美金每盎司。


    韋理頓時無言以對,他其實說出那句話,也感覺自己和這位差了一個層次。


    他在心裏想到,難道自己是該離開的時候了嘛?


    如今以李察信為首的和記黃埔‘老臣’,似乎有隔岸觀火的意思,有時候支持林誌超,但並沒有反對過林誌超。


    這樣一來,他感覺自己這個行政總裁,完全是上麵有個董事局主席壓著,下麵又有李察信等人麵和心不和。


    會議結束後。


    韋理來到林誌超的辦公室,主動說道:“林爵士,你是我佩服企業家,和記黃埔在你的領導下,一定能蒸蒸日上。”


    林誌超謙虛的說道:“韋理總裁今天是怎麽迴事,倒是拍起我馬屁起來,不過我可沒辦法為了加薪,因為你的薪水是董事會決定的。當然,和記黃埔在你的主導下,這四年時間已經重新迴到正軌,這是事實。”


    韋理一愣,沒想到林誌超如此爽快的承認他對和記黃埔的功勞,不過他認為林誌超不過是‘笑麵虎’,一邊安撫自己,一邊在奪權。


    所以,他說道:“林爵士,我在和記黃埔的使命已經完成,所以我打算向你和董事會提出辭職。”


    林誌超頓時驚訝起來,連忙說道:“韋理總裁,千萬不要如此想,我從沒有趕你走的意思。”


    韋理心情頓時好受很多,他發現林誌超還挺真誠的,不過他還是說道:“當然,和林先生共事近兩年時間,我也學到了一些經營之道,非常滿足。隻是你是知道的,一山難容二虎,我不會選擇給人真正意義的打工,所以我必然會離開和記黃埔。”


    林誌超聞言,頓時猶豫起來。


    他還需要韋理,主要是馬世民那邊,才剛剛辭職去新加坡創業(林誌超參股了一筆,還有歐洲的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股份),所以馬世民至少需要兩三年時間,才有可能加盟長實係。


    那麽,如果韋理現在走,李察信、夏伯殷、韋彼得這這些人,就容易更加‘根深蒂固’。當然,長實集團目前已經持有和記黃埔46%的股權,已經是不容挑戰。


    “韋理先生,你的獎金是2.5%的利潤,今年差不多可以拿個1200萬的獎金。而明年,肯定也會在這個數,就算沒有非經常性盈利。我知道你想創業,但創業怎麽能缺錢呢,所以不如再做一年時間,如何?”


    韋理一愣,沒想到林誌超還留他起來。


    他思考一番後,覺得林誌超說得有道理,當然他也知道,林誌超是想多留他一年,更熟悉和記黃埔,以及林誌超對李察信等人也有防備。


    “好,那我今天就算提前和林爵士告辭,1981年我便正式離職。”


    “嗯,這是雙贏的局麵。”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港島家族的誕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任豬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任豬飛並收藏港島家族的誕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