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誌超在銅鑼灣傳媒集團大廈的辦公室,麵試了兩位傳媒高層,一個是《星島日報》的副社長羅文輝,一個是《華僑日報》的主編戴平舒。


    林爵士要辦報,自然有的是人才渴望加盟,羅文輝、戴平舒是他最看重的兩人之一。羅文輝在《星島日報》僅次於胡仙,對管理、發行、印刷等業務相當熟悉;戴平舒是老牌報紙《華僑日報》的主編,對內容比較擅長。


    “兩位,今天我們就來一舉定乾坤,看看互相是否鍾意!”林誌超笑著說道。


    一開始,都是李子多在進行聯絡,如今林誌超第一次見到兩人,但已經對兩人有一定的了解;他時間寶貴,今天幹脆一起約在一起,有興趣就來做,沒興趣繼續找人。


    羅文輝立即迴應道:“林爵士是爽快人!去年的報道我拜讀了很多次,林爵士看得很透徹,也非常讓人佩服。”


    算不上馬屁,但確是一個很重要的表態。


    在羅文輝看來,跟著林爵士做,至少前途無憂;別看林爵士是個傳媒外行人,但別人舍得砸錢啊!


    戴平舒卻主動問道:“林爵士打算辦什麽樣的報紙,是中立,還是偏向一方?”


    林誌超笑著說道:“我要辦的是一份俗報,沒有任何傾向。涉及有些事實,我們隻報道,不當裁判。”


    戴平舒有些失望,‘俗報’不就是寫狗經、馬經之類的報紙嘛!


    羅文輝卻非常聰明的問道:“林爵士口中的‘俗報’是大眾報吧!畢竟,林爵士的財富以及作風,辦報不全是為了賺錢,畢竟報紙能賺多少錢。大眾報雖然有些俗,但是普通市民雅俗共賞,內容豐富,我覺得很有前景。”


    是個厲害的人!


    這個社長位置就定了!


    林誌超隨後說道:


    “羅社長你說對了!辦報紙首要的目標就是銷量,那哪種人群最多呢?肯定不是《明報》的讀書人群,也不是《星島日報》的工商人群,是那些普通市民。隨著香港識字水平提高,經濟的提高,為什麽不目標放在他們的身上呢!”


    “我如果辦報,一定是辦大眾報,大量采寫香港社會新聞,以吸引讀者,時效快,報道麵廣。對於國外的新聞,也要聘請大量記者常駐,第一時間進行報道重大國際新聞。讀者足不出戶,能知天下事。”


    “所以你們別看他是一家大眾報,卻需要招募大量的新聞采編人員,我們一開始的新聞記者,就得有100名駐港記者,20名海外記者,以及還得招募大量的職員。就論投資規模來講,香港沒有哪家可以和我們匹敵。”


    戴平舒震驚起來,這那裏是大眾報,簡直就是一份‘國際大報’;《明報》一共也就幾十個人,《星島日報》有上百人,但這些都是所有的職員。


    陪同的李子多,這時候見老板對兩人很有意,便一旁說道:“我們老板拿出一幢銅鑼灣大廈來投資,就這個魄力試問哪家傳媒企業能趕得上。所以兩位若是有意,就表個態,我們老板求賢若渴,也希望盡快將《東方日報》辦起來。”


    《東方日報》已經注冊刊號,手續都比較簡單,現在就等團隊加入了。


    林誌超也不想挑來挑去,有合適的就盡快上任;幹得好就留任,幹不好就隻能拜拜。


    羅文輝講道:“我希望加入《東方日報》,林爵士對報紙的理解,我非常認可和佩服,覺得未來香港第一報,必定是《東方日報》。”


    他說得很認真,第一是林誌超的想法非常好,第二是林誌超的資金實力雄厚,第三是江湖地位高。


    戴平舒此時早已經改變想法,連忙說道:“我也願意加入《東方日報》,隻是辭職需要一個月時間。”


    林誌超‘哈哈’的笑道:“那就這樣講定了!你們盡快來上任,至於薪酬方麵,你們自己拿出原來的福利報酬,我給在這個基礎上加三成,算是跳槽的補充。至於後期方麵,前景方麵你們不要擔心,除報紙我要做,我們還要做出版漫畫和雜誌、電影公司、院線投資,這些將來就是‘傳媒集團’的業務。”


    羅文輝和戴平舒聽得熱血沸騰,林爵士這樣講,就說明投資的規模很大。難怪,一幢大廈都可以拿出來做總部。


    置地的人聽聞飛艇泰有意出售星光行(九龍商業大廈),再經過一番打聽,立馬心動起來,這不就是妥妥的為他們製造的機會嘛!


    於是他們派人去和飛艇泰談,價格談到3750萬港幣收購星光行。


    由於地產市道一片蕭條的情況,這個價格飛艇泰等人覺得可以接受,於是便決定賣給置地公司。


    可在收購的過程中,置地又提出一個新的方案:置地先付清750萬的現金,以及匯豐銀行的貸款1000萬,而剩餘的2000萬則以承諾票據形勢結算。


    言下之意,就是用一張紙,作為剩餘資金。


    置地很清楚,飛艇泰再英美聯手‘迫害’下已經沒有任何辦法,所以一味堅持以承諾票據結算。


    “置地欺人太甚!我就算賣,也不能賣得這樣低聲下氣!”飛艇泰在合夥人麵前,怒氣聲聲的說道:“世上哪有這樣豈有此理的事,你向我買物業,我將物業轉名過戶,你卻來一紙票據結算。價錢多少是小事,但我覺得,這是史無前例的恥辱!”


    何賭神這時候隻想早點將這個物業賣掉,他沒有出多少錢,但擔心這個麻煩燒到他的身上。


    於是,他說道:“我記得,你有兩家設在珠城大廈的戲院,所放映的電影都是向美國的米高梅等八大電影公司購進的,若美國繼續向你施壓,則戲院的片源就有問題,兩間戲院就難以生存,而其它問題也可能接踵而來。”


    飛艇泰頓時一驚,他居然沒有想起這件事。得罪美國人的一些列問題,真的有好多。


    “先不急,我托律師問問美國領事館的意思!”飛艇泰冷靜下來。


    這事不能沒完沒了!


    不過由於這件事一直在頭上懸著,從去年開始,他便已經改組霍式企業,以霍興堂總管一切;實際上,他已經存著在地產上減少投資的準備,因為出出被針對。不是不投資,而是減少投資,避免再次被人拿捏。


    “你看著辦!”何賭神說道。


    他將風險的事情講出來,其實就是讓飛艇泰同意置地的條件,早點從星光行大廈解脫出來。


    這時候,何添講道:“其實還有一個人可能願意購買,重要的是,他和英美官方的關係非常不錯。置地雖然是英資公司,但賣給這個人,美國領事館也有可能就會算了。”


    飛艇泰立馬反應過來,說道:“何生講的是林誌超?”


    何添點點頭,說道:“既然你不想受置地的屈辱,那麽林誌超也許是最好的交易者。據我所知,他和美國兩任總統都保持著不錯的關係,而且在越南戰爭中,他也加入運輸物資當中,也許美國領事館不會再找事。”


    飛艇泰講道:“我也想過他!不過擔心這是給他找麻煩,就沒有聯係過他。”


    何添講道:“他能賺錢,為什麽要怕麻煩?而且去年那次事件中,林誌超明顯的偏袒港府,現在可謂非常享有勢力。最後一點,以他的實力,根本不懼麻煩!”


    飛艇泰認可的點點頭,這句話倒是真的,星光行大廈以3750萬港幣賣出去,絕對是便宜。


    結束聚會後。


    飛艇泰就委托律師給美國領事館寫信,大概意思是:若自己出售星光行後,星光行是否從黑名單中剔除。


    過了幾天,美國領事館果真迴複:要先看看買家是誰?


    這個時候的飛艇泰明白,置地肯定是一個合格的人選。而,林誌超是合適的人選嘛?


    置地辦公室。


    作為身兼怡和、九龍倉、置地三家集團的大班,老約翰遜最近也注意到星光行,有意趁機坐地起價。


    辦公室裏,他自信滿滿地對兒子亨利·凱瑟克說道:“亨利,如果我們拿下這個星光行大廈,你立即讓電話公司給租客安裝電話。一旦地產恢複,這幢大廈能為我們帶來不錯的租金。”


    亨利·凱瑟克點點頭,說道:“沒問題!後期我們就可以利用租金,來償還開出去的票據,實際上我們僅用1750萬港幣,就買下了這幢大廈。香港此時雖然還有零散的一些活動,但已經不成氣候。”


    約翰說道:“若是這次地產變暖後,置地也需要加大投資。那個華人林誌超當年買下海軍船塢,對我們的挑戰非常大。”


    亨利說道:“沒問題!林誌超買下海軍船王,但現在港府要求他斥巨資建成香港地標建築,他資金實力跟不上,所以一直在和港府拖著,怕是也玩不出好的花樣。更何況,我們在中環心髒地段擁有多幢物業,不是長江實業集團可以相提並論的。”


    老約翰點點頭,說道:“不錯!置地是上市公司,可以利用各種渠道籌集資金,這是我們的優勢。怡和這些年再海外發展,非常順利,我相信再過十年,世界都將會知道怡和,而不僅僅隻是在遠東有影響力。我等香港經濟和地產恢複過來,就準備迴倫敦養老,到時候你接任大班,要繼續發展海外的事業,至於香港的事業,則可以充分利用大家信任英資的心理,籌集資金發展下去。”


    亨利恭敬的說道:“好的,父親,我謹記你的教誨!”


    對於父親,同時非常佩服的,早在三十年代後期,就為怡和立下汗馬功勞,撤出滬市的資產,避免被日軍後來沒收。所以父親的眼光獨到,是不會錯的,香港依舊不穩定,所以發展事業要集中在海外,而香港則隻需按部就班的發展即可。


    怡和、置地、九龍倉都是上市公司,可以籌集資金發展,這是最好的優勢。


    想起可以用1750萬港幣得到一幢尖沙咀最好的大廈之一,父子倆的心情非常不錯,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陸羽茶室。


    林誌超和飛艇泰在雅間裏,談起星光行的事情。


    他確實在月中就聽說過星光行打算出售,但卻沒有行動。第一,他不想惹不必要的麻煩;第二,他不想成為乘人之危的人。


    所以,幹脆就沒有理會。


    沒想到,如今反倒是飛艇泰找上門來。


    “林生,我就直接問你,對星光行大廈是否感興趣?隻要3750萬港幣,這個價格置地是開的,價格絕對便宜。”


    林誌超點點頭,說道:“這個價格確實便宜賣了!不過你應該都和置地談得差不多,為什麽又找我來購買?”


    飛艇泰將置地準備給2000萬的票據事情,給講了出來。


    看得出來,飛艇泰對置地的侮辱耿耿於懷,此時非常的憤怒。


    林誌超冷靜的說道:“置地確實欺人太甚!這樣,我找萬國寶通香港總裁去他們領事館詢問一下,如果賣給我可以以後不找你麻煩,我就買下。畢竟這事主要是解決美國領事館對你的找麻煩,至於電話公司那些,我無所謂的。”


    隻要林誌超買下來,港府不可能針對他,美國領事館也不可能針對他,因為他不是親內人士(這個時候不是);更重要的是,港英政府需要拉攏他,而英美政府和他關係也很不錯,這些年他一直有打交道。


    前提是,美國領事館不能再針對飛艇泰,比如珠城戲院的影片問題。


    飛艇泰立馬表示同意,也不由得感歎,林誌超的關係網之深,連萬國寶通香港總裁都很熟悉的樣子。這樣一來,都不需要像他那樣,還要通過律師來傳遞消息。


    實際上,林誌超不僅很熟悉,而且和香港萬國寶通(花旗)合作很多次,和美國萬國寶通也合作很大,資金往來很多都通過萬國寶通。


    所以他找萬國寶通香港總裁去幫忙,不僅僅是詢問的事情,還有就是替林誌超說好話的事情。


    和飛艇泰分開後,他直接找到萬國寶通香港總裁查理斯。


    “查理斯總裁,這件事麻煩你替我美言一下!如今的香港,已經明確保持現狀,將來的發展潛力是巨大的,而我願意和貴行加深合作。我相信再這一點上,你不會懷疑我的實力吧?”


    查理斯大喜,林誌超是香港的大財閥,在世界商業亦有一席之地。若是加深合作,完全對他們非常有利。


    至於美國領事館詢問和美言這種事,他信心十足,畢竟美國領事館不就是有為他們這些商業服務的內容嘛!


    “小事一樁!林先生大可放心,你的作風不可能成為我們美國領事館針對對象,而對於這種物業交易,美國領事館根本不在意買家是誰,隻要不是親內人士即可。更何況,你是我們美國的朋友!”


    林誌超隨即說道:“當然,我們是朋友!不瞞你說,今年我還打算和馬爾科姆先生合作,在香港建立集裝箱碼頭,以後若是通往南越的運輸,不僅成本可以降低,而且效率可以變高。”


    查理斯笑著說道:“這真是太好了,我會轉告領事館的!”


    打越南猴子,林誌超是最高興了。


    如果加上星光行的抄底,長江實業這次足足要花掉2.38億港幣(其中李高福和飛艇泰就賺走4100萬);公司的流動的現金,就隻剩下一兩千萬左右。


    這點資金,啟動不了‘來福士廣場’、‘遠東金融中心ab座’、發展地盤等地產活動。當然,林誌超可以通過貸款來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


    畢竟他擁有龐大的地盤,卻沒有負債,本身就是非常健康的企業。隨便拿出一幅地盤作為抵押,貸款幾千萬港幣都不是問題。


    一旦明年發展地產開始銷售,那麽用‘售樓花’就可以保證資金量充足了。


    新加坡烏節路的‘來福士廣場’,包括一幢五層購物中心,以及一幢32層高的寫字樓大廈,投資非常的大。


    長江實業集團在烏節路的另外一個物業——大丸百貨,林誌超打算八十年代中期進行拆除,修建購物中心+五星級酒店的商業組合。


    新加坡的香格裏拉酒店,將在七十年代初單獨上市,以後還能依靠這家企業,在新加坡發展豪宅項目、及其它商業項目。


    一月底,春節開始。


    這天,唐仲源一家來深水灣79號聚會。


    交談之間,得知唐仲源在新界購買不少換地權益書和地皮,大概是50萬平方尺。


    林誌超笑著說道:“嶽父這一口氣抄底3500萬港幣的物業,若是地產迴暖,怕是能躋身香港十大地產商呢!”


    唐仲源立即謙虛的說道:“我連地皮如何開發都搞不清楚呢,談什麽十大地產商。我購買這些地皮,是打算坐等升值,然後慢慢學習開發樓盤。不過話說來,紡織、成衣、地產成為東方集團的主要業務,我這一下就踏實下來。現在想想,以前抱著一隻做實業的想法,還是有些不夠膽大。若不是賢婿領我入行,真不知道錯過多少呢!”


    謙虛當中,帶著一些自信。他的事業已經進入大爆發期,成衣產業是香港第一,紡織產業是‘尼日利亞’的巨頭和香港的大型紡織企業,地產方麵,看女婿的樣子,這次抄底穩當了。


    哪怕是地產恢複至1964年的樣子,他的3500萬都能變成一個億。更不要說,他已經決定做開發商,那就能賺得更多了。


    林誌超說道:“沒關係,做地產一定要慢慢來,不要冒進。五六十年代叱吒香港地產的人,一半都開始沉寂下來,或看不清形勢,或受政z的影響。”


    唐仲源心頭一震,想起若是沒有女婿,他去年就在抄底了。去年1500萬港幣,都沒有買到好多物業,此時還是虧損狀態中。


    “有道理!說到底,東方集團還得注重紡織和成衣,這兩個產業受影響不大。顯千負責紡織、友千負責成衣,我三者兼顧,爭取東方集團能平衡發展。”


    “顯千、友千都不錯!”


    “謝謝姐夫”


    兩個妻弟已經迴港,聽到林誌超誇獎,連忙迴答。


    林誌超點點頭,這兩個妻弟都是名牌大學畢業,和大多數富豪子弟一樣,各方麵都還是很優秀,繼承祖業沒有問題。


    當然,要想突破或者做到父輩那樣的成就,也是非常困難的。


    其實能穩住家產,已經是父輩非常滿意的事情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港島家族的誕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任豬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任豬飛並收藏港島家族的誕生最新章節